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6章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1463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6章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6章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6章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6章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6章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6章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x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6章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6章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6章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docx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6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本讲复习脉络:

考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影响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1)自然背景

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②自然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背景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2.实施西气东输的线路和原因

(1)西气东输的线路

①一期工程线路:

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宁、陕、晋、豫、皖、苏最后到达上海。

②二期工程线路:

主干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

(2)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相对贫乏,但需求量大;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能源构成中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③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

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

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1.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并非没有污染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来说,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但天然气并非没有污染,只是污染较轻。

2.城市分布并非是影响西气东输管线走向的唯一因素

城市分布决定了天然气市场消费量,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但地形、地质、河流、补充气源等也影响管线的走向。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如下表: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考向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

(2017·湖北联考)读下图,回答1~2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C.补充气源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1.C 2.A [第1题,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西气东输线路从此地经过可以补充气源。

第2题,我国油气在分布地与消费地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现象,油气资源分布具有西多东少的特点,而油气资源的消费则相反,这使得我国必须大范围调配能源资源。

]

3.2015年9月,俄罗斯批准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方区段“科维特卡—萨扬斯克—伊尔库茨克”建设项目。

读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走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俄罗斯在东线天然气管道铺设时需要克服的困难。

(2)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部分路段采用地下埋设,试分析其优点。

(3)说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经过大庆和上海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俄罗斯在东线天然气管道铺设时需要克服的困难可从气候、土壤、地形、交通等方面回答。

(2)题,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部分路段采用地下埋设,其优点主要从保护耕地资源和保证管道运输安全等方面回答。

第(3)题,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经过大庆的原因可从利用当地基础设施、补充气源等方面分析,经过上海的原因主要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回答。

【答案】 

(1)气候寒冷;多年冻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

(2)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管道运输安全。

(3)经过大庆的原因:

利用当地基础设施;补充气源。

经过上海的原因:

市场需求量大。

●考向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特点及影响

(2017·泰安模拟)读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完成4~5题。

上市公司

流通股本(万)

2001年每股受益(元)

行业属性

宝钢股份

187700

0.20

钢铁

中国石化

280000

0.162

石化

禾嘉股份

7650

0.084

农业

华菱管线

450000

0.2682

钢铁

新兴铸管

21970

0.616

钢铁

石油龙昌

7581

0.041

石化

太原重工

14400

0.055

机械

申能股份

41099

0.64

电力

4.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是(  )

A.新兴铸管B.申能股份

C.华菱管线D.宝钢股份

5.相关上市公司受益较高的原因是(  )

A.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管,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多

B.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可使发电成本大幅下降

C.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

D.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石油产品

4.C 5.A [第4题,由表可知上市公司的受益等于每股收益乘以流通股本,通过计算可知收益最高的是华菱管线:

450000×0.2682=120690元,故选项C正确。

第5题,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输送产品是天然气,主要输送方式是管道运输;由表格可知收益较高的公司如华菱管线等,它们多属于钢铁、石化等行业,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管,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增多,所以排除选项B、C、D,故选项A正确。

]

6.(2017·济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缅油气管道分布图。

材料二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

2013年7月28日中缅油气管道(从中东进口,再通过管道输送)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1)结合图文材料从地质、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设不利的自然条件。

(2)与传统的海上油气运输航线相比,铺设中缅油气管道有哪些好处?

(3)试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开通对我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 

(1)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经过众多山地河流(或山河相间的地形),地势起伏大;雨季多暴雨,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

(2)可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增加油气运输量;不受天气、气候影响等。

(3)可增加我国能源供给的多样性,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减小能源风险;保障能源安全;可增加中国和缅甸的经济贸易联系;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等。

解题技巧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而这些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

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

1.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

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③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本地少。

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考点二|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读我国重要的资源调配工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重要的资源调配工程

(1)工程名称:

甲为西电东送工程;乙为南水北调工程;丙为西气东输工程。

(2)工程目的:

甲、丙主要为我国东部地区输送能源资源;乙主要为我国北方地区提供水资源。

2.工程基本特点

(1)南水北调

(2)西电东送

①A地区资源以煤炭为主,电力调配工程输出以火电为主。

②B地区建有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电力调配工程输出以水电为主。

③C地区能源资源有煤炭、水能,能源调配工程输出既有水电,也有火电。

3.区域经济发展决定资源调配工程建设

(1)能源调配工程的目标市场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对能源需求量大。

(2)电力能源的调入,最突出的环境效益是保护和改善大气质量。

1.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三线方案比较

线路

西线

中线

东线

调水源地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和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

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后期三峡水库输水到丹江口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附近

线路走向

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道,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秦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基本上可以自流到京、津

利用大运河提水北送,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然后分两路:

一路向北,经隧道穿越黄河至天津;另一路向东,经济南,输水至胶东地区

可调水量

较小

较大

源地水质

最好

较好

地形、地势的影响

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虽然地势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向北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

(2)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②不利影响:

中线和东线使北方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中线还会对汉江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等产生较大影响。

2.西电东送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北线:

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中线:

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

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地区

●考向1 南水北调分析

(2017·湖北四校联考)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  )

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   B.保障城乡用水

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D.提高通航能力

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