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1625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docx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docx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末模拟测试

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个水利工程造就了“天府之国”,它是(  )

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

2.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

右下侧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

A.男耕女织B.铁犁牛耕C.集体劳作D.刀耕火种

3.唐朝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

A.对外交流繁荣B.农业生产发达C.泉州口岸开放D.西域都护设置

4.成书于明代的《拍案惊奇》总结的社会通则是:

“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

”材料在本质上反映了 ( )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B.抑商传统不再实施

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D.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5.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

“1492年10月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

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

”文中的“英雄”是指(   )。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6.这是一座用人名来命名的城市,它叫爱迪生市。

19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正是在这里开创了一个时代。

以下各项不符合事实的是()

A.电力逐渐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能源

B.爱迪生最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由电力使用引发的一系列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D.给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

7.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

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

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

8.江南制造总局在其办公厅和各厂办公所门口都悬挂着两块虎头牌和拷打工人的刑具“水火棍”。

工人常遭鞭打和“枷号示众”,受惩罚重者还要进牢房。

这表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企业(   )

A.在管理上具有封建性  

B.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其工人由士兵充任

9.“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

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10.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

被切开的血管》。

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11.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陈列的展品可能是( )

A.铁路设备、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铁路设备、蒸汽织布机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12.如下图,漫画形象地展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民族工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②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产生

③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 ④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民族工业才能复兴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3.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对联。

1974年:

“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为“我也过年”。

1980年: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为“欢度春节”。

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14.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1984年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是指   ( )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1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16.某现代古物收藏家收集到下列文物,其中可能是赝品的是(   )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一尊②宋代花鸟缂丝图一副③唐代青花器一件④元代珐琅彩瓷器一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7.“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完全入迷了。

”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的发现B.中国对外交流的加强

C.工业革命的需求D.世界市场的形成

18.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70年代的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少、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哪一领域(   )。

A.重工业B.军事工业C.农业D.轻工业

19.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   ( )

A.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B.沿海农民比内地农民富裕,市场较广阔

C.西方列强入侵早,自然经济解体快

D.官办企业较多,利于资金流人

20.据统计,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了80%。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B.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C.西方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1.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2.“美洲的贵金属来到西班牙就像雨点倾注于屋顶,结果全流走了。

”该观点是指西班牙掠夺的大量财富(  )

A.主要流入王室贵族手中               

B.主要流向了罗马教廷

C.主要流入商品生产发达的国家  

D.主要流入东方国家

23.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24.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的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25.2008年l0月7日《人民日报》发布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之一《对全国18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报告显示这18个地区不仅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而且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   )。

①首次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26.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14分)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

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

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在旧城的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商业城市。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司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材料四 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

20世纪初,英国的曼彻斯特到处都是新的冶炼厂和新建立的工业部门。

恩格斯说:

“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6分)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4分)

(3)据材料四指出促进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两大重要历史事件(4分)

27.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

那才能救国。

”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

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请回答:

(共16分)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思潮?

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分)

(2)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8分)

(3)你认为他的理想能否实现?

(2分)请说明理由。

(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情总是发展的。

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

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

 材料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防止出现下面漫画中“新农村规划者”的所做所为。

材料三  1978年中国迎来了伟大的转折。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也发生了一场意义深刻的变化。

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

……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四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

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消化、吸收、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作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请回答:

(共20分)

(1)材料一中,毛泽东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6年底我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

(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中“新农村规划者”的行为与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什么大规模集体运动最为类似?

(2分)

(3)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尝试”变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率先“尝试”变革的“中国最贫困的省份”有哪几个省份?

这种变革的措施是什么?

(6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分)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但却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2.A3.A4.D5.C6.B7.B

8.A9.A10.D11.C12.B13.D14.C

15.B16.D17.C18.D19.C20.A21.C

22.C23.D24.C25.A

26.(14分)

(1)原因:

政治需要;军事需要;商业发展;交通要道或人口聚集区(6分)

(2)新特点:

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4分)

(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4分)

  

27.(16分)

(1)兴办实业。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4分)

(2)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8分)

(3)不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会充分发展起来。

 (4分) 

28.

(1)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基本建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6分)

(2)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分)

(3)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首先“尝试”变革的是安徽、四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分)

(4) 格局: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主要原因:

中国独立自主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对外开放;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浦东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精神支柱。

(6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及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材料“一个水利工程造就了天府之国”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四川成都的都江堰,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图片内容显示男主人在外正通过铁犁牛耕进行农业生产,而妻子在家进行纺织,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生产特点,故A正确;B只部分反映了题中信息,故排除;CD出现在小农经济之前,故排除。

故选A。

3.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抓住材料中的提示语,来自世界各地的蔬菜大量种植,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发达、对外交流的繁荣,A项正确;B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A。

4.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及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根据材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

”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专制政府推行抑商政策,对商业加强控制和掠夺,从而造成“商人怕官”的现象,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B项不符合明代的史实,错误。

故选D。

5.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1492年”、“发现新大陆”、“西班牙”可知此应为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史实,故C正确,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BD。

故选C。

6.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拉第最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爱迪生只是在电能利用方面成就显著,故B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表述正确,故排除。

故选B。

7.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实际上就是迈出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因此B项符合史实;A项是打击英国的鸦片走私,故排除;CD项是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故排除。

故选B。

8.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悬挂着两块虎头牌和拷打工人的刑具‘水火棍’。

工人常遭鞭打和‘枷号示众’,受惩罚重者还要进牢房”等可理解到,这是一种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管理方式比较落后,A符合材料的描述,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洋务运动中军事企业的利润、性质以及工人的由来问题,据此直接排除BCD。

故选A。

9.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一五”计划知识点,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一五”计划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其中最大的特点,即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陆续在东北建立了一系列重工业基地,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CD三项均与建国初期的工业建设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A。

10.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殖民扩张,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欧洲的殖民主义者对美洲等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给美洲等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长期落后,故D项合题意;A项在非洲体现更明显,故排除;BC项与题干关系不大,故排除。

故选D。

11.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学生的识记能力。

由材料“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可知,题干所涉及的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内燃机、电灯泡、电话机均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AB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

12.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可用排除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无产阶级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通商口岸外商企业在产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故②说法错误,故排除ACD项;①③④说法正确,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3.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80年。

1949——1952年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此后1953——1956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生产资料由农民个体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土地公有制至今未变,A项表述错误,排除。

人民公社在1980年已经废除,排除B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是1960年底,时间不符,排除C项;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974年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民也在闹革命,所以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而1980年因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包产到户,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土地的经营自主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所以,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4.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提取及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当代中国的开放……它是1984年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即1984年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即1984年国家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故C项正确;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80年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1988年确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故ABD项错误。

故选C。

15.本题主要考查官营手工业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官营手工业由官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从题干可以看出江宁织造局属于官营手工业,故B正确;AC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B。

16.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成就及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青花瓷是元代出现的,唐代不可能出现;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出现的,元代不可能出现。

③④可能是赝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17.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及学生的分析理解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和所学知识18世纪末,西方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可知,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需求,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18.本题主要考查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只有轻工业有一定的市场和竞争能力,而且它关系着国计民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是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向,也符合题干“投资小、见效快”的要求,故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D。

19.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多在沿海地区。

随着列强入侵,东南沿海自然经济解体最快,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C项符合题意;A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选项都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C。

20.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把握时间信息:

1927——193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阶段处于国民党统治初期,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利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B项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民族工业起阻碍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西方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时间不符;D项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A。

21.本题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分水岭,故C正确;ABD涉及的时间均在20世纪80年代,故排除。

故选C。

22.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及学生理解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美洲的贵金属来到西班牙就像雨点倾注于屋顶,结果全流走了”和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掠夺来的财富并没有在本国转化为资本,而是流入商品生产发达的英国与荷兰等国,C项正确;ABD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C。

23.本题主要考查对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故A项错误;只从表格数据看不出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故排除B;维新变法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注意表格中工人人数的增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故D合题意。

故选D。

24.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AB没有体现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故排除;.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将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故C合题意;D反映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只拥有土地使用权,故排除。

故选C。

25.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情况,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能力。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④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①③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