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过关练1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1622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末过关练1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章末过关练1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章末过关练1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章末过关练1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章末过关练1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章末过关练1资料.docx

《章末过关练1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末过关练1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章末过关练1资料.docx

章末过关练1资料

章末过关练

(一)

(限时:

40分钟)

热点1 实验装置的识图分析

1.实验室可将硬质玻璃管改装为燃烧管(如图所示)。

挤压软塑料瓶壁,向装有固体B的锥形瓶中加入溶液A,同时往燃烧管中通入气体C并点燃,可看到明显的燃烧现象(金属网可以防止气体混合爆炸)。

若用此装置模拟工业制氯化氢,则关于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A

固体B

气体C

A

稀硫酸

Zn

Cl2

B

浓盐酸

MnO2

H2

C

稀硝酸

Fe

Cl2

D

浓盐酸

KMnO4

H2

【解析】 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在燃烧管中不能与氯气充分混合,不能燃烧,故A错误;该装置不需加热即可获得氯气,而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反应需加热才能发生,故B错误;金属铁和硝酸反应不会产生氢气,故C错误;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在常温下即可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和氢气在燃烧管中混合均匀并点燃可以获得氯化氢,故D正确。

【答案】 D

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解析】 A项,装置①是蒸馏装置,常用于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B项,装置②吸收NH3或HCl气体时无法防止倒吸,可将苯换成CCl4,使下层为有机层,上层为水层即可达到防倒吸的目的;C项,装置③是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装置,从短管进气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H2、NH3,从长管进气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CO2、Cl2;D项,HCl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导气管应长进短出。

【答案】 C

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  )

甲    乙    丙     丁

A.用装置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少量NH3

C.用装置丙进行喷泉实验

D.用装置丁加热熔融NaOH固体

【解析】 A项,观察钾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项,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烧瓶内无法形成喷泉;D项,瓷坩埚中含有SiO2,能和熔融的NaOH反应导致坩埚破裂,加热熔融NaOH固体应使用铁坩埚。

【答案】 B

4.(2015·四川高考改编)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A.定容时视线应平视容量瓶刻度线,A项错误;B.HCl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使得Cl2中又会混入杂质CO2,应选用饱和NaCl溶液,B项错误;C.在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铁作原电池的负极,正极反应:

2H2O+O2+4e-===4OH-,消耗O2,使得试管中压强减小,则右侧导管中红墨水会上升一段液柱,C项正确;D.FeCl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D项错误。

【答案】 C

热点2 离子的检验

5.(2016·合肥模拟)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解析】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可以为CO2或SO2,因此溶液中含有HCO

、SO

、HSO

时也会有题述现象,A项错误;溶液中含有Ag+时也会有题述现象,B项错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只有NH3,因此溶液中含有NH

,C项正确;溶液中含有Ca2+时也会有题述现象,D项错误。

【答案】 C

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一份溶液成分(已知不含其他还原性离子)进行了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序号

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组合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AlCl3、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三次检测结果都正确

B.该溶液中的阳离子无法判断

C.为了检验SO

,应先加过量稀硝酸后再滴加Ba(NO3)2,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D.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O

,可以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现象

【解析】 Al3+与CO

不能大量共存于溶液中,第二次检测结果不正确,A项错误;因第一次、第三次检测中均有CO

,阳离子均只有K+、Na+,故溶液中的阳离子可以确定,B项错误;CO

也能与Ba2+结合形成沉淀,先加过量稀硝酸可排除CO

的干扰,再加Ba(NO3)2来检验SO

,C项正确;CaSO4也形成沉淀,D项错误。

【答案】 C

7.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钠盐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溶液一定含有CO

或HCO

B

KIO3溶液中加入HI溶液,并加入淀粉

溶液变蓝色

KIO3的氧化性比I2强

C

向Na2S溶液中滴加盐酸

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强

D

CO还原Fe2O3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盐酸溶解后,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不显红色

黑色固体中无Fe3O4

【解析】 A项不能排除SO

和HSO

的干扰,A项错误;B项溶液变蓝,说明KIO3将HI氧化为I2,B项正确;HCl、H2S不是Cl、S的最高价含氧酸,Na2S溶液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不能证明Cl、S的非金属性强弱,C项错误;当固体中含有少量Fe3O4时,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的Fe3+会被Fe还原为Fe2+,故溶液不显红色不能说明固体中不含Fe3O4,D项错误。

【答案】 B

热点3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综合试题分析

8.下列混合物(括号中物质为杂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法

化学原理

A

CH4(CH2===CH2):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气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甲烷不反应

B

CH3CH2OH(CH3COOH):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乙醇不反应

C

NO(NO2):

用水洗后再干燥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NO

D

N2(O2):

通过炽热的镁粉

氧气性质活泼,易与镁粉反应生成氧化镁,而氮气不反应

【解析】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CO2,引入新的杂质,A项错误;乙醇与水互溶,不分层,B项错误;NO不和水反应,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C项正确;高温下,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D项错误。

【答案】 C

9.工业品MnCl2溶液中含有杂质,利用锰粉、草酸、硫酸锰分别除去Pb2+、Ca2+、Mg2+制得纯净的MnCl2,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2)弃渣Ⅰ、Ⅱ、Ⅲ的主要成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草酸(H2C2O4,弱酸)除去Ca2+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氯化钡溶液主要是为了除去________,检验该离子是否除尽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MnCl2溶液呈弱酸性,操作X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渗析D.蒸馏

【解析】 

(1)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玻璃棒,加热搅拌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2)根据题意,结合流程图知,弃渣Ⅰ为金属铅,锰与Pb2+发生置换反应;弃渣Ⅱ为硫酸镁,弃渣Ⅲ为硫酸钡。

(3)草酸与Ca2+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注意草酸为弱酸,不能拆成离子。

(4)加入BaCl2溶液主要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SO

(5)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MnCl2溶液呈弱酸性,是因为Mn2+水解,而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而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降温结晶)的方法。

渗析常用于提纯胶体。

【答案】 

(1)漏斗、烧杯、玻璃棒 加快反应速率

(2)铅(或Pb) 硫酸镁(或MgSO4) 硫酸钡(或BaSO4) Mn+Pb2+===Mn2++Pb

(3)H2C2O4+Ca2+===CaC2O4↓+2H+

(4)SO

 取少量上层澄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则说明SO

已除尽,反之则没有除尽

(5)B

热点4 以NA为载体的综合计算与判断

10.(2016·陕西师大附中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8g水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1mol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O分子数为nA

D.1L1.0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CO

数为nA

【解析】 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A错误;常温常压下,18g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B正确;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3n(NO)=2n(Cu),n(NO)=

mol,C错误;Na2CO3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CO

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1L1.0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CO

数小于nA,D错误。

【答案】 B

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状态下,1molNa2O2完全电离出的离子数目为3NA

B.将CO2通过Na2O2使固体质量增加mg,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D.含1molCl-的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NH

数为NA

【解析】 1molNa2O2中含有2mol钠离子和1mol过氧根离子,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出的离子数目为3NA,A正确;将CO2通过Na2O2使固体质量增加mg,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应为

,B错误;甲烷和水均为10电子微粒,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C正确;根据电荷守恒知,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有:

n(NH

)+n(H+)=n(Cl-)+n(OH-),溶液呈中性,n(H+)=n(OH-),n(NH

)=n(Cl-)=1mol,溶液中NH

数为NA,D正确。

【答案】 B

12.(2016·湖北孝感高三月考)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mL1mol·L-1AlCl3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数等于0.1NA

B.25℃pH=4的1LNH4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10-10NA

C.将2mL0.5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