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3617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docx

《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docx

1838+公共政策概论0629演示教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单选20题20分;多选25题50分;判断15题3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题后括号中填写对或错)

  1.公共政策是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x)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V)

  3、公共政策系统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要素,不包括外在环境。

(x)

  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不包括有效性、对称性。

(V)

  5、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不涉及个人。

(x)

  6、政策理念是指政策主体进行公共政策活动时所秉持的价值观。

思想观念是结果的真正决定者,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制定出与之相关的政策。

(V)

  7、公共政策主体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还常常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V)

  8、公共政策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政策,就意味着一定要对这些利益关系进行调控。

(V)

  9、作为一个系统,在各主体不具备独立性、但有较高能力的情况下,公共政策体系有一种天然的整合能力和机制。

x

  10、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x)

  11、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V)

  12、中国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门是辅助国务院行使职权的,不独立行使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

x

  13、中国的职业团体不属于公共决策的参与团体。

x

  14、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的时间。

(x)

  15、心理效应在追踪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追踪决策的特征之一。

(V)

  16、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是决策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要明确提出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并告知执行者不得随意机动。

x

  17、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

因此,在决策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决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

(V)

  18、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是指明确决策方案的适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

(V)

  19、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V)

  20、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V)

  21、因果理论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

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V)

  2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V)

  2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制定是一个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x)

  24、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

(x)

  25、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V)

  26、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V)

  27、由于公共政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宜放到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x)

  28、绩效是公共政策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

绩效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但不包括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

(x)

  29、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

(x)

  30、顺序决策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x)

  31、头脑风暴法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x)

  32、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x)

  33、剧烈变革思维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

这种思维方法最初用于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后来逐渐用于其他领域。

(x)

  34、在运用思维方法时,决策者一方面要注重理性选择的关键性作用,同时还要不断地发觉灵感和注重直觉。

(V)

  35、在公共决策中,决策者必须首先具有职业行为的思维方法,将决策过程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来对待。

(V)

  36、在使用简单矩阵法时,决策者要做的是挑拣出那些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满足的几个至关重要的性能。

没有这些性能,这个决策将会失去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V)

  37、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的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V)

  38、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V)

  39、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V)

  40、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

(V)

  41.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V)

  42、在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只要坚持使用系统分析法就可以解决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

(x)

  43、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系统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

(V)

  44、扁平式组织削减了内部层级,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是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V)

  45、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并非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x)

  46、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知识化与信息化是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前提与基础。

(V)

  47、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都是效率优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

(V)

  48、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x)

  49、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

(1)明确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

(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V

  50、公共责任是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与他们对其个人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无关。

(x)

  51、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V)

  52、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V)

  53、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性质维度是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

(V)

  54、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这些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V)

  55、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是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之一。

(V)

  56.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V

  57、中国的国家权力由人民代表大会之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分享。

(V)

  58.中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但不包括行政机构的公安、国家安全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x)

  59.公共决策是公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选择一种主观最满意的方案的动态过程。

(V)

  60.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能力不是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x)61.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有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x)

  62.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x)

  63.在各个国家中,议会的政策数量最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x)

  64.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出现,中国的各种利益团体也将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将对公共决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V)

  65.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V)

  66.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并不影响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x)

  67.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

(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

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

(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

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V)

  68.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V)

  69.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

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

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V)

  70.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

(V)

  71.任何一项政策不可能一劳永逸。

政府要随着国情的变化,不断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新政策或调整已有的政策。

V

  72.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V

  73.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V

  74.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

它是指运用德尔菲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x

  75.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并不单是指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它还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如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

V

 

单项与多项选择题见后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导论

习题

一、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  

C.个人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

C.温和性D.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D.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