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预习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6071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47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预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必修3》预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必修3》预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必修3》预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必修3》预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预习要点.docx

《《必修3》预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预习要点.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3》预习要点.docx

《必修3》预习要点

《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液和细胞外液

1、体液:

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细胞外液(1/3):

包括:

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二、内环境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转换

1、概念: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是,占到。

营养物质通过

等系统,氧气通过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

过等系统排出体外。

(P8图)

2、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说明生命系统起源于原始海洋,血浆成分:

含量最多的是、其次是,此外还有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为:

3、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渗透压、PH、温度

(1)渗透压:

指溶液中对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

37℃时,血浆渗透压为,与0.9%的NaCl等渗。

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而死亡。

(2)PH:

血浆PH为,与、等离子有关

(3)温度:

左右

4、各种细胞的内环境

①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和组织液

③毛细淋巴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和组织液

④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6、内环境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直接从水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2、多细胞生物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水分、无机盐、有机物)和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

三、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

神经调节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神经—体液调节

3、现代观点: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四、稳态调节原理

1、渗透压调节

2、血浆pH稳态

原理:

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H++HCO3-====H2CO3

H2CO3====H2O+CO2↑(从肺部排出)

例如:

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

 

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 OH-+H2CO3====HCO3-+H2O

五、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稳态是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一种状态,是指各种物质浓度、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这种恒定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等因素的调节下实现。

稳态是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稳定。

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例如温度、pH等都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

可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例如,当血液中钙、磷的含量降低时,会影响骨组织的钙化,这在成年人表现为骨软化病,在儿童则表现为骨质生长障碍、骨化不全的佝偻病。

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血钙过低则会引起肌肉抽搐等疾病。

六、体温恒定及其调节

1、体温:

身体内部温度。

可用口腔、腋窝和直肠温度代表

2、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体温的调节:

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分布皮肤、粘膜、内脏器官)

体温来自代谢释放热量(不是ATP提供),体温恒定是产热量,散热量动态平衡结果

寒冷炎热

↓↓

皮肤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血管

↓传入神经↓立毛肌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骨骼肌

传出神经↓汗

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粟(产能特多)血管舒张

皮肤立毛肌收缩皮肤立毛肌收缩汗液分泌增多

↓鸡皮疙瘩肾上腺素↑

缩小汗毛孔甲状泉激素↑

减少散热增加产热散热量增加不能减少产热

调节水分、血糖、体温

4、下丘脑分泌激素:

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

感受刺激: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传导兴奋:

产生渴觉

七、水平衡及其调节

1、水来源和去路

体内物质

来源

去路

①饮水②食物中的水③代谢产生的水

①肾脏排尿②皮肤排汗③肺排除水汽④大肠排便

2、水平衡的调节

         

八、盐平衡及其调节

1、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

体内物质

来源

去路

钠盐

食物

①肾脏排尿②皮肤排汗

钾盐

食物

①肾脏排尿④大肠排便

2、Na+的排出规律:

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K+的排出规律:

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3、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K+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水、盐丢失的后果:

(1)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甚至昏迷

(2)缺K+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心律异常

(3)水过少——排尿过少,出现尿中毒

4、Na+、K+平衡的调节途径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九、血糖平衡及其调节

1、血糖三来源(食物、分解、转化)三去向

2、糖的主要功能:

供能

3、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

胰岛素唯一降血糖激素;增加糖的去路,减少糖的来源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升血糖

4、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却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血糖升高

↓↑↑

下丘脑某区域→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

胰岛素↑胰岛A细胞肾上腺髓质

↓↑↑下丘脑另一区域

血糖降低

<50-60低早<45低晚>130高>160-180糖尿

一次性摄糖过多,暂时尿糖持续糖尿不一定糖尿病,如肾炎重吸收不行

糖尿病血糖高且有糖尿验尿验血三多一少症状?

不吃少吃多吃含膳食纤维多的粗粮和蔬菜

5、血糖平衡的意义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以及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6、血糖数值

①血糖浓度<50-60mg/dl时

低血糖早期症状(可以喝葡萄糖水缓解)

②血糖沈度<45mg/dl时

低血糖晚期症状(可以注射葡萄糖缓解)

③当空腹时血糖浓度>130mg/dl

高血糖④血糖浓度>160-180mg/dl

糖尿病

7、糖尿病及其防治

①诊断:

血糖高且有糖尿②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③症状:

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而体重减轻)

④防治:

基因治疗,药物治疗,饮食习惯,加强锻炼。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的过程: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到,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到达,作出应答。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①细胞体。

②突起:

树突:

数量多、长度短;

轴突:

通常为一长条,外面含髓鞘。

③末梢。

3、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①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②非条件反射:

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由具体刺激直接引起的反应。

如膝跳反射

③条件反射:

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由各种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应。

4、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①组成: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五个部分组成。

②、反射过程一般是如下进行的:

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神经中枢产生兴奋或抑制信号;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如果神经中枢发生抑制,则神经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减弱或停止。

③感受器:

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④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二、兴奋的传导

㈠、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后,由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㈡神经纤维上:

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3)传导的形式、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神经纤维静息处电荷分布为,兴奋处为。

传递方向的特点是

⑷传导特征

①双向性:

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

(双向传导)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实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生物电的传导)

①静息电位: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使大量的钠离子留在膜外的组织液中,钾离于留在细胞膜内,由于钾离子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钠离子向内扩散更容易,因此,细胞膜外的阳离子比细胞膜内的阳离子多,造成离子外正内负。

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

此时,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叫做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②动作电位: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大量钠离子内流,使膜内外离子的分布迅速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发生了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这种电位波动叫做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在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中,钾离子和钠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协助扩散是在质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下进行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的跨膜运输的蛋白载体就是离子通道蛋白。

另外,恢复为静息电位时,是主动运输方式泵出膜的。

要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就要分别接在神经纤维的外膜和内膜上,且电流(正电荷移动方向)必定是从外膜流向内膜。

㈢神经元之间:

兴奋通过(结构)传递,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为:

从信号变为信号,再转为信号。

神经递质存在于内,通过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1、突触:

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

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②突触前膜:

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③突触间隙:

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④突触后膜:

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过程

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神经递质:

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①合成:

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

②释放:

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

.

③结合:

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

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④失活:

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递质。

因此,一个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⑤类型

兴奋性递质:

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抑制性递质:

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

4、信号变化

①突触间: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突触前膜:

电信号→化学信号;③突触后膜:

化学信号→电信号

5、传递特征:

单向传导。

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6、方向:

单向性(从一个神经元的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

原因:

㈣兴奋在反射弧伤上的传导

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式实质:

是感受器把接受的刺激转变成电信号(局部电流)在传入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时电信号又转变为化学信号(化学递质)在突触中单向传递。

化学信号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又转变为电信号在传出神经纤维上传导,所以效应器接受的神经冲动是电信号。

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

单相传导即:

只能按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或由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或由突出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包括大脑、小脑、间脑(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构成)、中脑、脑桥、延髓。

2、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包括:

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3、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

最高级的调节中枢

(2)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中枢

(3)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主要作用:

①感受:

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高。

②分泌:

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等

③调节:

水平衡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④传导:

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4)脑干:

呼吸中枢

各级中枢的功能: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

脑分为大脑,主要功能是;

小脑,主要功能是,脑干,主要功能是,其中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控制躯体的运动

①倒置关系:

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呈是倒置的;

②交叉控制:

中央前回左边控制右侧躯体运动,中央前回右边控制左侧躯体运动;

③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2、人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

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

①运动性语言中枢:

S区。

受损伤,患运动性失语症

②听觉性语言中枢:

H区。

受损伤,患听觉性失语症

③视觉性语言中枢:

V区。

阅读文字

④书写性语言中枢:

W区。

书写文字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学习是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记忆则是将获得的进行。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一个形状象的脑区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

五、反射弧中感受器和效应器的识别方法

㈠、结构图反射弧中感受器和效应器的识别

1、根据反射弧中感受器和效应器的组成识别

细胞画成长柱状,画出横纹的一端相连的为效应器,细胞画成方形不画横纹的一端相连的为感受器。

例、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2、根据神经中枢(脊髓)灰质的形态识别

与脊髓灰质前角(大、宽、粗)的一端相连的为效应器,与脊髓灰质后角(小、窄、细)的一端相连的为感

受器。

例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变化的是()

A.只有a、cB.只有c、dC.a、c、dD.只有c

解析:

神经由背根(后)传入,腹根(前)传出,所以只要能判断出脊髓前后,也就不难判断出神经的传导方向,判断脊髓前后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前正中裂后正中沟的判断。

一般前正中裂(前面)较深,向内凹陷明显,而后正中沟(后面)较浅,稍向内凹陷。

这样可判断出脊髓背(后)腹(前)。

二是由灰质的形态来判断,仔细观察灰质的形态,像一只展翅的蝴蝶。

由于灰质前(腹)侧较大,后(背)侧较小,正如蝴蝶的两对翅膀,前翅大,后翅小。

这样同学们可根据蝴蝶的形态而牢记脊髓背腹即前后。

判断出脊髓前后,反射弧中神经的传导方向也就判断出来了。

另外根据突触结构。

也能判断出兴奋的传导方向。

答案:

C

3、根据神经中枢(脊髓)外有无神经元识别

神经中枢(脊髓)外无神经元的一端相连的为效应器,神经中枢(脊髓)有无神经元的一端相连的为感受器。

4.根据兴奋传导方向识别

有胞体的一端是突触后神经元,是兴奋传导地方向。

兴奋传向的方向为效应器,兴奋离开的方向为感受器。

例题3、右图的反射弧中,在S点处给与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结果是

A、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递

B、可使效应器发生兴奋

C、可使感受器发生兴奋

D、可使大脑产生感觉

例题4。

下图为某种反射弧示意图,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1)用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激B,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

这表明图中的A是,E是,而B和D分别是和

(2)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是的,决定这—传导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㈡、有关神经及反射弧中神经传导方向的辨别

关于神经传导方向和反射弧中神经传导方向的辨别

例1:

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刺激①点,能产生兴奋的有①②③④⑤⑥点

B.刺激④点,能产生兴奋的有③④⑤⑥点

C.刺激⑤点,能产生兴奋的有①④⑤⑥点

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识别神经元简化图,

代表一个神经元,a为树突,b为细胞体,c为轴突。

其次要牢记,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神经冲动只能由前一个细胞的轴突向后一个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传递,不能反向传递。

答案:

C

例2: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是()

A.a和bB.a、b和cC.b、c、d和eD.a、b、c、d和e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判别神经元的结构,尤其是树突和轴突。

一般情况下,轴突较短较粗,不分枝,而树突较长较细,常有分枝。

而本题应从长短辨别轴突与树突,a、c、e为轴突。

从b点刺激,首先在同一神经元上双向传导,但传不到a点(因为c为轴突,与a接触的应为树突)。

所以能感受到兴奋的有b、c、d、e处。

答案:

C

例3:

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变化的是()

A.只有a、cB.只有c、dC.a、c、dD.只有c

解析:

神经由背根(后)传入,腹根(前)传出,所以只要能判断出脊髓前后,也就不难判断出神经的传导方向,判断脊髓前后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前正中裂后正中沟的判断。

一般前正中裂(前面)较深,向内凹陷明显,而后正中沟(后面)较浅,稍向内凹陷。

这样可判断出脊髓背(后)腹(前)。

二是由灰质的形态来判断,仔细观察灰质的形态,像一只展翅的蝴蝶。

由于灰质前(腹)侧较大,后(背)侧较小,正如蝴蝶的两对翅膀,前翅大,后翅小。

这样同学们可根据蝴蝶的形态而牢记脊髓背腹即前后。

判断出脊髓前后,反射弧中神经的传导方向也就判断出来了。

另外根据突触结构。

也能判断出兴奋的传导方向。

答案:

C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

1、发现历程

①沃泰默:

胰液的分泌是神经反射

②贝利斯和斯他林:

胰液的分泌是受某种化学物质——促胰液素调节。

(他们采纳了同事哈代(W.B.Hardy)的建议,创用了源于希腊文的一个字“激素”(hormone,“刺激”的意思)这个名称(1905)。

促胰液素便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

这样,产生了“激素调节”这个新概念,以及通过血液循环传递激素的“内分泌”方式,从而建立了“内分泌学”这个新领域。

③巴甫洛夫:

胰液的分泌属于神经反射→促胰液素

2、促胰液素的化学本质:

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一种碱性多肽。

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11种不同氨基酸。

二、激素调节的概念

1、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了解)。

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它是由分泌的,作用是。

2、动物的激素调节:

下丘脑分泌的一类激素释放激素化学本质都是,靶器官是。

此外它还能分泌激素,调节水盐平衡。

垂体分泌的一类对生长起重要的激素是,幼年时如果分泌过少会得,分泌过多会得。

此外垂体还能分泌,作用于甲状腺,垂体对下丘脑分泌的还具有释放作用。

胸腺分泌,同时它还是(一种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

甲状腺分泌,它的化学本质是,主要功能为,它的合成与分泌受和的控制,反过来又能调节下丘脑和垂体,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幼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合成这种激素的一种重要无机盐是,如果长期缺乏,会得。

睾丸主要分泌,卵巢主要分泌和,它们的化学本质是,主要功能是。

三、反馈调节:

正反馈和负反馈

反馈是一个过程的结果返回影响过程的现象。

正反馈:

正反馈是结果对过程产生促进作用,即反应的产物反过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类似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也升高的关系。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负反馈:

负反馈是结果对过程起抑制作用,即反应的产物反过来抑制反应的进行。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类似于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浓度反而降低的关系。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水平衡、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等的调节就属于负反馈调节。

四、激素调节的实例:

㈠血糖调节

血糖的来源有、和;

血糖的去路有、和。

血糖浓度较低时,细胞分泌(激素)增加,促进;血糖浓度高时,细胞分泌增加,促进。

1、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路和去路

途径

过程

作用

来路

食物糖类消化吸收即“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部位:

细胞质基质(细胞内消化)、消化道(细胞外消化)。

血糖的主要、根本来源

吸收方式:

红细胞是协助扩散,其他组织细胞是主动运输

肝糖原分解

主要调节形式,灵活调节

非糖物质(脂肪、氨基酸等)转变成葡萄糖

重要调剂(糖异生过程)

去路

氧化分解

主要、最终利用形式

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重要调节,动态调节

转变成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重要储存形式

(2)血糖浓度

①正常值:

80—120mg/dL(0.8—1.2g/L);②低血糖: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