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独立思考》.docx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放思想独立思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作者】
:
xx
【来源】
:
《xx文选》第三卷
【日期】
【内容】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八日)
我们建国三十九年,头八年好,后十年也好,当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扰,情况不大好。
我们对近十年的发展是比较满意的,现在看来,这十年搞对头了。
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决定,不仅要继续贯彻执行我们既定的方针政策,而且要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开放。
我们相信,按照这些方针政策搞下去,会获得成功。
另一方面,也还有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但我们必须走改革这条道路,有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不能停滞,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
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xx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
不但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如此。
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
要重视广泛的国际交往,同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趋利避害。
用我们的话讲,叫对外开放。
对内也要开放搞活,不要固守一成不变的框框。
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
我们坚持xx主义、xx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过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现在才解决。
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
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
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有一个问题,你们根据自己的条件,可否考虑现在不要急于搞社会主义。
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可以的,但首先要了解什么叫社会主义,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
要讲社会主义,也只能是讲符合莫桑比克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
总之,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
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
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
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莫桑比克也应该有莫桑比克自己的模式。
第二篇:
是独立思考一、增加声音商标(第8条)
新《商标法》第八条规定了声音可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二、禁止“驰名商标”的商业宣传(第9条)
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违反此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罚款。
三、禁止恶意抢注(15条)
就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申请人与该他人具有前款规定(即代理、代表关系——编者注)以外的合同、业务往来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明知该他人商标存在,该他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
”
四、一标多类(22条)
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通过一份申请就多个类别的商品申请注册同一商标。
五、增加关于商标注册审查和案件审理时限的规定(
34、35条)
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
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的,商标局应当听取异议人和被异议人陈述事实和理由,经调查核实后,自公告期满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和被异议人。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六、删除商标异议不成立后的复审程序(35条)
新《商标法》规定商标局对商标异议进行审理后,对异议不成立、准予注册的商标,将直接发给注册证,异议人不服的只能向商评委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而对
商标局裁定异议成立、不予注册的,被异议人可以向商评委申请复审。
七、商标侵权认定中增加“容易导致混淆”要件(57条)根据57条的规定,对于“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以及“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三种商标使用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判定,需要考虑是否满足“容易导致混淆”这一要件(同种商标,相同商标不需要这一要件)。
八、保护在先使用权(59条)
新《商标法》第五十九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了商标在先使用权制度。
商标在先使用权是指在商标注册人申请注册商标之前,未注册商标的在先使用人已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在此种情况下,未注册商标的在先使用人有继续使用该商标的权利,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未注册商标的在先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但可以要求未注册商标使用人附加适当区别标识。
可见,“商标在先使用权”是商标注
册原则的一种例外,其设立的目的是保护因已经实际在先使用而产生识别作用的商标,平衡在后商标注册人和在先商标使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九、增加惩罚性赔偿的规定(63条)
新《商标法》规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权利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或者注册商标使用许可费的1到3倍的范围内确定赔偿数额。
同时,新《商标法》还将在上述三种依据都无法查清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酌情决定的法定赔偿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十、增加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63条)
新《商标法》规定在商标侵权诉讼中,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侵权赔偿数额。
第三篇: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
霍小谢海燕
曰。
“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为我们阐述了“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教育理念。
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永恒的主题,我校秉承“以德育德,涵养玉成”的教育理念,以我区第八届“小学生学习习惯现场会”的精神为指南,继续深化“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谱写了习惯教育的新篇章。
下面我就着重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创境激趣,小组合作,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自主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总是积极地创设一种情趣盎然、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读书、交流,大胆思考,敢于质疑。
例子:
此外,我常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感悟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阅读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带领,组员人人动手、动口、动脑。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要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
这种评价应以肯定、表扬为主,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主学习的动力,牢固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授之以渔,掌握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自主学习的热情还不够,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应积极引导,通过各种途径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1、语文预习的方法
俗话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关键环节。
学生通过预习,不仅能了解课文内容,扫除阅读障碍,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与落实:
每接一个新班时,我都会利用学期初的一两节课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如何预习课文,给学生示范预习步骤,并利用晨读时间检查预习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逐步领悟到最基本的预习方法,明白了课前预习主要完成三个任务:
一是学习生字、新词等,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二是通读感知,即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三是要学生收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我要求学生预习做到“四个提倡”,即提倡“三问”:
问自己、问字典、问别人;提倡边读边想,在书上进行标注;提倡写预习笔记,即近些年教研室推行使用的预学卡;提倡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整理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其实每一次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正是我们分析学情的绝好契机,及时调整教案,努力做到“会的不再教,该指导的一定落实到位”,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省时高效。
2、语文质疑的方法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善于提问。
质疑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在《课标》中,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的地方很多,如结合文章课题质疑(低年级教学可以尝试着用),抓住文章的空白处质疑,根据文章的写作特点质疑,从修辞手法处质疑„„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段的实际需要以及教材特点适时灵活地作出选择,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可以真正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实现高效课堂。
3、根据语文知识的规律性选择学习方法
所有学科的知识看似纷繁复杂,但总有其规律性和内在联系,教师如果能归纳其规律性并教给学生,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低年级段我们在教学学生认识“室”字的意义时,就要告诉学生“宝盖头“表示“房屋、门窗”,是由书写时演变而来的。
凡带“宝盖头“的字都与“房屋、门窗”有关。
学生依次类推,很快就可以掌握一大批字的大概意思。
如带“扌”与动作有关,带“忄”的与心理活动有关,带“辶”的与运动有关。
这样就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逐步奠定了学生自学识字、辨字、辨义的基础。
而高年级学段,语文教材篇目繁多,但只要理清文体,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记叙文的学习,围绕其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进行,掌握其,叙述顺序、表达方式;说明文的学习则要掌握主要特点、种类和说明方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弄清说明的顺序;应用文的学习,则要牢记其写作格式,把握写作要领。
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文体的写作常识后,对于以后的自学、阅读、写作都受益无穷。
4、课后自主复习的方法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因此,要指导学生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多次复习。
每学一个新知识就要让学生及时复习以阻止识记后立即发生的快速遗忘,并通过多次复习达到长久保持的目的。
如生字的识记,在每一课学完后就及时巩固,一个单元学完后再次复习,期末测试时再进行集中复习,这样一般能收到很好的识记效果。
三、坚持训练,养成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
应试教育的质量观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而素质教育的质量观既包括了知识,还应包括学生的能力以及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习惯就是课改形式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品质,它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
叶圣陶先生说: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安排的的各项任务,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不至于中止自学。
1、让阅读成为习惯
在全社会追求快餐文化的现代社会,全民阅读遭遇了严重危机,而在这危机重重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推至到一个极其重要的的位置,从不同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
因此每带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做这样几件事。
第一,开学初教给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状况制定本学期的阅读目录,有了目录单,孩子们似乎就有章可循,读书的紧迫感也会因此而生。
第二,与学生一起建立班级图书角并定期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阅读,让定期阅读和随时阅读穿插进行。
第三,按时上阅读课。
多年来,我一直都坚持按学校课程表安排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从没有随意占用过这个时间,因为我发现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上这节课。
课堂上有时是我给他们读一段或一篇文章,有时是学习小组好书推荐,有时是谈自己的读书方法,还有时是针对同一本书我们师生共同交流读后的感受和体会,总之每一次阅读课孩子们都是意犹未尽。
第四,充分利用墙壁和黑板报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小报,读书笔记,制作的书签作品等等,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另外,从上学期开始,我们教研组老师在学校统一引领与布置下,开始实施并坚持了晨诵、暮读制度,后半学期学生们已经约定俗成,逐渐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或许不能提高学生一时的学习成绩,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无论是从一年级带班,还是从哪个年级接班,我都会把“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条不成文的规定成为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使命。
2、让练笔成为习惯
当我们问孩子学习语文最怕什么时,他们往往会脱口而出“怕写作文„„”,是啊,这一直是学生习作的通病,那么,如何帮学生尽可能的扭转这一状态呢。
经过实践,我认为借助“小练笔”,对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确实有不少的帮助。
从四年级开始,我们教研组老师就商议并决定要加强学生小练笔的指导与评价。
每单元会安排至少两次小练笔,一次是按照教材课后要求引导学生统一完成的练笔,如:
仿写、续编、想象写等;第二次是自由命题的练笔,主要是记录身边的人或事,心里有什么感受就尽情抒发,老师不限制字数,交流点评时以鼓励赏析为主,所以这一次次的练笔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为单元习作积累了素材,还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除此之外,我们还时常鼓励家长朋友批阅孩子的小练笔,偶尔可以给孩子写点评寄语,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因此在这个小小的练笔本上我们落实着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不再惧怕写作,让写作成为孩子们生活的需要。
小学生要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比较多,涉及到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
习惯属于养成教育内容,而养成教育决非朝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应从每个学习环节抓起,目标明确,严格要求,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督促与鼓励。
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中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
让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形式下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实践证明只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重视自主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适量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能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不断获取新知识。
第四篇。
独立思考的反义词独立思考的反义词是什么。
独立思考怎么造句子。
下面我们就吧
独立思考的反义词:
随声附和、矮人看戏
独立思考的造句:
1.我们必须独立思考,不要受到别人的误导。
2.老师特别注意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任人摆布。
4.我们要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5.张老师很善于用诱导的方式启发我们独立思考。
6.立身于风云变幻的世界上,我们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7.因为你不去独立思考,所以你通过网络来获取你的答案。
8.当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技术解决问题的时候,人类独立思考的能力将肯定会江河日下。
9.我们提倡独立思考,反对盲从。
10.我认为自尊心,更确切地说,是我定义为独立自尊心的自尊心,是独立思考者们得于鹤立鸡群的品质。
11.王老师讲课善于引而不发,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
第五篇:
逻辑思维下的独立思考逻辑思维下的独立思考
逻辑思维下的独立思考
——古艾思
我不是专家教授,只不过是一个早年的大学工科毕业生,年轻时起,就对许多问题感兴趣,好看书,也善于独立思考,现已变成一个年过古稀的病老
头(心脏搭了三根桥,双下肢动脉栓塞,不良于行),但头脑还行。
我的座右铭是“脑袋要长在自己肩膀上”,加之本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可,不免对
一些问题喜欢自己独立思考,也得出些结论。
现发出(下文中的中国大多是地理概念,别挑剔),请指正。
一中国古代史
要研究历史,尤其是古代史,必须先分清神话、传说和半信史、信史。
历史主要研究半信史和信史。
半信史的史迹,因为是史学家的回忆和追溯,无
法避免不真实的成份,有待于专家考证。
进入信史时代之后,史迹都出于当世的记录,所以可信程度很高,当然也不能全信,各种原因也可能造成一些
以讹传讹甚至人为造假,需要后人加以辨别。
半信史和信史即可称为文明史。
什么叫做文明。
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后进一步脱离了原始野蛮状态的阶段。
在考古学上,目前国际公认的三条标准是
:
第一要有城市,就是发掘出的遗址中应该有城市,并要有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和差别。
这个标准还有量的限制,作为一个城市要能容纳五千人以上的人
口。
第二是文字,没有文字的文明很难想象,因为没有文字的发明,人类的思想文化的积累就不可能存留和传播。
第三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简单来
说,就是一个建筑物不是为了一般生活需要而建造的,而是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原因而特别建造的一种复杂的建筑。
比如说古代埃及的金字
塔。
他们又说,由于古代遗留的信息很少,只要有两条就够了,而在两条里面,文字是不可缺的,有了文字再有其他的一种,就可以认为是文明社会了
。
这个看法传到东方,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学者都觉得有点不够,提出来最好再加上一条,就是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
现在在我们国内,冶金术被
普遍认为是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就有四条标准了。
文明史和发展史又不同,中国古代发展史起码可以从周口店“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说起,还可从更早的人类起源说起,但要研究文明史,还是
要借鉴国际上的有关标准。
不可否认,中国的农耕文明起源较早,也较先进,这有大量的考古证据;但这些还达不到文明史中文明的程度。
中国古代史现在最大的争议是夏朝是否存在。
据说,许多外国人是否认中国夏朝存在的,这就造成了中国人也说夏朝不存在,就好像卖国一样有被骂
的危险。
但是科学研究是严谨的,研究历史属于社会科学是需要证据的,不是靠骂人能解决的。
关于夏朝是否存在,史学界一直有极大争议,因为目前虽然发掘了据说是夏朝时代的遗址,比如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早于三千年以上的文物及古代文
明遗存,却没有任何证明夏朝存在的文字性证据发现。
认为中国夏朝存在的主要依据是现在有关夏朝的史料,主要见于《史记·夏世家》和《竹书纪年》,在《尚书》《孟子》《周礼》《左传》《国语》
等典籍中,亦偶有提及。
夏朝以前的尧舜禹,已经被证实不存在。
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
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
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
是可信的。
我觉得这种认知是可笑的。
甲和乙不同,但档案是同一个地方出的并且都记载的很明确,是否乙的身份经调查得到证实,甲的身份就不用调
查自然证实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
史记记载了鬼神的存在。
那也是真的咯。
何况史记成书的汉代距离传说中的夏朝那么远。
如无意外,应该是根据稍早的书籍。
尚书
的话,现存尚书已经由清华简证实了伪书,它的价值另说,但作为夏朝存在的证据不可信。
现存竹书纪年也被证明是伪书。
不过出土的文物里的尚书和
竹书纪年倒是确实提到了夏朝。
但这两本“书”假使是真的也是战国时期的,离传说的夏朝还是隔了近千年。
也许史记对夏朝的记载就是根据这些战国
时代的记载。
对夏朝争论的焦点是出土的甲骨文里根本没有夏字。
所以,有关夏朝的说法,是周人灭商后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编出来的,因为周人自
称夏朝后裔。
然后周朝人把夏朝写入了周朝的书里面。
所以周以后有夏朝的说法,周以前没有,后面以讹传讹,史学家如司马迁根据周朝存留的记载认
为夏是存在的,为了使自己的史记尽量内容丰富而不经查实(当时他也没有条件查实)写进去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史应该始于商朝,而非夏朝,更不是神话中的炎黄。
在中国实际的历史上,夏朝应该是不存在的,理由是:
夏朝由传说时代的大
禹之子所建,所以也是传说;所有考古及文物都没有夏朝存在过的确凿证据;一些史书上记载的夏朝事件,详细生动,但在没有文字的夏朝,靠“口口
相传”是不可能的,只能靠道听途说杜撰。
建立商朝的不是中原原住民,而是从中亚一代迁来的民族。
它是外来文明,其重要依据就是青铜器。
陶器在我国新石器时期就有,并在考古中能发现其完整的发展脉络,但青铜器就不一样了,一发现就是比较精美的制品,即使是后来发现的一些所谓
夏朝的青铜器也比较精美,在我国并没听说过发现青铜器早期制品。
青铜器在中国就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
许多世界历史学家都指出:
中国使用青铜器
较文明发展较早的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至少要迟1000年,而上述地区就发现过青铜器早期制品,可见中国青铜器的由来。
所谓发现的夏朝青铜器也应该
是商族人在立国前所造,这可以从其传承来进行分析。
商代的青铜器是否与其一脉相承。
按理说,朝代更替有些技艺是应该一脉相承的,但周代早期的
青铜器却是落后于商代青铜器的。
中国的历史研究有一个怪现象:
就是事先把一些时期划出年代范围,然后发现是哪一个年代范围的遗迹或物品就说是
哪一个时期的,不仔细寻找实证和认真研究其传承,而是把结论下在调查之前,如夏朝甚至神话时期的黄帝遗迹。
不知其它国家是否也是如此。
商王朝人民崇拜祖先,因为崇拜祖先,所以也崇拜鬼魂和管理鬼魂的,并连带崇拜鬼魂所居住的山岳河流。
无论大事小事,从战争征讨到疾病婚
嫁,都要征求祖先的意见,即向鬼神请示。
请示的方法依靠占卜,占卜必须在隆重的祭祀典礼中举行,才能得到祖先的喜悦和赐福。
于是祭祀遂成为国
家的第一级要政,比军事政治都重要。
商王朝已能够使用文字,他们把占卜的结果,也就是祖先鬼神的重要指示,契刻在乌龟甲壳上或其他兽类骨骼上,作为记录保存。
其实最早不是契刻
,而是由部落的巫师用烧红的青铜棒按在甲骨上,观察甲骨上形成的裂纹,以其形象进行占卜,后发展到需要记事,逐渐演变为契刻。
这也是为什么同
为象形字,甲骨文与古埃及和中国纳西族的象形字不同,是单线条的。
十九世纪末叶,这些甲骨被人从商王朝故都之一的殷邑(河南安阳),挖掘出来
,考古学家称之为“甲骨文”,它的内容则称之为“卜辞”,成为最珍贵的中国当时社会的史料。
甲骨文,采用了最艰难的“书写”方式。
契刻。
哪怕到竹简记录的早期,依然是契刻。
这恐怕与甲骨文形成早期观看到的甲骨上形成的裂纹有关,直
到后来发明了毛笔而止(印章等除外)。
中国在商朝初期,陶器彩绘已相当发达,岩画也是早已就有,在物品上留痕迹何必用契刻这种费力的方式。
再
说,如果夏存在并被商所灭,而夏又有文字,商又何必费力发明甲骨文呢。
后来,自称相承自夏的周又灭了商,从此一脉相承至今。
相信夏朝实有其事
的人辩说,中国文字出现于公元前xx年,只是最初的文字写在竹简和丝织品之上,年久月深业已腐朽。
现存关于夏代的事迹,出自口传,再由记事者
写在竹简之上,辗转抄传,所以较迟。
那么周为什么不延续夏朝文字而仍采用他对头商朝的费力甲骨文呢。
这时如有写在竹简和丝织品上的夏朝文字应
该还有保存,何况是自称夏人后裔的商人。
这再次说明了夏朝和夏朝文字的不存在。
商王朝迁都达六次之多,成为王朝中最大的事件。
自从五迁到殷邑(河南安阳)之后,商王朝也同时称为殷王朝,或合并称为殷商王朝。
当十九世纪
在此挖掘出甲骨文时,进称之为殷墟,即殷王朝故都的废墟。
商王朝那种崇拜祖先和祭把各种鬼神的意识形态,它的后继王朝全盘接受,并一直留传下来,成为中华人不可破的风俗习惯之一。
正是这种从商王朝开始的祖先崇拜被融入后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人一听说夏朝不存在,就气急败坏骂大街。
其实,现在有些人思想太幼稚。
朝代并不是人类一出现就有的,它是在人类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现代人总喜欢用现代的观点看过去,加
上历史书的误导,以为商朝就是一个涵盖中国的大王朝,其实不然,当时的商朝只不过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