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docx
《校本教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研.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教研
教研主题: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研修方法:
(一)、以年级组为单位,确定一节课授课内容,开展集体备课,重点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设计教学程序,形成说课稿和详细教案,并推荐一名说课、授课。
(二)、全体语文教师到多媒体教室集中,听各组代表说课。
(注意:
说课教师均要求有电子教案)
(三)、公开课展示:
各年级代表上课,全校语文教师随堂听课。
(四)、总结评课:
各备课组确定中心发言人进行主讲,然后每位教师发言评课。
然后将好的经验归纳总结。
研修步骤:
1.设计主题主题由来
2.集体备课做公开课
3.集体评课研修主题
4.教研总结
主题由来:
情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学生只有在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情感,对学习话题具有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才能将学生引入高效率学习的境地,更好的挖掘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更好的提高教与学的实际效果,让学生在情意浓浓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改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为教书而教书和为完成任务而读书的学习被动状态。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才能做到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唐代诗人朗士元的《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虽然我们不知道诗人在写这首诗身处什么季节,但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诗人看到了无数盛开的桃花。
今天,我们身处万物凋零的秋季,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春》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看到一个明媚的春天。
(出示“春”动画)
通过相关的诗和画面营造一个美丽的氛围,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
首先,让我们听着音乐,朗读课文,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的春的世界吧!
配乐朗读,请大家注意读出语气基本语调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质朴。
同时朗读层次清楚,由低到高,由慢而渐快。
首先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二两个小节,然后四个小组依次来读一读三至六小节,我们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动情。
最后四个小节全班齐读,请大家注意衔接自然一些。
(学生配乐朗读)
初步了解朗读要求,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品味课文语言。
此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朗诵要求的起点。
三、品味语言。
师:
本文共分为三段:
盼春、绘春、赞春,其中写得最形象、最生动、最美丽的是第二段,而这一段又可以分为几幅画面?
生:
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师:
回答的很好,我觉得全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这六幅画面,刚才我要求同学们划出你认为最值得欣赏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那么现在我给大家一分钟时间,从中选出一幅你觉得写得最美的画面,在下面小声朗读一下。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所选段落)
师:
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你选择了哪些画面呢?
请同学们在回答时突出你喜欢什么词句?
这个词句有什么特点?
表达效果如何?
生:
我觉得春草图这一句话写得很好——“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它让我感到春天的人很快乐。
师:
人为什么会感到如此快乐呢?
生:
因为受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的感染。
师:
所以,这里实际上是突出小草的生命力。
生:
我觉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写得很好,它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很旺盛。
师:
为什么要强调“偷偷”,是不想让人发现吗?
生:
是因为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小草已经出现了。
师:
这里正如一首唐诗中所说的:
“天街小草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里所表现出的就是这种意想不到的欣喜。
(学生与教师一起重复这首诗)
生:
我觉得“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一句写得好,这句写出春天百花烂漫的情景。
师: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
比喻、拟人。
师:
作者用拟人手法让你们感到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生:
可爱、调皮。
师:
其实都突出了一个字,从文中找出来。
生:
“闹”。
师:
这里有热闹、喧闹的意思,表现出百花争艳,绚丽多彩的情景。
……
(上述问题回答时,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可适时让其它学生评点朗读,然后再读出相关语句。
)
生:
我喜欢“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这一句,它让我感到了春天的宁静的美。
师:
这一段描写春雨非常细致的,有正面描写,是什么?
生: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针”。
师:
还有侧面描写,是什么?
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
师:
为什么天很晚了,又下着雨,农民还在地里工作,他们不觉得辛苦吗?
生:
他们被春天的气息所陶醉了。
生:
他们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到幸福的生活。
生:
“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他们今天的工作将会给他们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生:
他们在雨中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
师:
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这场春天的雨孕育着一个美好的梦,一个美丽的明天,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
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
”也许明天当你推开窗户,你将看到一个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春天。
请全班同学集体配乐朗读该段文字。
以上部分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自主品味教学设计>文章语言,教师起引导者作用,启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理解教学设计>文章的深层涵义。
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这一步是训练学生朗读技巧的关键步骤。
对于课文的各部分,可以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有的可以让学生单独朗读,有的可以让全班齐读,用不同的方式突出朗读的要求。
四、质疑探究:
师:
文中还有哪些疑问,把它们划出来,与同座位交流一下,如果仍无法理解,就提出来。
(学生讨论)
生: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中,“粉的像霞”比喻是否恰当?
这两个比喻是否重复?
师:
问得很好,霞不也是红色的吗?
你见过粉色的霞吗?
这些写好吗?
你们觉得如果换几个词来形容好吗?
生:
如果换了词感情色彩就不强了。
……
师:
(总结)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一种变化。
先用最纯粹、最热烈的颜色来写春的色彩,用色彩表现春的活力。
生: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样写是否符合实际?
师:
对,这不是太快了吗?
生:
这是想象。
……
师:
(总结)通过想象把春花秋实联系了起来,也是对明天的美好憧憬。
生: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中,“像花针”这个比喻是否恰当?
师:
对,花针不是很重的吗,怎么会象雨丝呢?
用花针是为了表现雨丝的什么特点?
生:
让我们想象到了雨丝的在灯光中的闪亮。
……
师:
(总结)表现了雨丝闪闪发亮的特点。
……
师:
同学们能否用几个字概括春天的特点?
生:
……
师:
我们可以从课文第三段中总结出几个词对春天进行概括:
新、美、力。
师:
这几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
比喻、拟人、排比。
师:
这几段话给人什么感受。
生:
充满感情,有力。
师:
这三个句子层层递进,有力地结束了全文,也就是本文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
朗读最后一段,体会这种感情。
通过质疑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从而为下面的迁移训练打好基础。
最后通过朗读结束全文,也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五、迁移训练:
师:
本文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生动形象?
生:
因为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
师:
观看一段有冬天的画面,写一段相关的文字描述一下这样的美景。
(学生观看画面)
师:
(点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下雪的时候你可以把飞舞的雪花象什么呢?
雪睛了,你会把整个世界比喻成什么?
凝着雪的树枝象什么呢?
发挥你的想象力,好好想一想。
同学们可以用哪些比喻表现冬天的景色呢?
(学生写出相应的句子)
生:
大雪覆盖了周围的小山,好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在抚慰着自己的儿子。
师:
你说得很好,你还可以说:
“它们好像对怀中的城市说:
‘安心睡吧,这准保暖和。
’”。
生:
透明的冰柱像是由水晶制成,在阳光下闪耀。
师:
你还可以说:
“这些美丽的冰柱在阳光下仿佛闪耀着不同的色彩,造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
教师研讨
应该说学生的赏析和品味还算是很精彩的,但给人的感觉是不够深入,不能把作者的内心情感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能赏析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求也不能坟高,做得不好的地方,说明老师没有引导好。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赏析,教会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
学生之所以赏析不能深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读得不够,虽然一再强调诵读,但学生自由读一遍、分段轮读一遍,就开始选择赏析,学生对课文内容其实并不是太熟,所以停留在语句表面也不奇怪。
在交流时发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平时也存在,但今天这节课表现得尤其突出,那就是不会倾听,一个个都急于表现自己,听别人发言时显得烦躁不安,根本就没有认真听别人说的什么。
这是课堂大忌,表面上看热闹异常,实际上毫无收获。
我不断提醒学生学会倾听,效果并不明显。
这要在平常每一节课中不断强化倾听意识,要让学生知道有时候听也很重要,不仅是对表达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xxx:
教师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
整个课的过程流畅自然,这所有的一切体现了执教者对课堂的把握能力。
xxx:
师生沟通自然、亲切。
我们说“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思想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汇。
吴老师不论是提问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很自然地和学生沟通、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自己(其实关注就是欣赏)比如学生在顷情诵读时,老师总是很亲切的给与引导:
“……你觉得这句该怎么读呢?
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
”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达到很好的教学助长的效果。
这就是有效的沟通,自然的沟通。
xxx:
在整节课中,吴老师的表情没有任何做作与装饰,为教学活动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
除此之外本堂课吴老师还做到了让使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了这堂课,并有所收获和感悟。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
可以说,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是愉快的。
xxx:
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
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的步步设疑是学生思考的台阶,学生通过自身的朗读和自我的思考,渐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xxx: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个人需要的体验,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包括人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我国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性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严格意义上讲,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学”。
这种以人自身的体验与感受所构筑的学科,必然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人类无尽的情感。
强调人文精神,重视人的情感,这是新课标的指向所在。
在语文教学,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以课堂为主舞台,通过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培养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或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明辨善恶的能力等积极情感。
教研总结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个人需要的体验,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包括人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我国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性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严格意义上讲,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学”。
这种以人自身的体验与感受所构筑的学科,必然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人类无尽的情感。
强调人文精神,重视人的情感,这是新课标的指向所在。
在语文教学,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以课堂为主舞台,通过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培养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或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明辨善恶的能力等积极情感。
它的载体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1、教材的情感;2、教师的情感;3、学生的情感。
第一、利用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
文章是人情感的流露。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
“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即所谓有感而发。
白居易讲得更明确,认为写文作诗要做到“声情俱美”、“情文并茂”,并强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可见文章都是“有情物”,是“文”与“情”的和谐统一。
教材中的范文无不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遵循“文情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文章自身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发与培养。
1、走进教材,发挥作品的情感熏陶感染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走进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体现的优秀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品味诗词字里行间的韵味,感受语言潜含的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学生欣赏领略山清水碧的壮丽美景;曹操的《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验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宏伟抱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襟;杜甫《石壕吏》中“独与老翁别”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冰心的《纸船》中透出的生动细腻的念母情怀……,这些都能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深深的震撼。
作者的思想境界、人文情操渐渐内化为学生的情操境界,启发学生思考,涵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修养。
2、钻研教材,抓住情感的触发点激发学生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起着启蒙学生精神良知的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十分注意把课文中那些富含情感的语句找出来,深入悟读,让学生体情揣意,发挥想象,感悟作品的人文价值,体验人类的情感因素,从而获得更高和更强烈的审美和情感。
例如,著名诗人藏克家的《有的人》一诗中有这样几句话: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这几句话写两种不同阶级的人对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
其中“骑”和“俯”这两个动词用的十分生动、形象、准确。
“骑”这个典型动作再加上“我多伟大”这个典型语言,二者连结起来,就非常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无耻;“俯”这个典型动作再加上“给人民当牛马”这个贴切的比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两种人对人民态度不同,而人民对这两种人的态度也很鲜明,一个“摔垮”一个“记住”。
通过对比研析,学生内心的情感自然被触发起来,是非自明:
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将永远值得并得到尊重,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将是遗臭万年。
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诵读教材,利用作品的怡情作用形成学生情感。
叶圣陶说:
“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
”这“美”包括了社会人生的美,自然山川的美以及艺术形象的美等等诸多种积极情感。
作品的怡情作用是在诵读中体现出来的。
诵读时要让学生通过语势的缓急、语调的抑扬、语气的强弱、停顿的长短等方面的变化,掌握适当的诵读技巧,准确充分地表情达意。
如教《春》一文,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然后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读前四幅图时可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对春的喜爱之情;读第五幅图时,则要加重语气,读出春给人希望和力量。
这样,学生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在多次有效的诵读中,感觉到江南春天的温柔,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教材中的《安塞腰鼓》、《山中访友》、《济南的冬天》等课文,都很适合反复诵读。
4、开放教材,通过认知激发培养学生情感。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进了语文课堂。
学生在教材中获得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会激发起学生的某些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认知与情感在认识过程中,同时存在,没有超出认知以外神秘的情感,更没有不带情感的认知。
教材《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奇妙的克隆》、《喂—出来》等,同学们通过对它们的认识、了解的同时,更激发起自己的情感。
在人类破坏植被、大肆捕杀野生动物、砍伐珍稀植物的同时,人类还在改造些动植物,如家畜、水果、树木等,未被选中的物品日益稀少,甚至灭绝。
还有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这难道不是人类在灭绝自己的朋友,自己破坏自己的生存空间吗?
自己毁灭自己,这才是人类最大的悲哀。
以此唤起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
第二、利用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活动,营造一种情感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1、导语传情,营造课堂教学气氛。
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需要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因此“新课导入”这一关尤其重要。
实践证明,渲染一种气氛、创设一种情境、高唱一首歌、竞猜一个谜、播放一段乐曲、表演一个小品、朗诵一首诗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如教课文《春》,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
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
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
唐代的杜甫写下《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这样以文章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过程,逐步进入文章描绘的情境,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从而达到移情共鸣。
2、点拨动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皆为有情人。
教师在点拨讲析课文之前,首先要熟透教材,准确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刻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
其次,语文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增强情感的表达能力,把其中的内涵化为自己的情思,再用自己的“情”去打动学生,以情动人,这样学生就会从中受到感染。
如讲《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时的情景,教师应进入境界,声音哽咽,茫然若失,神情呆滞,喃喃自语,充分显示出爱祖国、恨敌人的悲愤感情。
这样,审美的主体和客体便融为一体,情景交融,达到唤起学生情感的目的。
再次,教师在点拨讲析课文的过程中,要用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课堂的收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
学生回答中肯、陈述精彩时,教师包含激情地来一句“看,这就是我们班同学的真正风采!
”,学生回答很糟时,来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我吧,给一点鼓励。
”……凡此等等。
3、体态表情,调动学生的情感。
表情和体态语能传递教师的信息。
课堂上,学生情感很丰富,但稳定性比较差,教师的举手投足、情绪变化都会引起他们的变化。
马卡连柯说:
“不善于表情就不可能做教师。
”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学会在脸色、姿态、手势等方面的恰当运用,做到喜怒哀乐,皆成文章;举手投足,自然得体;轻重缓急,妙趣天成。
欢乐时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样“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忧伤时,犹如《紫藤萝瀑布》中十年前藤萝的“稀落伶仃”;舒畅者,若品朱自清《春》时之赏心悦目……由于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的这种表现往往直接传递给学生,从而感染了学生,使师生产生共鸣。
第三、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自我培养正确的情感。
在中学各学科的教学中,语文课学生的情感活动是表现得最为活跃的。
因此,教师必须好好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自我培养积极的情感。
1、同中求异,尽量转移学生的情感投入。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真正从感情上来理解文章,有感情的去体会,才能真正有感而发,有情而作。
教材中的情感,只能说学生认知了这种情感,但是否能“学以致用”,还应学会情感转移,同中求异,因此教师首先要提供一定的情感产生源和情感培养素,让学生在这些“源”、“素”的触发下,培养自己正确的情感。
如课文《杨修之死》,大多数同学根据课文前几个小故事一致认为,杨修是死于没有遇上贤主,因才遭嫉。
但有个学生却大胆地提出这种看法不全面,他认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曾多次感慨“知我者,郭公也”,郭公,指的是郭嘉,曹操很重用他。
为什么对郭嘉就不“忌”、“恶”,甚至起杀心呢?
可见,杨修并非因才遭嫉,而是因为他只是卖弄小聪明,恃才放旷,没能在行军打仗上真正帮到曹操,他的死是由他本人性格上的弱点引致,曹操实在不该负主要责任。
学生的分析虽然夹杂着一些主观色彩,但却能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来明辨是非,提高鉴别能力。
2、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
现在青少年的感情匮乏,究其原因是生活的单调而平淡。
语文学科的教学,如果没有多少真实生活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形成一种潜意识的感性思维,当然最终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应该由家庭与学校配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真实的生活,走向文化的广阔天地,让学生用现实的角度去审视生活,体验生活的滋味,抒发自己的感情。
如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桥梁建筑,让学生近距离观赏桥梁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三十六个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为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提供了脚本,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其对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3、作文教学,让学生自我培养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把作文与做人联系在一起。
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
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便是他们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优秀的作文更是如此。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作文这一感情载体,让学生以“我”笔写“我”心,抒“我”情,在作文过程中,对自己的情感加以修正、充实、完善。
有一位同学,他的妹妹得了白血病,刚去世,这给他的人生造成沉重的打击,心灵也造成巨大的创伤,变得消极低沉,郁郁不乐。
后来他读了课文《生命的意义》后,写了一篇题为《火红的金凤花》的优秀作文,表达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美好情感。
该同学在班上谈创作经过时,师生为之动容,全班的同学都受到一次珍惜生命的洗礼。
第四、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从教育教学还是从语文学习等方面来考虑,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已经成为教育之本,教学之源。
语文教师应坚持情感教学观,把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各种情感资源,在充满积极情感的环境中,教师带着情感去教,学生带着情感去学,让学生随时随地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感染,才能把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做好,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