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0226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总复习提纲

班别姓名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

地点:

2、会议内容:

(1)通过了《》起着的作用。

(2)选举主席是,国旗代国歌

首都是,纪年方式是,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先烈的崇敬。

二、开国大典

1、时间:

,毛泽东宣布,本政府

2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

1、经过: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

第二课抗美援朝(时间从年到年)

1、中国出兵的原因:

 

2、时间:

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前线。

战斗英雄,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的英雄是,为不暴露部队潜伏目标而宁愿被烈火吞噬的英雄是。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发扬高度的和。

3、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第三课土地改革

1、背景:

(1)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时间:

从年到年

3、经过:

颁布《》它规定

4、结果:

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5、意义: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务:

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相应地培养建设。

4、成就:

(列举)

 

5、意义:

6、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第一届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内容

,这是我国第一部法。

第五课三大改造

1、农业改造背景: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但我国的农业仍然是分散经营,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家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农业和手工业改造方式:

合作化道路,即把分散的个体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之路。

3、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处于领导地位。

在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实现了和平过渡,是创举。

4、三大改造的意义:

 

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

时间: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内的主要矛盾:

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总路线:

时间,提出内容:

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和化运动。

其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和“共产”风。

这就使得“”

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3、党和人民发动这些运动的原因: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失误的原因)

 

4、建设成就:

工业品都有很大增长,,尤为突出。

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新产品全部自给。

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5、模范人物

大庆石油工人,被称为“”;两弹员勋

县委书记被称为人民好公仆。

具有钉子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评价他们的优秀品质:

第七课“文革”十年

1、动乱的开始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发动“”。

1966年,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2、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0年至1971年间,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

毛泽东、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坠机身亡。

至此,林彪集团被粉碎。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以江青为首的,却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等老一辈革命家,全国再度陷入混乱。

1976年10,、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这场内乱。

3、动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什么后果?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的开始)

1、会前的思想解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的方针。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及地点:

(2)主要内容: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历史意义:

 

4、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经过: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

的种种罪名,为其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了全面立法工作。

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此后,又颁布了《》《

》,《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9课改革开放

改革——对内改革

1、改革首先在,实行

实行制度的背景:

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加上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

目的:

实施:

村农民首先实现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农村逐步实现以为主的责任制。

影响:

农民

农业

农村

2、改革在城市P45

开始: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改革

第一阶段: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为主体的

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为主

并存的制度。

第二阶段:

192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

体制以后,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方式。

3、对外开放

背景:

党的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过程:

(1)建立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后来又增设了

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城市,开放了广州、上海等个沿海城市。

(3)设立开发区,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4)格局:

已形成经济特区——()——()——(),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开放的目的:

经验总结: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

(2)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又提出:

(3)1987年,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

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和

的总设计师。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过程:

(1)1992年南方视察的讲话,提出了才是硬道理。

意义:

进一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2)1992年中共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

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四大以后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11课民族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政治措施)

1、格局:

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

2、含义:

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聚居的地方设立

,按照民族聚居人口的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3、我国先后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

、、

、、。

4、意义: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经济措施)

1、民主改革: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

农奴翻身当家作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西藏今天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2、基础设施建设:

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农业大发展,成为。

西双版纳,橡胶事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3、中央提出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如、、

工程。

4、干部支边政策,杰出的代表:

三、党和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

、、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愿望。

2、提出的目的:

3、含义:

“一国两制”就是在内,大陆实行

制度,港、澳、台实行制度。

4、前提和基础:

5、意义: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港回归时间:

,澳回归时间

2、回归的意义:

3、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请你说说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

 

2、对台政策的发展变化

(1)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台湾。

(2)20世纪50年代:

确立了争取用方式我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

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不久,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形成了“,”的对台基本方针。

(4)20世纪90年代:

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

3、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政策。

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1990年台湾成立了;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举行会谈,将“

”写入协议。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目前阻挠统一的势力有:

5、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是,基础和前提是

基本方针是。

6、党和政府采取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是:

 

第14课钢铁长城

一、海军的建立和发展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2)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成立了北海、、

(3)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4)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

、等多兵种组成。

二、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1)人民空军是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道路。

(2)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战争的考验。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

(3)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和强击机。

三、导弹部队的发展

(1)导弹部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