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2958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docx

《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docx

3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一、名词解释:

1、董仲舒:

西汉儒学代表,今文经学大师。

广州(今河北景县)人。

曾任博士,江都王相、中大夫。

专治《春秋公羊传》。

武帝时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武帝采纳,从此开始确立儒家为官方正统思想。

将儒家学说与阴阳五行说结合,提倡“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识、有感情的人格神,皇帝是天在人间的代理人。

皇帝的行为可以与天感通,天通过“祥端”与“灾异”表达对皇帝作为的赞许或警告。

主张维护封建大一统,限制豪强兼并。

提出“三统”“三正”的历史观,认为封建纲常永恒不变,历史发展仅仅是服色、历法等形式上的改变,并宣扬“凡物皆有和偶”等观点,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主从关系作论证。

著作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2、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清议盛行,对时政有很大影响。

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人物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地抨击,其手段是上奏书,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后汉书•党锢列传》),兴起"清议"之风.当时的太学成为京师"清议"的中心.太学生们推崇李膺,陈蕃,王畅等人为其领袖和楷模.桓帝时延熹九年(166),逮捕了李膺等200余人,后虽赦免回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此为第一次"党锢"事件.灵帝时,又起用了李膺等一些被禁锢的名士,建宁二年(169)由于他们谋除宦官集团之事泄露,宦官集团再次以"部党"罪名逮捕了李膺等百余人,使这些人皆死于狱中,宦官集团又对他们五服以内的亲属免官禁锢,此为第二次"党锢"事件.

3、郡县制

由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初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

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

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内级制。

秦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加到四十多郡。

下设县、郡、县官均为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

4、五族共和:

是孙中山先生团结中华各民族的政治纲领之一。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5、《春秋》及三传:

鲁国编年史,起自公元前722年,讫于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6、乾嘉学派: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

导源于清初顾炎武,他主张根据经书和历史立论,以达到“明道救世”的目的。

到乾嘉时,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谓“朴学”(注重名物训诂考证的古文经学派)。

这派学者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制度;对古籍和史料的整理,有较大贡献。

7、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

言“百家”者,泛指其多,非实有其数。

《庄子•天下》及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均对“百家”进行分类,汉班固据刘歆《七略》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各派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如天道观、认识观、人性论、名实关系、伦理礼法以及各种政治主张。

又互相影响,百家学说中的命题包含着后代许多学说的萌芽形态,成为后代思想家的思想数据和理论形式,并被加以改造和发展。

8、《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洪秀全在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1)主要内容:

在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在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在社会关系上,主张人人平等;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产生根源

第一,社会根源:

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人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

第二,历史根源:

“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

第三,阶级根源: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他们迫切的现实愿望,以及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3)评价认识

第一,强烈的革命性:

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纪(纲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第二,空想性:

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

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治逐步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

此外,加上当时的战争环境,这个制度根本无法实施。

第三,落后性:

此纲领是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结论:

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的牢固基础,不可能提出彻底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更不能阻止政权的封建化,革命的高潮隐含着危机。

9、萨尔浒战役:

萨尔浒之败,十万明军全军覆没,明朝丢失东北三省和内蒙东部,满清崛起,成为明朝最大的威胁。

此战明军四路大军表现都可为英勇,

10、靖康之变:

中国宋代钦宗靖康年间金灭北宋的事件。

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南下,渡过黄河,直抵北宋东京开封城。

宋钦宗派使者赴金营求和。

金军提出:

宋须交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牛马骡各1万头匹、驼1000头、杂色缎100万匹、绢帛100万匹;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间三镇(称三镇,即包括其所属州县);尊金帝为伯父;以宋亲王、宰相作人质,送金军北渡黄河,才许议和。

金军攻城,宋守军多次击退金军。

但宋钦宗仍继续与金议和,答应了金赔款和割地的要求。

金撤军北归。

同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侵。

闰十一月初,东京城破。

宋钦宗亲赴金营,献上降表。

从十二月起,金军大肆搜刮宋廷的府库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

次年四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北撤。

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掠去。

北宋灭亡。

11、商鞅变法:

商鞅即卫国公孙鞅,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

少好刑名之学,公元前359年,卫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续修穆公之业,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先以帝道说之,孝公时时瞌睡;次以王道说之,然而犹未中旨;最后以霸道说之,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强国主张,孝公大悦,任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

(一)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

(二)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到了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

(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

(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五)开始按户按人口徵收军赋;(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两次变法,使得秦国大治。

12、孔子:

(前551—前479)

春秋晚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名丘,字仲尼,儒家创始人。

先世为宋国贵族,曾祖孔防叔避祸迁鲁。

父叔梁纥为武士。

少“贫且贱”,及长,曾任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牲畜的乘田。

深好学问,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琴于师襄。

鲁定公九年(前501),五十一岁时任中都宰。

十年,鲁、齐夹谷之会时相定公。

旋任大司寇。

十二年,因政治主张与执政的“三桓”不合,遂离开鲁国,自此周游卫、陈、曹、宋、郑、蔡等国,终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六十八岁时回到鲁国。

四十岁前后即聚徒讲学,相传弟子三千,著名者达七十人。

曾整理研究《诗》、《书》、《周易》等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宣传“仁”的学说,“仁”包括忠、孝、宽、惠等内容,认为“仁”即“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妥协和亲善。

贯彻“仁”时,要以“礼”为依据,故说“克己复礼为仁”。

对鬼神采取既不否定也不重视,“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

在政治和经济上,要求当政者实行教化和宽惠政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同时要求人民对上也要顺从和易使,反对犯上作乱,提出君、臣、父、子各守名分的主张。

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

在教学态度上,有“学而不厌,诲而不倦”的精神,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的思想。

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途径;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

但鄙视“学稼”、“学圃”,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

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被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其本人也被尊为圣人,对后世影响极大。

6、洋务派是如何形成的?

有什么历史作用?

是封建统治阶级中一部分官僚在外国入侵与国内农民起义双重打击下采取西方

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来挽救清朝统治危机。

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的一种自救运动。

7、辛亥革命对民初思想文化有什么影响?

8、评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官督商办企业:

特点1、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仍然具有明显封建性。

2、洋务派民用企业大多具有垄断性起到压抑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3、

经营管理极端腐败,是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

少数人发了横财而企业亏损严重。

4、它是作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对立物出现的受到外国资本主义者的排挤和打击。

但是又对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

10、简论“九品中正制”

曹丕建魏后,改变了这一用人方针,为了取得豪强地主的支持,他采纳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

其办法是由司徒在中央选一批当大官的士族,让他们当原籍州郡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郡士人,根据门第、德、才三项标准分为九品,写出评状,呈报吏部,作为选官用人的标准。

这种用人政策与唯才是用相比,无疑是有所倒退。

11、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民族革命纲领及其重大意义?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宣言在正确分析了国际形势和国内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宣言同时指出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这是党的最低纲领。

也是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提出,初步解决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问题,特别是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了革命的对象,并初步解决了革命的动力问题。

这对于当时的革命斗争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以后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奠定了基础。

12、简述汉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分析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悉达多•乔答摩创立的宗教,公元前六世纪形成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地跨今印度尼泊尔之间)。

东汉初年,上流社会的一些达官贵人对佛教产生兴趣,开始学习佛教。

67年(永平十年)汉时帝夜梦金人,派郎中蔡愔等使于天竺,邀请天竺沙门摄摩腾和竺法兰,以白马驮载经像而还,中国始有“少门及跑拜之法”。

此后,西域沙门安世高等先后来到洛阳翻译佛经,佛教在中国有了部分忠实的信徒。

所有这些,都说明佛教在东汉时期正式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到南北朝时期,达到泛滥的程度。

如萧梁时僧尼之数几乎占人口的一半,北周北齐的僧尼也达到400余万。

原因一是南北时期国家分裂,战争频繁,人们为了摆脱困境,许多人希望得到寺院的庇护;二是南北朝的一些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如北魏、萧梁和北齐的统治者就是如此;三是西域高僧如鸠摩罗什等来到中国,加速了佛教的传播。

佛教在数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泛滥,但并没有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国教。

究其原因,一是当时儒道与佛争论激烈;二是范缜撰写了《神灭论》一书,从理论上对佛教进行了沉重的打击;三是佛教经济与地主经济发生了冲突。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五、六百年的传播,至唐朝达到了最盛阶段。

但它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时,尊道抑佛,先道后佛。

但因其有利统治,太宗后亦倡之,净士宗流行。

武则天为“改唐为周”,掀起第一个崇佛高潮。

禅宗大盛,神安被奉为国师,慧能亦深受敬重。

睿宗和玄宗父子迷信道教,道教势力逐渐恢复,佛教势力则受到很大限制,玄宗下令僧尼一万二千余人还俗,禁止创建佛寺……。

肃宗、代宗时,兴起第二个崇佛高潮。

密宗(密教)煊赫亦一时。

武宗即位后,以“佛国”威胁朝廷,乃于会昌元年(841)下诏废佛,拆毁佛寺4600多所,僧舍四万多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

懿宗李漼以为佛有益于国,兴起第三次崇佛高潮。

873年(咸通十三年),迎佛骨于凤翔法门寺,顶礼膜拜丑态百出,而佛教的势力便随之大长了。

佛教在唐代的传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统治阶级大力提倡和宣扬佛教。

隋唐时期除唐武宗进行过一度灭佛活动以外,其余诸帝均大都佞佛。

不但促进了寺院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使佛教在王公贵族和下层百姓中得到了广泛传播。

二是佛教宗派竞相出现。

隋唐时期出现的佛教宗派计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等。

后来,以南宗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由于教义简便易行,终于压倒了其它各宗,垄断了佛坛。

三是译经的数量和质量大为提高。

由于玄奘精通汉文、梵文,译文既忠于经意,又语言流畅,为佛教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3、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鲸吞中国大片领土。

在鸦片战争爆发后和英法联合攻陷大沽炮台,以对华作战相威胁。

1858年5月28日《暧晖条约》规定:

(一)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归俄国。

(二)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领土,由中俄共管。

1860年11月14日,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一)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划归俄国。

(二)规定中俄西段疆界“尚在未定之交界”,并强行规定边界走向。

据此1864年10月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467—499)

改革的内容:

1、均田制。

485年,北魏政颁布了均田令。

均田令的主要内容有五点,均田制巩固了各少数民族的农耕生活,促进了他们的封建化,接着又颁布了与均田制相联系的三长制与新租调制。

三长制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

三长制建立以后就代替了魏初的宗法督护制,新的租调制度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

2、迁都和汉化政策495年迁都洛阳。

接着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人旧官的措施。

以汉服代替了鲜卑旧服,朝廷禁止用鲜卑语。

规定迁洛阳的鲜卑以洛阳为籍贯。

沟通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的婚姻关系。

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关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文化促进了北方各族同汉族的融合。

15、

16、清代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的情况及其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丛书。

修于清朝乾隆年间。

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原文津阁本统计,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

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下谕开馆修书,至五十八年全部完成。

全书按照西汉以来历代沿用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纂,每大部又分若干类,类下细别为属。

全书除收录中国历代各种典籍外,还有朝鲜、越南、日本,以及印度和明清之际来华的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述。

全书共抄录7部,分别贮于北京内廷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北四阁。

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各藏抄本一部。

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

鉴于全书卷帙繁多、翻阅不便,当时曾选录其中一部分,计463种,编为《四库全书荟要》。

后又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

其编简本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共20卷。

在修书过程中,清廷还查禁了一批书籍,禁毁的书籍,总数十分可观,但历来无准确统计。

浙江省编《禁书总目》、河南省编《违碍书目》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7部全书中,文源、文宗和文汇3部藏书,连同原翰林院副本,已全部毁于战火。

现存4部中,文渊阁本贮于台湾,余均在大陆。

1983~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根据文渊阁本,影印出版了文渊阁《四库全书》。

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此影印32开本,已全部出齐。

17、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以及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中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

通称科举制。

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延续至清末,存在了1300多年。

考试内容隋炀帝时,设置明经、进士二科。

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文才秀美即进士科。

唐循隋制,仍行科举取士制。

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常设科目以及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非常设科目。

还有皇帝特别主持举行的制科。

武则天在位时增设武科。

考生来源一是由中央和地方学校经考试合格的生徒,一是由地方选送的未在校学习而自学有成就的乡贡。

明经、进士等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法、明书、明算等科;还要考试各科所习专业课程。

考试的方式方法,唐至宋初,有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五种。

宋以后主要试经义。

帖经是唐代试士的一种重要项目,各科均须帖经。

方法是主试者将经书上的字任取一行,上用纸帖盖3字,令考生将被遮盖的字读或写出来。

墨义是主试者从经书中提出若干问题,令考生就书中原文笔答,不加解说。

策问是主试者就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等方面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应试者发表意见,作出书面回答。

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考试项目。

而且直到清末,一直是进士科的考试项目。

北宋神宗以后,废除了帖经和墨义,代之以经义。

经义就是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

写这种论文有较多发挥思想的余地,较之帖经、墨义是一种进步。

到了元代,明文规定经义考试首先须从四书中出题,答案须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得任意发挥。

明中叶以后,又要求阐发经义的文章采用八股文的形式。

于是,经义考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的要求。

考试程序唐代进士科的考试基本上每年都举行。

宋神宗熙宁时仿周朝三年大比之意,定为三年一考。

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从此至清末成为定制。

考试的程序分为地方考试、省级考试和中央考试。

地方考试称为院试。

考生须先参加县试和府试,取录后再参加由中央派往各省的学道(或称学政、学台)所主持的院试。

院试录取者即成为所在地县学(州学或府学)的生员,即秀才。

秀才由学政每年考试一次,叫做岁考。

在大比之年的前一年,由学政主持举行科考。

科考成绩列为头、二和三等的前三名,准予参加次年在省城举行的乡试。

乡试逢子、卯、午、酉年举行。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

举人可于第二年进京参加中央举行的考试。

中央考试的第一步为在礼部举行的会试,逢丑、辰、未、戌年的三月举行。

会试取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后,于四月二十一日举行殿试。

凡贡士均参加殿试,殿试只考策问,依成绩分为三甲(三等),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为“同进士出身”。

一甲第一名称状元,如果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俗称“连中三元”。

一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合称三鼎甲。

作用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选人制度,把选用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收归朝廷。

采取公开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使选拔官吏有了一个知识才能的标准,较之以地位、权势任命官职是一个进步。

但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弊病也愈现明显。

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的范围,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不但不能选拔有真才实学之士,且束缚学术思想的发展。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制度。

18、宋代编纂的“四大部书”及其价值。

19、试论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

中国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政治运动。

发生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因以干支计为戊戌年,故名。

又称戊戌维新。

公车上书和维新运动的高涨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进步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要求,并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社会思潮。

1895年4月(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

时康有为适在北京参加会试,即联合各省应试举人,讨论上书请愿。

会后由康有为起草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3项建议,并详论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强的具体措施。

万言书征集到1300余名举人的签名,呈递都察院。

都察院拒绝代呈,但“万言书”已广为流传。

此即所谓公车上书,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

康有为又连续上书光绪帝,反复陈述变法主张。

光绪帝阅后颇为赞许。

康有为1898年1月29日上《应诏统筹全局折》,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从此正式开始,直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

其中经济方面主要有:

设立农工商总局,开垦荒地;提倡私人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决算。

军事方面主要有:

严查保甲,实行团练;裁减绿营,淘汰冗兵,采用新法编练陆海军。

文教方面主要有: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改书院和淫祠为学堂;鼓励地方和私人办学,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级学堂一律兼习中学和西学;准许民间创立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政治方面主要有:

广开言路,准许各级官员及民众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格;删改则例,撤消重叠闲散机构,裁汰冗员;取消旗人的寄生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这些抵制和反对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受到维新派和地主阶级开明人士的热烈欢迎。

9月21日,发布诏书,宣布临朝训政。

并下令拿办康有为及其弟康广仁,幽囚光绪帝于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

变法失败。

28日,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杨锐六位维新志士惨遭杀害,时称戊戌六君子。

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被废除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

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20、试评“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启蒙运动。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但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新文化和新闻业蓬勃发展,民主的思潮势不可挡。

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内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

运动提倡的“民主”,就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独裁政治服务的封建旧伦理道德,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运动提倡的“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积极、进取和科学的精神。

随着运动的开展,“科学”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它和“民主”一样,都以反封建的思想解放为出发点,提倡民主的同时,必须提倡科学。

兴起和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5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为起点。

从第二卷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