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1017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docx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docx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题1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6·德州模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

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

该盟约反映了各诸侯 (  )

A.积极拥戴周天子B.维护宗法统治秩序

C.互相协作促进统一D.走上了和平共处之路

【解析】选B。

齐桓公召集各诸侯于葵丘会盟,反映了周天子的权威下降,A错误;从材料中“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可以看出这一盟约维护的是宗法秩序,故B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统一的问题,C错误;葵丘会盟并没有阻止争霸战争,D错误。

2.(2016·惠州调研)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 (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

【解析】选B。

“县下惟宗族”的现象反映出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宗族关系,与分封制无关,故A错误;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宗族关系,即宗法制,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郡县制对古代乡村治理的影响,故C错误;“皇权不下县”说明皇帝制对古代乡村治理影响很小,故D错误。

3.(2016·潍坊模拟)《尚书大传》说:

“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

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

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

”材料反映了(  )

A.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B.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C.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D.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解析】选C。

由材料中“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可以看出分封制是以宗法血缘来维系,故选C。

4.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政权借助族权B.封建等级森严

C.中央集权确立D.社会分工明确

【解析】选A。

依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可知政治与家族血缘相结合,故A正确;依据材料“先秦盛行”,可知此时并非是封建等级森严,故B错误;依据材料“先秦盛行”,此时还未形成中央集权制度,故C错误;材料中强调了等级森严,但并没有说明具体分工,故D错误。

【拓展延伸】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具体表现在:

(1)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体现: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

在诸侯领地内,诸侯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再依次分封。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宗法等级。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5.据《西周的政体:

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

其主要目的是 (  )

A.监督商朝残余势力B.防范诸侯坐大割据

C.利于文化远播天下D.扩展王朝四周疆域

【解析】选A。

因为周是从西边开始进攻,灭掉了东方的大国商。

因此商的旧势力范围在东南、东、东北三个方向,分封诸侯是为了控制这些地区,所以诸侯都在这些方位,故A正确。

6.(2016·湖北省重点中学模拟)《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

这反映了 (  )

A.贵族政治逐渐瓦解

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解析】选A。

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也叫田氏篡齐,虽得到周安王正式册命,但只是“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因为在实质上这是对周初分封制的破坏,故A正确;“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只是迫于分封制受冲击的现实,“周朝统治基础”是缩小而非“扩大”,故B错误;田氏代齐表明分封制受冲击,而非“恢复”,故C错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是分封制而非中央集权制度,故D错误。

【加固训练】

“当年七雄中,齐宣王秦昭王岂不更巍然为之魁首,而其尊贤下士有如此。

……而齐、秦之君尊礼之如此,其最大之意义与价值则在政治上层不敢自居为最尊最贵之地位,而自知尚有当尊当贵之过于彼者,其人不在远,即在其所统治之社会下层。

”上述现象的出现 (  )

A.冲击了封建社会等级秩序

B.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能够防止诸侯之间的战争

D.有利于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尊贤下士”的现象,这种现象冲击了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有利于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形成,故A错误;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尊贤下士”的现象并不能防止诸侯之间的战争,故C错误;“尊贤下士”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和社会的发展,故D正确。

7.张载指出: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这表明 (  )

A.世族门阀制度初步形成

B.宗法概念扩至国家政权

C.宗族制度威胁中央集权

D.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解析】选B。

“大君者”“大臣”属于国家政权,“吾父母宗子”“宗子之家相”属于宗法制内容,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故B正确。

【加固训练】

(2015·天门模拟)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C.所谓“天”就是天理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解析】选D。

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所提及的制度是宗法制,故A错误;宗法制带有血缘色彩,不是神秘色彩,故B错误;“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不是指天理,故C错误;“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大意是说这件事情是由天定的,于是都很服气,不易产生纷争;如果说是由人定的,就会起纷争,这说明西周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D正确。

8.(2016·佛山模拟)公元前817年鲁武公带着长子姬括、次子姬戏拜见周天子,周天子格外喜欢姬戏,故硬性作主,立姬戏为鲁国太子。

待鲁武公病逝,姬戏即位,是为懿公。

这说明 (  )

A.宗法制已经崩溃

B.姬括是鲁国的小宗

C.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

D.天子好恶是立储君的唯一标准

【解析】选B。

据材料“待鲁武公病逝,姬戏即位,是为懿公”可知宗法制依然存在,没有崩溃,故A错误;据材料可知姬戏是鲁国的大宗,相对于姬戏而言,姬括就是小宗,故B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宗法制,地方官员是根据血缘关系世袭产生的,而非中央任命,故C错误;材料中周天子立姬戏为鲁国太子属于个案,天子好恶是立储君的标准之一,但绝不是唯一标准,宗法制社会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错误。

【加固训练】

(2015·张家界模拟)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  )

A.男尊女卑思想  B.专制王权影响

C.个人主义心理D.家族宗法观念

【解析】选D。

题干中没有提到男女地位问题,体现不出其尊卑思想,故A错误;中国人重视姓氏与王权无关,体现不出专制王权的影响,故B错误;题干“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表明其重集体轻个人,故C错误;重视姓氏说明中国人强烈的宗族思想,深受宗法思想影响,故D正确。

【拓展延伸】宗法制瓦解的表现

(1)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

表现为王室势力衰微,尊严扫地;诸侯国内部大夫专政,贵族没落,平民崛起。

(2)人才的流动。

各国尚贤思想流行,用人唯才,不受宗法血缘的限制。

(3)中央集权政制流行。

9.(2016·信阳模拟)《礼记》云:

“婚姻者,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可见,古时婚姻 (  )

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

B.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

【解析】选B。

根据“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知古时候的婚姻是追求“事宗庙”“继后世”而不是追求物质,故A错误;古时候的婚姻是以宗族的延续和祖先的祭祀为目的的结合,完全以家族为中心,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故B正确;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加固训练】

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礼、乐是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

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B.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

C.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

D.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

【解析】选C。

西周时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教育不是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故A错误;西周时期教育为官府垄断,学在民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错误;从“其中礼、乐是核心”,可知西周教育体现礼乐制,礼乐制是维护分封等级的制度,故C正确;儒学是孔子于春秋晚期建立的,故D错误。

10.有学者认为: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解析】选A。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的一项制度,由此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这体现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故A正确;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权,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B错误;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相结合,故C错误;“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是夏朝,不是西周,故D错误。

【拓展延伸】古代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2)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在家庭、家族内部,父地位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

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11.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

材料反映了 (  )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

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解析】选B。

本题的主题是“宗法制”,根据材料“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可以判断选择B。

A错误,此时仍是奴隶社会;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排除C;材料只是说宗法制的基本精神是按血缘关系区别亲疏贵贱,并未提到是否是唯一标准,排除D。

1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

“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周代封建制度 (  )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B.有利于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