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2788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docx

《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docx

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之5》升级中国制造

第五集《升级中国制造》

1.序言

在1978年之后,中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正在筹备之中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使人们非常容易地联想到上个世纪的日本奇迹,正是通过1964年东京奥运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之后崛起的经济强国。

但是人们很容易忽略的是在1973年的全球石油危机,日本经济所遭受的重创,但日本企业却利用了这次危机,全面提升了日本制造的品牌价值,并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构建和强化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地位。

在2009年全球市场的低迷比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还要严峻,摆在中国面前的是:

如何实现中国经济从依靠投资和出口推动、向技术进步和效率推动的转变,中国制造能成功吗?

中国制造的升级能够实现吗?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必须成为引领未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今晚《跨越中国制造》的主题是:

升级中国制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片头:

《跨越中国制造》

《升级中国制造》

解说:

这里就是深圳比亚迪工业园区,人与机器完的美结合是它最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个拥有14万人的中国制造团队,是全世界各大品牌手机的电池供应商,这一双一双手、一块块小小的电池、构筑了比亚迪电池王国最初的神话。

王传福比亚迪集团董事长

又有高的品质又有低的成本

因为这些竞争点客户才看重

这种顶级的客户他们也有成本的压力

他要寻找具有这样竞争力的供应商

才能是他真正的伙伴

比亚迪就是他所希望的这么一个供应商

这就是我们企业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做到这一点

解说:

早在2002年的时候、比亚迪的锂电池年产量达到3亿块规模,王传福意识到必须在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之外、创造新的竞争力。

“技术为王”的经营理念,使比亚迪在十年间、构建起了1万多人的工程师团队,做到了每12个员工、就有一个工程师。

当优质的低成本人力资源、和足够数量的智力资源组合起来的时候,新的竞争力就凸显出来了,在电池行业的竞争处于低价血拼状况的时候,王传福已经成功地把业务延伸到手机和IT部件制造领域,其品质很快就获得了来自全球一线手机大品牌的稳定订单,……王传福不仅把1万多名工程师团队的人海智慧发挥到极致,而且将代工的性质、从初级的卖体力不断向卖技术的高附加值领域进行推进。

王传福比亚迪集团董事长

一个企业你看大也好小也好

都是表面的东西

最底层的东西实际上是技术

那么技术为王在公司里面

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我们这样的公司就是善于去投资

愿意去投资研究和开发有很多专利

有很多自主的产权有很多新的技术

有了这些技术以后

你的产品才能够做到高档的产品

解说:

在今天的中国企业当中,能够在顺境中居安思危,保持对明天市场变化的危机意识,并且在逆境中保持持续增长的企业还不多。

在20世纪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几乎全都经历过在逆境中的奋力成长。

尽管没人愿意经历危机,但危机对他们来说、从来都被看成是能力进步的动力。

第五集《升级中国制造》

 

3.太空看球球——日本

解说:

日本的经济奇迹曾经是一个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故事,日本极度缺乏自然资源,除了天然的港口之外,既缺乏可利用的土地,也没有与市场邻近的地理位置方面的优势,但资源匮乏的事实反而成为产业创新的原动力,竭尽所能繁荣本国产业的观念从小就植根于日本人的心目中。

采访大前研一全球著名管理学者日本战略之父

绝大多数日本企业都会在自己的领域做深做强

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创新加大投入抬升价格

生产出比西方厂商的更好更精致和更小巧的产品

因此我们必须战胜日元飙升

和昂贵的劳动力带来的困难

这就要我们下功夫搞创新

因为仅靠买同样的产品

我们必须要赚取相当于上一年两倍多的利润才行

因此唯一的途径就是生产更好的产品

解说:

20世纪70年代,全球能源危机促成了日本企业逆境求生,诞生了很多创新和发明,在那个别人难以为继的萧条时代、日本企业却大幅度缩短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采访原贵志丰田员工原贵志

当时处于石油危机的时期汽油供应不足

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研发出省油的汽车

不仅仅要省油还要提高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从那时开始我们感到在制造小型车方面

日本的技术更擅长一些

曾给我们“云中仙人”感觉的美国通用公司

我们发现已经可以望其项背了

解说:

而对中国企业而言,在2008年以前,“经济周期、危机、衰退”这些词汇,只是停留在书本和故事的情节当中,然而在2008年,从没有经历过真正危机的中国企业终于认识到,过去无往而不利的竞争优势——用单一的成本和价格去获得订单的战略,在高油价、和之后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风暴中面前、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国际市场的订单已经成为稀缺的奢侈品。

中国制造爬升产业链的转型已经开始。

集团战略会议现场时间:

2007年8月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必须要提出这么一个话题和实施这么一个战略

不能再继续地走原来的那一条路

叫做价格便宜

如果继续价格便宜这条路走下去

我们肯定会葬送明天我们不会有前途…

解说:

吉利自诞生以来,一切生产和经营行为都围绕低成本进行,低成本造就了吉利最初的从无到有。

在2007年,吉利实施“从有到优”的战略转型,而转型的第一步竟然是从战略高度否定曾经的安身立命之本、低价优势。

采访李书福吉利集团总裁

因为价钱便宜技术上是不可能领先的

品质也不可能领先

服务也不会做得非常优秀

这样的话企业就在一个被动的状态下生存

那么在被动的状态下生存还不是我们主动地转型

要进入一个主动的竞争和发展的阶段

解说:

赵福全博士、曾经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技术中心的总监,是第一个担任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分会主席的华人,也是美国能源部汽车技术的顾问,被美国工程院评选为全美最杰出工程师之一,2007年,他开始担任吉利集团主管技术的副总裁,是完成吉利战略转型的核心人物之一。

采访赵福全吉利集团副总裁

我写了一个方程式

等于是低成本加高技术等于吉利

我认为吉利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之内

低成本必须是他的优势他必须要保持

这是他发家的原因

而且相当一段时间之内也是他看家的本领

但是只有这个他是看不住这个家的

他是守不住这个城的那么就要讲高技术

当然这里面所有的前提条件都是

要引进高质量作为一个核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

优秀的产品不是碰上的是靠体系来支撑的

解说:

这里是位于浙江临海的吉利汽车研究院,赵福全需要在这里构建一个体系,实现低成本+高技术的转型,在他来之后的半年时间里,这里的研发人员从300多人发展到700多人,很多是刚毕业的年轻人,他的观点是:

没有一流的人才,就用二流的,假以时日,靠项目积累,把他们培养成一流的人才

采访赵福全吉利集团副总裁

吉利之所以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

所最需要的东西就是研发的体系

这体系里面就包括很多东西

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

要有一个精益求精不铺张浪费的一个设备的投入

建立一整套产品开发的流程

同时每做一件事情都有一个技术的积累

同时要把这个团队建立一个很好的习惯…

这些东西就是一些细节的东西

如果没有这些细节的支撑

我认为从成本向技术转型就是一句空话

解说:

赵福全的目标是,在2015年以前推出15个产品平台、42款车型,吉利的竞争力,在赵福全近乎逼迫式的项目管理中一点点地提升着。

在他看来,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现在仅仅是刚迈出第一步。

4.太空看地球——长春

解说:

这里是一汽和丰田设在长春唯一的合资公司,规模很小。

和国内众多的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生产设备相比,这里只能用“简陋”来形容,但一汽把这个合资公司放到集团最有历史传统的“一号门”内,放到过去红旗车的厂房里的主要目的,是把这里当成一间教室,不出国门就能随时学习世界先进的管理智慧。

纳他人之长,创中国之新。

现场采访一汽轿车李原子

今天我们的生产任务是上线360辆下线360辆

目前现在已经完成29辆了

按理说像我们年产8万辆这么样的一个大规模的生产

在我们原来的印象当中这个现场会非常乱堆很多东西

现在我们大家可以看到

每一个零件都是要按照规定进行摆放的

我们是每两小时配送一次生产零件而不像过去

整个一斗子来了以后你可以干一周甚至于干一个月

现在我们都不那么组织生产

这叫justintime准时化生产

这个生产方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

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

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

解说:

丰田生产方式最早萌芽于上世纪中叶,创始人大野耐一在美国的超市中发现,货架上的东西,卖完的时候时就会加以补充,补充的依据是按实际销售量来推动的。

于是他发明了“刚好及时”的准时化生产模式,要求零部件应该在需要的时候准时到达需要的位置,绝不储备不需要的零件、绝不生产没有订单的产品。

这样做就可以大量节省流动资金、厂房设备,降低企业运行各个环节的成本。

但对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能力和精确程度的要求,却是近乎苛刻的。

现场采访一汽轿车李原子

我们进行了丰田的生产方式的实践以后呢

我们的生产效率在不增加人员

不增加机器设备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30%

解说:

1999年、前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在上任的时候,整个集团的成本控制和管理非常混乱,甚至集团高管没人能准确地说出每台解放卡车的成本到底是多少钱,

采访竺延风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

我曾经搞过一个总成产品

把准确率搞到98%但是静态98%

搞出来是在今天这个时间是98%

过了两天一不跟踪又乱了

又不知道多少又飞掉了

这个产品成本的准确率又飞掉了

我知道日本的企业比方说丰田成本准确率

我感到他肯定接近了万分之一…

我们的企业两位数十几

当然不会是99还是二十几

有的时候说不清楚

我就感觉

一个好的管理可以是事半而功倍

一个落后的管理

很好的硬件很好的环境很好的机遇

最后是事倍功半

解说:

“一张纸的故事”17分钟

今在天、环顾中国制造业的设备状态,几乎可以堪称世界一流,然而世界一流的设备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并不能和先进的设备相匹配,而且由于系统管理混乱,各个环节浪费现象比比皆是。

竺延风试图从管理入手,改变几十年来员工形成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而变革、是从“一张纸”的采购应该花多少钱开始的。

是从“一张纸的故事”开始的。

采访竺延风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

媒体采访竺总/竺延风

我为什么讲到纸

我就想我们把简单事情做好

采购纸最简单

纸还不容易吗谁还不会买呀未必

我只是想把这个纸

我们集团有多少种纸不知道

最后我们用14个月时间把这个模型做完

大概我们用将近200个品种的纸

图纸复印纸好复印纸差复印纸

另外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的工艺

用什么样的纸没有标准

我们这回把它标准下来…

解说:

14个月、需要搞清楚的是一个集团一年究竟需要用多少纸,有多少品种、规格,有多少是一定要用的,有多少是可用可不用的,有多少是可以用电子文本替代的,实际的大批量统一采购价格又是多少?

但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却有着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王振勃、是这个项目的具体负责人。

采访集团采购部部长——解放总装车间/采购部部长:

王振勃

谁也不会记录自己用多少纸…

就是需要纸的时候给供应商打个电话就给送

一年送多少也不知道

那么我们通过这个东西检验一下

我们现在能管理到什么水平

确实各个企业不一样

有的说得很清楚有的说得不清楚…

价格五花八门

我们下面一百多个单位什么价格都有

最高和最低的价格相差三倍左右

解说:

经过统计、全集团一年在办公用纸张方面的需求总量、是650万人民币,而实际发生的购买费用、却高达1400万,仅仅是将纸张的采购规范起来,整个集团节省了因随意购买纸张所形成的费用接近700万,而计划内使用的纸张统一进行集中采购,所节约的成本累加起来又有100多万,两项相加,一汽集团每年仅仅从纸张的开销方面就节省了800多万。

但这并不是目的,一汽集团试图通过“一张纸”的模型案例、去规范整个集团所有物料的采购体系,实施价格跟踪,“一张纸”的变革、开始默默地改变一个老国企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一张纸的故事”结束

采访竺延风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

竺延风

那么我们如果把其他的环节都这么做

而且都做到位都花14个月去做的话

那我们想财富会节约多少效率能增长多少

也有的同志跟我说

你抓点大事你净抓小事我觉得是应该抓大

但是我特别想让这件小事使大家能够思想统一

所有的事情都不简单…

一个企业大了以后

他需要的不一定是速度需要的是不犯错误…

在这个地方如何靠一套管理机制

使企业能够抗风险能够不断地靠规模

不犯错误一个很有效的积累

但是不停的每天都在积累

那是不得了的事就像蚂蚁啃骨头

一堆蚂蚁上去一个大规模上去

很快的一个东西就吃得精光了

解说:

在一汽、通过一张纸而引发的一系列变革,使集团开始拥有实施精益管理最初的基础,从2002年开始、一汽集团的下属企业开始全面推进丰田生产方式,这是一场“精益和粗放”之间的博弈。

这是一汽解放公司,他们邀请丰田专家从生产现场找开始问题,由浅入深地展开改善。

采访胡汉杰一汽集团解放公司副总经理

丰田专家应该说他们实事求是

对问题的见解或者提出问题是非常刻薄

语言也非常犀利…

就是我们在这种环境下已经司空见惯了

他们有问题意识

经过现场一走动就能够发现很多的问题

总是在提为什么为什么

但是我们恰恰缺少这样的东西

解说:

表面的问题有着内在的根源,丰田的理念、植根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了解客户需要的变化,这种只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减少库存当中占用资金的浪费、减少等待和搬运过程中工人体力消耗的浪费,并尽力消除浪费以追求完美的生产方式,与中国企业长期脱离市场和客户而存在的“为生产而生产”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使得TPS在中国企业的推进、变成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

采访胡汉杰一汽集团解放公司副总经理

丰田的方法是什么

要标准作业标准操作

就是哪个件我在哪个地方装

我走多少步我用什么工具都是固定的

什么样的动作他叫标准作业

这样才能保证我制造的车的质量

或者方式是一致的产品质量是一致性的

原来我们不是这概念我们是变化的

丰田人来了以后一看不行这是基本的概念

必须要固定工位的固定装配

那么很多的工人我们的领导说不行

这怎么能行当时我说必须要求这么做

白天他们这么做了晚上偷偷又改回来

日本人听说以后晚上来一看非常生气

怎么能这么做呢刚开始抵触情绪很大

因为我50年都这么做的

确实入厂就这么做的为什么你说我不对呢

解说:

4年间、解放公司邀请了1300多位丰田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进行了持久战式的改进。

中国的制造业与世界先进的制造业相比,存在几十年的落差,管理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数量式管理,并没有去研究产品具体占有多大的资源,以多大的成本来保证产品数量的最优配置。

对于工人而言、要想改善几十年来形成的操作习惯,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他体会到这样做、给个人带来的好处,享受改善给其工作带来的快乐。

采访竺延风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

竺延风

我们在总装上有十几种手法8到13种手法

这时候是把总装配线上的上千个动作提炼提炼

就像我们共性的,这个实际上又普及到提炼

提炼出13个基本动作

把这8到13个基本动作做好了以后

你再做其他动作的时候,就跟运动员一样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大家认识到这个时候产品才好

卖出去不会出毛病,人家还说了

你这么打,和这么打,和长期这么打

对你身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后来才发现很多人腱鞘有问题

只有这么一个动作打

是永远不会让你腱鞘有问题

这个意义是很共同的,很主动的

一下子都培训了,都知道了,都愿意这样

解说:

在经历了最初的排斥与怀疑的过程之后,工人们开始在改善中找到乐趣,规范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经过改善的工具降低了体力消耗,这就让改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加强,于是智慧也就在日常的生产中不断产生,改善的意识、开始一点点地积累着、融入员工的思维,融入了产品的品质。

邵晓峰一汽轿车TPS改善组工人

没学TPS之前没想到我们怎么去改善

你看到这个结构员工自己动手做的

件都在这个小车上放着那时候他要回身取

一个是影响作业时间在一个他总转身

对他身体有伤害

他自己想办法自己做了一个随动小车

这个随动小车做完之后

装每辆车的时候他减少五次转身

一年八万辆每辆车是五次的话

一年就是40万次转身

40万次单在这转你想想是多大一个工作量

这样我们在不增加人的情况下

我们还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

说明我们的人工成本就降低了

解说: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开始学习丰田生产方式,因为这是一种可以直接带来利润和企业竞争力的管理体系。

1991年、美国政府资助麻省理工大学研究丰田生产方式,美国专家发现:

丰田生产方式通常可以节省50%的生产场地,一次性质量检验合格率可以由60-70%提高到90%以上,并且能够做到在员工劳动强度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产量100%。

数十年如一日永不停息的改善,造就了今天的丰田。

在日本的工厂里、因为地价昂贵,车间往往很狭小,他们必须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制造不同系列、不同配置、不同品牌的汽车,但是绝不会发生零部件错误安装的事故,甚至这里没有专门的质量检测员,但整车的质量绝无瑕疵,一切井然有序。

而这其中的智慧、看上去只是一根绳子。

采访竺延风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

竺延风

你去丰田参观的时候他总给你展示一根绳…

一有问题拽这根绳…

我们这根绳拽一下拽生产线就停了…

他拽一根绳就说明什么发现问题了

拽这一根绳全部都知道

在这一点发现了这个现象的问题

全局来研究这点的问题是偶然的必然的

是体系性的是随机的

以后怎么不发生这点解决了以后

如果是必然的好了不但在你这点改

全球的这一点相类似的问题全部都改掉

从此这个问题不再发生了

在我的全球系统里都不再发生

如果是偶然的

是什么因素让这个因素不再产生

从此这个问题不再发生

所以他解决的这一根绳看似很简单的一根绳

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不会再发生问题

而我们叫一块石头绊倒几代人

绊了师傅绊徒弟师傅绊完了捡起扔后边去了

徒弟接着绊那不行

解说:

仅仅是这一根绳子,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现场来自设备的故障、和人员误操作可能出现的次品,无穷无尽的“为什么”,把一个个错误从表象到根源彻底排除到系统之外。

最大限度地杜绝各种形式的浪费。

在一汽轿车,推进丰田生产方式已经有5年的时间,这期间光是在看得见的环节、累积消除浪费和节约成本就超过一亿人民币。

在这个过程中,老国企的DNA在一点点地向前进化。

采访竺延风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

竺延风

我们在总装上有十几种手法8到13种手法

这时候是把总装配线上的上千个动作提炼提炼

就像我们共性的,这个实际上又普及到提炼

提炼出13个基本动作

把这8到13个基本动作做好了以后

你再做其他动作的时候,就跟运动员一样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大家认识到这个时候产品才好

卖出去不会出毛病,人家还说了

你这么打,和这么打,和长期这么打

对你身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后来才发现很多人腱鞘有问题

只有这么一个动作打

是永远不会让你腱鞘有问题

这个意义是很共同的,很主动的

一下子都培训了,都知道了,都愿意这样

解说:

在经历了最初的排斥与怀疑的过程之后,工人们开始在改善中找到乐趣,规范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经过改善的工具降低了体力消耗,这就让改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加强,于是智慧也就在日常的生产中不断产生,改善的意识、开始一点点地积累着、融入员工的思维,融入了产品的品质。

邵晓峰一汽轿车TPS改善组工人

没学TPS之前没想到我们怎么去改善

你看到这个结构员工自己动手做的

件都在这个小车上放着那时候他要回身取

一个是影响作业时间在一个他总转身

对他身体有伤害

他自己想办法自己做了一个随动小车

这个随动小车做完之后

装每辆车的时候他减少五次转身

一年八万辆每辆车是五次的话

一年就是40万次转身

40万次单在这转你想想是多大一个工作量

这样我们在不增加人的情况下

我们还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

说明我们的人工成本就降低了

解说: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开始学习丰田生产方式,因为这是一种可以直接带来利润和企业竞争力的管理体系。

1991年、美国政府资助麻省理工大学研究丰田生产方式,美国专家发现:

丰田生产方式通常可以节省50%的生产场地,一次性质量检验合格率可以由60-70%提高到90%以上,并且能够做到在员工劳动强度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产量100%。

数十年如一日永不停息的改善,造就了今天的丰田。

在日本的工厂里、因为地价昂贵,车间往往很狭小,他们必须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制造不同系列、不同配置、不同品牌的汽车,但是绝不会发生零部件错误安装的事故,甚至这里没有专门的质量检测员,但整车的质量绝无瑕疵,一切井然有序。

而这其中的智慧、看上去只是一根绳子。

采访竺延风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

竺延风

你去丰田参观的时候他总给你展示一根绳…

一有问题拽这根绳…

我们这根绳拽一下拽生产线就停了…

他拽一根绳就说明什么发现问题了

拽这一根绳全部都知道

在这一点发现了这个现象的问题

全局来研究这点的问题是偶然的必然的

是体系性的是随机的

以后怎么不发生这点解决了以后

如果是必然的好了不但在你这点改

全球的这一点相类似的问题全部都改掉

从此这个问题不再发生了

在我的全球系统里都不再发生

如果是偶然的

是什么因素让这个因素不再产生

从此这个问题不再发生

所以他解决的这一根绳看似很简单的一根绳

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不会再发生问题

而我们叫一块石头绊倒几代人

绊了师傅绊徒弟师傅绊完了捡起扔后边去了

徒弟接着绊那不行

解说:

仅仅是这一根绳子,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现场来自设备的故障、和人员误操作可能出现的次品,无穷无尽的“为什么”,把一个个错误从表象到根源彻底排除到系统之外。

最大限度地杜绝各种形式的浪费。

在一汽轿车,推进丰田生产方式已经有5年的时间,这期间光是在看得见的环节、累积消除浪费和节约成本就超过一亿人民币。

在这个过程中,老国企的DNA在一点点地向前进化。

4.太空看地球——深圳蛇口

解说:

从1992年开始,中集“称雄全球集装箱行业的战斗”就一直在继续。

在控制了普通干货集装箱和冷箱之后,几乎马不停蹄地进入了更高端的罐式集装箱、折叠式集装箱、特种集装箱以及空港设备领域,这些产品一直是欧洲公司的传统强项,为了达到超越强者、建立全球品牌的目的,中集开始在全集团推行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最基本的品质要求:

“零缺陷”。

采访麦伯良中国海运集装箱集团董事长

很多人跟我说老板零缺陷怎么可能呢

是这么认识的我怎么跟他们说呢

我说我认为必须要作为你追求的目标总可以吧

你不要总觉得出问题是很正常的

连追求都不追求那你还谈可能性吗

考试考100分不行吗追求一下总可以吧

我宁愿你追求100分考出来是98

我也不想给你定一个目标80你考到82啊

解说:

2006年,当中集生产的特种登机桥在法国戴高乐机场与空客380对接的时候,中集看上去已经实现了自己所有的目标,成为全球同行业的巨人,中集的品牌、得到了全球客户的认可。

但中集的管理团队很清楚,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让产品和整个团队的素质协调起来,比制造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