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3918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docx

《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docx

中国是否会二次探底

二次探底:

所以简单而言,“二次探底”就是说经济状况可能比前段时间出现的经济危机变得更糟糕。

“二次探底”的英文是“doubledip”

世界经济

正方:

温家宝:

做好预防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准备

中国现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为时尚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1日在东京表示,必须密切观察形势,做好预防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准备。

中国现在退出经济刺激政策为时尚早。

温家宝当天在出席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举行的欢迎午餐会时表示,虽然世界经济开始稳定和恢复,但复苏是缓慢的,同时一些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有可能拖累欧洲经济复苏,带来欧洲市场变化。

“有人说,世界经济已经复苏了,现在可以考虑退出机制了。

我以为,这个判断还为时过早。

温家宝认为,世界经济仍有“二次探底”的可能,因此要把困难想得充分一点,做好“二次探底”的准备。

当前,各国要协调一致,加强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可有丝毫放松。

温家宝说,中国今年确定的经济工作方针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同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使宏观调控更加把握好方向、力度和节奏。

“我们一直关注三个问题:

第一是经济的发展,第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第三是抑制通货膨胀。

”温家宝说,必须把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欧洲债务危机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将对外贸出口形势造成一定冲击。

此外,政策调控将导致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下降,国内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正逐渐加大。

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笼罩下,政策调控开始进入错综复杂的观望期。

中国经济进入了关键的十字路口。

G7国债全超警戒线罗杰斯:

全球经济必二次探底

各国政府债台高筑通胀压力袭击全球

大蒜半年来价格翻了16倍,绿豆三个月内从3元/斤卖到13元/斤,楼价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后迟迟降不下去……国内物价压力横行,国际上物价也出现了上升势头。

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昨天称,全球经济必然二次探底。

文、表/陈海玲

现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的安全临界点是60%以下。

G7国债全超警戒界线

但根据IMF、标准普尔及渣打银行的数据,当前英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为78.2%,而美国这一比例为87.5%、德国为76.6%、日本高达214.3%……G7国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全部超过了安全警戒线。

罗杰斯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欧元仍会继续走低,全球通胀会越来越严重。

美国“末日博士”鲁比尼再次发出警告:

我们或将在结束一场危机时陷入另一场危机,好比1933年大萧条时期的情形。

他重申了希腊债务危机仅是全球债务危机“冰山一角”的观点。

欧债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迟迟无法“退出”刺激政策,已令各国物价火上加油:

英国、印度、巴西等国的CPI远远高出2%的安全指标。

英国4月份的通胀率达17个月来最高。

巴西、印度等国的通胀水平已是两年左右的新高。

左晓蕾:

这是全球金融市场二次探底的开始

西班牙主权危机暴发,实际上把欧盟拯救方案逼上了必须全面解决欧盟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的不归路。

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而IMF的救助方案伴随着包括紧缩财政支出在内的一系列苛刻的改革计划,欧洲经济的恢复因此可能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两年前判断的欧洲经济的W型态势已经定格,并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西班牙可能效仿希腊向欧盟求救的信息,让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金融市场的多次“探底”,到5月4日终于演变成全球金融市场第二次探底的开始。

当天欧美各主要市场出现今年以来最大幅度跌势,跌幅均超过2%。

油价下跌4%,欧元对美元汇率创危机以来新低。

笔者自去年年底就反复提到,各国赤字膨胀可能成为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大因素之一。

某种意义上,赤字泡沫正在一个一个破灭。

需要引起充分注意的是,西班牙引爆的危机远没有结束。

全球金融市场的第二次下“探”,要在葡萄牙,爱尔兰,甚至G8集团之一的意大利的问题显现以后,才可言“底部”。

而将上述四国问题显现就是危机的结束,也还言之过早。

危机是否持续,最大的风险在于金融投机性资本与欧盟救助行动的博弈。

从希腊危机的演变中,世人目睹了金融资本如何在推波助澜。

第一阶段博弈,是阻挠希腊市场融资。

以德国为首的代表欧盟的主流观点,不主张破坏欧盟的一些基本规则,当然也是保护自身的利益,希望主权债务国家自救,即在市场发债,通过滚动债务来避免违约风险。

如果希腊在市场融资偿还到期债务,等于金融资本帮自己还债,不但无利可图而且新主权债将来的违约风险依然存在。

以金融投机资本为主体的所谓市场力量,有巨大的动机提升希腊市场融资成本,使融资行动失败,希腊主权债的违约风险凸显。

今年年初开始希腊主权债的CDS大幅上升,最高时候高出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540个基点,融资成本大幅提高,市场融资严重受阻。

第二阶段博弈,是迫使救助方案尽快出台。

金融资本博弈,需要真金白银的拯救方案。

但是欧盟以德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救助希腊犹豫再三,以及希腊国内反对IMF参与救助的抗议,使得希腊国债持有者是否能获取原定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若希腊真的违约,持有者们难道能把爱琴娜岛卖了抵债么?

这时候,欧元的稳定,就成了逼德国联合IFM出手救助的撒手锏。

希腊救助方案的不确定性,成了欧元不断贬值的推手,欧元一路贬值至2005年以来的最低点,开始出现了欧元可能解体的声音。

而统一的欧元是欧盟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最重要的基础。

欧盟与IMF终于达成总量450亿欧元的救助协议。

一旦希腊提出要求,拯救方案就将启动。

这个方案本应产生美国拯救华尔街方案那样的效果。

两年前,美国政府在危机最危险阶段实行了金融机构压力测试。

因为美国政府承诺筹集两万亿美元以公司合营方式购买坏账,相当于为金融机构被取消盯市原则后缓期执行死刑的数万亿“毒资产”买了保险,促使市场愿意接受事实上很不真实的金融机构的测试结果,以便让金融市场逐渐稳定下来。

实际上坏账购买方案至今根本没有实施,金融市场恢复交易行为,特别是金融“毒资产”重新交易,大有不费一分一厘,新泡沫就可以把所有“毒资产”处理一笔带过的架势。

这种用泡沫治泡沫的结局,是否带来新的灾难,现在不得而知。

但是至少“毒资产”引发的惊涛骇浪,被一剂实际上是心理药方的虚拟“保单”平复了。

一场史无前例的华尔街整体破产危机被化解。

 欧盟与IMF的“协议”,也应是替希腊债务买了一份保险,理该成为市场心理的稳定器,世人也期待欧洲市场像华尔街那样恢复稳定。

但是这次,欧盟希望通过“协议”产生稳定心理预期来解救希腊危机的希望可能比较渺茫。

金融投机性资本不要画饼充饥,要真金白银。

这就产生了第三阶段的博弈:

逼希腊开口要钱。

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希腊不得不向拯救方案求救。

这时候所博弈的,就不仅是原定希腊一年内到期债务450亿欧元了,而是希腊三年内的全部债务偿付的保证。

最终欧盟和IMF救助协议的希腊救助规模上升到1100亿。

原本认为,所谓全球金融危机第二次探底会以欧洲区域性市场震荡的缓和暂告一段落。

但金融资本不仅购买了希腊主权债务,还买了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和意大利的主权债务。

这些国家的主权债违约风险也在增加,欧盟和IMF的拯救方案只有扩大到所有这些国家,真金白银为所有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保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才能某种程度画上句号。

所以,世人看见了第四轮博弈,1100亿的希腊拯救方案刚刚敲定,西班牙的主权债务危机暴发。

这个博弈基于一个简单推断,欧盟出手救了希腊,就不可能置西班牙于不顾。

这恰是德国当时的犹豫和担心的理由。

照此推断,如果欧盟出手救了西班牙,葡萄牙的主权债务危机一定会暴发,接下来该轮到爱尔兰、意大利。

所以,西班牙主权债风险引发的全球震荡不是底部。

市场各方疯狂的博弈,使我们对全球市场面对的下一步继续下挫的风险不能太乐观。

西班牙主权危机暴发,实际上把欧盟拯救方案逼上了必须全面解决欧盟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的不归路。

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似乎没有别的选择,欧盟可能不得不从现在开始考虑包括上述四国在内的一揽子拯救方案。

有估计显示,全面拯救方案可能需要6000亿欧元规模的资金,才能一次性稳住市场博弈。

全球第二次探底的过程看起来非常像金融资本表演的一场大戏,更像为金融资本准备的一次盛宴。

只有盛宴成功举行,大戏才会拉下帷幕。

因为IMF的救助方案伴随着包括紧缩财政支出在内的一系列苛刻的改革计划,欧洲经济的恢复可能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特别是拯救方案不过是借新债还旧债,如果将来经济增长不足以偿还债务,产生恶性循环也不是不可能的,南美洲国家曾经陷入这样的怪圈。

欧洲经济在还没能完全走出次贷引发的全球危机,又陷入主权债引发的欧洲危机,因此,现在可以判定,我们两年前判断的欧洲经济的W型的态势已经定格,并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反方:

叶檀: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会造成二次探底

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全球股市开始一轮下跌探底之旅。

欧盟援助计划没有能够缓解市场的恐慌情绪,在略有反弹后,欧美股市14日收盘双双重挫,全球股灾再度蔓延,亚股17日早纷纷开盘走低,台股以跳空下跌79.36点开出,盘中跌幅持续扩大,日本股市盘中大跌200点,韩国股市受到全球股市影响,韩国综合指数昨日持续重挫,韩元也跟着贬值。

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似乎就要到来。

但这是假象,全球经济不可能出现崩溃式的二次探底。

原因很简单,欧元的影响力没有美元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感染力没有美国次级债强。

欧元一度试图挑战美元的地位,曾有石油国家扬言以欧元替代美元的石油货币地位。

随着此次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的蔓延,欧元退出了与美元竞争的舞台。

欧元非全球主导货币,因此伴随着欧元的走软,虽然大宗商品与全球股市出现大幅震荡,但不会动摇全球价格体系的根本。

这是欧元与美元的根本不同点。

当初美国的次级债成为证券化产品后行销全球,影子市场的资金交易量远远超过美国的GDP总值,金融衍生品市场总量相当于美国GDP的3倍。

而各个金融机构动用巨大的杠杆购买债务担保证券化产品,对冲基金通常的杠杆在二三十倍以上。

因此,一旦购买证券产品的对冲基金出现问题,大投行、经纪商、保险公司等都会出现流动性不足,最终造成全球资金市场彻底冻结。

相比而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性并不强。

虽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数额庞大,初步估计合计坏账约1.3万亿欧元,超出美国次贷危机近一倍,但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在市场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投行没有大规模地将欧洲主权债务证券化之后,以杠杆销售的方式行销全球。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复苏利大于弊。

由于欧元持续走软,使得欧元区产品竞争力提升。

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欧元区16国GDP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0.5%,超出市场预期。

其中德国、法国分别环比增长0.2%和0.1%,深受债务危机影响的西班牙也环比正增长0.1%,告别连续6个季度的衰退。

欧元区经济增长主要受新兴市场和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的拉动,伴随贸易量的恢复,出口导向型经济一季度复苏较为明显。

不仅出口向好,欧美国家的PMI领先指标显示制造业强劲,美国4月制造业环比增长1%,欧元区16国3月制造业产值环比增长1.7%。

欧洲的生产效率与高福利一向受到诟病,通过主权债务危机,欧洲不得不实行紧缩政策,为了实现平衡财政的目标,在开支上再度去杠杆化。

所有这些,对于欧洲寻找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有益无害。

全球各国都对高企的赤字、债务噤若寒蝉,在如潮的货币退却后,这些债务成为坏账拖累了经济。

以前是阿根廷、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国,现在轮到了一向稳定的欧洲。

我们会为欧洲经济担忧,会看到全球资本市场产生的恐慌情绪,万幸的是,我们不会看到类似于次级债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上演。

周其仁:

全球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27日称,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但是为“保八”而投放的过量信贷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挑战。

周其仁在27日举行的“中小银行银团贷款高峰论坛”上表示,从目前各项增长指标以及国际金融组织预测来看,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IMF对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从3.1%上调到3.9%,世行预测美国经济2010年将增长2.5%。

而亚行预测2010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升至6.6%。

他说,目前欧美许多国家仍不断涌现二次探底的论调,其实质是各国政府意图维持金融危机以来的扩张政策,为高财政赤字和宽松货币政策寻找借口。

周其仁表示,西方国家目前的高失业率使得人们对经济复苏提出质疑。

“目前,欧洲失业率是9.8%,美国失业率达到10.2%,加上兼职的人失业率将达到17%。

”他说。

对于中国经济的走势,周其仁表示,全球化过程,简言之就是两个“海平面”的相通过程:

即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组成“高海平面”,与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低海平面”相通。

“在两个海平面互通的过程中,中国出口成本优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将得到保持,中国经济将从外部继续获得动能,保持稳定增长。

”他说,未来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还必须处理好对外关系、外汇政策等问题。

对于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周其仁表示,保增长过程中投放的天量信贷,以及天量信贷下的负利率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值得关注。

伯南克:

二次探底风险已经消退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周三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表示,美国经济似乎已步入温和复苏之路。

鉴于民间部门需求出现回升迹象,美国经济陷入“二次探底”的风险已经消退。

同日,美联储发布的最新褐皮书也显示,除极少数地区外,美国经济上个月继续全面回升。

随着更多强劲经济数据的出炉,更多民间经济学家也开始上调对美国经济复苏的预期。

不少人认为,此前外界对经济增长的预估可能过于保守。

美经济复苏似被低估

伯南克是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作证时发表上述言论的。

他表示,最新的经济数据表明,民间部门最终需求的增长,将足以推动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缓慢回升。

伯南克说,美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风险已经消退,美国经济似乎已步入温和复苏之路,经济正在温和回暖,而且将继续保持这种回升势头。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实施了一系列危机应对措施,而随着经济走出最困难时期,官方的支持必然要逐步撤出。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支出和企业投资能否迎头赶上,取代逐渐减弱的政府支持,将决定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复苏。

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零售额增加1.6%,创下4个月来的最大升幅,也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显示消费者的信心继续回升。

在这之前,就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等方面的数据也都发出乐观信号。

美国企业巨头英特尔本周发布的一季报更显示,公司一季度净利猛增3倍。

在举足轻重的银行业,同样有好消息传来。

作为首家发布季报的大型银行,摩根大通周三公布,第一季度盈利增长55%。

这使得投资者更加乐观地认为,在危机中受创最深的银行业也在日渐康复。

随着更多指示复苏的证据出现,许多经济学家都开始怀疑,是否低估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力度。

在《华尔街日报》最新进行的调查中,有四分之三的受访经济学家称,其对未来18个月经济增长情况的预测更有可能被证明是太低而不是太高了。

56位受访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期为,美国今年GDP增长率为3.1%。

当前油价不是严重威胁

乐观情绪近期似乎开始蔓延。

周三发布利好财报的摩根大通也加入了唱好经济的行列。

摩根大通CEO戴蒙一改往日的谨慎,宣称美国经济出现了“明显好转”。

戴蒙对该行的投资人表示:

“美国经济的根本趋势出现了明显且广泛的好转,我们相信,这些好转会继续下去,而且势头将越来越猛,形成强劲复苏。

令戴蒙等人日趋乐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美国一些大公司似乎准备重新再次投资和招兵买马。

比如,刚刚披露季报的英特尔就透露,公司计划今年招聘1000多名员工,这也将是这家世界最大芯片制造商五年来首次雇佣新人。

令戴蒙等人日趋乐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美国一些大公司似乎准备重新再次投资和招兵买马。

比如,刚刚披露季报的英特尔就透露,公司计划今年招聘1000多名员工,这也将是这家世界最大芯片制造商五年来首次雇佣新人。

不过,伯南克也注意到,仍有很多因素可能让经济复苏脱离轨道。

他在周三的讲话中提到了油价的问题。

伯南克认为,目前的油价水平并未对经济复苏构成威胁,但当局必须密切关注油价,以防其大幅上涨。

国际能源机构本周警告说,油价持续上升可能影响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复苏。

周三纽约收盘,油价大涨1.79美元,至每桶85.84美元,此前一度升至一年多来的高点。

为华尔街“掉期门”辩护

与油价上涨相关的一个话题就是通胀。

从最新数据来看,美国的通胀水平还较低,有利于美联储继续实施低息政策以支持复苏。

周三发布的美国3月份CPI较上月小幅上升0.1%,与预期相符。

3月份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较上月持平,预期为上升0.1%。

伯南克周三也表示,他预计消费价格仍将受到抑制。

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看,他预计低息政策将有必要再延长一段时间。

对决策者而言,美国经济仍面临“重大制约因素”,包括失业率持续高企、住房市场疲软,以及联邦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形势极其严峻等。

值得一提的是,伯南克在周三的作证中还为华尔街投行在希腊债务危机中的角色作了辩护。

此前有人指责说,高盛等美国投行可能涉嫌在前几年通过货币掉期交易,为希腊等国家掩饰真实债务水平。

希腊等欧洲国家则认为,一些机构可能通过信用违约掉期合约大肆押注希腊等国债务违约,进而大举推高了这些国家的举债成本。

在周三的讲话中,伯南克说,高盛与希腊10年前进行的一笔货币互换交易导致希腊的公共债务水平失真,但该交易规模较小,仅让希腊债务占GDP的比重从101%降至100%而已,并且高盛已采取措施来避免类似交易。

他还称,高盛已在2005年出售了希腊相关头寸。

伯南克说,美联储迄今为止并未发现有任何迹象显示,美国一些银行在利用大量CDS头寸押注外国政府倒债。

中国经济

正方:

许小年:

中国经济需小心二次探底

许小年:

“货币供应量持续上涨,土地供应却没有大的变动,这就决定了高房价将继续维持。

昨日,成都飘起绵绵细雨,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内听众热情却异常高涨,经济学家许小年开坛授讲。

他认为,以出口与投资为主的中国经济需要小心二次探底,增长模式必须改变。

许小年表示,中国经济开始复苏,但结构调整尚未完成,要小心出现二次探底。

他表示,4万亿投资是给经济打的“吗啡”,效果不能长久。

在去年的经济反弹中,国有部门投资过多,民企投资过少。

目前通胀已经显现,投资这针“吗啡”不可能继续。

许小年认为,唯一的办法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变投资与出口拉动为消费拉动。

“首先要减税,其次要加大社会保障,最终要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很多人都问房价还会不会再涨,我的回答是,肯定要涨。

”许小年说,推动房价上涨的根本因素有两个,货币供应量和土地供应量。

他说,去年国内广义货币增长了27%,实际GDP只增长了7%,这意味有20%的货币超发。

宽松货币政策又带来两个影响,首先,企业和个人更容易拿到贷款,工资收入也相对增加;其次,通胀预期迫使存款搬家,转向房屋和黄金等。

许小年说,目前货币供应量持续上涨,一季度新增信贷依然高达2.6万亿,而土地供应却没有大的变动,这就决定了现存的高房价市场将继续维持。

姚景源:

防范经济“二次探底”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20日表示,今年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CPI)控制在3%以内的难度很大,但在宏观调控作用下最终能实现。

同时,姚景源提示要防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风险,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核心。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姚景源表示,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之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应该作为核心。

“现在有人提出中国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我觉得要防范这种风险。

”姚景源表示,如果经济下降,我国又要把精力放到保增长上,这将贻误经济结构调整。

 对于物价走势,姚景源认为,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价格走势来看,今年把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指标,但在宏观调控作用下最终能够实现。

反方

李稻葵:

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资产泡沫确实有

2008年年初,当乔治·索罗斯四处宣讲“世界正面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时,地球这端,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大胆预言,这不过是一场“资产负债表”的危机,中国应趁机抄底,中国经济将V型反弹。

2010年年初,李稻葵撰文称地方债务是中国经济本年度最严重的危机。

随后,一场关于中国地方债务的审查、研究、争议被掀开。

4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中国政府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通胀预期空前。

中国股市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在4月15日之后的22个交易日内暴跌20%。

国际经济及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强音再次泛起。

值此之际,《证券市场周刊》采访了我们的老朋友李稻葵教授,为读者厘清一些国际、国内的重大经济问题。

尽管此时他已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但我们更倾向于他以学者身份所做出的独立思考和结论。

证券市场周刊》:

5月10日前后,欧盟财长、欧央行、IMF和美联储多方联合采取了援助希腊救火行动,你觉得欧洲的事态是否控制住了呢?

李稻葵:

欧洲这次动真格的了,7500亿欧元的救助是一剂猛药,应该说在短期之内完全控制住了欧洲的局面。

我们要知道,希腊经济仅占整个欧盟经济的2%,但欧盟此次却拿出了相当于GDP8%的救助计划,而且欧洲一些政治家还表示,如果需要的话,救助资金还可以追加。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欧盟不会让希腊的债务危机蔓延,自然不太可能出现第二轮金融崩溃。

这与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一些亚洲国家境遇相似。

你如何看待这次欧洲的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异同?

李稻葵:

不论是次贷危机,还是欧洲的债务危机,都是西方国家自身的危机。

这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俄罗斯金融危机大不相同。

这次金融危机虽然深刻,但其表现形式是发达经济体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的恶化,是它们的后院起火,发达国家的政府当然会不遗余力地第一时间救火。

欧洲一些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下降,但是他们仍然掌握着国际货币的发行权。

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IMF虽然也给予了救助,但是行动非常迟缓,并且条件苛刻。

IMF当时要求泰国、韩国收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际上是火上浇油,给了国际投资者抄底的机会。

新桥资本(NewbridgeCapitalLLC)顺利收购韩国第一国民银行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证券市场周刊》:

市场目前对欧洲债务危机可能波及中国经济忧心忡忡,你对当前中国经济如何判断?

李稻葵:

我认为中国整体经济存在轻微过热。

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今年GDP增长将达到10.9%。

目前经济轻微过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需旺盛推升进口大幅增长,我们预计2010年进口增速将高达43.9%;其次,企业的开工数比较充足,产能利用率比较高;第三,固定资产投资仍会高速运行,尽管M2增速在今年可能放缓,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会比较乐观,预计将达27.7%。

同时,由于经济处于上升通道,民营企业也会相应增加投资;最后,消费信心也上涨迅速,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尼尔森公司联合发布了《2010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表现出持续增强的态势,并已回升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市场上一些研究人员担心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我认为其分析是不太站得住脚的。

应提高存款利率

《证券市场周刊》:

4月份CPI同比增长2.8%,而本刊的2010年二季度“远见杯”宏观经济预测调查显示,二季度CPI将达到3.2%,负利率格局将会愈发严重。

你如何看待日益增加的通胀压力?

李稻葵:

现在确实存在很大的通胀压力,我们预计2010年全年CPI将达到3.7%,未来通胀上涨的趋势还将持续。

我认为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来自农产品价格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首先,今年南方出现干旱,北方出现“倒春寒”,农产品生产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连续多年粮食丰收的格局可能改变。

而农产品价格在CPI中的比重较大,这会加速CPI的上涨。

 其次,新兴市场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