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3752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docx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docx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新增文献范本模板

就业质量内涵及测量:

基于国际对比的研究

田永坡满子会**

[摘要]近年来提出的就业质量这一概念不断被丰富完善,本文借助已有的研究文献,对就业质量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讨论,从国际对比的角度分析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学者对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测量结果。

在总结各国就业质量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未来就业质量测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就业质量国际对比实证结果

 

一、就业质量的概念

 

就业质量是对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优劣程度、各方面满意程度进行的一个多维度衡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和组织陆续提出了与就业质量相关的概念。

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简称ILO)在第87届国际劳工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体面劳动(DecentWork)”的概念,给出了就业质量的一个初始性定义,认为体面工作是“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①这一概念涵盖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方面的内容,但从狭义上来说,主要反映的是就业质量的状况,因此被作为就业质量的定义广泛引用.欧盟将工作质量(Qualityofwork)的提升作为社会政策议程的“指导原则",提出工作质量是一个包含工作特点和广泛劳动市场在内的多维度概念,所谓工作质量即良好的工作,不仅意味着关注和考虑有薪就业的存在,而且关注有薪就业的特点。

鲁帕里·约荷瑞(RoopaliJohri)认为就业质量是工作组织应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

较高的就业质量意味着,就业者在工作过程中,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需求和自身情况能够得到重视和考虑。

按照就业质量水平的高低,就业质量可以分为高质量就业和低质量就业,弗瑞德瑞克·施罗德(FredricK.Schroeder)提出了高质量就业的概念,他认为工资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唯一指标,所谓高质量就业(High—qualityemployment)意味着更高的潜在收益,如医疗保险和退休计划等,意味着职业发展的机会。

最重要的则是工作者在某个工作岗位上,既能获得生活所需的劳动报酬,也能通过挑战性的工作使自身能力得到满足。

简而言之,即工作同个人兴趣和能力保持一致。

 

二、国外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国际组织机构以及国外学者积极探索并构建了一系列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对就业质量水平进行评价。

(一)国际组织和机构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国际组织和机构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比较有影响的包括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的“体面劳动(DecentWork)”指标体系、欧盟委员会(TheEuropeanCommission)提出的“工作质量(Qualityofwork)”指标体系、欧洲基金会(EuropeanScienceFoundation)提出的“工作和就业质量(qualityofjobandemployment)”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体系都适用于特定的用途或政策议程,并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整体的就业质量统计测量框架。

基于此,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整合现存指标,将之前专家小组所做的工作考虑在内,编制了统计测量“就业质量(qualityofemployment)”的指标体系。

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的关于衡量“体面劳动”的指标体系,在西方理论界得到广泛认同的是六维度、十一属性、四十指标。

六个维度分别是:

工作机会、在自由的条件下工作、生产性的工作、工作平等、工作安全和工作尊严。

根据上述六个维度,又可将其发展为十一个测量属性(就业质量的相关范畴),主要有:

(1)就业机会;

(2)不可接受的工作;(3)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4)合理的工作时间;(5)工作的稳定性;(6)就业中的公平待遇;(7)劳动安全;(8)社会保障;(9)工作与家庭生活;(10)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11)体面劳动的经济和社会因素。

上述十一个属性用若干指标来评价,进而产生体面劳动的四十个衡量指标.

欧盟委员会(TheEuropeanCommission)提出的“工作质量”指标体系的衡量主要包括10个基本维度:

(1)工作内在质量;

(2)技能、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3)性别平等;(4)健康与工作安全;(5)灵活性与安全性;(6)包容性与劳动力市场进入;(7)工作与生活的平衡;(8)社会对话和员工参与;(9)多样性与非歧视性;(10)总体工作表现.

欧洲基金会(EuropeanScienceFoundation)提出的“工作和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正广泛地被用来衡量欧盟和加拿大的就业质量,为比较不同地区间的就业质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并且对于评价和促进相关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很有帮助.该评价体系主要包含四大类指标:

职业和就业安全(就业状况、收入、社会保护、工人权利)、健康与福利(健康问题、风险承担、工会组织)、技能培养(任职资格、培训、学习组织、事业发展)、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协调性(工作和休息的时间、社会公共设施情况)。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提出的“就业质量”(qualityofemployment)指标体系报告于2010年2月编制完成,该报告发布了包括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墨西哥、摩尔多瓦和乌克兰9个国家就业质量的国别报告。

这一指标体系从7个维度对就业质量进行了衡量:

就业的安全保护和道德规范(工作安全、童工和强迫劳动、就业中的公平待遇)、就业中得到的收入和福利(收入、非工资性的金钱福利)、工作时间和工作与日常生活的平衡(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安排、平衡工作与日常生活)、就业的安全性和社会保障(就业的安全性、社会保障)、社会对话、技能发展与培训、职场人际关系和工作积极性(职场的人际关系、工作动机).

(二)国外学者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外一些学者在研究就业质量时给出了各自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鲁帕里·约荷瑞(RoopaliJohri)对新西兰的就业质量从薪酬、工作满意程度(对工作内容、提升机会、收入水平及社会保障的感受)、雇佣关系(信赖度、应承担的义务、员工对工作决策的影响、沟通)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并且认为工作满意度已经取代工资成为衡量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

类似的,MireilleRazafindrakoto和FrancoisRoubaud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并对工作满意度从基于劳动力状态的工作满意水平(包括就业工人、失业者、长期失业人口和怠惰工人的工作满意水平)、基于个人特征的工作满意水平(根据性别、家庭地位、婚姻状况、年龄、教育水平、迁徙路径)和基于工作特征的工作满意水平(根据机构部门、工业门类、工资和非工资地位、社会经济组织)三个方面进行了衡量.卢切·迪沃恩(LucieDavoine)和克里斯汀·乙烯利(ChristineEhrel)通过回顾以前的研究,认为就业质量作为一个多维的概念,由四个基本评级指标来衡量:

体面的工资和工资的不平等性、技能和培训、工作条件、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能力以及性别平等。

这一指标综合了主观和客观指标,可以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对就业质量进行衡量。

珍妮莱斯赫(JanineLeschke)和安德列瓦(AndrewWatt)提出的工作质量指标(jobqualityindex)包括六个子指标:

工资、非正规就业率、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和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和工作保障、获得培训的机会和职业发展、集体利益的代表权和发言权.

(三)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维度和特点

虽然国际组织和学者关于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可归为6个方面:

一是就业状况,包括就业机会、收入、社会保险及福利、工作和休息时间等指标;二是就业环境,包括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安全以及社会保障等指标;三是就业者尊严,即工作中是否得到工作单位、同事和周围人的尊重,正当权利是否被损害,以及是否有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有关问题的决策,包括社会对话、员工参与、工人权利、员工对工作决策的影响、集体利益的代表权和发言权等指标;四是就业的平等性,即是否受到歧视或不公正的对待,包括性别平等、待遇公平、非歧视性等指标;五是培训与职业发展机会,即是否能够得到相应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或升迁的机会,包括终身学习、培训、职业发展等指标;六是就业能力,即劳动者自身能力与工作的契合程度,包括总体工作表现、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能力、工作动机等指标。

综合上述六个方面,可以发现此类研究有两个特点:

第一,具体指标除了涵盖劳动报酬、就业稳定性、就业安全、工作时间外,更关注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职业发展、谈判机制以及员工关系等信息;第二,评价指标除了涵盖劳动者通过就业应获得的部分(即对劳动需求方-—企业单位和社会的评价)外,还涉及到劳动者通过就业应向企业和社会提供的部分(即对就业供给方—-劳动者的评价,如就业能力),使评价指标更具完整性和全面性.

 

三、国外就业质量状况

 

借助相关指标体系,众多学者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就业质量进行了测量,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一)国际劳工组织(ILO)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

国际劳工组织(ILO)除了将衡量“体面劳动”的指标分为六个维度:

工作机会、在自由的条件下工作、生产性的工作、工作平等、工作安全和工作尊严外,在同一个报告中,“体面劳动”的指标还被分成就业、社会保障、工人权利和社会对话四个维度,以下结果按照就业、社会保障、工人权利和社会对话这四个维度加以对比分析,测量范围包括欧美亚等北欧、盎格鲁-撒克逊、大陆和新工业化国家。

1。

就业

就业方面,国际劳工组织选择了劳动力参与率、1987—1998年期间的失业率和收入或消费分布的基尼系数三个指标来加以衡量。

对于就业,表现较好的国家包括瑞典、丹麦、日本、挪威、奥地利、瑞士和卢森堡,表现差的国家包括爱尔兰、西班牙、希腊、法国、意大利、新西兰和比利时.其他国家则处于中间水平.

2。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用公共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

对于社会保障,表现较好的国家包括瑞典、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挪威、比利时和荷兰.排名比较靠后的国家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爱尔兰、葡萄牙和新西兰。

其他国家处于中间位置.

3。

工人权利

工人权利指标强调工作中的歧视,歧视有两个相关的方面——性别和种族。

对于种族,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对少数民族工作中的歧视,对于性别,包括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女性行政或管理工作者比重与女性专业技术工人比重、女性/男性失业率三个指标。

对于性别差距,表现较好国家的包括挪威、芬兰、瑞典、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新西兰,排名靠后的包括卢森堡、希腊、意大利、荷兰、法国、西班牙和瑞士.其他国家处于中间位置.

4。

社会对话

社会对话用工会成员在所有雇员中的比重或国家中工会的密度来衡量。

对于社会对话,表现最好的国家包括瑞典、丹麦、芬兰、挪威、比利时、爱尔兰和意大利.表现较差的国家包括法国、美国、西班牙、瑞士、日本、新西兰、希腊和葡萄牙.

将上述四个部分合并起来,可以得到各个国家“体面劳动”的综合排名,具体结果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发现,就业质量较高的国家包括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奥地利、德国和加拿大,而就业质量较低的国家则包括西班牙、希腊、法国、爱尔兰、美国、新西兰、日本和意大利.

为了勾勒出各个工业国家体面劳动的概况,对它们进行如下分类:

北欧:

包括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

这些国家除失业率,所有的指标都表现较好,其中瑞典和丹麦在平均水平,芬兰表现较差.

盎格鲁—撒克逊:

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

这些国家在性别差距和劳动力参与率方面表现较好,但在收入分布和社会保障方面表现较差.它们在失业率和社会对话方面表现出平均水平,其中新西兰和美国的社会对话方面较差。

大陆国家:

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法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