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8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莆田六中2019届高三理科期末试题2019.1.25-生物部分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与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有差别的

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

C.脂肪分子中含氢比糖类分子中含氢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D.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不同、碱基种类也不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中的糖类、脂质、蛋白质与核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淀粉和纤维素与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A错误;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B正确;脂肪分子中含氢比糖类分子中含氢多,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C错误;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相同,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但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RNA和DNA共有的碱基是A、C、G,RNA特有的碱基是U,DNA特有的碱基是T,D错误。

2.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TP/ADP比值上升

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上升

D.动物细胞中CO2不一定来自线粒体,植物细胞中CO2固定不一定发生于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特点、酶的特性及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水的存在形式与细胞代谢的关系、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微量和高效,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酶具有高效性,酶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TP/ADP比值也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含量增加,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上升,C正确;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但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会有CO2的生成,CO2固定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的物质变化之一,所以动物细胞中CO2一定来自线粒体,植物细胞中CO2固定一定发生于叶绿体,D错误;

3.为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处理

摘除甲状腺

不摘除甲状腺

不摘除甲状腺

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

不摘除甲状腺+X

注:

实验中甲状腺激素溶液由甲状腺激素和A液配制而成。

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相同时间,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甲组小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B.丙组小鼠下丘脑的相关分泌活动加强

C.X是指注射等量不含甲状腺激素的A液

D.推测乙、丙两组小鼠的耗氧量大致相当

【答案】C

【解析】

甲组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A项错误;丙组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功能,B项错误;丁组X是指注射等量不含甲状腺激素的A液,与丙组对照,以证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C项项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丙组小鼠耗氧量较多,D项错误。

4.下列关于变异及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均属于基因重组

B.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都能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意义能产生新的基因,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基因重组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存在同源染色体,B正确;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而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变化,C错误;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人工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适应自然环境,D错误。

5.下列选项中有关实验相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及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O2中氧原子的来源的实验中,均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及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均为解离

C.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和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酵母菌呼吸作用中CO2的生成实验均涉及颜色反应

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实验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的细胞始终保持生活状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美国的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用18O分别标记C02和H2O,一组植物提供C1802和H2O,另一组植物提供C02和H218O,研究光合作用释放O2中氧原子的来源,A正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解离,B错误;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其原理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酵母菌呼吸作用中CO2的生成的实验原理是:

CO2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实验,其目的是观察生活状态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因此在这两个实验中的细胞要始终保持生活状态,D正确。

6.现有基因型都为BbVv的雌雄果蝇。

己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果蝇会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且发生该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属于基因重组范畴

C.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

D.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后代中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7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重组的来源、减数分裂与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情况。

【详解】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属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B正确;题图显示:

B和v连锁,b和V连锁,雌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发生图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则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v∶bV∶BV∶bv=(80%×1/2+20%×1/4)∶(80%×1/2+20%×1/4)∶(20%×1/4)∶(20%×1/4)∶=45%∶45%∶5%∶5%,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说明雄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基因型为bv的精子,进而推知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v∶bV=1∶1,因此后代中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45%Bv×1/2bV+45%bV×1/2Bv+5%BV×1/2Bv+5%BV×1/2bV=50%,C正确,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

基因型为BbVv(B和v连锁、b和V连锁)的个体,若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一个原始的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v∶bV=1∶1,若发生交叉互换,则一个原始的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v∶bV∶BV∶bv=1∶1∶1∶1。

在此基础上,以图示信息和题意关键词“雌果蝇”、“发生该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为切入点,明辨图示中的染色体行为,围绕“基因重组的来源、减数分裂与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

7.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研究生物钟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研究发现PER蛋白含量直接影响到生物的昼夜节律,下图是生物钟分子核心组件的简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流程图的形式简要表示“PER-基因”指导合成PER蛋白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

(2)夜间PER蛋白达到最大浓度,与TIM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通过_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后,从而抑制PER基因的活性,该过程属于_________调节。

该调节过程说明基因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基因产物”或“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答案】

(1).PER-基因

PER-mRNA

PER蛋白

(2).核孔(3).(负)反馈(4).基因产物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基因和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

(1)“PER-基因”指导合成PER蛋白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其流程图可以简要表示为:

(2)夜间,达到最大浓度的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后,抑制PER基因的活性,导致PER蛋白的浓度降低,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PER蛋白为基因产物,所以该调节过程说明基因与基因产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点睛】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围绕“基因的表达和反馈调节、基因和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题意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8.利用以下装置可探究某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

假如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呼吸作用的底物均为葡萄糖,且不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回答下列问题:

(1)可利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来探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忽略装置内其他微生物的干扰)此时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若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物在进行有氧呼吸的同时也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该植物的根尖细胞内,能产生CO2,但不伴随ATP合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略装置内其他微生物的干扰,最好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来验证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在暗反应阶段中,CO2需要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_才能被[H]还原。

【答案】

(1).甲和乙

(2).完全遮光(3).装置甲中的有色液滴向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