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0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docx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docx

教科版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12

教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2(含答案)

期末达标测试卷

(2)

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星星之火”(填“是”或“不是”)光源。

2.升国旗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是利用了的原理。

3.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包括、、、。

4.研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时,每组实验改变(填“一个”“两个”或“多个”)因素。

5.当今世界最精确的计时仪器是。

6.当你压力过大时,你管理压力的方法:

、。

(举两例)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当潜水艇潜到水下时,能够利用潜望镜观察到海面的情况,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2.透明的玻璃鱼缸里只有一条鱼,而小雅看到了两条鱼,这一定是因为她产生了幻觉。

()

3.我们一般使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

4.水流速度越大,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

5.用燃香来计时,应将其放在室外有风的环境中。

()

6.小雅制作了一个水钟,水位越低,水流的速度越快。

()

7.小科想把每分钟摆动70次的摆调整为60次,他应该增加摆锤的质量。

()

8.(绍兴期末真题)一个人只要活着,他的心脏就一直在跳动,所以心脏是从不休息的。

()

9.(嘉兴期末真题)我们的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

()

10.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皮肤不是人体的感觉器官。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彩虹B.发光鱼、萤火虫C.点燃的蜡烛、汽车后视镜

2.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照到白屏上,会分散成()颜色的光。

A.一种

B.三种

C.七种

3.“潭清疑水浅”意思是潭水清澈见底,看起来潭水变浅了,这是一种光的()现象。

A.直线传播

B.折射

C.反射

4.“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5.(丽水期末真题)下列地形示意图,最适合表示丘陵的是()。

6.(温州期末真题)温州某旅行团到外地旅游,游客们发现该地“一马平川”“一望无际”,他们用在地区的地形很可能是下面的()。

A.山地B.丘陵C.平原

7.如右图所示,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

8.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人海口往往是平原,这主要是因为()。

A.水的侵蚀作用B.地震C.水的沉积作用

9.下列方法在夜晚不能用来计量时间的是()。

A.点燃一盘蚊香B.沙漏C.在24小时常亮的灯下放一个日晷

10.(台州期末真题)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

[(s

A.保证水滴滴速均匀B.滴水孔尽量小C.容器越大越好

11.要研究摆锤的质量与摆动快慢的关系,应选用装置()。

12.比较下列计时工具,最精确的是()。

A.水钟B.日晷C.机械摆钟

13.骨骼、肌肉、关节是我们人体的运动器官,当我们屈臂举物的时候,右图中的肌肉()处会收缩鼓起。

A.①B.②C.①和②

14.在安静状态下,五年级同学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为()。

B.60~100次A.40~60次C.100~120次

15.“闻鸡起舞”用到的感觉器官是()。

A.鼻B.耳C.眼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园

四、填图画图题。

(共10分)

五、探究题。

(共40分)

1.小科和同学将卡纸剪成比手电筒光圈直径略大一点的圆,在剪好的卡纸中间划开一道缝隙,并用透明胶带将卡纸固定在手电筒光圈上。

打开手电筒,会有一道狭窄的光束射出来。

然后他们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并拉上窗帘,开始进行光的反射实验。

(14分)

(1)实验中,他们用的卡纸是()。

A.透明材料B.半透明材料C.不透明材料

(2)他们进行实验前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并拉上窗帘的目的是为了。

(3)如图甲,小科用手电筒照射纸屏,调整手电筒距纸屏的距离后,能看清

楚一道光斑,这个过程中利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

(4)如图乙,小科调试平面镜,使光反射到标记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平面

镜的位置和光的传播路线。

这个过程中主要利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

(5)如图丙,小科想不移动各物体的位置,使光斑照射到小球上。

他需要借

助(填“一面镜子”“两面镜子”或“不需要镜子”),请帮他画

出示意图。

2.某个实验小组想利用土壤探究土地被雨水侵蚀的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模拟实验。

他们先找来喷水壶和四个塑料盆,并在每个塑料盆底部左侧都挖了一个洞,再倒入土壤,做成四个土壤样本(如下图)。

(10分)

(1)在这个实验中,喷水壶洒水代表。

(2)如果要研究“土地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程度的影响"这个问题,可以选择()装置。

A.甲和丁B.乙和丁C.丙和丁

(3)小敏选择了甲和乙这两个装置做模拟实验,研究对侵蚀程度的影响。

材料选好了,小敏拿两个量杯放在土壤样品的下面接“雨水”。

她看到的现象是“雨水”变浑浊了,而且甲、乙两盆中,盆底的“雨水”更浑浊。

小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时间的测量。

(8分)

下面两张表格是小明在研究摆的运动规律时做的观察记录,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1)分析表一的数据,我们发现摆具有的性质,推测这个摆25秒内能摆次。

(2)根据表二的实验,小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之间的关系。

该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3)小明做实验时把摆动次数“6”“11”两个数据弄混了,请帮他把数据填在表二中。

(4)分析两表的数据信息,请推测表一所使用的摆的摆绳长度在()之间。

(2分)

A.0~20厘米B.20~40厘米C.40~60厘米

4.(温州期末真题)甲图是医生在看病时常用的一种仪器(听诊

器),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听头、胶管、听筒。

(8分)

(1)医生想听病人的心跳声,应该把“听头”贴在乙图中的号位置。

(2)医生的耳朵听到声音后,由(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将信号传到大脑,形成听觉。

(3)医生测得小明平静时每分钟心跳次数是72次。

小明运动3分钟后,他每分钟心跳次数可能是(填“62”“72”或“99”)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期末达标测试卷

(二)

【知识检测站】

一、1是2.光沿直线传播3.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4.一个5.原子钟6.体育锻炼听音乐(合理即可)

二、1.√2.×3.√4.√5.×6.×7.×8.×9.√10.×

三、1.B2.C3.B4.C5.B6.C7.C8.C

9.C10.A11.C12.C13.A14.B15.B

【实验探究园】

四、

五、1.

(1)C

(2)避免外界光的影响,能更清楚地看到光束和光斑(合理即可)(3)A

(4)C如图乙所示(5)两面镜子如图丙所示

2.

(1)降雨

(2)B(3)土地坡度乙有坡度的土地更容易被雨水侵蚀

3.

(1)等时性30

(2)摆绳的长度摆锤质量、摆动幅度

(3)116(4)A

4.

(1)2

(2)传人神经(3)99运动时人体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能量,心跳加快,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满足人体需求

一、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

1.彩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

解析:

B

2.选择题。

 

(1)夜晚我们能在灯光下读书和写字,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2)汽车驾驶员可以通过反光镜观察到车后面的情况,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光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B.光有时沿着曲线传播

C.反光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作的。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4)潜望镜至少需要(   )。

 

A.2片平面镜

B.2片凸面镜

C.2片凹面镜

(5)下列有“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形“影”不离

B.立竿见“影”

C.杯弓蛇“影”

(6)下列方法中,(   )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

 

A.多建高楼,并且使用玻璃幕墙做外墙

B.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

C.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

【答案】

(1)B

(2)A

(3)B

(4)A

(5)C

(6)C

【解析】【解答】

(1)因为光的反射现象,我们能看到各种字体。

(2)反光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所以反光镜可以看到后面的情况。

(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的

(4)潜望镜至少需要两片平面镜组成。

(5)AB选项都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杯弓蛇影是因为光的发射现象造成的。

(6)增大平面的粗燥程度可以减少反射的光。

【分析】明白了解光学的基本原理,明白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仪器叫(   )。

 

A.磨盘

B.司南

C.日晷

(2)这种仪器是用来(   )的。

 

A.指定方向

B.测定时间

C.记录位置

(3)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   )。

 

A.根据磁场指向南北

B.根据风向的变化确定方向

C.根据日影的变化测定时间

【答案】

(1)C

(2)B

(3)C

【解析】【解答】

(1)图片中的仪器叫日晷

(2)这种仪器用来测量时间,类似于古代的钟表。

(3)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日影的变化测定时间。

【分析】认识这种仪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选择题。

  

(1)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

 

A.长短相同

B.形状相同

C.方向相同

(2)小明在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他发现物体的影子逐渐变长,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

 

A.早晨

B.上午

C.下午

(3)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不同时刻(   )。

 

A.方向保持不变

B.方向和长短都发生变化

C.长短保持不变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

 

A.从东到西,长——短——长

B.从西到东,长——短——长

C.从西到东,短——长——短

(5)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左边

B.中间

C.右边

(6)下列关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影子最长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

B.物体的影子最短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无关

【答案】

(1)C

(2)C

(3)B

(4)B

(5)C

(6)B

【解析】【解答】

(1)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2)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因为太阳是在无时无刻的转动。

所以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不同时刻方向和长短都发生变化。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从西到东,长——短——长。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6)中午影子最短,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