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0679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8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高2017级三诊模拟考试

文综试题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紧凑城市是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发展而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运用该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其主要原则有:

明确城市边界,在交通站点附近实施土地的高密度开发,即在有限的城市范围内容纳更多的人类活动,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则强调适度的城市功能混用,即将居住用地与工作、休闲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混合布局。

目前,该市由多个相互分离的高密度片区组合而成。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哥本哈根市在交通站点附近实施土地的高密度开发,主要目的是

A.抑制城市地价上涨B.减少生活污染排放

C.降低城市建筑高度D.保护郊区开敞空间

2.哥本哈根市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强调适度的城市功能混用可以

A.增大通勤距离B.扩大服务范围

C.促进绿色出行D.增强集聚效应

3.针对城市高密度片区相互分离可能带来的问题,哥本哈根应

A.分散中心城市职能B.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C.鼓励郊区住宅建设D.加强城市热岛治理

【答案】1.D2.C3.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

土地的高密度开发是为了在有限的城市范围内容纳更多的人类活动而开展的。

在这样开发的时候明确了城市边界,但各种经济活动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与土地供应之间的供需关系会促使土地地价上升,所以这种开发只是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但不能抑制城市地价上涨,A不对;有限的范围内容纳更多的人类活动,这样会使城市建筑高度向上增加,只有这样才能在平面空间固定的情况下在垂直的立体空间上容纳更多的人类活动空间,所以这样不会降低城市建筑高度,C不对;人类活动密集在有限的区域内,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污染排放并不能减少,反而会增加,B不符;前面分析中已经提到了这种开发明确了城市的边界,而人类活动将集中在交通站点附近有限的城市范围内,这样其它区域的空间密度则没有这么大,所以郊区也可以有更大的开敞空间,D正确。

【2题详解】

注意材料中给出哥本哈根在社区建设中强调适度的城市功能混用,是将居住用地与工作、休闲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混合布局。

这种适度的城市功能混用则是在社区建设中,每一个社区的模式都类似,某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内部空间中的集聚效应会形成相应的功能区,但这种混用模式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功能区,而是明显的将功能区弱化,故这种城市功能混用并没有增强集聚效应,D不对;建设的过程中每个社区都是这种混合布局,其服务范围大多只在本社区内,因此并没有扩大服务范围,B不对;在城市功能混用后居民在购物与工作休闲时可以社区内完成,上班也不需要从专门的住宅区赶往工业区或商业区等,不需要去更远的职能区,所以这种功能混用并没有增大通勤距离,A不对;而由于功能混用必将导致出行距离减少,同在一个社区,步行就可以上下班,这样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所以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绿色出行,C正确。

【3题详解】

高密度片区相互分离可能会造成片区

彼此之间联系较少,为了整体区域之间的发展,这样片区之间要加强联系,必须要完善交通,而哥本哈根市是由相互分享的高密度片区组合而成,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哥本哈根市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B正确;由于片区的相互分享,各功能区间联系较弱,所以针对分离带来的问题不应再去分散中心城市职能,且分散中心城市职能也不利于紧凑型城市的发展,A不符;相互分离代表不是高度集中,城市热岛效应不强,因此加强城市热岛效应治理不是哥本哈根的当前的主要任务,D不符;郊区住宅建设会加剧片区的相互分离,C不符。

故答案选B。

某游记记载:

“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

在约200km的行程中,车的影子始终在我的右侧一路伴行,快到终点时远处的雪山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雪峰在远处闪耀着亮的白光。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游记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5.此段旅行发生的时间最可能在()

A.3月B.7月C.9月D.12月

【答案】4.C5.B

【解析】

【4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快到终点时雪山开始出现在视野中”,表明离开P地时正处于日出,太阳日出方位在偏东方向,太阳在巴尔喀什湖水面上,说明出发的P地偏东方向临近湖泊,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偏东方向临近湖泊的地点只有①地和③地,因此P地不可能位于②地和④地,B、D错。

读图可知,该区域河流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巴尔喀什湖,因此东南部地势较高,雪山和雪峰应在图示区域的东南部,材料信息表明,“快到终点时雪山开始出现在视野中,雪峰在远处闪耀着亮的白光”,说明驾车行驶200km(根据图中比例尺判断在图中移动2cm)后,车应沿公路向该区域的东南方向行驶,图中显示,如果从①地出发,行驶200千米后,行车方向为向西南,不可能在远处能见到雪山和雪峰,A错。

如果从③地出发,行驶200千米后,行车方向为向东南方向,有可能在远处见到雪山和雪峰,因此游记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图中的③地,C对。

故选C。

【5题详解】

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驾车出发地为③地,材料信息表明“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图中显示,③地东北方向临近湖泊,由此推知,该日当地日出东北,直射点在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

中亚地区7月气温相对较高,适合驾车旅行,B对。

3月和9月大致接近正东方向日出,12月东南方向日出,且气温较低,因此此段旅行发生在3月、9月和12月的可能性小,排除A、C、D。

故选B。

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

日玛那雪山处在珠穆朗玛峰和干城章嘉峰之间(如甲图),从岗巴县可以看到日玛那雪山上壮阔的云瀑。

乙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6月22日拍摄的日玛那雪山“日出云瀑”美景。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日玛那雪山上云瀑的主要动力是

A.西北季风B.东北季风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

7.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云瀑”的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4时B.5时C.7时D.8时

【答案】6.D7.C

【解析】

【6题详解】

由材料“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可知,云瀑的来向即为风向,从日玛那雪山东北处的岗巴县可以看到,则可推知形成日玛那雪山上云瀑的主要动力是西南季风,D对。

故选D。

【7题详解】

拍摄时间为6月22日拍摄的日玛那雪山“日出云瀑”美景,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于地方时6时。

结合当地位于纬度位于28°N附近,得知日出时间的地方时4-5时之间,考虑经度为88°E附近,和北京时间相差两个多小时,北京时间约为7时左右,C对。

故选C。

地表蒸散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及农作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

下图为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季节分配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流域林地地表蒸散低于草地的主要原因是

A.林地海拔低于草地B.林地温度低于草地

C.林地降水少于草地D.林地风速大于草地

9.影响该流域内8月草地地表蒸散相对较低

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坡向

C.天气D.风速

【答案】8.B9.C

【解析】

【8题详解】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主要受气温的影响。

气温高,蒸散大,气温低,蒸散小。

祁连山是西北-东南走向,影响祁连山的夏季风为东南风,降水差异主要体现在祁连山的东端和西端的差异,而坡向的水分差异主要受蒸发与降水对比的影响,东坡水分充足一侧生长森林,西坡水分较少,生长草地,故林地和草地分布海拔差异小,故AC错;林地植被高大,草地植被较低矮,地表风速林地小于草地,D错。

林地降水多,晴天少,光照较草地弱,并且受林地枝叶阻挡,地表获得光热少,土壤温度低,故蒸发较弱,所以B项正确。

【9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流域8月份降水多,阴雨天气多,气温相对较低,光照时间短,从而导致草地土壤在8月份蒸散相对较低。

故C项正确。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广东省东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如下图)。

嵌瓷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主要用在宗祠建筑上,大致流程分为塑胚、剪瓷、镶嵌、调整等步骤,工序复杂特殊,全靠手工制作。

2011年,嵌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许多传统工艺一样,嵌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与我国内陆地区宗祠建筑主要采用彩漆木雕相比,潮汕地区屋顶及墙体上更多采用嵌瓷做装饰的主要原因是

A.嵌瓷技艺更为精湛B.嵌瓷造型更为多样美观

C.碎瓷片废物利用成本更低D.质地坚实抵御台风能力更强

11.嵌瓷装饰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①工艺技术人才流失②文化和审美观念变化③生产周期偏长④生产成本提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0.D11.A

【解析】

【10题详解】

与内陆地区相比,位于广东东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降雨量大,空气更为潮湿,木雕难以保存,且受到台风的影响更大,嵌瓷是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且互相镶嵌,提高了抗侵蚀能力结构的稳定性,D对。

在技艺精湛程度、美观程度和利用成本上彩漆木雕也是具有自己的优势,并不是潮汕地区采用嵌瓷的主要原因,排除A、B和C。

故选D。

【11题详解】

据文字材料,嵌瓷制作工序复杂,全靠手工制作,在城市化的冲击下,少有手工艺人留在当地从事工艺传承,①对。

由于现代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对传统建筑冲击较大,嵌瓷的市场需求大幅降低,②对。

如果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高,生产周期、生产成本都不会显著制约嵌瓷装饰的发展,③④错。

故选A。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

1867年英国人将中国茶树引种至斯里兰卡之后,茶产业逐渐成为其出口经济的支柱产业。

斯里兰卡茶的种植管理、茶叶加工以及销售皆与中国有很大不同。

茶园采用等高密集种植方法,每个小块茶地中都有高层树木。

每四年进行--次重度修剪,将每一株茶树修剪至地面以上三、四十厘米。

修剪下来的枝叶先覆盖于被砍的树桩上,待新芽萌发后,粗大的枝条移出园外,其余则留在茶园内覆盖地面。

斯里兰卡茶叶全年可以采摘,农户们将鲜叶交给茶叶加工厂,加工后在科伦坡茶叶市场拍卖出口。

拍卖所得采用分成制,68%归农户,32%归加工厂。

下图示意斯里兰卡茶叶主产区分布及茶园景观。

(1)分析斯里兰卡主产区茶叶生产的有利气温条件。

(2)说明高层树木对茶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3)说明斯里兰卡茶园每四年进行一次重度修剪的作用。

(4)说明拍卖市场的设立给农户带来的好处。

【答案】

(1)地处热带山区,全年温暖,无冻害威胁,适于茶树生长:

茶树终年可萌发新芽,采摘次数多,茶叶产量大;纬度低,(太阳高度日变化大)昼夜温差较大,茶叶品质高。

(2)纬度低,光照强,高层树木可为茶树遮阴,减少日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高层树木根系较发达,利于保持水士,涵养水源:

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完善生态系统),减少病虫害。

(3)(温暖多雨的气候与长期高强度种植易使茶园土地肥力下降)定期重度修剪利于地力恢复:

降低茶树树冠高度,便于茶叶采摘:

促进新枝生长,提高茶叶品质:

重度裁剪可产生大量枝叶,枝叶覆盖地表抑制杂草生长,枝叶分解后补充土壤有机质。

(4)通过拍卖市场,解决了小农户的产品销售问题:

减少销售环节,缩短了与国际市场的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获得合理价位,提高利润;有利于农户及时获得市场行情信息,改进生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斯里兰卡茶叶生产为背景,考查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人类对自然地理因素的改造和农业的发展等知识点。

【详解】

(1)从材料可知,茶树喜光怕晒、喜温怕寒。

有利气温条件可以从气温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角度思考。

结合图中纬度位置和茶叶分布图可知,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地处热带(6°N-10°N)山区(图中河流的上游),全年温度较高,比较温暖,不存在冻害威胁,适于茶树生长;正是全年合适的温度条件,茶树常年可萌发新芽,可以增加采摘次数和茶叶产量;纬度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带来了昼夜温差较大,增加了茶叶有益成分的积累,茶叶品质高。

(2)从上题和材料可知,茶叶喜光怕晒,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地区因为纬度低光照强,有高层树木可为茶树遮阴,减少日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此外高层树木会孕育强大的根系,有利于山区丘陵区域的水土保持,增加土壤中水分,涵养了水源,提高了土壤的发育程度;高层树木,多层次的种植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完善的生态系统可以减少病虫害。

(3)从材料可知,茶树每四年进行一次重度修剪,温暖多雨的气候淋溶作用强,再全年进行茶叶采摘,说明长期高强度种植易使茶园土地肥力下降,定期重度修剪是可以对地力恢复做出重要作用的。

将每一株茶树修剪至地面以上三、四十厘米,降低茶树树冠高度,便于茶叶采摘。

茶叶主要取自嫩芽,茶树重度修剪后,利于促进新枝生长,提高茶叶品质。

修剪下来的枝叶先覆盖于被砍的树桩上,待新芽萌发后,粗大的枝条移出园外,其余则留在茶园内覆盖地面,重度裁剪可产生大量枝叶,枝叶覆盖地表抑制杂草生长,枝叶分解后补充土壤有机质。

(4)从材料可知,农户加工后的茶叶在科伦坡茶叶市场拍卖出口,拍卖所得采用分成制,68%归农户,32%归加工厂。

所以首先通过拍卖市场,解决了小农户的产品销售问题,保障了销售渠道的畅通;其次,直接进行拍卖,会相应减少销售环节,缩短了与国际市场的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提高茶叶收入和利润;拍卖市场的信息更新,有利于农户及时获得市场行情信息的反馈,改进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冬季气温、风)、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广西百色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百色地区是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的地区,该地区天坑地貌较多。

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极为恶劣,脱贫的难度十分巨大。

下围示意百色地区周边地形及天坑形成演化剖面示意图。

(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天坑地貌形成的原因。

(2)指出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的自然原因。

(3)简析图示铁路线路建成对百色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重要性。

【答案】

(1)岩溶地貌区地表多可溶性岩石(石灰岩);且多裂隙发育;因降水较多,地表水强烈溶蚀下渗形成地下河;在地下河的强烈溶蚀、侵蚀下,地下河顶部岩层发生坍塌,形成穹窿状地下大厅;地下大厅顶板在地表水不断溶蚀和重力作用下逐步接近地表,最终上部岩层大规模塌陷,形成天坑。

(2)多山地、丘陵,地形崎岖,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地表士层浅薄,肥力低;岩石裂隙发育,渗水性强,地表水匮乏。

(3)冶金工业为原料运输量、产品运输量大的行业;铁路运输量大,运费低;连接了华南沿海,拓展了消费市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百色地区为背景,考查地貌的形成、农业生产区位和交通条件的变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详解】

(1)从材料可知,百色地区是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的地区,岩溶地貌区地表多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且多裂隙发育。

再结合材料的天坑形成演化坡面图得知,因降水较多产生大小不一的空洞和各种形态的岩溶地形,甚至在溶蚀下渗形成地下河;然后在地下河的强烈溶蚀、侵蚀下,地下河顶部岩层发生坍塌,形成穹窿状地下大厅;地下大厅顶板在地表水不断溶蚀和重力作用下逐步接近地表,最终上部岩层大规模塌陷,达到一定程度,会形成天坑。

(2)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自然地理要素有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

该地区水热条件尚可,所以影响的主要是地形、土壤和水源。

地形上看,区域多山地、丘陵,地形崎岖,且坡度大,增加了水土流失;土壤上看,岩溶地貌发育多,地表士层浅薄,发育程度低,肥力低;水源上看,岩石裂隙发育,渗水性强,地表灌溉用水匮乏。

(3)本题可以从冶金工业的特点和铁路运输的有优点和产生的实际效果上思考。

首先,冶金工业是原料运输量、产品运输量大的行业;其次从铁路运输的优点看,铁路运输量大,连续性较强,运费低;实际效果上,铁路线连接了华南沿海,拓展了消费市场。

【点睛】天坑的形成分三个阶段:

先是有底下河流;如果地质条件有利,由于水的长期冲蚀,就会形成地下大厅;地下大厅垮塌后就形成了天坑。

14.【旅游地理】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45公里秦岭山脉西段北麓,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

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壁上。

窟龛内保存有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壁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各洞窟间以栈道相通。

简析麦积山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不利影响:

景观分布在垂直崖壁,距离地面高差大,安全隐患多;洞窟间以栈道相通,能通行的游客数量少,旅游高峰期间造成游客拥堵,等待游览时间长;接待能力有限等。

措施: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增加安全疏导人员;增加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安全警示牌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措施。

【详解】材料提到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壁上,距离地面高差大,安全隐患较多;各洞窟间以栈道相通,能通行的游客数量较少,容易造成拥堵,等待游览时间长。

措施,针对安全问题应该增加安全防护措施,设置警示牌;针对拥堵问题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增加疏导人员。

15.[环境保护]

雁鸣湖位于西安城东沪河西岸,由4个大小不一的湖泊组成。

雁鸣湖以前水域狭小,污水横流,2016年西安市政府对其进行改造,在湖泊沿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其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一一个集体憩、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公园。

下图为雁鸣湖局部景观图。

说明“雁鸣湖改造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答案】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改善河流水质,水域扩大,减少热岛效应,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绿树成荫,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湖泊沿岸修建生态公园,能够美化环境,改善人居环境。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等知识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在湖泊沿岸修建生态公园,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有利于改善河流水质,水域扩大,水体比热容大,可有效减少热岛效应,局地水汽含量增加,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绿树成荫,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雁鸣湖位于西安城东沪河西岸,湖泊沿岸修建生态公园,能够美化环境,集体憩、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公园,改善人居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