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机电讲义重点总结.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89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造师机电讲义重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二级建造师机电讲义重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二级建造师机电讲义重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二级建造师机电讲义重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二级建造师机电讲义重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建造师机电讲义重点总结.doc

《二级建造师机电讲义重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机电讲义重点总结.doc(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建造师机电讲义重点总结.doc

一、机电工程课程的相关内容

机电工程专业技术、建筑机电工程技术和工业机电工程技术、管理与实务、相关法律

二、机电工程考试的相关问题

主观题和客观题

2H310000机电工程技术:

——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机电工程涉及的专业技术包括:

机电工程测量、机电工程材料、起重技术、焊接技术。

2H311010机电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的施工内容包括:

工程测量的施工内容:

控制网测量、施工过程控制测量

控制网测量和施工过程控制测量的相互关系是:

控制网测量是工程施工的先导,施工过程控制测量是施工进行过程的眼睛,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2H311011掌握机电工程测量的要求

本知识点:

1)工程测量(控制网测量和施工过程控制测量)的方法、等级和仪器的应用;

2)保证量距精度的方法——返测丈量;

3)水准测量的高差法、仪高法;高程测量的绝对标高测量和相对标高测量法。

4)水准点的设置原则:

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墙水准点应选设于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如:

水准点一般都选在旧建筑物墙角、台阶和基岩等处;如无适当的地物,应提前埋设临时标桩作为水准点。

5)工程测量仪器:

光学经纬仪、全站仪、S3光学水准仪、钢卷尺;

6)机电工程中:

设备基础施工的测量方法;管线工程测量;长距离输电线路钢塔架(铁塔)基础施工的测量

一、工程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和基准线测量方法和原理

(一)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原理:

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高差的测量方法。

——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

高差法和仪高法

1.高差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

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间接测量)

2.仪高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

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地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

(直接测量)

请注意两种方法的应用选择:

当安置一次仪器,同时需要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时,使用仪高法。

——在工程测量高程时常用仪高法

(二)基准线测量方法

——基准线测量:

利用经纬仪和检定钢尺。

——测定待定位点的方法:

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这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方法。

每两个点位都可连成一条直线(或基准线)。

切记:

1.保证量距精度的方法

返测丈量,当全段距离量完之后,尺端要调头,读数员互换,按同法进行返测,往返丈量一次为一测回,一般应测量两测回以上。

——量距精度以两测回的差数与距离之比表示。

2.安装基准线的设置

安装基准线一般都是直线,只要定出两个基准中心点,就构成一条基准线。

——平面安装基准线不少于纵横两条

3.安装标高基准点的设置

根据设备基础附近水准点,用水准仪测出的标志具体数值。

——相邻安装基准点高差应在0.3mm以内

二、工程测量的程序和方法

(一)工程测量的程序

建筑安装或工业安装的测量,其基本程序是:

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纵横中心线-→设置标高基准点-→设置沉降观测点-→安装过程测量控制-→实测记录等。

(二)平面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的要求

(1)平面控制网建立的测量方法

——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法等。

(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

2.平面控制网布设的方法

——导线测量法和三边测量法

切记:

三边测量法的技术要求

各等级三边网的起始边至最远边之间的三角形个数不宜多于10个;

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当受地形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

3.平面控制测量常用的测量仪器

切记: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检定且在检定周期内方可投入使用。

——光学经纬仪:

它的主要功能是测量纵、横轴线(中心线)以及垂直度的控制测量等。

请注意:

机电工程建(构)筑物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测量以及厂房(车间)柱安装铅垂度的控制测量,用于测量纵向、横向中心线,建立安装测量控制网并在安装全过程进行测量控制。

应使用光学经纬仪

——全站仪:

是一种采用红外线自动数字显示距离的测量仪器,如长输电线的杆距测量。

切记:

采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距离测量,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平面控制网水平距离的测量及测设、安装控制网的测设、建安过程中水平距离的测量等。

且:

注意区分全站仪与钢卷尺、电磁波测距的不同和精度要求。

(三)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点布设的方法

(1)水准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

1)水准点布设的要求:

(1)水准点的设计

——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

——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

——墙水准点应选设于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2)一个测区及其周围至少应有3个水准点。

水准点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规定。

(3)水准测量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

当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应取三次结果的平均数。

(2)标高测量主要分两种:

绝对标高测量和相对标高测量。

绝对标高是指所测标高基准点、建(构)筑物及设备的标高相对于国家规定的士0.00标高基准点的高程。

相对标高是指建(构)筑物之间及设备之间的相对高程或相对于该区域设定的士0.00标高基准点的高程。

(3)S3光学水准仪

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控制网标高纪基准点的测设及厂房、大型设备基础沉降观测的测量;

在设备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中用于连续生产线设备测量控制网标高基准点的测设及安装过程中对设备安装标高的控制测量。

2H311012了解机电工程测量的方法

一、设备基础施工的测量方法

(一)测量步骤

1.首先,设置大型设备内控制网。

2.第二步,进行基础定位,绘制大型设备中心线测设图。

3.第三步,进行基础开挖与基础底层放线。

4.第四步,进行设备基础上层放线。

(二)连续生产设备安装的测量方法

1.安装基准线的测设(核心词:

中心标版、放线):

设置中心标板,并应在浇灌基础时,配合土建埋设,也可待基础养护期满后再埋设;

基础放线:

根据施工图,按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来测定机械设备的纵、横中心线并标注在中心标板上,作为设备安装的基准线。

设备安装平面基准线不少于纵、横两条。

2.安装标高基准点的测设

标高基准点的种类:

一种是简单的标高基准点;另一种是预埋标高基准点。

标高基准点设置原则:

简单的标高基准点一般作为独立设备安装的基准点;

预埋标高基准点主要用于连续生产线上的设备在安装时使用;

采用钢制标高基准点,应靠近设备基础边缘便于测量处,不允许埋设在设备底板下面的基础表面。

二、管线工程测量(管线中心定位、管线高程的控制测量)

给排水管道、各种介质管道、长输管道

管线中心定位的测量方法

管线中心定位的依据

管线高程控制的测量方法

(一)测量要求

1.管线工程测量内容:

包括给排水管道、各种介质管道、长输管道等的测量。

2.测量步骤

(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熟悉管线布置及工艺设计要求,按实际地形作好实测数据,绘制施工平面草图和断面草图;

(2)按平、断面草图对管线进行测量、放线并对管线施工过程进行控制测量;

(3)在管线施工完毕后,以最终测量结果绘制平、断面竣工图。

(二)测量方法

——管线中心定位的测量方法

(1)定位的依据

依据就是:

管线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主点;管线中心定位就是将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并用木桩标定。

(2)管线高程控制测量水准点设置原则:

水准点一般都选在旧建筑物墙角、台阶和基岩等处;如无适当的地物,应提前埋设临时标桩作为水准点。

三、长距离输电线路钢塔架(铁塔)基础施工的测量

起、止点和转折点的中心桩

钢尺量距(测距不宜大于80m,且不宜小于20m)

大跨越档距测量:

采用电磁波测距法或解析法测量

1.长距离输电线路定位并经检查后,

根据起、止点和转折点及沿途障碍物的实际情况,测设钢塔架基础中心桩,其直线投点允许偏差和基础之间的距离丈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中心桩测定后,一般采用十字线法或平行基线法进行控制,控制桩应根据中心桩测定,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2.当采用钢尺量距时,其丈量长度不宜大于80m,同时,不宜小于20m。

3.大跨越档距测量通常采用电磁波测距法或解析法测量。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2H312000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机电工程是机电工程的专业工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包括工业、民用、公用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

建筑机电工程分为:

——建筑管道工程;建筑电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

2H312040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一般由工程承包方负责工程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设备、材料供应和运输,管线施工,设备的安装及检测,系统调试开通及通过有关管理部门的验收,直至交付使用。

1、本讲的内容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

2、考纲的要求

1)掌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

:

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十个子分部工程。

切记:

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十个子分部工程。

2H312041掌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要点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程序

建筑智能化设备需求调研—→智能化方案设计与评审—→招标文的制定—→设备供应商与工程承包商确定—→施工图深化设计—→工程的实施及质量控制—→工程检测—→管理人员培训—→工程验收开通—→投入运行。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实施要点

1.智能化系统的深化设计应具有开放结构,协议和接口都应标准化和模块化。

可从招标文件中了解建筑的基本情况、建筑设备的位置、控制方式和技术要求等资料,然后针对智能化产品进行工程深化设计。

2.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分部工程的接口确认。

例如:

在室内墙壁和吊顶上安装消防及安保的各类探测器应与建筑装饰和机电施工协调定位。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一)产品选择及质量检查

1.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产品选择应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监控的要求以及监控点数的分布情况等,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然后进行产品选择。

2.建筑智能化产品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

(1)产品的品牌和生产地,应用实践以及供货渠道和供货周期等信息。

(2)产品支持的系统规模及监控距离。

(3)产品的网络性能及标准化程度。

3.建筑智能化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各种接口和软件产品的功能、性能等项目的检测应按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

供需双方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可按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进行。

4.设备的质量检测重点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

对不具备现场检测条件的产品,可要求进行工厂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5.进口设备应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译文),还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二)智能化系统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