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5163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docx

《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docx

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

西南财经大学全校各专业(选修)

《投入产出法》教学大纲

一、前言

投入产出法是根据系统的思想,分析各个子系统(地区、部门、产品等)之间直接和间接联系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

因为它“用简单分析的方法打开了深入分析的路子”,所以它的创始人1973年无争议地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讲授本门课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平衡思想,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进行经济分析。

本课程介绍投入产出法的产生、发展和最新动态、投入产出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投入产出法在经济分析、预测、政策模拟等方面的应用。

重点是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原理和在经济分析、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选修本课程的同学有关已学过《线性代数》和《统计学》。

周学时:

2

总学时:

36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投入产出法概述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投入产出法的基本概念,了解投入产出模型的种类、投入产出法的特点和研究方法、投入产出法的产生和发展,理解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假定及其目的。

第一节投入产出法基本问题

一、投入产出法基本概念

投入、产出、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分析。

二、产品投入产出模型的种类

(一)按计量单位分

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劳动投入产出模型

(二)按资料范围分

全国投入产出模型地区投入产出模型部门投入产出模型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三)按分析时期分

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三、投入产出法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系统性统计的方法计量经济的方法

四、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

投入产出法以“纯”部门作为部门

用什么标准去划分“纯”部门

部门划分的程度

第二节投入产出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投入产出法的产生

产生于30年代三个阶段创始人

二、投入产出法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研究内容的发展国际组织的发展

三、我国投入产出法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60年代初期70年代87年以后

第三节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假定

一、同质性假定

非结合生产假定

二、比例性假定

规模收益不变假定

三、相加性假定

无交互作用假定

四、直接消耗系数相对稳定假定

动态假定

第二章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基本要求:

掌握产品实物型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UV表各个象限的经济意义,各种投入产出的行平衡关系和列平衡关系,理解UV表的意义以及如何将推导成商品×商品表和部门×部门表。

第一节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和平衡关系

一、表式结构

第一象限的经济意义

第二象限的经济意义

二、平衡关系

行平衡关系

三、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和局限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

第二节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和平衡关系

一、表式结构

  第一象限的经济意义

第二象限的经济意义

第三象限的经济意义

二、平衡关系

行平衡关系

列平衡关系

同一个部门的平衡关系

全社会的平衡关系

三、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

既综合又具体地反映经济关系

既可以从使用价值形态又可以从价值形态反映社会产品的运动

既可以用表格形式又可以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问题

第三节UV表

一、UV表的表式结构

U表的经济意义

V表的经济意义

二、平衡关系

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平衡

部门总投入与总产出的平衡

三、商品×商品表的推导

在商品工艺假定下推导商品×商品表

在产业部门工艺假定下推导商品×商品表

在混合工艺假定下推导商品×商品表

四、部门×部门表的推导

在市场份额假定下推导部门×部门表

在产品比例假定下推导部门×部门表

第三章基本的投入产出参数

基本要求:

掌握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意义、特点和计算,投入产出行模型和列模型,完全消耗系数与完全需求系数的联系和区别,利用完全需求系数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第一节直接消耗系数

一、直接消耗系数的意义

直接消耗系数概念

直接消耗系数的求解

二、直接消耗系数的特点

(一)价值型直接消耗系数的特点

非负且小于1

的列和小于1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的特点

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与价值型直接消耗系数的的关系

可以等于和大于1

主对角上的

必定小于1

三、引进直接消耗系数的投入产出模型

行模型

列模型

第二节完全消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

一、完全消耗系数的意义

完全消耗系数概念

完全消耗系数的求解

利用与

的关系求解

矩阵幂级数求解

二、完全消耗系数的特点

是对最终使用(产品)而言

一般大于对应的

价值型

可以等于大于1

三、引进完全消耗系数的投入产出模型

四、完全需求系数

完全需求系数的意义

影响力及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及感应度系数

第三节其它投入产出系数

一、固定资本折旧系数

二、劳动报酬系数

三、生产税净额系数

四、营业盈余系数

第四章投入产出模型的求解条件

理解投入产出的经济条件,了解投入产出数学条件的推导。

第一节经济条件

一、总产出非负

二、直接消耗本部门产品的系数小于1

价值型直接消耗系数及其列和小于1

第二节数学条件

一、(I―C)可逆

二、(I―A)可逆

三、(I―A

)可逆

第五章投入产出模型在重大比例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

掌握如何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分析、消费和投资比例关系分析、宏观经济效益分析分析。

第一节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分析

一、投入产出模型在分析两大部类比例关系中的作用

传统分析的局限

投入产出模型分析的优点

二、两大部类产品的数量构成的确定

实物构成

价值构成

三、比例分析

第二节消费和投资比例关系分析

一、消费和投资总量的比例

二、消费和投资的内部构成分析

消费构成系数投资构成系数

四、消费和投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宏观经济效益分析分析

一、投入产出表中的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指标

劳动消耗指标劳动成果指标

二、物化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分析

三、活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六章投入产出模型在制定规划和综合平衡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

掌握如何利用投入产出表制定规划和各种方法的利弊,能够计算当一种产品的总量发生变化时,其它部门将发生多大量的变化,了解投入产出模型在最优规划中的应用。

第一节在制定规划中的应用

一、从总产品出发制定规划

方法和步骤优点和局限

二、从最终产品发制定规划

方法和步骤优点和局限

三、从部分总产品和部分最终产品出发制定规划

方法和步骤优点和局限

四、综合方法制定规划

方法和步骤

第二节在综合平衡中的应用

一、某些产品的中间需求增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二、某种产品总量调整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三、劳动报酬变化对劳动就业量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在最优规划中的应用

一、最优规划与投入产出模型

二、最优规划的投入产出约束条件

部门约束生产能力约束劳动力约束重要资源约束各种平衡约束

三、最优规划的目标函数

 

第七章投入产出模型在价格形成和分析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

掌握如何利用投入产出表建立价格方程,能够计算当一种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其它部门价格将发生多大量的变化,利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利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价格问题有什么不同。

第一节价格方程

一、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二、价格方程的建立

三、如何确定平均营业盈余率

按平均工资营业盈余率确定

按平均成本营业盈余率确定

按平均资金营业盈余率确定

第二节增加值因素变化对价格体系的影响分析

一、增加值因素变化对价格体系影响的模型

二、增加值因素变化对价格体系影响的分析

第三节一种或若干种产品价格变化对价格体系的影响分析

一、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对价格体系影响的分析

实物表分析模型及其经济意义价值表分析模型及其经济意义

二、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价格体系影响的分析

三、若干种商品价格变化对价格体系影响的分析

第八章投入产出模型的若干方法论

基本要求:

了解投入产出表的部门确定原则和资料的来源,掌握修订直接消耗系数的RAS法,了解副产品和联产品的处理方式。

第一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一、投入产出表的部门确定原则

中心产品原则地方计划原则长远规划原则

二、投入产出表的资料来源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市场法费用法

(二)纯部门资料的分解

总产出的分解中间流量的分解最终使用的分解增加值的分解

三、编制投入产出表在价格

生产者价格消费者价格流通费用的分解

第二节直接消耗系数的修订

一、问题的提出

二、修订直接消耗系数的非数学方法

法重点系数修订法

三、修订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方法

RAS法

RAS法的基本思想RAS法的步骤RAS法的数学表达式RAS法的假定

改进的和再改进的RAS法

平均增加倍率法

第三节副产品和联产品的处理方式

一、转移方式处理

二、一揽子方式处理

三、分解方式处理

四、斯通方式处理

第九章地区投入产出模型

了解地区投入产出表的必要性,地区投入产出模型与全国投入产出模型的区别,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编表的特点和应用的特殊性。

第一节地区投入产出分析的必要性

一、地区的概念

行政区划地区经济区划地区地理区划地区

二、建立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必要性

是发挥地区优势,进行地区综合平衡的需要

是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局部与局部经济关系的需要

是提高地区科学管理水平的需要

三、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

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部门分类的特点

对调入调出反映的特点

编表的特点

第二节地区投入产出表的表式和模型

一、地区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四个象限的经济意义两个行平衡关系

二、地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七个象限的经济意义

本地产品分配使用平衡关系调入产品分配使用平衡关系生产平衡关系

三、两种直接消耗系数

本地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调入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第三节地区投入产出表的主要作用

一、地区主要比例关系分析

地区比例关系分析的特点

二、地区调入产品数量和构成分析

第一十章企业投入产出模型

基本要求:

了解企业投入产出表的必要性,企业投入产出表与地区表的异同,理解企业投入产出模型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企业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一、价值型企业投入产出表

结构特点平衡关系

二、实物型企业投入产出表

三、矩形企业投入产出表

第二节企业投入产出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一、生产结构分析

二、主要生产、次要生产、辅助生产的关系分析

三、制订以产定销的生产计划和最优规划

四、制订合理价格

三、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学时

2

6

4

4

4

4

4

4

2

2

参考书目

庞皓向蓉美《投入产出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

董承章《投入产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2月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编制方法》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