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复习指导用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7838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复习指导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高职复习指导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高职复习指导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高职复习指导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高职复习指导用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复习指导用书.docx

《高职复习指导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复习指导用书.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复习指导用书.docx

高职复习指导用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体是指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具有生命活动的个体。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生命活动的现象和发生的原理、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从而掌握各种生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是指生物体在形态结构基础上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

如躯体的运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气体的吸入和呼出、血液的循环、腺体的分泌、代谢产物的排泄、大脑的思维活动、后代的繁衍等等。

生物体从原始的单细胞到高等动物以至人类所表现的生命活动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机体各种功能活动都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

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它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合成代谢是指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构成自身的物质与能量储备的过程;分解代谢是指机体不断分解自身的物质与释放能量,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对立统一,保持动态平衡的生理过程。

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其生活的周围环境保持最基本的联系,从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因此,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停止,生命也就终止了。

二、兴奋性

(一)兴奋性概念

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能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到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

反应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兴奋和抑制。

兴奋是指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是指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由活动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由强变弱。

(二)兴奋性与阈强度(阈值)的关系

对具有兴奋性的组织来说,刺激必须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并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反应。

在一定的作用时间下,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值)。

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小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大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阈强度(阈值)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变关系。

即刺激的阈值越大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高。

临床上,护士在给病人进行肌内注射时,常遵循“两快一慢”的原则,即进针快、出针快、推药慢。

因为进、出针快能缩短刺激的作用时间,推药慢能降低强度–时间变化率,两者均可减弱刺激作用,从而减轻病人的疼痛。

三、生殖

生物体发育成熟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第三节机体与环境

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脱离环境,机体或细胞将无法生存。

机体的环境有内环境和外环境之分。

外环境是指整个机体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机体内环境的概念

机体绝大部分细胞并不与外环境直接接触,而是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

机体内的液体总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称为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称为细胞外液。

细胞新陈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以及代谢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都需要通过细胞外液转运。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按照体液分布的部位,可把体液划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占体重40﹪)

体液血浆、淋巴液

(占体重60﹪)细胞外液

(占体重20﹪)组织液、脑脊液、房水等

二、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细胞外液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因为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都是酶催化反应,酶促反应必须在一定的理化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另外,组织细胞的兴奋性等生理特性,也只有在一定的理化条件下才能维持正常。

稳态一旦遭到破坏,将引起机体某种功能紊乱,产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第四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

(一)神经调节

1.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

2.特点反应迅速、作用部位准确、作用时间短暂。

神经调节是人体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3.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图1-1)。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

反应←──效应器←──传出神经←──中枢

图1-1反射弧示意图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部分被破坏,会引起相应的反射活动丧失。

(二)体液调节

1.概念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指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激素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对其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

全身性体液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

例如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作用于心脏、支气管和皮肤血管等组织器官,影响其功能活动:

其次,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仅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调节附近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称为局部性体液调节(也称为旁分泌调节)。

例如某些组织细胞分泌的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能使局部血管扩张。

2.特点作用缓慢、广泛而持久。

(三)自身调节

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和体液调节,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比较简单原始,调节幅度较小,调节范围较局限,对剌激的灵敏度较低。

二、机体功能调节的反馈作用

(一)反馈的概念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控制部分(反射中枢或内分泌腺)发出的控制信息调节受控部分(效应器或靶器官)的活动,而受控部分的活动也可送回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

这种由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称为反馈。

(二)反馈的类型及生理意义

根据反馈信息作用的效果,可将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类(图1-2)。

–控制部分+

负控正

反制反

馈信馈

信息信

息息

受控部分

图1-2反馈环路和正、负反馈

1.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人体功能调节中的反馈作用大多数属于负反馈。

负反馈是可逆的过程。

负反馈能使机体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稳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

2.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正反馈是不可逆的过程,能使某些生理活动不断加强,迅速完成。

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分娩等过程。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转运物质的能力,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单纯扩散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O2和CO2)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单纯扩散的量取决于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梯度和膜的通透性。

二、易化扩散

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

根据参与的膜蛋白不同,将易化扩散分为两种: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又称载体转运),如葡萄糖、氨基酸的转运。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又称通道转运),如无机离子的转运。

“载体”和“通道”都是一些贯穿脂质双分子层的镶嵌蛋白质。

载体能在细胞膜的一侧与被转运的物质相结合,通过本身构型改变而将物质运至膜的另一侧。

通道有开放或关闭两种不同机能状态。

由膜电位改变引起开放或关闭的通道称为电压门控通道。

由化学物质引起开放或关闭的通道称为化学门控通道。

易化扩散有三个特点:

①特异性:

即一种离子通道或载体一般只转运一种物质。

②饱和性:

当被转运物质增加到一定限度时,转运量不再随之增加,这是由于载体的数量有限的缘故。

③竞争性抑制:

即一种离子通道或载体同时转运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相似的物质时,一种物质浓度增加,将削弱对另一种物质的转运。

细胞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物质,不需细胞供给能量,称为被动转运。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均属于被动转运。

三、主动转运

离子或小分子物质在膜上“泵”的作用下,逆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耗能转运过程,称为主动转运(又称泵转运)。

泵是膜上一种特殊蛋白质。

按其转运离子的种类可分为钠泵、钙泵、氢泵、碘泵等。

泵蛋白实际上是一种ATP酶,如钠-钾泵(简称钠泵)是一种Na+-K+依赖式ATP酶,当细胞内Na+浓度增高或细胞外K+浓度增高时,钠泵被激活,分解ATP,从中取得能量用以逆浓度梯度将细胞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将细胞外的K+泵入膜内,从而形成和维持了细胞内外Na+、K+浓度差。

细胞膜内外离子不均衡的分布是维持细胞兴奋性的离子基础。

四、出胞和入胞

出胞和入胞作用是大分子或固态、液态的团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

1.入胞指大分子或团块物质进入细胞内的过程,称为入胞。

固体物质的入胞称吞噬,液体物质的入胞称吞饮。

2.出胞指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称为出胞或胞吐。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归纳如下:

单纯扩散:

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

→低浓度侧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形式

易化扩散

载体转运:

小分子有机物从高浓度侧

→低浓度侧

通道转运:

离子从高浓度侧

→低浓度侧

主动转运:

离子或小分子有机物从低浓度侧

→高浓度侧

出胞和入胞:

大分子或团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

 

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

(一)静息电位的概念

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数值可因细胞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高等动物的神经和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90mv。

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的状态,称为极化;以静息电位为标准,膜两侧电位差增大(即膜内电位负值增大),称为超极化;以静息电位为标准,膜两侧电位差缩小(即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称为去极化;膜内电位由负变正时,称为反极化;细胞去极化或反极化后,再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化。

静息电位(或极化)表示细胞处于生理静息状态。

去极化状态或现象表示细胞处于兴奋过程。

超极化状态或现象表示细胞处于抑制状态。

(二)动作电位的概念

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的、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动作电位的波形和幅度可因细胞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等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上升支与下降支历时短暂,不超过2ms,形成一次尖锐的脉冲,故又称为锋电位。

二、生物电产生的机制

(一)生物电产生的前提条件

1.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和浓度不同细胞内K+和A-(蛋白质)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Na+和Cl-浓度高于细胞内。

2.细胞膜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细胞安静时膜对K+通透性较大;细胞兴奋时膜对Na+通透性较大。

膜外   Cl-(浓度高于胞内30倍)膜外(浓度高于胞内12倍)Na+

细胞膜

K+通道

Na+通道

K+通道

Na+通道

膜内K+(浓度高于胞外28倍)膜内蛋白质浓度高于细胞外

细胞安静:

膜对K+通,Na+不通细胞兴奋:

膜对Na+通,K+不通

(二)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以神经和骨骼肌为例说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

细胞安静

静息电位产生的实质:

K+顺浓差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⑴上升支

有效刺激→细胞

动作电位上升支产生的实质:

Na+顺浓差内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⑵下降支

超射后

动作电位下降支产生的实质:

K+顺浓差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细胞膜在复极化后,膜电位虽然恢复,但膜内外的离子分布尚未恢复。

此时细胞内Na+浓度稍增加,细胞外K+浓度稍增加。

这就激活了细胞膜上的钠–钾泵运转,泵入K+,泵出Na+,恢复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归纳如下(表2-1):

表2-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跨膜电位

产生机制

实质

静息电位

细胞膜安静时,对K+通透性较大(K+通道开放)K+顺浓度差向膜外易化扩散形成膜外正电位。

(K+外流形成膜外正电场对K+继续外流有排斥作用)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被阻留在膜内形成膜内负电位。

K+顺浓度差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

电位

细胞膜受刺激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大(Na+通道开放)

Na+顺浓度差向膜内易化扩散,使膜内负电位快速转为正电位

(Na+内流形成膜内正电场对Na+继续内流有排斥作用)

Na+顺浓度差内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下降支

Na+内流达到平衡电位时,Na+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K+顺浓度差向膜外易化扩散,使膜内正电位快速转为负电位。

(K+外流形成膜外正电场对K+继续外流有排斥作用)

K+顺浓度差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离子复位

钠泵消耗ATP转运,将K+泵入胞内,Na+泵出胞外,恢复静息时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钠泵激活主动运转Na+、K+

(三)动作电位(兴奋)的引起和传导

1.动作电位的引起当有效刺激作用于细胞,使膜去极化过程达到某一临界电位值时,引起Na+通道大量开放,导致Na+迅速大量内流,从而爆发动作电位。

这个能够引起细胞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数值,称为阈电位。

2.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动作电位是通过局部电流而传导的。

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是外负内正,而邻近的静息部位膜两侧电位是外正内负,于是在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之间出现电位差,产生电荷流动,出现局部电流回路,导致邻近静息部位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而爆发动作电位。

这样的过程在膜上连续进行下去,形成动作电位的扩布(传导)。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称为神经冲动。

3.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  ⑴不衰减性:

动作电位幅度不因传导距离的加大而衰减。

⑵“全或无”现象:

动作电位要么不产生(无),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全),其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

⑶双向性:

刺激神经纤维中段,产生的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向两端传导。

第三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目前用“肌丝滑行学说”来解释肌肉收缩,即肌肉的收缩并非是肌细胞中肌丝本身长度的缩短或卷曲,而是由于肌纤维中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使肌节长度(两Z线间距)缩短,从而表现为肌肉收缩。

一、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一)兴奋—收缩耦联概念

把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二)耦联的结构基础  三联体

终池(钙池):

由纵管靠近横管处的膨大部分组成。

能贮存、释放和回收Ca2+。

三联体横管:

由肌膜垂直向内凹陷形成,与细胞外液相通,将肌膜动作电位传至细胞深处。

终池(钙池):

由纵管靠近横管处的膨大部分组成。

能贮存、释放和回收Ca2+。

(三)耦联的关键物质Ca2+

(四)耦联过程

主要有三个步骤:

①肌膜动作电位经过横管到达三联体;②三联体的信号传递;③终池对Ca2+的释放和回收。

耦联过程归纳如下:

动作电位传导至横管

终池释放Ca2+→肌浆中Ca2+↑

肌细胞收缩

动作电位(兴奋)过后→终池钙泵摄回Ca2+→肌浆中Ca2+↓→肌细胞舒张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一)肌肉的负荷

1.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

其作用是改变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初长度)增加与肌肉收缩力呈正变关系,超过一定范围,收缩力反而减小。

2.后负荷肌肉收缩时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称为后负荷。

在有后负荷的情况下,肌肉收缩总是先产生肌张力,当张力克服了负荷或阻力后才能够缩短。

后负荷与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是正变关系。

后负荷增大,会使肌肉缩短的速度和开始缩短的时间延迟。

(二)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不能做功。

2.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

等张收缩能做功。

在整体内,骨骼肌的收缩为混合形式,偏于等长收缩或偏于等张收缩。

3.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产生一次收缩,称为单收缩。

4.强直收缩肌肉受到连续刺激时,产生的持续的收缩状态,称为强直收缩。

若每次新的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形成不完全强直收缩。

若每次新的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内,形成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产生的肌张力要比单收缩产生的肌张力大3~4倍。

在正常体内,骨骼肌收缩几乎都属于完全强直收缩。

第三章血液

血液是在心、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的液体组织,是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液具有运输功能、调节功能和防御功能。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抗凝血经离心沉淀或静置后,可使血液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浆。

血液凝固后,血凝块逐渐收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在凝血过程中被消耗的某些凝血因子。

血细胞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

血细胞占全血(血液)容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正常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血液的组成可概括如下:

水(90﹪~92﹪)白蛋白

血浆血浆蛋白球蛋白

(50﹪~60﹪)纤维蛋白原

溶质电解质:

Na+、K+、Ca2+、Cl-等

血液(8﹪~10﹪)气体

激素

其它有机物代谢终产物

红细胞有机营养物

血细胞白细胞

(40﹪~50﹪)血小板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动脉血(含氧合血红蛋白多)呈鲜红色,静脉血(含去氧合血红蛋白多)呈暗红色,血浆(含微量胆红素)呈淡黄色。

全血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及血浆蛋白含量)为1.050~1.060,血浆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为1.025~1.030,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

虽然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但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这一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在临床上常用血沉的快慢来衡量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所谓血沉(红细胞沉降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沉降的距离。

正常成人血沉(韦氏法测定)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

血浆渗透压约为5800mmHg(770kPa或300mOsm/L)。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血液黏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含量)为水的4~5倍;血浆黏滞性为水的1.6~2.4倍。

血液呈弱碱性,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

如果血浆pH低于7.35时,为酸中毒;高于7.45时,为碱中毒。

第二节血浆

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水作为溶剂溶解血液中的溶质,通过循环流动运输物质和热量

血白蛋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作为某些物质运输的载体;参与缓冲血浆酸碱平衡

血浆蛋白球蛋白参与机体免疫功能;作为某些物质运输的载体

浆溶质纤维蛋白原参与血液凝固

其它有机物包括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和不含氮有机物

无机盐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及维持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二、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生理作用

(一)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

血浆中的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等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临床上将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相近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5﹪葡萄糖溶液或0.9%NaCl溶液(即生理盐水)。

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为高渗溶液,反之为低渗溶液。

(二)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

血浆晶体渗透压具有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正常形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保持平衡,细胞内外的水分相当稳定,红细胞形态不变。

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如大量输入低渗溶液),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增多,导致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发生溶血(血红蛋白逸出)。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正常红细胞在0.46%~0.42%NaCl低渗溶液中开始溶血,在0.34%~0.32%NaCl溶液中完全溶血。

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促进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维持血浆容量的作用。

因为血浆蛋白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浓度高于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以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毛细血管,从而维持血浆容量的相对稳定。

第三节血细胞

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形态和正常值

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呈双凹圆盘状,直径7~9μm,胞质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5~5.5)×1012/L(450万~550万/mm3),女性为(3.8~4.6)×1012/L(380万~460万/mm3)。

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g/L(12~16g/mm3),女性为110~150g/L(11~15g/mm3)。

(二)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红细胞具有运输O2和CO2,缓冲血液中酸碱变化的功能。

这些功能都与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有关,如果红细胞破裂溶血,血红蛋白被释放入血浆,红细胞即失去其正常功能。

(三)红细胞的生成条件

1.正常的骨髓造血功能成人红细胞生成部位是红骨髓。

当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放射线或药物抑制时,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2.充足的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是造血原料。

正常膳食蛋白质不易缺乏。

如果膳食中铁的供应不能满足机体(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孕妇、乳母)的需求量或铁丢失过多(各种慢性失血及大出血患者)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必要的成熟因子维生素B12和叶酸是红细胞必要的成熟因子,缺乏时红细胞的分裂延缓甚至停滞,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衰老的红细胞在脾、肝等处被巨噬细胞所吞噬。

如果脾功能亢进,可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脾性贫血。

(四)红细胞生成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因素。

机体缺氧时,肾可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一种糖蛋白),刺激骨髓造血。

此外,雄激素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并促进肾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

红细胞生成调节见示意图(图3-1)。

机体缺氧(+)肾释放

(+)

缓雄激素促红细胞

解生成素

(+)

红细胞↑生成骨髓(+)

图3-1红细胞生成调节示意图

严重肾疾患,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可导致肾性贫血。

二、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正常值及其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N)占50%~70%

有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占1%~4%

白细胞总数嗜碱性粒细胞(B)占0%~1%

(4.0~10.0)×109/L 淋巴细胞(L)占20%~40%

(4000~10,000/mm3)无粒细胞

单核细胞(M)占3%~8%

(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1.中性粒细胞主要功能:

吞噬和清除外来微生物和其他异物。

当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时,往往提示机体可能有急性化脓性炎症。

2.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功能:

能释放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和肝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引起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肝素具有抗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