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0390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docx

《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docx

苏教版六上数学2136备课

课题

整理和练习1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可以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教学

难点

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每课

一赛

课时

目标

第二十一

课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回顾与整理

小组讨论。

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举例说说你能解决哪些勇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指名全班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练习与应用1

想想它表示的意思,再在方格里涂色,并计算出结果。

比较一下,你的涂色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吗?

2、练习与应用2

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3、练习与应用3

小结:

计算分数乘法时,要按计算法则计算,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相乘,注意约分和相乘时都要正确。

4、练习与应用4

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5、练习与应用5

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题中有哪些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出:

第一个问题用每人喝的升数乘人数,就是一共喝多少升,也就是求5个

是多少;第二个问题用每升含钙的克数乘升数,就是每瓶含钙的克数,页可以看成是求

是多少,两题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总结全课。

在这节课上,我们完成了那些任务?

你有问题吗?

四、作业。

完成整理与练习第6题。

 

课题

整理和练习2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

3、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

难点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每课

一赛

课时

目标

第二十二课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题目略

2、计算。

3、解答应用题。

甲地到乙地公路长180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

,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4、小强跑了1000米,小名跑的是小强的

,小军跑的是小名的

,小军跑了多少米?

二、探索与实践。

1、第7题

学生自己探索规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全班交流。

指出: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就等于这个分数的对应数量。

2、第8题

解答时是怎样想的?

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3、做整理与练习第10题

指名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4、做整理与练习第12题。

集体交流,重点分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是怎样想的。

5、做整理与练习第13题

指出:

根据条件,可以先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求出第二个问题。

三、探索实践

1、做整理与练习第14题

仔细观察这一列分数,你能有什么发现?

先找出规律,再填数。

小结:

这列分数里,后一个分数是前一个的一半,也就是前一个分数的

,所以括号里的每个数都可以用它前面的数乘

求出来。

2、做整理与练习第15题。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方格,根据要求完成涂色和画斜线的操作。

3、做思考题

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不为0)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差等于它们的积。

四、全课总结。

教师针对本课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五、作业。

1、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2、对今后的学习提出改进措施。

3、完成整理与练习第9、11题。

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

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信心.

教学

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

难点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

准备

每课

一赛

课时

目标

第二十三课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引入新课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二、展开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提问:

量杯里有

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

列式?

为什么?

(板书

(3)学生讨论:

可以怎样计算?

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4)让学生交流想法:

①把4个单位1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还是5。

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这样算的算理。

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

升的

是多少,所以,

就可以用

来计算,结果是

谁能再说一说,

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

来计算?

是2的什么数?

(倒数)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

如果

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

怎样列式?

(板书:

(2)

怎么计算呢?

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

为什么?

可以怎么算?

3.总结方法。

提问:

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

怎样算比较方便?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过程写出得数。

(2)做“练一练”第2题。

练习后问:

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用这个分数与谁相乘?

(3)做“练一练”第3题。

各自练习后,指名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4)做练习七第2题。

提问:

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分数除以整数怎样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分数的分子直接除以整数?

五、作业

练习七第1、3、4题。

课题

整数除以分数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

重点

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

难点

理解整数除以分数与相应乘法的相等关系。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每课

一赛

课时

目标

第二十四课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1.口算:

2.揭题:

整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例2

1.提问:

幼儿园李老师把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怎么列式计算?

追问:

为什么用4÷2?

继续提问:

如果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2.出示第

(2)题,指名读题,口头列式。

问:

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是用除法计算?

出示挂图,请根据图的意思想一想:

可以怎样计算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把4个橙子每

个分成一份,可分成几份?

板书:

=4×2

看到这个等式,你能想到什么?

3.出示第(3)题。

(1)学生读题,列式。

(2)你能在图中分一分,再想出计算结果吗?

让学生操作后明确:

(3)出示:

提问:

从这两个式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三、教学例3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列式。

2.请根据每米剪一段,在图上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3.想一想:

可以怎么算,为什么?

板书:

4.归纳和总结:

想一想,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么算?

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练习

1.做“练一连”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书上独立填写,再指名交流。

提问:

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样计算?

2.做“练一连”第2题。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提醒学生:

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后,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3.做练习七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想商是几,再计算。

比较看图得出的结果与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

4.做练习七第7题。

先计算,再比较: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五、作业:

练习七第6题和第8题。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

重点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

难点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每课

一赛

课时

目标

第二十五课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23÷214÷4512÷10310÷6

9÷3104÷452÷3141÷32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列式。

提问:

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追问: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怎样列式?

2.引导探索:

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这个算式得多少?

各自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

(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

(3)讨论:

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一样)

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3.练习,验证猜想

完成练一练第1题:

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看看里有几个,有几个,再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2.完成练习七第10题。

独立计算后,引导比较,启发思考:

什么情况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

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3.讨论练习七第11题。

引导:

你能不计算,运用已经发现的规律直接填空吗?

4.讨论练习七第12题:

指出:

交换被除数和除数,所得的商与原来的商互为倒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9、13、14题。

课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

难点

理解列方程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每课

一赛

课时

目标

第二十六课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

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这句话表示什么?

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

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

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

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引导讨论: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

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

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

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

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

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十二第1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学生说题意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做练一练第2题。

启发:

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为什么要列方程解答?

3、小结解题策略。

四、作业:

练习十二第1、3、4题。

 

课题

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练习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

难点

认识简单的分数乘法和列方程解答的两类分数实际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每课

一赛

课时

目标

第二十七课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4÷5812÷4556÷1245÷15

2.分析数量关系

(1)出示,在小组里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

①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

②一桶油,用去了

(2)汇报交流,师板书数量关系式。

①男生的人数×

=女生的人数

讨论:

如果知道男生的人数,怎么求女生的人数?

如果知道女生的人数,怎么求男生的人数?

②方法同上。

二、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八第5题。

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并说出数量关系。

根据数量关系说一说,这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解答?

各自解答,并指名板演。

2.做练习八第6题。

集体交流,提问:

这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

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为什么列方程解答?

说明:

这道题里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所以可以用列方程解答。

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3.分析练习八第8题。

(1)这两题的关键句分别是什么,在书上画出来。

(2)在小组中说出数量关系式。

(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三、作业:

练习十二第7、9题。

 

 

课题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

教学

重点

掌握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

难点

掌握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每课

一赛

课时

目标

第二十八课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揭示课题)

二、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

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先算的是什么?

①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

怎么算?

②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

3.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

(1)各自尝试列式。

(2)指名汇报

让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并指名板演。

4.教学“试一试”。

(1)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

5.讨论:

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1)在小组中说一说。

(2)全班交流。

明确:

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评议矫正。

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解得又对又快。

提问:

在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讨论练习八第11题。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出:

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八第13题。

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交流:

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四、作业

练习八第10、12、13题。

课题

比的意义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

重点

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

难点

理解比表示的意义。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每课

一赛

课时

目标

第二十九课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出示例1实物图

提问:

“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

相差关系倍数关系

二、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

(板书课题)

1.教学比的意义。

(1)师:

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师述:

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板书

(2)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3)小结:

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

指出:

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

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那个数量与那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4)出示试一试。

提问:

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

如果把内中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2.教学例8

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填表。

提问:

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

900:

15表示什么?

900:

20又表示什么?

明确:

900:

15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

900:

20是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

3.学习比的写法和各部分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1)师:

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

教师示范写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2)师说明:

中间的“:

”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

(3)师:

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

请大家看书p53的前五节内容。

(4)提问:

比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4.指导学生领会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结合学生整理的表格,小结:

⑴比与除法、分数是有联系的:

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衩除数,相娄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

⑵比与除法、分数是有区别的: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提问:

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为什么?

说说你的相法。

三、巩固深化

1.练一练

2.练习九1~4题

四、课堂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第53~54页的内容,同学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题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

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

难点

分数比和小数比的化简。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每课

一赛

课时

目标

第三十课时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填空

13÷18==(  )∶(  )

师:

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

师:

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

(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

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

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9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

(2)体温:

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

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

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演示课件“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

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

2.教学例10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

什么叫做最简分数?

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

18

(2)(3)1.8:

0.09

(1)让学生试做第

(1)题

师:

你是怎么做的?

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

(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

(2)

师:

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

(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

(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3)1.8:

0.09

师:

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

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师:

把55页练一练第1题填完整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独立化简,指名板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