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21552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x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docx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卷版

考点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考点图解】

【名师点拨】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

“近代”从生产力解度理解,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工厂制工业。

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仅是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

2.“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的概念

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官僚资本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历年真题】

1.(2018·北京高考·1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

据此表可以得出(  )

时间

松江市镇数量

1550年以前

59

1551—1722年

113

1723—1861年

167

1862—1911年

369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2018·江苏高考·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

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

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

这表明,洋务企业(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4.(2017年天津卷5).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

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5.(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6.(2016·海南单科·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7.(2016·江苏单科·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

“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8.(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9.(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10.(2016·上海单科·16)一个文弱书生最终成为驾驭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成就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和“洋务派之父”。

此人是(  )

A.曾国藩B.李鸿章C.奕D.左宗棠

11.(2016·上海单科·17)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

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

该机构是(  )

A.总理衙门B.同文馆C.军机处D.外务部

12.(2016·上海单科·33)“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

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

”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D.反对洋务运动

13.(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14.(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

试举例明之。

15.(2015·天津文综·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

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

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6.(2015·浙江文综·1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

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

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

”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7.(2014·山东文综·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18.(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19.(2014·浙江文综·15)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

“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

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

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

”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

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

20.(2014·江苏单科·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21.(2013·北京文综·18)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

“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

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2.(2013·四川文综·3)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

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23.(2013·重庆文综·6)图1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图1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24.(2012·安徽文综卷·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

……(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25.(2012·江苏单科·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

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

“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26.(2012·全国大纲卷·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

“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B.李鸿章

C.张之洞D.袁世凯

27.(2011·海南单科·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

“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8.(2011·广东文综·15)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29.(2010·海南单科·13)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

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

A.以鸦片换取白银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D.以白银换取棉布

30.(2010·海南单科·16)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

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

31.(2009·福建文综·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2.(2008·海南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

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

33.(2008·广东历史·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34.(2008·宁夏文综·30)表2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

机械

1870

28.0

5.8

——

1880

24.9

5.5

——

1890

20.2

5.7

0.3

1900

21.5

4.7

0.7

1910

14.7

4.3

1.5

表2反映出(  )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35.(2008·江苏历史·8)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

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

36.(2008·全国文综Ⅱ·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D.耶松船厂

37.(2008·江苏历史·5)张之洞说: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38.(2007·北京文综·16)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的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设立农工商总局

39.(2007·海南历史·12)“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

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

”这段话应该是(  )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40.(2007·江苏历史·7)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

B.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

C.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

D.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

41.(2007·上海历史·23)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

A.①⑤B.②④

C.③⑤D.①③ 

42.(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

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

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

1949年后收归国有。

——据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