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400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主备人:

冷樊樊

教学内容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尝试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梳理“周恩来在租界看到的事情”。

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复述课文。

方法运用

自读自悟交流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一、自学交流

1、出图:

周恩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你们了解他吗?

我们二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写周恩来的事情。

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他12岁的时候,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2、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

看看课文又给我们讲述了周总理的什么故事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

中华崛起)看老师写课题——“崛起”的“崛”,是个生字,左边是个山字旁,右边是个“屈”字。

3、连起来读一读。

中华崛起是什么意思?

(中国繁荣,强盛起来了!

听到这消息,你有什么感觉?

请自豪地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4、有一位少年,他就是以“中华崛起”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是谁呢?

来,跟老师一块儿写课题好吗?

(补充课题)“之”在这儿当什么讲?

(的)

5、再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翻开课本自由朗读全文,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在空白处写上感受,并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

二、感悟展示

㈠、梳理文意,整体感知,

  1、师:

到底是什么经历让少年周恩来有了如此远大的志向?

在课题后板书:

(?

出示初读专题:

认真读课文,划一划,周恩来来到什么地方,听到(想到、看到、说了)什么?

  2、交流:

⑴ 下车时,听到伯父说“中华不振”。

   ⑵ 进学校时想“中华不振”。

   ⑶ 闯租界时,看到的情景。

   ⑷ 修身课上说“抱负”。

  3、形成板书:

下车时  听

进学校  想

闯租界  看

上修身课 说

 4、对照板书,简单地说说周恩来经历的事情。

㈡、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读准生字,不懂的生字和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请人帮忙。

吵嚷惩处巡警 轧死撑腰 训斥模范帝国振兴中华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铿锵有力 疑惑不解 衣衫褴褛

①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

重点是多音字“处”(马上在书上注音。

②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吵嚷、巡警、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等词语的意思。

 ③在学生书写的基础上圈出:

帝国主义、灯红酒绿、衣衫褴褛、耀武扬威、疑惑不解。

 ④师引领学生分别用“联系上下文、换词、查字典、读词想象画面”等方法来落实词语教学。

⑤小结解词方法,出示解词方法。

⑥自学、讨论:

   学生尝试用这些方法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⑦汇报交流。

“疑惑不解”是什么意思啊?

(不明白,心里很困惑。

)把“疑惑不解”放到句子当中,你能读好吗?

在这里是什么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呀?

这一连串的问题指的是什么呢?

师相机表扬:

你能联系上文读书,真会思考。

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把这几句话读正确,读连贯。

2、发现了吗?

这句话最后是个什么标点符号?

表示什么?

三、反馈拓展

正是这一连串的问题,使他百思不得其解,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要到租界地去看个究竟。

他看到了什么?

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感受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

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下车时  听

进学校  想

闯租界  看

上修身课 说

课后小结

检查记录

检查人

年月日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主备人:

冷樊樊

教学内容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学生能抓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方法运用

感悟交流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一、自学交流

㈠、读誓言,体会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周恩来从小立下的誓言。

请同学们读周恩来的誓言。

(指导朗读。

㈡、研读7、8自然段,感受“不振”

  1、请自由读7、8两个自然段,并用一个词说说读后的感受。

  2、目睹了发生在租界的这一幕,你的心情如何?

请用一个词来说一说。

看到同学们如此感慨,故事中肯定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刺痛了你的心,请再默读这两段话,把它一一划出来,或者是一个句子,或者是一个词语。

(师巡视。

  3、交流:

发生在租界的这一幕,谁的行为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课件出示。

 

(1)你找到的是哪一句话,请你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

(2)那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本来要怎么做?

应该怎么做?

(指名说、说后指名读。

 (3)这句话作者用了一个关联词道出了一个是非颠倒的事实。

谁知道是哪个关联词。

(指名说。

“不但……反而……”)指导朗读。

 (4)可是,她一心所盼望的成了这是一个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事实。

你能用上“不但……反而……”来表达吗?

 (5)我听出了你的忿忿不平!

难怪他的伯父对周恩来说──“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学生读。

 小结:

今天,周恩来明白了伯父的话──那就是中华不振!

   (教师将板书上的“?

”改为“!

”)

 4、中国巡警的行为深深地刺痛我们的心,更刺痛了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周恩来的心!

还有谁的行为刺痛了你的心?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lán)褛(lǚ)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课件出示。

  

(1)指导朗读这句话。

  

(2)听得出来,同学们对“得意扬扬”这个词很有感触。

从“得意扬扬”中,你读懂了什么?

  (3)这个仗势欺人、为所欲为的洋人太令人气愤了!

指导朗读。

并用“不但……反而……”这个关联词说一说。

  (4)读着读着,这句话中刺痛你的心的仅仅是洋人吗?

  生:

衣衫褴(lán)褛(lǚ)(──贫穷)哭诉。

  (5)她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被洋人的汽车轧死的也许是她白发苍苍的母亲,也许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也许是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此时此刻,她会哭诉些什么呢?

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

(指名说)指导朗读。

 师: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周恩来才明白伯父所讲的原因,那就是“中华不振”!

  (师将板书上的“?

”改为“!

”)

5、这个故事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刺痛了你的心,谁想读读?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1)“紧握着拳头”你读懂了吗?

同学们,如果你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做?

 

(2)可他们这么做了吗?

(生齐:

没有)

引读:

在外国租界里……

(3)能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

指导过程中需引导学生说出反问句的意思。

 (4)是啊,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看──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5)这街道是谁的呀?

可现在两旁行走的却──?

你们看看,周恩来和他的同学是怎样进入租界的?

(“闯”。

)谁知道,这个“闯”字说明了什么?

  (“闯”说明肯定是被人拦着不让进,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可以住在那里,可中国人却不让进。

  (6)当周恩来刚到东北,听伯父说起租界的事时,一连串的问题使他疑惑不解,可是现在目睹了这一幕一幕,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板书:

将“?

”改为“!

”)

 6、让我们一起合作读7、8自然段,再来体会体会。

二、感悟展示

走进内心,回归“崛起”

  1、是啊,在当时,租界已经被洋人所统治,已经成了洋人的天下。

在租界里,洋人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了违反中国法律的事情,中国政府也只能听之任之,无权干涉。

  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16个市区强占有“租界”,(出示幻灯片)这些地方是:

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烟台、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长沙、鼓浪屿。

 在租界里,洋人胡作非为,而中国人则遭受百般压迫、侮辱和虐待。

因为中华不振而引起的一幕一幕每天都在租界上演着。

(幻灯片)

  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

“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上海租界的电车,头等车厢供洋人乘坐,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

 在汉口租界,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

  租界里的洋巡捕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

  ……租界成了“洋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

 2、看着这一幕一幕,作为中国人,你的心能平静吗?

而亲身经历这样一幕的周恩来更是心潮澎湃。

读──从租界回来后……

 3、他到底在想什么呢?

请你联系修身课上的回答写一写。

 4、反馈:

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想了很多很多,他想……他想……他想……

(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纸,读一读吧!

 5、周恩来是这样想的,因而在一次修身课上,

他这样清晰而坚定地说─(学生齐读)

他这样铿锵有力地说─(学生齐读)

 6、他不仅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在少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青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请看,周恩来的部分年历表:

  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市。

  1910年秋(12岁),到东关模范学校学习,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誓言。

  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

  1917年9月(19岁),赴日本留学。

去日本之前,他写下了著名的爱国诗《大江歌罴掉头东》。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是天津学生界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

 ……

 7、从此,周恩来更加发愤读书。

并时刻不忘读书救国。

请同学们默读124页的阅读链接。

把你认为特别重要的句子划一划。

交流。

  讲解: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东渡日本求学,将深入研究各种科学来挽救国家的危亡。

我刻苦钻研为的是学成之后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周恩来救国救民的壮志雄心!

三、反馈拓展

拓展学习,学会立志

1、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离去时十里长街张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是接到尊重,他离去时,联合国为之降半旗。

周恩来不仅仅是为明理而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读书,不是为了挣钱而读书,不是为了吃饭而读书,而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

因为在少年时他就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新中华。

  2、“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誓言不仅激励着周恩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而读书”的话题。

我把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相信,它对大家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一定有所帮助。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现在,你能说说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了吗?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这铿锵有力的誓言,伴随着周恩来走过光辉的一生,使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