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7652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3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新版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

下列言论出自该著作的是()

A.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B.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C.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D.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西方某历史学者说:

“外国资本家被邀请到苏俄投资,私人经济在贸易、服务甚至工业领域都得到鼓励。

在农村,农民可以随意耕作他们新获得的土地,并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

”上述历史现象发生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C.斯大林快速工业化时期

D.赫鲁晓夫实施改革时期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关于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表述错误的是

①都由美、英、法三国操纵会议

②都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害了中国利益

③都重建了帝国主义战胜国战后国际秩序

④美日两国都成为了这两次会议的最大受益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选项对下图中史实共同特征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A.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作出的回应

B.都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应变

C.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都促进了政治改革取得了成功

5.九年级学生的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了以下资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势力的猖獗,请你给他们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是

A.步入现代

B.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C.经济大危机影响下的世界

D.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世界

6.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中,不包括()

A.克里孟梭

B.威尔逊

C.劳合·乔治

D.奥兰多

7.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江苏全省近80%的县级节点将通高铁或动车,人们的出行将更加便利。

以上这种交通工具的最初发明者是()。

A.莱特兄弟

B.史蒂芬孙

C.卡尔·本茨

D.富尔顿

8.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英国农业、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变化图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9.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对各行业机器大生产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创造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内燃机

10.下列人物的行为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①玻利瓦尔  

②章西女王  

③华盛顿  

④林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列事件体现了“工人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是

A.法国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巴黎公社

D.二月革命

12.重大的科技发明往往能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

下列发明,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并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的是()

A.蒸汽机的改进

B.电灯泡的发明

C.互联网的出现

D.留声机的发明

13.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使用价值的电灯。

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像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

他就是

A.

B.

C.

D.

14.美国黑奴制度和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因为

A.废除了殖民制度

B.废除了封建制度

C.《解放黑奴宣言》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

A.5年多

B.6年多

C.4年多

D.3年多

16.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的是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商业

17.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说:

“1917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认为“十月革命的的确确震撼世界”。

也有西方学者认为“俄国革命沦落为一个令人沮丧的教训”。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中比较恰当的是

A.三者观点都很客观

B.革命难以塑造理性世界

C.俄国革命影响巨大

D.俄国历史地位争议较大

18.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矛盾尖锐

B.印度经济恶化

C.英国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殖民统治

D.英国殖民者压制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9.明治维新的最重大意义是使日本

A.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了民族危机

D.成为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20.秦飞同学收集了有关“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的材料。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拿破仑对外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1.下图是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搜索资料的关键词。

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冷战中的对峙

B.动荡的中东地区

C.亚非拉的独立振兴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2.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

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

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致力于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实力从而和平崛起

B.强化国家军事实力,通过战争手段奠定强国的地位

C.通过革命或改革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提升综合国力

D.建立先进自由民主理念提高世界影响力确立强国地位

23.《震撼世界的十天》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

十月革命最“震撼世界”的是 ▲ 。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B.德、奥为了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

C.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

D.意、法的矛盾

25.下列事件中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

A.英国宪章运动爆发

B.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第一国际成立

26.使烛光晚餐成为一件浪漫的事情得益于下列哪位人的发明()

A.瓦特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27.2016年5月,全国科学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

”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机信息技术——标志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B.火车的发明——使世界交通进入汽轮时代

C.内燃机的发明——标志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D.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大量开采

28.“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下列哪一国家在一战爆发时的背叛行动最能体现这一点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29.“士兵们衣不蔽体,夜无毡毯,脚上没鞋,赤脚行军,从他们脚上留下的血迹,就可以找到他们的行踪……”材料表明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军队战斗力薄弱

B.美军装备精良

C.法、荷等国军事援助

D.美国人民英勇斗争

30.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认为“一切成败得失都在我们自己,然而我们往往说是无意的”。

上述材料体现出()

A.民族主义

B.人文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生主义

二、综合题

31.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人民走向光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曙光。

1919年《新青年》刊载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随后,全国各地建立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摘自部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1)据材料归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什么条件?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历程示意图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革命在1927年和1934年处于低谷的原因,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哪些行动开创了革命新局面。

材料三 

(3)利用以上图示,说明中国共产党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2.1914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遍了欧洲,影响到世界,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

分别由哪三个国家组成的?

(3)1914年8月4日,德国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兵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法国运兵车上也涂有“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

士兵们“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请举一史实戳穿上文中所说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4)一战发生后,毒气、坦克等新式武器不断被使用,为防止伤员伤口感染,英国著名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

在大战中,许多科技发明应运而生。

请问: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战争与科学有什么关系?

33.

34.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我国不仅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学艺术也灿烂辉煌,在史学、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成就斐然,并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

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古代辉煌的顶点,当时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至少写出两项)

(2)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异常繁华,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有哪些?

(各写一个)

(3)最能代表宋、元两代文学之盛的艺术形式分别是什么?

宋元时期的主要戏剧表演形式是什么?

(4)你认为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文学艺术灿烂辉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