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管理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579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docx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安全管理知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docx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

班组安全管理知识

班组安全管理讲座

(1)

序言

  班组是工业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等最终都要在班组里落实。

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控制措施,都要依靠班组长组织员工具体实施。

设备设施都要由班组员工去正确操作和维护。

总之,整个企业要靠班组来维持正常运行。

  

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是一种无形资产、无形财富,作为一个优秀的班组长,应该做到管得起、理得顺、统人心、出效益。

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班组长除了做好日常管理以外,还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在企业里,绝大部分事故发生班组。

班组长做为“兵头将尾”,对控制事故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班组长管理不善,或责任心不强,对违章违纪听之任之,发生事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班组是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班组长既是基层管理者,也是中层管理干部的重要来源,许多优秀的车间主任、科长,甚至厂长,都来自于班组长。

班组日常管理是一个大杂烩,质量、安全、生产、工艺、劳动纪律、员工关系……,一应俱全。

班组是一个锻炼人才的摇篮,经历了酸甜苦辣的磨炼,才能胜任今后更加复杂、更加高层的管理。

班组安全管理讲座

(2)

班组的概念及职能  班组是企业中基本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

在一般企业里,班组长不算“干部”,但实际上,班组长基本具备了“干部”的管理职能。

因此,班组长也被称为“兵头将尾”。

  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一般都是三角形样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层,即决策层(高层)、执行层(中层)、操作层(基层)。

高层“动脑”,中层“动口”,基层“动手”。

班组即为基层组织。

  班组的特点:

  1.结构小——班组为企业最基层单位,结构最小,不能再分。

  2.管理全——质量、安全、生产、工艺、劳动纪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工作细——班组工作非常具体,需要班组长耐心、细致。

  4.任务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企业所有管理内容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

  5.群众性——班组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活动,需要班组长团结员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完成。

班组安全管理讲座(3)

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第一线,具有保证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作用。

  2.班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细胞,具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打个比方:

班组是细胞,企业是躯体。

  3.班组是企业能人、强人的聚集库,具有对企业的发展起“输能”的作用。

  4.班组是企业活力的源头,具有对企业活力的增强起支撑作用。

  5.班组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地,具有团结和稳定职工的凝聚作用。

  6.班组是企业职工的小家,具有育人和护人的熔炉作用。

班组安全管理讲座(4)

班组管理是企业工作的基础  一、什么是班组管理?

  班组管理是指以班组自身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激励等管理活动,其职能在于对班组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组织、有效利用。

  二、班组管理的特征:

  1.其基本要求是系统管理——即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其基本内容是基础管理。

  3.其基本形式是民主管理。

  三、班组管理的内容:

  1.生产管理;  2.质量管理;  3.技术管理;  4.劳动管理;  5.设备管理;  6.经济核算;  7.安全文明生产;  8.思想政治工作。

  四、班组管理的重点:

  1.抓好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均衡生产制度、岗位技术练兵制度、设备工具维护保养制度、安全文明生产制度、交接班制度、考勤制度、经济核算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职业道德规范、思想工作制度等等)  打个比方:

制度好,好人做好事,坏人做不了坏事;       制度不好,好人难做好事,坏人专做坏事。

  2.抓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3.抓好班组的民主管理。

班组长要有民主意识,进行民主决策,利用民主作用,真正做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

班组安全管理讲座(5)

班组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般来说,班组可以分为生产性班组和非生产性班组两大类。

作为班组长,应根据本班组的实际特点,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则。

以下是两类班组的建设思路提要。

  一、生产性班组的建设思路:

  1.要组织好劳动者。

  2.要懂技术,会管理——作为班组长,懂技术才能“服众”,会管理才能“治众”。

  3.要认真执行职业道德规范。

  4.要组织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开发——班组是企业生产的前沿,只有班组才最懂得企业生产的“瓶颈”和问题,就像售货员比经理更懂得顾客一样。

  二、非生产性班组的建设思路:

  1.树立经营观念和效益观念。

  2.实行一定风险的经济责任制。

  3.学习和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4.提高班组人员的智力素质,增加技术含量。

  总之,不管是生产性班组还是非生产性班组,都必须配套抓好三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思想建设,即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二是组织建设,选配好班组长和班组骨干(“五大员”);三是业务建设,搞好业务培训。

班组安全管理讲座(6)

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的基本要求  班组安全建设是班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的安全管理做得好,也有助于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等等。

为了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班组应该做到:

  1.要有一个敢抓善管、技术过硬、重视安全的班组领导核心  班组长担负着对班组的日常生产和行政工作进行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的重责,是安全生产的基层组织者和责任人。

因此,班组长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能关心、团结同志,而且还要有过硬的技能、强烈的安全意识和熟练的工业生产安全卫生知识。

班组长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带领班组全体职工为实现“安全、优质、低耗、高效益”的目标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班组安全员和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是搞好班组安全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负有协助班组长搞好安全管理和群众监督的重要责任。

因此,必须由能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密切联系群众、热心劳动保护工作,并具有一定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知识的同志担任。

  班组安全员和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在班组的生产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发现隐患、报告险情、制止违章等方面的“哨兵”和“报警”作用,协助班组长搞好班组安全管理,开展群众性的“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活动。

此外,还要协助班组长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因情绪波动、精力分散造成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安全生产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有目标才有方向,班组应有自己实现安全生产的明确目标。

班组长在任职期间要实行目标责任制。

在确立工作目标时,要有安全生产的内容,并按“生产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的要求,结合班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实现“安全合格班组”标准的具体办法,深入开展创“安全合格班组”等群众性活动。

  3.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既是实践的科学总结,又是统一行动的准绳。

建立和完善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按照符合安全生产的科学规律进行生产活动,这是搞好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保证。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

班组每个职工都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明确安全生产要求,推行安全操作责任制和安全联保制度。

  

(2)实行巡回检查制。

要建立岗位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职工要在自己岗位的管辖范围内,对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使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设备各系统或单点进行定时、定点、定路线、定项目的巡回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消除隐思,排除故障,防止事故的发生。

  (3)严格交接班制度。

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人员必须面对面招生产、安全等情况交接清楚,切实把设备运转情况、工艺指标、异常现象及处理结果、存在问题、处理意见,以及生产的原始记录、领导的生产指示、岗位的维修工具等都一一交接清楚。

做到不清楚就不交班、不接班。

防止因交接班不清楚而危及生产安全。

  (4)建立安全技术岗位练兵制度。

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要通过技术练兵,使职工熟练地掌握正常生产的操作技能,防止因误操作而引起事故,另一方面又要针对发生事故或发生异常情况时所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进行事故应急的模拟训练,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对事故发生的应变处理能力。

  (5)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安全、正常运转,是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必须健全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并严格执行。

  设备的大修、中修由有关管理部门计划进行,班组要协助设备管理部门把设备的运转时数正确累计,并向管理人员提供运行情况和检修意见。

对设备的小修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班组要定出制度,确保设备完好,防止因设备的突发性故障而诱发事故,对设备的安全附件及防护装置要正确使用,精心保养,做到安全附件及防护装置与主机同时进行维修,同时投入运转,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安全防护作用,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6)严格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制度。

劳动保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辅助手段,班组要组织职工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齐全,不正确的不得上岗。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必须与班组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

要把上述各项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管理制度纳入到班组经济责任制中,保证这些制度的贯彻实施。

  4.努力实现生产作业规范化,开展班组作业标准化活动  人的失误和操作不标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生产过程实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是保证职工按科学规律进行生产活动的有效措施。

因此,各岗位都要有完善的、符合生产实际的生产操作规程、设备检修保养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施工单位应下达工程质量标准,要求职工掌握和严格遵守,做到人人干标准活,防止因错误操作,工程质量低劣以及应急措施不当而引起事故和扩大损失,为此,班组要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要教育职工自觉地严格按照生产指令所规定的各项工艺参数和要求去操作,按质量标准进行施工作业。

班组长进行岗位巡回检查时,要认真检查生产参数和工程质量,发现有不按生产指令操作和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要及时纠正,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坚持质量标准,杜绝违章作业行为。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效益从管理抓起,管理从基础抓起,基础从班组抓起。

班组生产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推进企业进步的重要措施。

为此,要抓好生产现场标准化和生产管理标准化以及操作标准化等三大环节,标准化是基础,管理标推化是保证,操作标准化是核心,现场标准化和管理标淮化要服务于操作标准化。

要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分别制订现场管线安装标准、防尘防毒设施标准、设备维修管理标准和操作程序标准。

制订操作标准做到专人制订、工程技术人员鉴定、群众审定、领导认定,并认真组织班组实施,进行检查考核。

  5.班组安全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安全活动要贯穿于日常生产的全过程,班组应做到班前有安全情况预检和安全工作布置,班中有巡回检查和安全对策,班后有安全小结和评议,每周有安全活动日,每月有巡回检查和安全对策,班后有安全小结和评议。

每周有安全活动日,每月有安全评比,年终总评有安全内容,要把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实绩统一起来考核。

  班组要依靠职工群众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要把安全活动与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提合理化建议的活动结合起来,发动职工为加强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献计献策,并建立有关台帐、登记备案,对成绩显著的有功人员,建议有关管理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6.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要使安全工作由处理事故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事前预测的主动防范,必须十分重视提高生产第一线职工的素质,使他们在思想上和技术上都能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不具备基本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