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457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docx

《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docx

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古诗文练习4份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下)期末古诗文练习(01)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一、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子衿》)

(3)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的《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

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

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1)这段文字选自小说《》,主要运用了描写来刻画主人公保尔。

(2)小说紧接着写了哪两个与“枪”有关的情节?

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

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

“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

“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

“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

”孔子曰:

“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③,曰:

“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

“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

“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

继续学(新内容)②益:

增加、加深③有间:

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

作曲的人⑤《文王操》:

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为人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4.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八(下)期末古诗文练习(02)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3.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送友人》中诗人用比喻、对偶的手法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出梅花在暮雨黄昏中的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桃花源记》,完成1-4题。

(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欲穷其林

(2)才通人

(3)悉如外人(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5)处处志之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分)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分)

译文:

3.本文围绕“渔人的行踪”这一线索写了哪几件事?

(2分)

4.如何理解渔人“处处志之”却“不复得路”这一情节?

(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1-4题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_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4)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4分)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译文: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作为一篇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

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4分)

部编版语文八(下)期末古诗文练习(03)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

1.虽有至道,弗学,。

(《虽有嘉肴》)

2.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清潭倒影,引起无限遐思,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的诗句是:

,。

4.李白的《送友人》中诗人巧妙比喻,写出友人行踪不定之态,隐喻诗人对友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5.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

(二)阅读古诗《山亭夏日》,完成11-12题。

(5分)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①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①水晶帘:

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珠帘。

1.诗歌中和两种景象照应了题目中的“夏日”二字。

(2分)

2.请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对诗歌三、四两句加以描述。

(3分)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题。

(14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

“然。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

”夫子曰:

“何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