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21692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docx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docx

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

2019高考历史二轮精品练习学案-4.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

第1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高考目标定位】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⑤林那么徐等爱国将领的反抗斗争⑥义和团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1、第一次鸦片战争

⑴原因:

根本原因是:

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直接原因是:

中国的禁烟运动

⑵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⑶结果: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①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此外通过条约附件,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⑷影响: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⑴原因:

根本原因是:

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⑵战争:

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1860年,列强攻入北京城并洗劫烧毁圆明园。

⑶结果:

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内容:

①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②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③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④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⑷影响:

①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③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3、甲午中日战争

⑴原因:

根本原因:

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

导火线:

朝鲜东学党起义。

⑵时间:

1894----1895年,丰岛海战标志战争爆发。

⑶结果:

签订了《马关条约》:

①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⑷影响:

①、《马关条约》的危害: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②、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③、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④、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

⑤、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⑴原因: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⑵时间:

1900----1901年,

⑶结果:

签订了《辛丑条约》

⑷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

1、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2、甲午中日战争:

海军提督丁汝昌、“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4、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5、反割台斗争表现了台湾人民不甘愿做亡国奴、誓死保卫家园的反抗精神

6、义和团运动的根本原因、性质、意义、失败原因、口号及评价。

根本原因: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性质:

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

意义:

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口号:

扶清灭洋

评价:

进步性:

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

对清政府认识不清;具有盲目的排外色彩

【热点要点全析】

1.分析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点析】

相同点

(1)背景都发生于西方殖民者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2〕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

〔3〕结果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取得割地,赔款,通商等权益。

不同点

〔1〕发动侵华的国家不同:

前者是英国单独发动的;后者是英法联合发动,美俄伙同侵略。

〔2〕侵略的目的程度不同:

前者是为打开中国国门,后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3〕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不同:

前者是禁烟运动,后者是亚罗号和马神甫事件。

〔4〕侵略的地区不同:

前者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后者占领广州,进入天津,北京等地。

〔5〕影响程度上不同: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同,前者是开始的标志,后者比前者进一步加深。

【典例】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

假设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

“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

”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日本国志》”“抵得二万万两银子(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可知袁昶所说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2.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点析】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是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列强通过战争和侵略,强迫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形成了一个庞杂的条约体系,攫取了大量的侵华特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

近代不平等条约按其内容主要分为:

〔1〕割地类条约。

如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等。

〔2〕赔款类条约。

如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3〕开埠通商类条约。

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

这主要包括开放通商口岸、划定区域作为租界或势力范围、涉及关税权力等。

〔4〕攫取特权类条约:

这主要涉及通商航海权、内河航运权、外国司法权、公使进驻北京权、关税减免权、外国自由传教权、内地自由游历经商权等,这样的条约很多,学习中要注意比较区分其各自的内容及特点。

【典例】王韬《瀛堧杂志》指出“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唯凭通事(即买办)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

”与这种情形的出现密切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沪地”指上海,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是在鸦片战争后。

3.全面把握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特点和阶段特征

【点析】

近代列强侵华的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及其影响

〔1〕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前〔1840—18940〕,英、法、美、俄主要侵略国家;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打开中国大门,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为主要目的,“协定关税”最能表达列强的核心要求,导致了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甲午战争----一战结束〔1894—1918〕,

侵华的国家增多,有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侵略手段在政治上采取瓜分狂潮到以华制华的转变,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各国共同支配到美国逐渐占优势再到一战期间日本独霸的局面

〔3〕一战后----二战结束〔1919—1945〕,美、日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独占中国的策略,先是共同支配,到后来出现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4〕从结果和影响看,除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

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

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017·汕头)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那么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

这种“不服输”反映出(  )

A、不了解世界形势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答案】A

【解析】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具有必然性,其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资本主义,故材料中的“不服输”反映出不了解世界形势。

【高考零距离】

1、(2018·北京文综·T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假设对此进行补充,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 (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解题指南】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解析】选B。

此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C不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说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应选B项。

2.列宁说: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

”英国人、法国人……等疯狂镇压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由题干材料“多国对中国义和团的镇压”可知答案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

“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

从此任接手以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

”这部小说可能以以下哪个事件作为背景(  )

A、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

B、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

C、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

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D

【解析】《辛丑条约》惩办“首祸诸臣”,地方官员不敢反抗外来侵略,故可能作为小说中所述情节的背景。

4.〔2017·福建文综·T18〕林那么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

“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

在这里,林那么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思路点拨】此题以福建历史名人的奏稿文字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精讲精析】选D。

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

”可见林那么徐清楚说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

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应选D项。

5、〔2017·全国新课标文综·T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那么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时应明确太平天国运动仍属于农民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难以摆脱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材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精讲精析】选A。

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

6、〔2017·全国新课标文综·T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说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时应结合时间“1900年”可判断属于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指中央政府,张之洞等代表地方势力,“东南互保”说明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企图分裂中国。

【精讲精析】选B。

《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表达。

应选B项。

7、〔2017·北京文综·T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

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

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时应注意结合图片材料分析。

【精讲精析】选B。

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表达了盲目排外的色彩。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

8.〔2017·四川高考〕鸦片战争前夕,林那么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说明林那么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解析】:

题目所指主要是林那么徐在寻求禁烟的适当方式。

B项不属题意,C项从题中无法推断,D项根本不成立,因为在君主立宪制下,英王无权干涉政府。

答案:

A

9.〔2017·江苏高考〕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解析】:

图片展示的是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答案:

A

10、〔2017·上海高考〕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

“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

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

【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

【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

【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

【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

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

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

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

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

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

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处理。

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

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

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

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着,归朝廷治罪。

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

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

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

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

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

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

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

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

〔25分〕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

〔4分〕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6分〕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

〔15分〕

解析:

⑴问根据“和约”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⑵问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角度归纳。

⑶问注意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和评价,既要看到“和约”的积极方面,又要看到其消极性。

答案:

〔1〕答案1:

第八条-《马关条约》;第十九条-《天津条约》。

〔4分〕

〔2〕正义的要求〔3分〕

;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

保守的观念〔3分〕

答案1:

能准确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提炼。

〔3分〕;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

答案2:

能进行简单概括〔2分〕;各国与中国的外交恢复到乾隆时期

答案3:

基本照抄“合约”内容〔1分〕;日本照乾隆时期入贡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15分〕

答案1:

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

〔13--15分〕

材料与史实:

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合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又如“合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的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那么”的矛盾心态。

答案2:

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8--12分〕

材料与史实:

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

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合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合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合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合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

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

〔3--7分〕

材料与史实:

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

提炼出一个视角。

如“合约”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争、反对基督教文化〕;“合约”和与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合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理。

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考点提升训练】

1.鲁迅说:

“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那么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

他们活

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

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义和团运动中B、辛亥革命中

C、太平天国运动中D、新文化运动中

【答案】A

【解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与材料中的现象相符。

2.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

从时间1854年判断,此时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南京条约》已经签订。

从材料“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也可看出是中英双方签订的条约,符合条件的是《南京条约》。

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3.(武汉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新起点调研测试,11)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解析:

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积极

对外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因此鸦片

战争的发生是工业革命后,列强侵略的必然产物,材料中作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把鸦片战争当作商业战

争,抹杀战争的实质。

答案:

B

4.(广东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六校联考,9)某史学家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

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那么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解析:

抓住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本以为可以打开

中国市场,但出现商品滞销的情况。

为了扩大市场,列强提出“修约”,遭到拒绝后,于1856年发动第

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

D

5.〔2017·广东模拟〕15、右图是法国画报封面,描绘的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议和”期间李

鸿章被一队日本兵和一队俄国兵护送前往谈判地点时的情景。

此次议和的结果是

A、签订了《马关条约》

B、签订了《北京条约》

C、签订了《辛丑条约》

D、签订了《南京条约》

答案C

6.西方人当时把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叫做“英中战争”,直到今天,西方教科书里面还沿用这种说法。

而马克思、恩格斯那么称之为“鸦片战争”。

从中我们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

A、用语不同是由语言翻译差异造成的B、两字之差反映了两种态度,两种思想

C、“鸦片战争”道破了英国贩卖鸦片的罪恶D、“英中战争”掩盖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实质

答案A

7.〔2017·安徽名校模拟〕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

“在‘亚罗号事件’之后,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

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以下各项中有力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①英国侵占香港岛②联军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④D、④

解析:

从材料中来看,何伯主要是从英法联军没有侵占中国领土这方面进行诡辩,②和③虽然也和英法军有关系,却不符合题意。

结合史实可知正确答案为D项

8.〔2017·江西百校模拟〕《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

“【一】惩办伤害诸国及人民之祸首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

”这说明义和团运动被绞杀后

①列强将中国民众当作主要惩罚对象②清政府完全顺从了列强的侵华要求

③列强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④清政府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解析:

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辛丑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显然③④说法是错误的,材料中也并未表达;题干内容中第二款中直接表达了①,因此,A项正确

9.〔2017·南宁模拟〕近代学者章太炎这样评价洪秀全、曾国藩:

“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

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

”这一评价主要是着眼于

A.学术方面,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B.民族方面,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

C.性别方面,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D.阶级方面,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答案D

10.〔2017·榆林二模〕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

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选项是B

A、是唐景崧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脱离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