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5106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docx

《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docx

汽车造型读书报告解读

《汽车造型》读书报告

《车辆造型》读书报告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汽车产销量连年创新高,而随着人们荷包的鼓实,传统的“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早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标准,无论是要求舒适,还是表现社会地位和欣赏价值,体现与社会的和谐,消费者总对汽车造型有很高的期望。

为了在越来越重要的中国市场上分得一份羹,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拿出看家法宝,于是,各种造型优美、花样繁新的大小车型充斥在中国街头。

而对于即将要踏入汽车行业的我们来说,在学习好汽车技术的同时,也亟需全面了解汽车造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提高我们的创新设计能力,值得高兴的是,学校课程设置安排了《汽车造型》这门课程,在申老师的授课下,我们对《汽车造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增长了不少知识,也对汽车造型设计这门独特的艺术增加了不少兴趣。

一、车辆造型的主要内容与工作程序

汽车造型设计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专业,它涉及很多门类的科学领域,如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学、制造工艺学、经济学、商业心理学、环境学等。

另外,造型中的美的概念和时代感不是抽象或固定的。

它随着科学发展水平物质条件、时间、人的审美格调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断的演变。

当代顶级跑车兰博基尼盖拉多的造型,包含现代最先进的设计要素

1、造型艺术设计的内容

汽车的艺术形象包括

1.1外貌设计

1.2汽车的内部装饰

1)附件的选型及覆饰材料的选择

如摇窗机、门窗、拉手、照明灯具、烟灰缸及内行李架等。

2)仪表盘、方向盘、座椅等的选型和造型

主要从人机工程学考虑——操纵使用方便,符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安全、可靠、提高生产效率。

2、汽车造型艺术的工作程序

汽车造型艺术是设计人员用来表达设计意图的应用艺术,带有很强的专业特点。

模型的制造周期长、工作量大、成本高,不便生产,一般制作小比例模型。

二、车辆造型的美学基础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美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真与善的内容同和谐的形式相统一的,丰富独特的,能引起人的愉悦心情的生活形象。

一般说来,美具有下列几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征:

(一)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形象性与理智性的统一;

(三)真实性与功利性的统一;

(四)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汽车美学理念的实现,主要突出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一)功能美FunctionalBeauty

(二)技术美BeautyofTechnology

(三)材料美BeautyofMaterial

(四)形式美FormalBeauty

汽车造型是工业设计,汽车的造型要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脱离了社会的土壤,就很难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标准的汽车。

四、车辆造型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1.汽车造型的演变

汽车的历史。

在一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中,汽车的形状也是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迁。

从粗糙的“马车”到火柴盒般的箱形汽车,再到很卡通的甲壳虫汽车,还有船型、鱼型、楔型,汽车的身材越来越好看,线条越来越代美。

“马车”的年代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劳斯莱斯公司、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

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

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天马的“马车”。

箱形汽车的年代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

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

这种车以其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并以产量之高而著称于世。

福特还首先采用“流水作业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为今天的汽车生产所继承。

早期的箱型汽车以美国的福特T型车最为著名,年产量达到30万辆,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70%-80%。

  此外,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莱部看准了用户多样化的要求,于1928年制造出在散热器罩、发动机通风口和轮罩上增加豪华装饰的汽车,从而博得了用户的欢迎。

流线型汽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

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流线型汽车。

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是从德国的“大众”开始的。

1933年德国的独裁者希特勒要求保时捷(1875-1951)设计一种大众化的汽车,保时捷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

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甲壳虫型汽车直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并开始畅销世界各地,同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二千万辆的记录而著称于世。

船型汽车

  船型车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溶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这种车是设计者首次把人体工程学应用在汽车的设计上。

强调以人为主体的设计思想。

船型汽车不论从外形上还是从性能上来看都优于甲壳虫型汽车。

而且还解决了甲壳虫型汽车对横风不稳定的问题。

从5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不论是美国还是欧亚大陆,不管是大型车或者是中、小型车都采用了船型车身。

从而使船型造型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车型。

鱼型汽车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

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

由于斜背式汽车的背部像鱼的脊背,所以这类车称为“鱼型汽车”。

鱼型汽车和甲壳虫型汽车光从背部来看很相似,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出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比较平顺,涡流阻力也较小。

另外鱼型汽车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车室宽大,视野开阔,舒适性也好,另外鱼型汽车还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

鱼型汽车存在的缺点是结构上有一些缺陷,而且对横风的不稳定性。

楔型汽车时代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人们设想了种种方案,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种模型的设计方法。

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

1963年司蒂倍克·阿本提第一次设计了楔型小客车。

楔型车在高速汽车设计方面已接近于理想的造型。

现在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国都已生产出带有楔型效果的小客车,这些汽车的外形清爽利落、简洁大方,具有现代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2.汽车造型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更具个性化和特色。

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

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A.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B.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C.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D.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

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汽车空气动力学个性的比亚迪F0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

“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

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

未来的车身造型设计将在车身外观设计、人机工程以及室内环境等方面更加注意人性化的发展。

4)虚拟化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车身造型中应用,使得造型设计中可采用计算机模拟色彩、纹理、质感、背景、阴影及运用三维视觉效果生成虚拟汽车车身造型并实施漫游。

通过仿真设备和虚幻环境的动态模型创造出人能够感知的虚拟现实,完全替代传统的实体模型和造型效果图的平面表述方式,甚至能做到未出实车而能体验实车的感觉,使车身造型技术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

荣威550的自律航法GPS全球定位系统用CATIA设计的汽车

5)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市场和用户对新技术扣新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制造厂商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产品更新换代,这就使得各公司不得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弥补资金和技术力量之不足,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汽车造型设计就逐步摆脱国家和地域的束缚,日渐走向全球

五、车辆造型的手法和技巧

在汽车的艺术造型过程中,除了反复、合理、恰当地运用前面所学的一些知识外,造型的技巧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技巧是理论的运用,又是实践的总结。

需在生产和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补充,不断提高。

只有具有高超的造型技巧,才能使我们所塑造的形体生动、形象。

1、汽车的室内造型设计

最高速度、油耗、空气动力学,这些都很重要,但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将重点从性能转移到车厢内部。

由于交通速度的减慢和长途旅行的增加,车辆的舒适性、用户友好性、装备、外观和内饰越来越重要,除了利用人机工程学合理的设计以使驾驶者方便的操纵外,新型潮流的室内实际还应满足更多要求,如:

2、汽车造型的视觉传达

2.1汽车比例

造型的首要问题是:

获得良好、匀称的比例。

1)基本尺寸和形状

由:

道路、汽车法规总布置

使用、修理要求经总布置设计形状

制造、工艺条件造型

表征基本形状的尺寸有:

总长、总宽、总高、轴距、前悬、后悬及车身的各部分尺寸等。

2)匀称比例的获得

常用手法:

①和总体设计人员一道,协调、修改基本尺寸;

→形成各种比例关系的相互联系——不同方案比较。

目的:

——使功能、艺术有机结合。

②不同类型汽车,因用途和性能不同各部分尺寸和比例不同,但同类型车,尺寸和布置的相似之处较多。

——统计,分析国内外同类型汽车各部分的尺寸和比例,从中找出一些常用的、受人欢迎的比例。

由国内外前置发动机客车轴距和总长尺寸关系的统计知:

小客车:

轴距/总长=1/1.618——1/1.9范围

大、中型客车:

轴距/总长=1/1.90——1/2.1278范围

欧洲小客车前后悬较短,比例偏大;

美国车头尾较长,比值偏小。

由后置发动机客车轴距和总长尺寸关系的统计知:

小客车:

轴距/总长=1/1.618——1/1.9左右

中大型客车:

轴距/总长=1/1.90——1/2.1278左右

前置发动机客车和后置发动机客车前、后悬和轴距尺寸的比例关系

前置发动机客车:

前悬/轴距=1/2.5——1/3.6范围

后悬/轴距=1/1.529——1/2范围

后置发动机客车:

前悬/轴距=1/2.14——1/2.69范围

后悬/轴距=1/1.5——1/1.774范围

3)汽车尺寸的法规

各国都对汽车的外廓尺寸参数用法律形式作出了规定——法规,如:

日本保安基准;

欧洲共同体、联合国36号法规;

经互会《客车分类及通用技术条件》;

中国《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等。

不符合标准,就不许出厂和在公路上行驶。

例如,日本运输省规定改装车、专用车的整车尺寸限制:

整车尺寸

普通型车

小型车

全长

12米以下

4.7米以下

全宽

2.5米以下

1.7米以下

全高

3.3米以下

2.0米以下

另外,规定后悬和轴距的关系为:

车型

普通货车

小型货车

厢式货车、各种容罐车

后悬A

1/2轴距以下

11/20轴距以下

2/3轴距以下

CA770三排座:

轴距/总长=

CA773两排座:

轴距/总长=

CA771两排座:

轴距/总长=

Benz 600:

轴距/总长=

2.2汽车造型与视觉规律

1)汽车仿生设计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开始成为汽车设计灵感的来源,而这种目前被汽车设计者们广泛采用的设计思路被称之为“仿生”。

汽车的仿生设计为给汽车

植入更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动感元素。

吉利熊猫前脸采用大嘴式设计,整车造型非常圆润。

在现今的汽车设计中,运用仿生学原理的例子屡见不鲜:

奔驰超跑SLSAMG的鸥翼式车门、保时捷911的青蛙式造型等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经典。

在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指引下,生物身上大多部位都是经过不断进化,它们必须跑的更快、跳得更高。

如此独特的身体构造对于设计汽车是极具指导意义的。

1)汽车造型的色彩设计(注意问题)

色彩给人的心理感觉

原因:

人类长期劳动实践逐渐形成、完善起来的,是人的视觉与各种感

觉器官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复杂的联系。

例:

看见:

黄橙色→炎热的太阳、火——暖的色彩;

蓝紫色→广阔的海洋、幽远的天空——远的色彩;

红色→革命、战斗、革命先辈血洒疆场——象征革命;

绿色→生机勃勃的原野——象征欣欣向荣。

上述例子,生活实践和艺术创作中举不胜举。

2)汽车造型的风格设计

汽车是改变人类生活的不朽的发明与创造,它不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载工具,而且是特殊的艺术品,为我们居住的环境增添了一道流动亮丽的风景线。

汽车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人类许多的梦想,人们把几乎所有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都集合到它的身上,而汽车的造型及风格就在文化、科技的不断汇集中发展和演变,成为了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地区和文化的差异,各国的汽车造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1.美国风格

 美国的汽车一般比其他国家的汽车更宽、更长,车身线条硬朗粗犷、强劲有力,前脸多为华丽的散热器栅格,车窗周围镶有镀铬装饰亮条,而且车厢极宽,轮毂巨大,看上去气势十足。

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开拓世界市场,美国各大汽车制造商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基础,兼并了许多世界品牌,并在欧洲和亚洲建立了多个设计工作室,启用当地设计师,针对各个市场开发车型。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车的造型也吸取了不少其他国家的造型理念,风格日趋多样化。

其中,福特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新边锋”的设计概念并对21世纪后的各国汽车造型产生了巨大影响。

虽然由于燃油危机和环境的恶化,美国车夸张粗犷的造型特点正在慢慢收敛并开始“瘦身”,但是在茫茫车流中,最容易被认出来的还是美国车。

2.德国风格

 作为传统工业强国,德国汽车拥有的技术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德国的汽车向来以品质和做工著称,每款产品都体现出德国人精细、严谨的作风。

不过在汽车造型上,德国人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造型严谨而传统,给人以一种坚固和耐用的感觉。

沉稳有余,激情不足。

虽然宝马公司以2000年后的激进造型在美国和亚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然而,在德国本土却也丢失了不少忠实的客户,使得公司不得不重新来审视这些新的设计。

从2005年新款3系列轿车开始,宝马公司逐渐把将先前过于激进的外表收敛起来,采用了更加简洁的线条,提升了造型的内涵。

宝马公司的革新历程,为其它几家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大众两大公司在近两年的新产品开发上都对产品造型的革新较为谨慎,力求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德国奔驰美国通用卡迪拉克

3.英国风格

 英国的车厂一直以生产高级车型为主。

然而英国人保守的营销理念加上高昂制造成本,使英国汽车市场份额极低,直接造成了英国汽车工业的衰败。

英国汽车也如同没落的贵族一样,在市场上艰难地寻求出路,各大厂商不是被兼并就是破产。

英国汽车造型一直以经典风格为主,保留着早期流线型时代的一些典型特征,车身线条多以优雅流畅的曲线为主,激进大胆的造型可谓凤毛麟角。

虽然如此,由于英国车独特的古典风格和贵族气质,还是能得到一部分品味独特的顾客青睐。

4.法国风格

 法国的汽车公司非常善于突破和革新,生产的汽车个性鲜明,不入俗流。

同时,凭着法国人对艺术的独特品味,法国轿车经常会有一些令人惊叹的设计出现,比如2005年推出的雪铁龙C4轿车。

法国轿车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楔形的车身配以奔放的线条,所以许多汽车爱好者都说,法国轿车的造型往往都是引导潮流的,就和法国巴黎的香水和时装那样。

英国宾利法国标致

5.意大利风格

 意大利是欧洲最具艺术气息的国家,其汽车造型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意大利设计的轿车具有很浓郁的艺术气息,在造型上都很注重车身整体的比例,对曲线和直线的运用以及车身变化的节奏感掌握得炉火纯青,而且在细节造型上(如车灯造型)强调简洁明快的风格,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

意大利的汽车产量不高,但造型师却非常多很多都有自己的汽车设计公司,整体实力相当强,许多经典的轿车造型都出自他们手中。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乔吉托•乔治亚罗和他的“Italdesign”设计公司以及平宁法尼纳的“Pininfarina”设计公司。

世界上许多的汽车厂商都和他们保持着合作关系。

这两家公司的轿车造型风格各有千秋乔治亚罗设计的轿车线条都比较简洁有力,对曲线的运用十分讲究,喜爱流畅光滑的表面形式和细腻的局部造型,强调车身的韵律感。

平宁法尼纳设计的轿车则非常注重空气动力性能,多为长头短尾的车身布局,线条比较锐利,车头较尖,车灯较窄,前后窗的斜度很大,尾部上翘,侧面呈明显的楔形,车身表面拉出的棱线又尖又长,运动感十分强烈。

典型意大利风格法拉利

6.日本风格

 日本轿车造型早先以模仿欧美车型为主。

为了经济和实用,日本轿车造型都非常简单,以至于如果不看车标就很难分清到底是那个品牌。

不过这种务实、中庸的造型风格还是得到了大量的拥护者,尤其是中国。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汽车设计发展迅猛,日本人开始认识到汽车造型中文化与风格的重要性,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本土设计师,将东方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了汽车造型当中,并着力体现一种高科技未来感。

进入21世纪后,日本轿车逐渐形成了一种“东西合璧”的造型风格。

而对于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消费者,汽车也有不同的造型追求

 

六、车辆造型与空气动力学

汽车的空气动力学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对空气阻力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以及如何减小空气阻力,是汽车空气动力学最早研究的课题。

减小空气阻力是汽车外形设计的要求之一。

1、空气阻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形状阻力;取决于车身主体形状。

B.干扰阻力;车身表面的凸起物引起的阻力。

C.内部阻力;满足冷却、通风等需要,使空气流经车体内部时构成的阻力。

D.诱导阻力;空气升力在水平方向的投影。

E.摩擦阻力;由于空气粘性作用在车身表面产生的切向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

2、减小空气阻力系数CD值要遵循的要点:

1)车身前部

A.发动机盖应向前下倾;

B.面与面交接处的棱角应为圆柱状;

C.风窗玻璃应尽可能“躺平”,且与车顶圆滑过渡;

D.尽量减少灯、后视镜和门把手等凸出物;

E.在保险杠下面,应安装合适的扰流板;

F.车轮盖应与轮胎相平。

保险杠扰流板面与面交接处的棱角应为圆柱状

2)整车

A.水平投影应为腰鼓形;

B.后端稍稍收缩,前端呈半圆形。

3)汽车后部

A.最好采用舱背式或直背式;

B.应安装后扰流板;

C.若用折背式,则行李箱盖板至地面距离应高些,长度要短些;

D.后面应采用鸭尾式结构。

4)车身底部

所有零件应在车身下平面内且较平整,最好有平滑的盖板盖住底部。

5)发动机冷却通风系统

仔细选择进风口与出风口的位置,精心设计内部风道。

 

七、在车辆造型中如何表现民族风格和时代感

1、中国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具体到设计对中国元素的应用,首先设计思想应该以中国元素形而上方面的思想精髓为指导思路,然后借鉴中国元素中形而下方面的元素开展具体设计。

1)形而上的设计思想

纵观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无不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

德国车的规矩严谨,日本车的经济细致,美国车的豪华风格,法国车的浪漫情调,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

中国车应该突出什么特点来体现中国元素呢?

中国元素不仅仅是简单的中国文化堆积,而是自然生发于中国民族性之中。

把在汽车设计中,中国元素应该体现在中庸和谐,大气周到上来。

当然不仅仅体现在造型设计上,包括性能设计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当前中国现状是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差异大、平均收入低、贫富差距大、石油资源较贫乏等,包括我们的民族特性是亚洲人种,勤奋、聪明、个人奋斗、爱随大流、讲排场、注重家庭等其实都是中国元素的体现。

从以上基本元素中剔除任何文化对汽车都要求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等共通的性能价格要求外,在诉求上中庸和谐,大气周到应该是设计目标。

中庸曾经是中国人最信仰的生活哲理,其实现在也是如此,不过现在使用更多的一个词是和谐。

和谐是为了达到一种平衡,在汽车造型的设计中达到一种夸张与内敛的统一也是一种艺术。

凡造型夸张的汽车和造型老旧的汽车在中国都不是很受欢迎即是很好的证明(当然有的地方要排除经济因素)。

不管是奥迪还是别克,在进入中国之后都加入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中庸、内敛、大气。

2)形而下的设计元素

作为造型设计师,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中国颜色、中国线条完美的融入进汽车造型设计当中是一个重大课题。

首先从颜色说起。

每一个民族在心理上对颜色的感觉有显著的不同。

人民对于莫种颜色的喜恶往往源自本民族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信仰。

因此,颜色也具备符号性,尽管它必须依附于具体的载体(历史、传说、物件)。

有没有中国独有的中国色呢?

看了张艺谋的电影,很多外国人认为大红大绿等就是中国色。

其实大红大绿只能算中国的民间色,不能代表中国色。

认真参观故宫和中国寺院的人都能发现真正的中国色。

中国有自己的三原色,虽然也是红、绿、蓝,但和西方的红绿蓝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的红是珊瑚红,绿是绿松石的绿,蓝是青金石的蓝,这三种色是国画颜料的根本色,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色。

比如蓝色,西方人最喜爱的是宝石蓝,但中国人是青金石蓝,所以中国所有寺庙里菩萨和如来头顶色是青金石蓝,无比庄重;西方基督教堂的穹顶都是蓝宝石的蓝。

因此,研究和开发中国颜色漆料,不论在车身喷涂,还是在内饰上应用,都会传达中国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受中国人民欢迎。

中国青釉色

第二个方面是中国线条。

生活中任何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形状和轮廓线条,物体的不同运动,也呈现出不同的线条组合,站立着的人和跑着的人线条结构都不同,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对各种物体的外沿线条轮廊及运动物体的线条变化有了深刻的印象和经验,所以反过来,通过一定线条的组合,人们就能联想到某种物体的形态和运动。

因此,所有造型艺术都应非常重视线条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它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语言。

综观中国立体造型史,从夏商周以前红山文化中的古陶器制作用线条和图案,到夏商周的青铜器,再到汉代的漆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