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PPT).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30231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X 页数:115 大小:9.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校园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校园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PPT).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校园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PPT).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校园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PPT).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PPT).pptx

《校园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PPT).ppt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PPT).pptx

,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要点,(冬春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内容,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传染病基础知识和管理冬春季常见传染病托幼机构与学校传染病报告与管理,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细菌、病毒、螺旋体),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

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

2、皮疹,手足口病,猩红热皮疹,皮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形态分4种斑丘疹:

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疱疹或脓疱疹:

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出血疹:

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流脑等荨麻疹:

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3、全身中毒症状,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头昏头痛,传染病的几个特点,一、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二、传染性这是与其他疾病最重要的区别三、流行性:

散发、流行、暴发三个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

散发:

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

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

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

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

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

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

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

四、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

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

流行性:

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传播途径(5种),易感人群,三环节,呼吸道,传染源消化道,血液及性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源:

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某情情况下,外环境有时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日常生活接触:

如通过手、用具、玩具等虫媒传播:

蚊子(乙脑,疟疾)跳蚤等人群易感性: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以上三个条件是传染病的传播、流行的最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是指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具体方法,主要是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采取的综合措施。

包括预防性措施和控制性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预防性措施是指在尚未出现疫情之前,针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和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

1改善卫生条件:

消除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因素或使其无害化,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措施。

因此,必须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保持饮水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实施粪便、垃圾管理和无害化,做好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2开展健康教育:

面向全社会,动员群众自觉的改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讲究公共卫生公德,建立起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健康知识对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方法。

3做好免疫规划工作:

免疫规划是通过预防接种的方法来提高人体免疫水平的一种特异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相应的传染病,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控制性措施:

是指疫情出现后,防止疫情扩散,尽快平息疫情的措施。

1疫情管理:

对所发生的每一例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都应按规定及时报告、登记。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的主要来源,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报告种类:

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

2疫情控制

(1)消灭传染源:

病人:

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只要做到“五早”,才能控制传染病,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

病原携带者:

应做好登记,定期随访观察。

密切接触者:

是指与传染源有过接触且可能已受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

对接触者都应进行检疫。

如甲类传染病应进行留验观察,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则实施医学观察,可正常工作和学习,但要接受体检,测量体温,做病原学检测和必要的卫生处理,如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对其接触者可实行预防接种。

动物传染源:

检疫、屠宰、焚烧、掩埋、消毒等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是针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则是重点;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从肠道排出,应对粪便、垃圾、污水进行处理,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性消毒是针对可能受致病菌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是最常用的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当发生传染病时,采取被动免疫是保护易感者的有效措施。

应急接种、锻炼身体等。

第二部分,冬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校园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手足口病,概念: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易感人群预防措施,当前手足口病的重点陕西省卫健委要求:

(三个降低)降低发病率降低重症率降低死亡率,我县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截止11月,旬阳县发病641例,较2017年,我县手足口病发病特点,监测病例采集标本:

主要病原体为EV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散居490例,托幼儿童共110例,校园聚集性疫情10起。

(二胎政策放开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交叉传染!

),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手足口发病预测图,手足口病,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

门诊交叉感染也可造成传播。

(儿科门诊就诊儿童相互接触玩耍),手足口病,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

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

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

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

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的预防,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是接种EV71疫苗二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三是要经常对教室、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去人多、通风差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晨检的作用)。

四是注意教室寝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孩子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每日对座椅、扶手、门把手、餐具、玩具、毛巾、口杯等重要部位及物件进行消毒。

五是要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睡眠充足,多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

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为了孩子的健康,请学校及幼儿园老师一定牢记,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

培训孩子六步洗手法,后,多通风,冷,被,食物,1饭前便,2不喝洗手生水,3,4不吃生勤晒衣,5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38,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它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尤其是甲流容易发生抗原的飘移)。

流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疾病,也是人类至今还不能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流感潜伏期13天,潜伏期末就具有传染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体温可达3940,持续23天后逐渐退热,全身症状渐好,但鼻塞、流渧、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显著,少数患者可有便秘或腹泻等轻度胃肠道症状,病人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咽充血。

病程通常为7天,病愈后不携带病毒,不再传染他人。

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引起病毒性肺炎以及由细菌、病毒感染的各种肺部疾患,特别是儿童、孕妇、老人以及体弱多病的人群,由于抵抗力弱,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特别提示: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毒最易发生变异,人体的原免疫力对变异了的新病毒可完全无效或部分无效,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监测中心,通过对世界各地流感疫情的监测,随时掌握病毒变异情况,为每年流感疫苗的生产提供新的抗原成分。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流行性感冒,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返回,流行性感冒,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流行性感冒,流感预防控制措施,1、管理传染源:

病人隔离治疗14天,或至退热后2天,患病期间外出应戴口罩。

2、切断传播途径: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用食醋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

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

不到病人家串门,以减少传播机会。

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

3、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学生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流感预防控制措施,4、接种流感疫苗:

在疫苗株与病毒株抗原一致的情况下,均有肯定的预防效果。

接种时间: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份。

接种对象:

所有希望减少患流感可能性,没有接种禁忌,年龄在6个月以上者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托幼机构与学校等集体单位,由于学生长期处在人员密集,空间较小,空气不易流通的环境中,又因冬春季节空气寒冷、干燥,学生在室内活动机会多,易造成尘埃飞扬,呼吸道病原体随尘埃悬浮在空气中,学生对麻疹的易感性比散居人群高,使群体的易感程度增高,虽然学生幼时接种了疫苗,若原发免疫失败或保护性抗体衰减,一旦遇到空气中麻疹病毒的刺激,仍会被感染。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潜伏期为721天,在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

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一方面,病人通过咳嗽、喷嚏排除的麻疹病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另一方面,被麻疹病毒污染的衣物等,可作为机械携带的工具,在短时间、短距离内也可起到传播作用。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

麻疹症状与危害,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发热、全身疲倦,接着出现两眼发红、流泪、怕光鼻塞、流滴、咳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