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0032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docx

《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docx

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

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项目

(一)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

预测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

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简称HDN)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体存在与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相应的免疫性抗体(IgG型),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发生HDN,并伴随一系列病理性损害,症状轻微者,胎儿出生后仅发生轻微黄疸,很快治愈;严重者可发生流产、死胎或出生后即有水肿、逐渐加深的黄疸、严重贫血、肝脾肿大,并可能发展成核黄疸或死亡,幸存婴儿亦可发生运动功能障碍和智力不全等后遗症。

症状的轻重与母亲抗体量,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程度和胎儿造血的代偿能力有关。

引起HDN的血型抗体有很多,我国主要以ABO及Rh血型不合所致HDN为主,其中又以ABO不合者为多,且多集中于O型母亲所生A或B型新生儿,其它型较少见。

ABOHDN将近一半发生于第一胎,这是因为O型母亲中的抗A(B)IgG可因自然界广泛存在类似A或B血型物质刺激而产生,胎儿在成熟前已存在这种免疫性抗体。

RhHDN则第一胎往往是不患本病的,除非Rh阴性母亲曾接受过Rh阳性血或第一胎是Rh阳性而且母亲已产生了对抗以后胎次婴儿红细胞的抗体。

HDN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危害性已得到认识和重视,目前已有能力在产前对这一疾病作出预测,对减少胎儿或新生儿期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将有重要意义。

一、检测对象:

血型不配合的夫妇,或ABO血型虽然配合但有流产史、死胎史或输血史,特别是有新生儿黄疸史的夫妇更为合适。

二、检测时间的选择:

孕前或孕中均可。

三、标本留取方法:

抽取孕妇静脉血约3~4ml,置于干燥试管,不要抗凝,丈夫血1~2ml,不抗凝。

如已知夫妇ABO血型不配合,可不需抽取丈夫血样,但需在验单注明丈夫血型。

如夫妇ABO血型配合,则需按上法抽取夫妇血样5天内送检。

四、检测项目(全套五项检查)收费:

140元/套

包括:

1、夫妇ABO正反定型,Rh(D)定型;

2、孕妇不规则抗体筛选;

3、不规则抗体鉴定及效价测定;

4、IgG抗A(B)效价测定;

5、溶血素效价测定。

五、参考值

IgG抗A(B)效价≥128;Rh抗体效价≥32有临床意义。

溶血素效价≥8有参考价值。

六、检测时间:

每周二、四检验,周三、五出报告。

(二)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中心最新推出优生优育检验项目

TORCH(包括五种病原体)IgM抗体的检测

TORCH(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型、单纯疱疹病毒II型)均是广泛传播的病原体,育龄妇女由于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改变,易发生原发性感染,并可通过胎盘、产道或母乳侵袭胎儿或新生儿,导致早产、流产、胎儿畸形甚至死产,并可使感染的新生儿几年后发生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后果相当严重。

IgM抗体的出现是早期感染的指标。

因此,对育龄妇女在孕前及孕后检测以上病原体的IgM抗体可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从而可以采取措施早期治疗,减少甚至避免对母婴危害的发生及其后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很多医院将该项目作为产前常规检查项目。

一、检测对象:

适用于孕前及孕后妇女。

二、检验项目(全套五项检查):

1、弓形虫(TOX)抗体IgM:

(收费:

57.50元)

弓形虫感染后常无症状,但可通过母体胎盘而引起死胎、早产,出生后表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眼和内脏的先天损害,最常见的如脑炎、脑积水等,常在出生后数周即可危及生命。

2、风疹病毒(RV)抗体IgM:

(收费:

46.00元)

风疹病毒可引起风疹,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头颈及耳后淋巴结肿大,出现浅红色斑丘疹。

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严重的胎儿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失明、耳聋、智力发育不全及肝脾肿大等)及流产、死产。

3、巨细胞病毒(CMV)抗体IgM:

(收费:

57.50元)

人类CMV感染非常普遍,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妊娠时母体发生CMV感染,可造成早产、流产、死产,患儿可发生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常遗留下永久性的智力迟钝、神经肌肉运动障碍、耳聋和脉络视网膜炎、巨细胞包涵体病和先天性巨结肠等。

此外,产妇泌尿道和宫颈可排出CMV,分娩时婴儿经产道也可受CMV感染。

4、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抗体IgM:

(收费:

57.50元)

HSV在人群中感染率达80%-90%,人感染HSV后大多无症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粘膜或皮肤的局部集聚性疱疹。

妊娠期的妇女HSV-I原发感染或隐伏感染病毒被激活,病毒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引起先天畸形,如小头小眼、脉络膜视网膜炎、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甚至死胎。

5、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II)抗体IgM:

(收费:

57.50元)

HSV-II的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的疱疹,分娩时婴儿经产道可受传染,引起婴儿疱疹。

三、标本留取方法:

新鲜血液标本,如需保存,可于2~8℃冷藏48小时或-20℃冷冻4周。

四、收费:

全套五项:

276.00元。

五、检测时间:

每周一、三、五检验,二、四、六出报告。

(三)免疫性不孕系列

不育问题是人类生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不育者约占育龄夫妇的10%。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男女患者体内存在过量与生育相关的自身抗体。

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大多数原因不明的流产患者存在这类自身抗体。

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中心利用自身人才、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势,从十月十六日起,面向广大合作医院,开展免疫性不孕系列(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卵巢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HCG抗体)实验诊断服务,为众多不孕症患者的病因诊断提供又一科学的辅助诊断手段。

一、临床意义:

1、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

EmAb的靶抗原是一种子宫内膜腺上皮中的孕激素依赖糖蛋白。

EmAb与靶抗原结合,可干扰受精卵植入导致不育,在子宫内异位症患者中有60%—82%的患者EmAb阳性。

在不明原因不孕习惯性流产妇女中,也有30%—40%的检出率。

少数健康育龄妇女血清中有低水平EmAb,这可能与经血周期迸流入腹腔有关。

2、抗心磷脂抗体(ACA)

ACA是一自身免疫性抗体,在妊娠丢失以及妊娠并发症等高危妊娠人群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产科人群高得多。

ACA除与习惯性流产有重要关系外,也多见于全身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也可检出。

3、抗精子抗体(AsAb)

在男性体内抗精子抗体的存在影响精子运动和穿透能力,高滴度时造成精子减少或无精症。

在女性则影响精子与卵子的融合以及受精卵的着床与发育。

4、抗卵巢抗体(AoAb)

AOAb是一种针对卵巢颗粒细胞、卵母细胞和激素生成细胞的自身抗体。

AoAb多见于早期绝经症或卵巢早衰患者。

在某些自身免疫病如阿狄森氏病、甲状腺类、甲亢患者中也可检出。

除闭经不孕患者外,部分不明原因流产妇女,也可检出AoAb。

AoAb的检测对不育症、闭经、卵巢早衰的临床诊断、病因探讨和发病机理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5、抗HCG抗体(AhcgAb)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维护早期妊娠的主要激素。

但是有自然流产史、流产史及生化妊娠史的女性,在流产过程中,绒毛组织中的HCG可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另外曾接受过HCG注射,以促进排卵的女性,体内的抗HCG抗体也有可能为阳性,此类患者可能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二、标本收集与处理:

空腹或餐后一小时后患抽取静脉血4ml,无需抗凝。

三、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溶血、脂血、黄疸标本。

2、标本中不得添加防腐剂。

3、本系列检验项目仅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

临床确诊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它诊断依据综合判断。

四、正常参考值:

ACA阴性

AoAb阴性

AhcgAb阴性

EmAb阴性

AsAb≤75U/ml

五、收费标准:

全套共价368元

ACA69元/项

AoAb69元/项

AhcgAb69元/项

EmAb69元/项

AsAb92元/项(定量)

六、检测时间:

每周四检测,周五发报告

(四)地中海贫血血清学分型检查

一、概述及临床意义:

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缺失或缺陷使某种珠蛋白链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所以在我国的地贫高发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沿海各省)进行婚前及产前的地贫检查,避免纯合子Bart's水肿胎儿的出生及减少杂合子后代的出生是非常重要的。

人体正常由三种不同的血红蛋白组成:

1、α2β2构成HbA,约占95%,2、α2δ2构成HbA2,约占3.5%,3、α2γ2构成HbF约占1.5%。

胎儿及新生儿以HbF为主,约占70%--80%,地贫是根据α链或β链基因突变或缺失而引起的α地贫或β地贫,临床上因其分型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不同。

为满足临床的需要,我们在原来地贫初筛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地贫血清学分型检测,我们的项目包括:

1、G6PD缺乏检测2、地贫初筛试验3、抗碱血红蛋白测定4、Hb电泳5、异常血红蛋白测定6、异丙醇试验。

新增项目能基本满足临床对α地贫和β地贫的诊断,从而对病人(或携带者)采取适当的和必要的措施,这将给患者减少可以避免的痛苦,对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地贫的基因分型检验中心正在试验当中,不久将应用于临床。

二、项目开展时间:

从2001年3月15日起,收到标本的第三个工作日发报告。

三、标本采集及保存:

EDTA抗凝血3ml,2℃—8℃保存。

四、收费:

92.00元

五、正常参考值:

1、G6PD:

1.0—1.67。

低于1.0可判为G6PD缺乏,高于正常值即为正常。

G6PD

缺乏者溶血或输血后可出现假阴性,应三个月后复检。

2、地贫初筛试验:

大于60%。

低于60%可判为地贫。

3、抗碱Hb测定:

正常小于1.5%,抗碱Hb增高应结合Hb电泳判定是HbF增高,还是HbBart增高,HbF增高见于β地中海贫血的病人,重型β地贫可达80%—90%,急性白血病、再障、红白血病、恶性肿瘤也有轻度升高。

4、Hb电泳:

①、HbA2:

正常小于4.2%,HbA2升高是轻型地贫较恒定的特征和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某些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个别恶性贫血、叶酸缺乏症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HbA2亦会升高。

②、HbF:

因含量小,电泳常不易检出,依靠抗碱Hb

测定确定。

③、异常Hb:

正常无。

5、异丙醇试验:

正常:

(—)或(+)当结果为(++)以上,提示有不稳定Hb或HbH,G6PD缺乏的标本可出现假阳性。

六、结果分析:

如果地贫初筛试验阳性,凡HbA2正常,HbF正常或异丙醇试验阳性可断为α地贫;如果HbA2增高,伴或不伴有HbF增高则为β地贫。

七、注意事项:

1、标本如果不能及时送检,请放于2℃—8℃冰箱保存。

2、本试验适用于两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五)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

一、发病机理

新生儿期可有多种原因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本病是指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时期的免疫性疾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亲体内存在着与其胎儿红细胞不配合的IgG性质的血型抗体,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凡是以IgG性质出现的血型抗体理论上都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受精时由父母双方各传一种基因给子代,组成胎儿的血型的基因组合。

根据基因组合就决定了胎儿血型,故胎儿的血型遗传式可能与母亲不同。

若胎儿由父亲方面遗传来的显性血型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时,此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并可因输血或再次怀孕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而加强,当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与胎儿红细胞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通过网状内皮系统处理而发生溶血等一系列症状,此为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基本原理。

目前已知的26个血型系统400余个血型抗原中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以ABO系统为最多,其次为Rh系统,其它如Kell、Duffy、Kidd、MNSs、Diego等系统也有报导,但极少见。

ABO溶血病是由于母子ABO血型不配合,母体的IgG抗A或抗B经过胎盘侵入胎儿血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因母亲在怀孕血型不合胎儿时以前就可有高效价的IgG抗A(B)抗体,故ABO溶血病常可发生在第一胎,此型多见于O型产妇所生的A型或B型婴儿,对A(B)型产妇所生的B、AB(A、AB)的婴儿仅少数发生溶血病,这是因为O型母亲含有IgG抗A(B)抗体,而A(B)型常不含IgG抗体的缘故。

ABO溶血病可连续影响O型母亲的孩子,但是也见到同样是高效价IgG抗A(B)的母亲,有的婴儿发病,有的不发病,这与新生儿A、B抗原的强度以及血浆中A、B物质的存在有关,一般认为,血型物质能减低抗A、B抗体对A、B细胞的凝聚力,特别在红细胞抗原强度较弱时,该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其次胎盘对抗体通透的屏障作用。

Rh溶血病是由于母婴Rh血型不合而致的Rh免疫抗体作用于胎儿红细胞所造成的高胆红质血症。

Rh溶血病极少发生在第一胎,因为此病的母亲只能由人类血细胞作为抗原刺激产生Rh免疫抗体,一般影响第二胎以后的胎儿,除非以前输过血或血液疗法,一般均经过一次妊娠,使母体致敏后抗体产生较多,才使以后怀孕中胎儿受损逐渐加重。

Rh溶血病大部分发生在母亲是Rh阴性,抗体类型主要是单价抗体如抗D,汉族中61.48%与抗D有关,两价抗体是抗CD,抗DE,抗Ce,抗CE;三价抗体有抗CDE,这在Rh血型不合中母亲为Rh阴性(ccdee)的所产生的抗体较为罕见。

Rh溶血病也可发生在Rh阳性的母亲,Rh阳性母亲虽然不会发生抗D抗体,这是由胎儿的CcEe等不同抗原产生免疫也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只是其抗体类型不同,发病机率较少而已,以抗E较为多见,汉族中37.7%与抗E有关,单价抗体还有抗C、抗c,至今未发现抗e。

两价抗体如抗CE,抗Ce,多价抗体如Rh17(抗CcEe),其母亲为Rh缺失型—D—/—D—所产生的免疫抗体,此抗体引起的Rh溶血病也极为罕见。

在Rh抗原中以D为最强,以下是E、C、、c、e的次序,因此Rh溶血病的各种抗体分布的多少可能与抗原性强弱有关。

二、临床症状:

主要的症状和体症是:

水肿、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黄疸深者可能并发核黄疸。

各病的症状轻重不同差异很大,其取决于母亲抗体的强度,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程度,胎儿代偿性造血的能力及免疫功能等诸因素。

水肿:

多见病情重者,Rh溶血病约占10~20%,母亲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迅速提示胎盘水肿的可能性,胎盘与新生儿体重之比往往在1:

7以下,严重水肿胎儿常为死胎。

水肿儿一般在妊娠28~34周就可能娩出,少数可到足月娩出,水肿常为全身性的,常伴有低血浆蛋白,可出现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心脏扩大、皮肤苍白,娩出时面部常因水肿而畸形。

这样的患儿预后极差,多于生后不久即死亡,ABO溶血病患儿此症状较少见。

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当新生儿出生时甚少见。

因为即使胎儿红细胞大量被抗体破坏,胆红素可以经过胎盘由母体排泄。

当胎儿娩出后,新生儿肝脏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均低下,不能处理因红细胞被破坏产生的大量胆红素,因此黄疸逐渐加深。

抗体对红细胞破坏的强弱而决定黄疸出现和进展的快慢,黄疸出现愈早,进程愈快,则病程愈重,胆红素在3毫克%则脐带胶质可呈黄色,若在4~6毫克%面部出现黄疸,升至15~18%面部和躯干均呈橙黄色,手心和足底仍呈淡黄色,大于20毫克%时,手足心转为橙黄色。

ABO溶血病比Rh溶血病轻,轻症仅出现轻度黄疸,而被误诊为生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时间较晚,在生后第2~5天出现,Rh溶血病的主要症状是黄疸,出现的时间也较快,生后数小时出现,且进行性加深。

贫血:

贫血的程度各病例情况不一,轻症贫血不明显,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在正常范围内,重症贫血,皮肤苍白,组织缺氧,呼吸增快,可导致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表现为气急,呻吟,心律速,紫绀和肝脾肿大,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增高,血液未能代偿有关。

ABO溶血症多数病例出生时似正常新生儿,无明显贫血。

部分患儿在疾病早期无贫血或贫血不明显,而在2—6周时发生明显贫血称晚期贫血,因未经换血的轻症病例,抗体存在血液中时间较长,慢性溶血加重了贫血。

Rh溶血病贫血可发生在生后1—2天内,表现为神萎、嗜睡、少吃、少哭,有的贫血患儿于生后不久发生心力衰竭。

肝脾肿大:

由于红细胞受免疫抗体的作用而发生溶血,则以髓外造血组织来代偿,故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Rh溶血病(尤以水肿儿)肝脾肿大可很明显,ABO溶血病是较轻。

核黄疸:

当血清胆红素达20—25毫克%时,手足也转为橙黄色,这时全部的皮下脂肪被胆红素饱和,中枢神经系统也受胆色素的毒性作用而发展为核黄疸,此时,可出现嗜睡、拒食、面部无表情、呆板、眼球下转肌肉僵硬或角弓反张,少数有惊劂或伴有发热。

核黄疸的小儿如存活,常有神经系统的损害,抬头较迟,肌肉运动不协调,肌张力高,最后有些患儿发展为手足徐动样大脑瘫痪及耳聋,最严重的在一岁前死亡。

从总的症状和体征,ABO溶血病与Rh溶血病比较,无论以黄疸程度,贫血轻重,肝脾大小和核黄疸发生率都比较轻。

三、血清学检查

血型血清学检查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是有重要意义,通过血清学检查可了解:

母婴血型是否不合;母亲血清中有无与胎儿红细胞相对抗的IgG性质的抗体;患儿红细胞是否被来自母亲的IgG抗体所致敏。

(一)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血清学

●母亲血样检查

⑴血清中IgG抗A(B)抗体检查:

ABO溶血病是由IgG抗A(B)引起,因此检测母亲血清中有无IgG性质的抗A(B)抗体以及效价,即可预测ABO溶血病发生的可能性。

正常人血清中的抗A、抗B,往往是IgM和IgG的混合物,盐水介质测出的抗A(B)效价主要是IgM性质,当IgG抗A(B)和IgM抗A(B)效价相等或大于IgG抗A(B)时,则IgG抗A(B)效价被IgM抗A(B)遮盖,它们具有相同的特异性,无法测定IgG效价。

要单独测定IgG抗A(B),必须去除IgM抗A(B)的干扰,应用化学试剂巯基乙醇(MereaptoEthand简称2—Me)具有把IgM分子分解成为7S亚单位的性质,使其失去与相应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出现凝集的能力而不影响IgG抗A(B)凝集,然后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剩余的IgG抗A(B)效价,当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

64时,其血型不合的婴儿可能受害。

⑵定期检查抗体效价:

妊娠6个月内每月检查一次,7个月每半个月一次,8个月后每周一次或根据需要定期复查。

⑶血清中ABO以外抗体测定:

取母亲血清与已知抗原特性的指示红细胞作盐水,酶、抗人球蛋白试验,其中有部分指示细胞显示凝集,可用被母亲血清凝集的指示红细胞与母亲血清吸收释放试验,释放液再与其丈夫(或婴儿)红细胞再用上述方法试验,其中任一试验出现阳性反应,即说明母亲血清中存在着和指示红细胞凝集的抗体,就是作用于其丈夫(或婴儿)红细胞上的免疫抗体,表示该抗体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同时需检查该母亲的红细胞血型,加以验证被检出抗体的可能性,即不存在与被检出抗体的相应抗原,缺乏这种抗原的人体,才有可能刺激机体产生与之相对抗体。

若是释放液与其丈夫(或婴儿)红细胞在不完全抗体检查法中呈阴性反应,则表示该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无关,可能是在输血等其它原因引起。

抗体特异性确定后应测定该抗体的效价,一般以抗体效价的高低可预测胎儿受害的严重性。

●患儿血样检查

诊断ABO溶血病的最有力证据是证实患儿红细胞被来自母体的IgG抗A(B)抗体所致敏。

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如果患儿红细胞被IgG抗A(B)所致敏,那么患儿红细胞加上抗人球蛋白抗体后得阳性结果。

在新生儿的A(B)抗原密度较成人低,所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常得到阴性的结果,须将患儿红细胞与经标后适合稀释度的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反应以提高阳性率。

2、抗体释放试验;从致敏红细胞表面提取抗体应用加热提法,通过加热破坏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位点,使抗原和抗体分离,把抗体释放于盐水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经酶处理的相应红细胞,将抗体吸附于红细胞,作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此法甚为敏感,即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的患儿,用此法常可释放出IgG抗体,该试验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在释放试验的结果观察中,会遇到一种交叉反应性抗体—A+B抗体,它针对的特异性是A和B抗原所共有的,因而它能凝集A型和B型红细胞。

抗A+B同样可以引起ABO溶血病。

3、游离抗体试验:

新生儿血清中的IgG抗A(B)抗体来自母亲,如果在新生儿血清中发现有与其红细胞不配合的IgG抗A(B)时,表明婴儿可能受害。

将患儿血清与相应的红细胞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加以证实。

4、血清胆红素测定:

在新生儿溶血病的胆红素检查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V·D·B、苯甲酸钠、咖啡咽等法适合于含量较低的胆红素测定,如用上法测患儿的高胆红素血清,往往得到偏低的结果。

我们采用LatheRuthven氏改良法,较适合于患儿高胆红素血清检查。

(二)、母婴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血清学

Rh溶血病是由IgG性质的Rh抗体引起,因为此种抗体是不完全抗体,所以采用不完全抗体的检查方法。

●母亲的血样检查

如果孕妇与丈夫或母婴间ABO血型是不配合,测定项目同

(一)1.如果夫妇或母婴的ABO血型是配合的,则可直接以其丈夫或婴儿的红细胞为指示细胞,在酶、盐水、抗人球蛋白试验中进行试验,寻找母亲血清中有否针对丈夫或婴儿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

如在母亲血清中找到针对丈夫或婴儿红细胞的抗体存在,那么可以进一步与已知抗原指示红细胞来确定该抗体的特异性。

抗体特异性检测后,应检查母亲红细胞是否不存在与其相应的抗原,以验证抗体的可靠性。

并滴定抗体的效价(注意在不同时间测定效价时,必须选择同一批指示红细胞和采用同一测定方法,以便比较)。

如在母亲血清中未找到针对其丈夫或婴儿红细胞的抗体,则应与已知抗原指示红细胞来检测抗体,确定特异性及其效价,则该抗体可能是由输血等原因引起。

●患儿血样检查

下述三项试验阳性,便可证实患儿的红细胞被来自母亲的IgG性质的Rh抗体所致敏。

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本病患儿的红细胞采用倍量稀释法(试管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常是强阳性,即使是轻症的溶血病也是如此。

2、抗体释放试验:

为了确定抗体的血清学特异性,必须先提取它,然后用已知抗原的红细胞来检测。

Rh溶血病采用化学提取法即乙醚法,它比加热法效果好,患儿释放液中有与其红细胞不配合的Rh抗体的特异性同样用指示红细胞加以确定。

此项试验阳性,可直接确诊为溶血病。

3、游离抗体试验:

患儿血清中的来自母亲的IgG性质的抗体的特异性亦与指示红细胞用不完全抗体测定方法来确定,由于不配合抗体可能大部分都被患儿红细胞吸附了,因此游离在血清中抗体量常不很多,甚至阴性,特别当抗体不很强时尤其如此。

因此Rh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查常常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二项试验阳性即能确定。

患儿换血或输血时的交叉配合试验:

患儿所具有的抗体都来自母亲,故换血用的血液应与母亲血清无凝集,当母婴ABO血型配合时,一般采用患儿母亲的血清作主侧配血试验(用不完全抗体检查方法即胶体、酶、抗人球蛋白试验),因为患儿在出生后,抗体含量总是低于母亲血清中的含量,而且大部分抗体被吸附在患儿红细胞上,所以献血员的红细胞与母亲血清配合的话,也一定与患儿血清配合。

如果当时只有患儿血样,则可采用患儿红细胞释放液替代血清作主管配血,释放液要比患儿血清更有代表性。

在次侧配血试验中,应注意患儿红细胞上已有不完全抗体致敏,所以在不完全抗体检查的介质中,结合在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便可使致敏红细胞显示凝集,所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患儿红细胞在次侧配血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