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7792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docx

《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docx

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

自然界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这些自然资源按是否能够再生,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天然气、石油、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用一些就少一些,不可能再重新产生。

以铁矿为例,铁元素聚集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床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它们多形成于距今26~30亿年的太古时代。

远古时代时期,成矿期均以亿年计算。

与此相反,人类开采、消耗矿物却十分快速,一个矿区开采期仅为百年、数十年,以至几年,因此,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另外,如果不注意保护、任意取用,可再生资源也有可能变成不可再生资源。

比如对某种野生动物来说,一旦它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其物种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它就不可能再维持自身的繁衍,只能灭绝,恐龙就是这样从地球上消失的。

据统计,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

经粗略测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严重。

所以,不管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我们都应该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

 

土壤污染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是多样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特别是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进入土壤,废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或其渗出液进入土壤。

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污染。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

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

如我国辽宁沈阳张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

土壤不能再作为耕地,只能改作他用。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

可分为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

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又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

车内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车内空气污染的成因,主要有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车外污染物进入车内以及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进入车内环境等。

    一、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包括汽车使用的塑料和橡胶部件、织物、油漆涂料、保温材料、粘合剂等材料中含有的有机溶剂、助剂、添加剂等挥发性成分,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释放到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

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碳氢化合物、卤代烃等,车内材料释放的物质还是车内难闻异味的主要来源。

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只有14~28公斤/辆,而同期发达国家为100~130公斤/辆,此后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以及为满足降低车重的要求,汽车塑料用量不断增加。

目前塑料用量已接近80公斤/辆,粘合剂的用量也达到5~27公斤/辆;

    二、车外的污染物进入车内,如果密封不严,外界环境的污染物将进入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

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什么是白色污染?

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为塑料包装物)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

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

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

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沙尘暴的危害有很多:

1.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

沙尘暴对人畜和建筑物的危害绝不亚于台风和龙卷风。

近5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沙尘暴袭击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

2.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沙尘暴降尘中至少有38种化学元素,它的发生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起源地、周边地区以及下风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

特别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什么是公害?

公害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对公众的生命、健康、财产的安全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

公害在英美法系国家是与私害相对而言的。

也就是对他人可行使或可享受的权益造成妨碍的行为;如果只影响到个别人(3人以下),并只侵害专属其所有的权益,就称为私害;如果其行为影响到3人以上并侵害其作为公众成员而享有的权益,就称为公害。

由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振动、恶臭等所影响和侵害的是不特定的公众,所以由此产生的危害一般均称为公害。

在大陆法系国家,公害通常与公益相对应。

日本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将公害定义为:

  由于事业活动和人类其他活动产生的相当范围内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包括水的状态以及江河湖海及其他水域的底质情况的恶化)、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地面沉降(采掘矿物所造成的下陷除外)以及恶臭,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的损害。

后来,妨碍日照、通风等,也被法律规定为公害。

我国宪法和环境保护法都把“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人们通常把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而对公众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都叫做公害

光污染

逾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

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

人们能直接感觉到的主要是可见光污染。

可见光污染较常见的是眩光,如黑夜迎面射来的汽车灯光,强阳光下城市高大建筑物玻璃幕墙的反射光等。

电焊弧光、溶融的金属液和玻璃液产生的强光均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

  视觉污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光污染,主要指城市中杂乱的视觉环境,如杂乱的电线、电话线、乱抛乱弃的垃圾废物、杂乱无章的货摊和五颜六色的广告招贴等。

  红外线会损伤人的皮肤,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可使人眼的视网膜、角膜、虹膜造成伤害。

  紫外线主要对人的眼角膜和皮肤造成伤害。

 

臭氧

一、什么是臭氧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热体,表面温度高达6000℃,是地球取之不尽的能量来源。

我们都知道,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是可见光范围的太阳辐射,实际上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

太阳辐射的紫外光中有一部分能量极高,如果到达地球表面,就可能破坏生物分子的蛋白质和基因物质,即我们所熟知的DNA,造成细胞破坏和死亡。

然而,自然的力量改变了这一过程,地球的大气层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把保护伞,将太阳辐射中的有害部分阻挡在大气层之外,使地球成为人类可爱的家园。

而完成这一工作的,就是今天已经妇孺皆知的“臭氧层”。

  臭氧与我们熟知的氧气是“亲兄弟”,只是臭氧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而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由于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这个臭氧层的高度大约在距离地面表面15-25千米处。

生成的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的紫外线。

因此,实际上可以说,臭氧层形成之后,才有了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

  二、南极臭氧空洞

  臭氧层在大气中是极其脆弱的一层气体,如果在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

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

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

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

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

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

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

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

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

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三、臭氧层破坏现状

  众所周知,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对生物有很强的杀伤力。

幸运的是,距地球表面25-50公里处有一臭氧层。

臭氧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三个氧原子(O3)结合在一起的蓝色、有刺激性的气体。

尽管臭氧层在地球表面并不太厚,若在气温0℃时,将地表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标准大气压时,臭氧层的总厚度才不过3毫米左右,但它却能吸收太阳辐射出的99%的紫外线。

就像地球的一道天然保护屏障,使地球上的万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因此,臭氧层也被誉为是地球的“保护伞”。

  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

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30%,有近95%的臭氧被破坏。

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由此而得名。

卫星观测表明,此洞覆盖面积有时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

到1998年臭氧空洞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大。

前不久,日本环境厅发表的一项报告称,1998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为2720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还大约1倍。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20%。

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10年2.7%的速度减少。

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1991年总臭氧每10年间就减少1%-5%。

  自30年代以来,氟氯碳被广泛用作冰箱、冷冻机、空调等设备的制冷剂,聚氨醋泡沫和聚乙烯/聚苯乙烯泡沫中的发泡剂,气雾剂制品中的推进剂,电子线路板、精密金属零部件等的清洗剂及烟丝的膨胀剂等。

哈龙则主要用作灭火器中的灭火剂。

上述化学物质非常稳定,排到大气中可存留数十年,甚至100年左右,因此最终会破坏臭氧层。

  四、臭氧洞是怎样形成的

  臭氧洞一经发现,立即引起科学界及整个国际社会的震动。

最初对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认为是底层含臭氧少的空气被风吹到平流层的天然结果;第二种解释认为,南极臭氧洞是由宇宙射线在高空生成氮氧化物的自然过程;但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Monila和Rowland指出,正是人为的活动造成了今天的臭氧洞。

元凶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氟利昂和哈龙。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否定了前两种假说,而证实氟利昂和哈龙产生的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空洞的主要原因。

那么氟利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

我们知道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氟利昂和哈龙的分子虽然都比空气重,但它们在低层几乎不与任何分子发生反应,因此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过程去除。

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物质于全球范围内在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平流层,风又将它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

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氟利昂和哈龙发生分子解离,释放出原子状态的高活性的氯和溴,生成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以催化剂的方式进行的。

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哈龙释放的溴原子对它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

而且,氯原子和溴原子还存在协同作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的简单加和。

  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气化学、气象学的三维复杂过程,但根源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氟利昂和哈龙,氟利昂和哈龙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一旦进入大气就较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

  五、什么在破坏臭氧层?

  大气平流层中距地面20-40公里的范围内有一圈特殊的大气层,这一层大气中臭氧含量特别高。

大气平均臭氧含量大约是0.3ppm,而这里的臭氧含量接近10ppm,高空大气层中90%的臭氧集中在这里,所以叫它臭氧层。

  臭氧层在保护地球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

对于太阳光中与生物无害的可见光和A段紫外线,将它们大部分吸收,小部分放行,让它们到达地面杀菌消毒,又不至于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所以说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的无缝天衣。

  空调、电冰箱用的制冷剂氯氟烃其商品名叫氟里昂。

氯氟烃在低层大气中稳定,游荡1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同温层,直至穿出臭氧层。

穿出臭氧层后,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氯氟烃迅速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极为活泼,专门拆散臭氧分子,使臭氧层逐渐变薄,出现空洞。

人类已经把1500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

进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只有一部分参与臭氧层破坏作用,大部分还在大气中游荡,因而,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臭氧层仍然会继续遭到破坏。

何况,除了氯氟烃外,工业废气、汽车和飞机的尾气、核爆炸产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几十种化学物质,都是破坏臭氧层的因素。

  六、臭氧层保护

  氟利昂是美国杜邦公司30年代开发的一个引为骄傲的产品被广泛用于制冷剂、溶剂。

塑料发泡剂、气溶胶喷雾剂及电子清洗剂等,哈龙在消防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家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臭氧层严重损耗的时候,“补天”行动非常迅速。

实际上.现代社会很少有一个科学问题像“大气臭氧层”这样由激烈的反对、不理解,迅速发展到全人类采取一致行动来加以保护。

  1985年,也就是Monlina和Rowland提出氯原子臭氧层损耗机制后11年,同时也是南极臭氧洞发现的当年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

通过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首次在全球建立了共同控制臭氧层破坏的一系列原则方针。

  1987年,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

在该议定书中,规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种类和淘汰时间表,要求到2000年全球的氟利昂消减一半,并制定了针对氟利昂类物质生产、消耗、进口及出口等的控制措施。

  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1990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

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的步伐,而目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

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

臭氧层保护是近代史上一个全球合作十分典型的范例。

这种合作机制将成为人类的财富,并为解决其它重大问题提供借鉴和经验。

 

燃烧秸秆、散煤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由于农业作业方式的改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村地区不再将植物秸秆作为主要的生活燃料,而是将其付之一炬,一烧了之。

殊不知秸秆的燃烧对环境的危害极大。

  一是污染大气。

一般而言,我国农村的空气质量要好于城市,但由于燃烧秸秆,使得空气中烟尘、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浓度急剧增加,空气质量迅速下降,不利于人体健康。

  二是降低大气能见度,妨碍交通,特别是机场飞机的起降和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行驶。

如1998年四川双流县的农民燃烧秸秆,导致成都双流机场数十个航班不能正常起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生活中燃烧散煤做饭、取暖,对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

散煤中含有大量的灰份、硫等污染物,直接燃烧由于温度低,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尤其是低空排放,对周围环境特别是燃烧者产生严重污染

 

湿地

湿地具有哪些生态功能?

  作为界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客体,湿地兼有水、陆特征,是自然界中最富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之一,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宝贵的自然资源价值:

  首先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

在多雨或涨水的季节,过量的水被湿地(象海绵)储存起来,直接减少了下游的洪水压力。

然后,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里,再慢慢地释放出来,补充给河流或下渗补充地下水,有效地缓解枯水期河流缺水或断流的问题。

  其次是调节气候。

通过蒸发,湿地可持续不断地向大气输送大量的水气,调节区域的气候,降低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拉萨气候干燥,有那么一大片湖泊和湿地,水分蒸发,可使城市的空气湿润,没有这片湿地,拉萨的气候条件就更加干燥。

专家们呼吁,高原都市拉萨旁有一大片湖泊和沼泽地,千万要保护好,不仅有利于城市市民的生活,而且也有利旅游者的身体健康。

  第三起到净化天然水体的作用。

水流经过湿地,流速减缓,有助于污染物的沉淀,特别是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有毒、有害和矿化物质,对水体起净化作用。

因此,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成为一种简便、节省、实用的初级污水处理技术。

  第四,控制土壤侵蚀、保护海岸线。

湿地及其植被,可稳固基地和削减海浪和海水的冲击力,有效防止海岸线、河口湾和江河堤岸的侵蚀。

  第五,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特殊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造避敌的良好条件,是大量珍稀濒危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哺乳类和高、低等植物生长和栖息的好场所。

湿地保护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大领域之一。

  如果把森林比作“大地之肺”,那么湿地则常常被誉为“大地的肾脏”、“天然水库”和“天然的物种库”。

保护湿地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热点和各国防洪的一项重要生态措施。

而湿地也开始成为一些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的目标。

  

 

中国有多少湿地被确认为国际重要湿地?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之一,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全国各地都分布有湿地,总面积达25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6%,世界排位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

而且,中国具有独特的青藏高原湿地,是两大江河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同时,位于山东黄河出海口的三角洲地区,大面积的湿地也是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的地区。

  象黄河源头和出海口的湿地一样,分布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湿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据统计,亚洲57种濒危的野生鸟类中,在中国湿地就有46种;全世界有鹤类15种,在中国湿地就占有9种,约占2/3。

因此,我国的湿地保护在国际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国际自然保护界对此十分关注。

  根据国际《拉姆萨尔公约》的规定,签约国必须善用逼供保护其境内具有生态价值的湿地,以保护其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

目前,中国共有7处湿地被《拉姆萨尔公约》确认为国际重要湿地,它们是:

青海湖鸟岛、江西鄱阳湖、吉林向海、黑龙江扎龙、湖南东洞庭湖、海南岛东寨港、香港米浦及后海内湾。

目前中国湿地被破坏的现状严重吗?

  近几十年来,中国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日趋降低。

近40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大约丧失海滨滩涂100多万公顷,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

不仅如此,内陆湿地破坏情况也较严重。

例如,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区,自50年代垦荒以来,已有300万公顷湿地变为农田。

目前所剩的200万公顷自然湿地也面临消失的危险。

三江平原湿地是一个巨大的温湿调节器,对调节当地的气候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作为一个巨大的天然水源,旱可以蓄水,涝可以分洪,使三江洪水不能肆意为虐。

现在,这种功能已随湿地大面积的开发、森林覆盖率急速降低而趋衰退。

湿地的破坏,威胁着珍稀濒危和经济动植物的栖息地。

其东北部是野生动植物的王国,这里生长着1000多种药用植物、纤维植物、蜜源植物及饲料植物等。

作为东北亚候鸟的繁殖中心,这里栖息的鸟类超过150种,兽类3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如丹顶鹤、白鹳、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白头鹤、梅花鹿,二级保护动物18种,还大量出产乌苏里貉、麝鼠、环颈雉和狍子等经济动物。

在国际湿地、水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仅三江平原东北部可直接利用的动植物的价值即达20亿元。

  但是,随着湿地的大量开发,一些珍稀动物已濒临灭绝。

根据国际鹤类基金会1994年5月的航测,三江平原西部七星河流域和嘟噜河流域湿地面积比1979年前分别缩小了3/5和2/3,候鸟的栖息地正被大量压缩,数量急剧减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三江平原的开发虽然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但开发中带来的生态破坏应该给予充分的估计。

据有关专家的测算,由于工业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其直接环境损失价值达40亿~60亿元之多。

80年代以前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尤其是对湿地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

特别是早期的开发,盲目性较大,加之林木乱砍滥伐,野生动物大量捕杀,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而也影响了农业自身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造成湿地严重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不合理围垦,包括围湖造田、围海造地、截留水源、滩涂开垦等;二是过度开发生物资源,包括屡禁不止的猎杀、捕捞、采挖,以及大量开采泥炭;三是污染日趋严重,主要是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地超出净化水体的能力。

 

全球环境问题包括哪些?

近代工业革命使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又一次发生巨大变化。

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足迹踏遍全球,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地球的生态系统,环境问题也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出现了一系列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包括:

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国际水域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和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等。

围绕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贸易等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国际环境条约体系,正在越来越大地影响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未来走向。

 

固体废物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分类

   固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渣。

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增圾量为1~2公斤,其多寡及成分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设情况等有关。

如国内的垃圾主要为厨房垃圾。

有的城市,炉灰占70%,以厨房增圾为主的有机物约20%,其余为玻璃、塑料、废纸等。

农业垃圾主要为粪便及植物秸杆类。

工业废渣指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冶炼及化工过程废渣等。

   依废渣的毒性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