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607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docx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docx

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练习

第1课、小草和大树

一、填空:

1、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2、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各种各样的植物,需要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二、问答题

1、大树的茎和小草的茎有什么不同?

答:

大树的茎上有皮很硬,小草的茎很软容易切开。

2、举例说明,什么叫草本植物?

什么叫木本植物?

答:

像蟋蟀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特力弱的茎的植物叫草本植物。

  像桃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特力强的茎的植物叫木本植物。

第2课.植物博览会

一、填空:

1、举办一个植物博览会要搜集许多实物、标本、图片、文字和多媒体资料。

2、银杏,我国特产著名的活化石植物。

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3、珙桐被誉为“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二、问答题

1、如何筹办我们自己的植物博览会?

答:

(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展览内容。

(2)根据展览内容,进行小组分工,相互协作。

(3)在室外单独搜集资料,要注意安全。

(4)布置各部分展区时,要有条理,尽可能做到设计新颖、美观、主题突出。

(5)结合展览内容,写出解说词。

第3课.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问答题

1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

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一、填空

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2、脊椎动物包括: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鱼类。

脊椎动物大约有_______种。

3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

昆虫类、虾、蜗牛、蜘蛛等。

昆虫:

蚊子、苍蝇、蛾子

二、问答题

1、什么叫脊椎动物?

什么叫无脊椎动物?

答:

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没有脊柱有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答:

体表有毛,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

代表性动物:

3、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

答:

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

代表性动物:

4、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

答:

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代表性动物:

5、昆虫的共同特征?

答:

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

代表性动物:

6、鱼类的共同特征?

答:

终身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代表性动物:

第5课.细菌和病毒

 一、填空:

0细菌和病毒,它飘浮在空气中,潜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它动植物的体内。

1、细菌的特点:

细菌非常微小,结构简单,基本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许多细菌可以成对、成链、成簇等形式生长,繁殖迅速。

它们飘浮在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物的体内。

2、病毒的特点: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面。

3、细菌和病毒对人类使和动植物的影响:

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

4、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①研制疫苗、药品②发酵食品③分解动植物等。

5、写出有利于健康的几种生活方式:

勤洗澡、勤换衣服、按时刷牙、定期注射疫苗、不喝生水、经常锻炼、生吃瓜果蔬菜洗干净、室内勤通风……

6、你知道哪些消毒方法和设备?

巴斯德消毒法、晒太阳、把用品煮沸、使用消毒水、通风换气、洒石灰水、使用漂白粉、使用消毒柜等。

二、问答题:

1、细菌或病毒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答:

细菌或病毒给人们带来很多疾病,侵害一些动物和植物,这些病害使植物枯萎腐烂、动物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2、细菌与病毒的区别?

答: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3、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有益的例子?

答:

(1)利用细菌或病毒制成疫苗可以预防疾病。

(2)细菌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

(3)病毒可以用来防治农业害虫。

(4)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的细菌,它能产生氮肥。

4、细菌是怎样繁殖的?

答:

大多数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成倍的增长,快速的繁殖。

 5、细菌的特征?

答:

细菌体积微小。

基本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许多细菌可以成对、成链、成簇等形式成长。

第6课、生活中的真菌

一、填空:

1、食物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2、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种。

二、问答题:

1、真菌的特征?

答:

它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

2、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答:

因为食用真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有的还有药用价值,因此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3、怎样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

晒太阳、通风换气、真空密封、加热杀菌、降温、放在干燥的地方等。

第7课.宝贵的生物资源

一、填空:

1、动物、植物、真菌、病毒、细菌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2、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人类的影响,有许多闻名世界的珍稀物种正濒临灭绝。

3、我们所知道的珍稀动植物有:

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银杏、水杉、珙桐等。

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栽培与繁殖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变化。

5、研究结束后,要用研究报告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6生漆是我国的特产,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树脂原料,被称为------涂料之王。

7、加拿大的糖槭是最有名的木本糖源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

人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答:

森林资源、栽培作物资源等。

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物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对象,也是加工工业的部分资料来源。

2、研究植物栽培、繁殖技术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对所研究的某项技术要尽可能做比较全面的考察。

(2)实地调查时应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遵守有关制度。

(3)实事求是的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发现。

3、写出保护生物资源建议书?

答: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建立专门的珍稀动植物保护、管理和救助部门。

3.积极开展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宣传教育。

4、怎样保护生物资源?

不乱砍乱伐植物、不随意捕杀动物、多植树种草等。

第8课.生活中的能量

一、填空:

1、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化学能。

2、声能、光能、热能、磁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

3、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4、能量的单位是千焦.人每天约消耗的能量:

10----13岁儿童9623千焦;轻体力劳动的成人10032千焦;

重体力劳动的成人11704千焦。

5、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化学能。

6、举出生活中利用能量的例子:

声能:

声纳探测仪光能:

太阳能热水器、

电能:

电灯、热能:

做饭、风能:

风车转

磁能:

磁悬浮列车、机械能:

骑自行车、

化学能:

汽油燃烧、水能:

水利发电、

 

第9课.植物的能量

一、填空:

1、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2、人类和其它动物是通过食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

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3、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二、问答题:

1、什么叫光合作用?

答:

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

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植物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作用?

答:

首先,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绿色植物,人和动物必须依靠绿色植物提供的氧气生存,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绿色植物。

其次,绿色植物维持着大气成分平衡,还可以调节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3、假如自然界中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答:

没有绿色植物就无法合成淀粉和生成氧气,自然界的动物就没有食物可吃,没有氧气可呼吸,最终导致动物灭绝。

4、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光

答:

   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

               叶绿素

5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①防风固沙、加速降尘;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③调节气候、增加降水。

④吸收毒物、杀灭病菌。

 

第10课.动物与能量

一、填空:

1、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2、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

二、问答题:

什么叫食物链?

答:

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3、根据动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写出食物链。

a、草、鹰、蝗虫、青蛙、蛇

 

b、松树、鸟、鹰、松鼠、松毛虫

第11课..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一、填空:

1、能量在物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第12课.、电铃响叮当

一、填空:

1、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力,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二、问答题: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多少,电流越大,线圈的匝数越多,磁力就越大。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有关系。

在线圈匝数一定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越小,电磁铁磁力越小;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小;

2、举例说明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磁铁?

答:

电磁起重机、电铃、电话、扬声器等。

3、磁铁和电磁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答:

相同点:

(1)磁铁和电磁铁都能吸铁

(2)磁铁和电磁铁都磁极。

  不同点:

(1)磁电能指南北方向,电磁铁不能。

(2)磁铁不用电,电磁铁用电。

(3)电磁铁能改变磁极,磁铁不能。

(4)电磁铁能改变磁性的强弱,磁铁不能。

第13课.能量的控制

1、科学家从蝴蝶身上受到启发,将卫星表面设计成百叶窗一样的装置,能吸收、释放能量,

2能量转换装置:

炉灶开关变色眼镜空调遥控器

问答题:

1能量转换装置设计制作过程分哪几步?

答:

(1)选择题目

(2)硧定制作装置的目的(3)根据目的设计多种方案(4)选择方案制作装置(5)操作评价与改进。

2生活中的能量转换装置有哪些?

第14课.宝贵的能源

一、填空:

能源可分为: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二、问答题:

1、什么叫能源?

答:

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能源。

2、举例说明。

什么叫可再生能源?

什么叫不可再生能源?

答:

像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能循环使用,使用后在短期时间内重新形成称为可再生能源。

  像煤、石油、天然气,其储量是有限的,这些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3、能源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时代?

其代表的能源各是什么、

答:

第一代:

火种时代,代表:

“生物质“能源。

第二代:

煤时代,代表“化石燃料”能源。

第三代:

石油时代,代表“液体燃料”能源。

第四代:

以氢能、核能和天燃气水合物时代,代表新能源。

4、说说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

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

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发展。

以核能、氢能和天然气水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