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55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1 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1 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1 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1 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 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docx

《11 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 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docx

11元素周期表3新课标必修2

学科

化学

版本

人教版

期数

年级

高一 

编稿老师

童建军

审稿教师

元素周期表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元素周期表

1、核素

2、元素周期表

二.重点、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核素

1、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

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

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X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

质量数——

——元素符号

Z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练习1]填表: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N)

X表示为

①O

8

18

②Al

24

27

③Ar

18

22

④Cl

Cl

⑤H

H

[练习2]

(1)AXx+共有x个电子,则N=

(2)AXx-共的x个电子,则N=

(3)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gA2-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核素和同位素

(1)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原子叫核素。

如如氢元素有

H、

H、

H三种不同核素。

[练习]填表:

原子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氢原子名称和简称

H

氕(H)

H

氘(D)

H

氚(T)

 

[思考]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①同位素中“同位”的含义:

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的意思。

如氕、氘、氚,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中,各种同位素原子个数百分含量一般是不变的;同一种元素的各种不同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因为各同位素原子结构几乎相同(除中子数)。

但由不同的同位素构成的物质物理性质不同。

③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同位素(即某个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指某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例如,12C原子质量是1.993×10-26kg,一个Fe原子质量为9.288×10-26kg,则该Fe原子相对质量为

=55.923。

所以,同一种元素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同位素(即不同的原子),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不同的。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各同位素(即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代数平均值。

设某元素各同位素(即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M1、M2……,各同位素(即各原子)原子个数百分含量分别为x1%,x2%……,则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M1x1%+M2x2%+……,若用同位素质量数和原子百分含量计算出的平均值为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B、D2与H2C、4019X与4020YD、3517Cl与3717Cl

E、水和重水(D2O) F、纯碱和烧碱G、氕和氘

(3)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比较和关系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

即:

原子=核素

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核素),互称同位素。

(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成纵行。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的序数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荷外电子数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核电荷数

各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

电子层数

微粒符号

原子核

[练习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微粒?

[练习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

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①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其他周期成为长周期。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

Fr—112号

26

7

②周期的特点: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同一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从1—8(除第一周期外)

每一周期从左到右:

碱金属元素——稀有气体

(2)族: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了8、9、10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族,共16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8个纵行共分为16个族,其中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第Ⅷ族。

主族: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副族:

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

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第Ⅷ族:

8、9、10三个纵行为Ⅷ族。

零族:

第18纵行称为零族。

②族的特点:

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

③族的别称:

第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

第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

第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

第ⅥA族称为氧族元素

第ⅦA族称为卤素族元素

零族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3、元素周期表的作用:

(1)可以获得元素的一些信息,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

 

(2)确定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是否属于过渡元素。

底色为深绿色为非金属元素,底色为浅绿色为金属元素,处于红色方框内为过渡元素。

(3)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如铁处在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

(4)依据原子序数而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如已知某元素原子序数为7,则确定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是:

先写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其电子层数为2,确定其处于第三周期,由其最外层有五个电子确定其处在第ⅤA族。

[练习1]推算出原子序数为6、13、34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

[练习2]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他们的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小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第1周期:

2种元素

第2周期:

8种元素

第3周期:

8种元素

短周期

周期

第4周期:

18种元素

第5周期:

18种元素

第6周期:

32种元素

长周期

第7周期:

26种元素(含锕系15种元素)最多容纳32种元素

元素周期表

主族(由长周期、短周期共同构成)含ⅠA、ⅡA、……ⅥA、ⅦA)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构成)含ⅠB…ⅦB

第Ⅷ族(含第八、九、十3个纵行)

○族(稀有气体元素)

【典型例题】

例1.某元素的阳离子

,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的中子数为()

A.

B.

C.

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核电荷数和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及离子电荷数的关系。

由于阳离子带正电,为原子失去电子的结果;阴离子带负电,为原子获得电子所致。

所以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应该是原子的质子数减去阳离子的电荷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的质子数加上阴离子的电荷数。

根据质量关系: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要求中子数必须先要知道质量数和质子数。

根据题意,质量数为已知,而质子数则可根据该离子所带电荷数和它的核外电子数求得。

阳离子

核外电子数为x,则该阳离子对应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核内的质子数也为

所以

答案为A。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各核素的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B.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

C.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它的电子数与氖原子相同,所以变成氖原子

D.

的质量数相同,所以它们是互为同位素

 分析:

本题是利用相关概念来对选项作出判断。

对于A选项,可利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概念来进行判断;对于B选项,可利用部分原子结构的特殊性来解决;C选项中,必须明确决定原子种类的微粒是哪几种;D选项可用同位素的概念来进行判断。

A选项中的各核素是属同一元素,这些核素间必定互为同位素。

根据同位素和质量数的含义可知:

各核素原子的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之和在数值上等于质量数,因而质量数必不相等,但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A选项正确。

B选项中描述的只是原子构成的一般规律,而忽视了氕原子(

)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而无中子这个特例,故B选项错误。

C选项中原子种类应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的,若原子核不改变,仅核外发生电子得失,是决不会发生由一种原子转变为另一种原子的,而只能由原子变为离子,故C选项错误。

D选项中互为同位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而其质量数必然不等,故D选项错误。

本题答案为A选项。

答案为A。

例3.根据下列叙述填写相应微粒的符号:

A.某微粒一般不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微粒是____。

B.某微粒是阴离子,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是K层电子数的3倍,这种微粒是____。

C.某微粒氧化性极弱,但得到一个电子后的还原性很强,这种微粒是____。

D.某微粒还原性很弱,但失去一个电子后的氧化性很强,这种微粒是___。

分析:

电子层结构为

由其最外是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该微粒可以是中性原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A.该微粒不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反应,它是稀有气体原子,其原子核核电荷为18,是氩元素。

B.该微粒还原成中性原子,最外层是K层电子的3倍,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阴离子为S2-。

C.某微粒氧化性很弱,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原子,此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所以这种微粒应为K+。

D.某微粒还原性很弱,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原子,该微粒为氯原子,氯原子氧化性强其微粒应为Cl-。

答案为:

A.ArB.S2-C.K+D.Cl-。

例4.设某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若碳原子质量为

,此原子的质量为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