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5069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伤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伤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伤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伤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逝》教案.docx

《《伤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逝》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伤逝》教案.docx

《伤逝》教案

《伤逝》教案

伤逝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鲁迅生平概况,理解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杰出成就和崇高地位,了解鲁迅思想的精神实质。

2.阅读鲁迅在小说、散文、杂文、学术等方面的代表作品,掌握中国现代小说发端的《狂人日记》和小说集《呐喊》、《彷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把握《伤逝》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艺术特征和主题思想,并能对其中的悲剧原因与意义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

2.内容提示

这是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故事写一对青年男女涓生与子君冲破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最后却以悲剧告终,触目惊心地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这是鲁迅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个人奋斗出路的回答。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表明,个性解放、个人奋斗,对广大知识分子来说,绝不是出路。

脱离群众、脱离社会的孤军奋战,结果只能是失败,只能走回头路。

要争取彻底的解放,必须去寻求一条“新生的路”。

小说采取“手记”的方式,用诗一样的语言抒写了涓生的心境,寓批判于事实的缕述。

有追忆中的内心独白与倾诉,也有回想里的细节点缀与刻画,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与精湛的白描技法。

三、作者生平

鲁迅(1881.9.25,1936.10.19),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

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据《辞海》1989年版改写)

笔名的由来

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

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

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

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

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

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

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

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

(一)母亲姓鲁,

(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四、作者作品

鲁迅一生著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回忆散文1部,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翻译了近100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

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

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五、创作背景

《伤逝》的创作与易卜生(HenrikIbsen)的传入以及当时的社会思潮有密切的关系。

易卜生(1828—1906)是挪威著名的戏剧家、诗人,他是在1848年的国际革命浪潮和挪威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开始创作的,因而使得他的作品有较强的现实性

和鲜明的时代烙印。

易卜生的现实主义倾向的剧作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他开创的“社会问题剧”真实地反映挪威现实生活,实质上也剖析了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特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肮脏腐朽的本质,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问题,扫除资产阶级市侩意识问题,争取民族独立问题,提倡个性自由、妇女解放问题等等,目的在于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进而改革社会。

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易卜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启发了中国的现代作家们创作了一系列“问题小说”。

易卜生的代表作有四大名剧,即《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其中《玩偶之家》为最重要的作品。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娜拉与丈夫已结婚八年,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然而在家庭中仍然是玩偶的地位,起初她并不自知,易卜生在此着重描写了她的觉醒和“精神反叛”,她终于逐渐认识到自己可悲的社会地位:

结婚前属于父亲的,结婚后属于丈夫的,“像要饭的叫化子,要一口吃一口”;她再也不愿意处于奴隶的地位,在经历一场家庭变故之后,终于看清了丈夫的真实面目和自己在家中所扮演的“玩偶”角色,于是,在庄严的声称“我是一个人”之后,毅然走出了家门。

可以这么说,娜拉从幼稚的和谐到复杂的矛盾,从耽于幻想到幻想破灭,从安于玩偶之家到坚决出走的过程是妇女觉醒的苦难的历程,当然出走了的娜拉走向何方,她未来的生活道路在哪里,连易卜生也无法回答,但易卜生对妇女解放的心理过程的刻划其意义已十分重大。

1918年,在《玩偶之家》的影响下,胡适创作了独幕剧《终身大事》,这是中国现代最早创作的话剧剧本。

剧中田小姐和陈先生恋爱,而其父母竟以几百年前田、陈一家的荒谬理由,干涉他们的婚姻。

田小姐留下“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断”的字条,与陈先生一起出走。

此后,欧阳予倩的《泼妇》,熊佛西的《新人的生活》、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白薇的《打出幽灵塔》等,塑造了一批出走者形象,被称为“娜拉剧”。

这批剧目,不但是追求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的思想象征和载体,而且呈现出五四话剧最初的现实主义之特色。

针对这种时代思潮,鲁迅深入地进行了探讨。

1923年12月26日,鲁迅往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演讲,题目是《娜拉走后怎样》,其中阐述到经济平等是妇女解放的前提,他指出没有经济后盾的娜拉在出走后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堕落,要么回来。

鲁迅的思考并未止于此。

1925年,在写出《孤独者》之后仅仅四天,他又写下了短篇小说《伤逝》。

就创作的动机而言,《伤逝》和《孤独者》非常接近。

魏连殳是“孤独者”。

这孤独的尽头是毁灭。

那么,不再孤独,照着《孤独者》中的“我”的意思,另外去寻一条生路,这生路又会将人引向何方,作者在《伤逝》中展开的,正是这样一种探究,他同样是用涓生和子君来模拟自己人生道路的某一种可能性。

答案依旧是否定的,在社会和内心的双重打击下,子君死去了,涓生抱着悔恨的心情迁回原住的会馆。

尽管他像《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的“我”一样,在小说的结尾奋力挣扎:

“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

”但那和子君相爱的悲剧依然罩在他头上,以至他竟要“用遗

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伤逝》提供给作者的,还是一个老结论:

此路不通。

六、课文分析

主要情节

《伤逝》里的子君和涓生是比较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五四”时代的人物。

子君争取婚姻自由,不顾一切非议和讥笑,勇敢地冲出家庭,她说: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子君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是坚决的,但是,个性解放却不能够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

没有远大的理想,爱情也失去了附丽。

不幸子君在获得幸福和安宁的生活之后,便沉湎在日常琐事里,未能继续向前跨开步去,不久便让生命随着希望一同幻灭。

涓生对日常琐事感到烦厌。

当失业的打击威胁着他们同居生活的时候,他觉悟到:

“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正如子君突破了家庭的阻挠一样,他也突破了朋友的阻挠。

烦厌的情绪恰好说明他没有力量去粉碎社会的更大的压力,只是归咎于子君,归咎于有了一个家庭,急急忙忙地想“救出自己”。

然而易卜生式的个人奋斗思想居然使他为自己而愿意埋掉一切,即使向新生活“跨进第一步去”,也仍然只能抱着沉痛和愤激的心情,而以“遗忘和说谎”为“前导”。

反思个人奋斗

这是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故事写一对青年男女涓生与子君冲破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最后却以悲剧告终,触目惊心地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这是鲁迅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个人奋斗出路的回答。

这明显是为纠正易卜生的《娜拉》的缺陷而写的,并与鲁迅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相映成趣。

娜拉走后回怎样,不是堕落,就是回家,还有就是毁灭——小说给出了第三条出路。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表明,个性解放、个人奋斗,对广大知识分子来说,绝不是出路。

脱离群众、脱离社会的孤军奋战,结果只能是失败,只能走回头路。

要争取彻底的解放,必须去寻求一条“新生的路”。

反思爱情

鲁迅指出了经济独立在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中的重要性,同时还揭示了爱情本身的内在规律:

“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

郜元宝《没有爱》一文对此作过分析:

还是鲁迅伟大,二十年代中期创作的小说《伤逝》,就让男主人公涓生嗫嚅着然而绝对明确地告诉先前的爱人:

“我已经不爱你了~”涓生认为这是“说真实”,“说真实自然须有极大的勇气的;假如没有这勇气,而苟安于虚伪,那也便是不能开辟新的生路的人。

”涓生说出的真实送了子君的命,令他追悔莫及,但他仍然强调,无爱的曾经相爱者彼此说谎,结局只有空虚;说出真实,倒可以彼此敬重,“毅然前行”。

他们最终没做到这一点,除了环境险恶,主要原因还是子君不肯承认自己其实也已经没有爱,不能绝处逢生,激起当初相爱时曾经有过的“勇敢和无畏”。

不敢正视无爱,不敢说出“不爱”,专靠“复习”已逝的旧爱过活,这才失去了“开辟新的生路”所必需的信心与勇气。

《伤逝》之所以耐读,就因为鲁迅深刻表现了涓生在掩盖“不爱”的真相而说谎与

坦陈“不爱”而悔恨悲哀之间长久经受的灵魂紧张。

鲁迅没有给灵魂的问题找出答案,但他的真诚书写,毕竟让那些顾左右而言它的无谓的诠解纷纷落空,《伤逝》也因此一直以其不容抹杀的灵魂问题傲立于百年文学史中。

相比之下,“五四”时期大多数恋爱小说之所以给人轻薄幼稚的印象,也就因为它们未能正视现代恋人没有爱和无所爱的痛苦,未能体会他们无可奈何地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之时和之后灵魂中发生的变化。

艺术手法

小说采取“手记”的方式,用诗一样的语言抒写了涓生的心境,寓批判于事实的缕述。

有追忆中的内心独白与倾诉,也有回想里的细节点缀与刻画,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与精湛的白描技法。

七、练习

1.选择题

(1)以下集子不是鲁迅小说集的是()。

A《呐喊》B《彷徨》

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

答案:

D

(2)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A《祝福》B《药》

C《伤逝》D《一件小事》

答案:

C(3)“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这句人生感悟出自小说()。

A《阿Q正传》B《祝福》

C《伤逝》D《孔乙己》

答案:

C(4)《伤逝》中的主人公是()。

A涓生、子君B迅哥儿、闰土

C华老栓、夏瑜D涓生、阿随

答案:

A2.填空题

(1)鲁迅《伤逝》的副标题是。

(涓生的手记)

(2)鲁迅《伤逝》最早收入他的小说集。

(《彷徨》)(3)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端,要从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开始。

(《狂人日记》)(4)鲁迅《伤逝》的主人公喊出了个性解放的呼声:

“,他们谁也没有

干涉我的权利。

”(我是我自己的)

(5)《伤逝》的写作年代在。

(1925年)

3.简答题

(1)简述《伤逝》的故事内容。

答:

略。

参考“六、课文分析”。

(2)简析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

答:

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当时所处的封建、守旧、冷酷、庸俗、无聊的社会环境,和所面临的生存(经济)压力。

但二人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与他们自身的弱点也是分不开的。

尽管他们因相爱而同居,从精神到物质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却过于狭窄,未能正确认识爱情在全部人生中的位

置,以至于在组成家庭的目标实现后,没有了新的人生的动力,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为此,作品提出了“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观点。

同时,涓生、子君缺乏对社会的清醒的认识,忽略了环境对个人爱情生活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忽视了获得生存权的重要,缺乏韧性战斗的思想准备,以至于在突如其来的经济打击面前惊慌失措。

作品由“人必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点题之笔,提出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问题。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电影《伤逝》:

该片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剧照见PPT)。

九、延展资料

鲁迅自传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

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

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

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

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

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

《呐喊》,《彷徨》。

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

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鲁迅生平简谱

(说明:

在多种鲁迅年谱中,发表最早的是许寿裳、许广平、周作人共同编撰而由许寿裳总其成的《鲁迅年谱》。

这一年谱内容虽然简略,但由于编撰者分别是谱主的挚友、夫人、二弟,因而自然比较可靠、极具权威,流传也最广泛。

一、先生自民国元年五月抵京之日始,即写日记,从无间断,凡天气之变化如阴晴风雨,人事之交际如友朋过从,信札往来,书籍购入,均详载无遗,他日付印,足供参考。

故年谱之编,力求简短,仅举荦荦大端而已。

二、先生著作既多,译文亦富,另有著译书目,按年排比,故本谱于此二项,仅记大略未及详焉。

三、先生著译之外,复勤于纂辑古书,抄录古碑,书写均极精美,谱中亦不备举。

四、先生工作毕生不倦,如编辑各种刊物,以及为人校订稿件之类,必忠必信,贡献亦多,谱中亦从略不述。

五、本谱材料,有奉询于先生母太夫人者,亦有得于夫人许广平及令弟作人、建人者,合并声明。

(民国)二十六年五月许寿裳记

民国前三十一年(清光绪七年辛已、西历一八八一年)先生一岁

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

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前二十六年(十二年丙戌,一八八六年)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前二十四年(十四年戊子,一八八八年)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

“为妹妹啦。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

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

“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

“愿大家均赢。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

誉其小而灵活也。

前二十年(十八年壬辰,一八九二年)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

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

《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

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前十九年(十九年癸己,一八九三年)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前十六年(廿二年丙申,一八九六年)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

父卒后,家境益艰。

前十四年(年四年戊戌,一八九八年)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前十三年(廿五年己亥,一八九九年)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

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前十一年(廿七年辛丑,一九零一年)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前十年(廿八年壬寅,一九零二年)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

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前九年(廿九年癸卯,一九零三年)二十三岁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

秋,译《月界旅行》毕。

前八年(三十年甲辰,一九零四年)二十四岁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前六年(三十二年丙午,一九零六年)二十六岁

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女士结婚。

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前五年(三十三年丁未,一九零七年)二十七年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绌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

前四年(三十四年戊申,一九零八年)二十八岁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

前三年(宣统元年己酋,一九零九年)二十九岁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

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前二年(二年庚戌,一九一零年)三十岁

四月初五日祖母蒋太君卒,年六十九。

八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前一年(三年辛亥,一九一一年)三十一岁

九月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冬,写成第一篇试作小说《怀旧》,阅二年始

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

注:

以上月份均系阴历。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三十二岁

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员。

五月,

航海低北京,住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藤花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

是月公余纂辑谢承《后汉书》。

二年(一九一三年)三十三岁

六月,请假由津浦路回家省亲,八月由海道返京。

十月,公余校《嵇康集》。

三年(一九一四年)三十四岁

是年公余研究佛经。

四年(一九一五年)三十五岁

一月辑成《会稽郡故书杂集》一册,用二弟作人名印行。

同月刻《百喻经》成。

是年公余喜搜集并研究金石拓本。

五年(一九一六年)三十六岁

五月,移居会馆补树书屋。

十二月,请假由津浦路归省。

是年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志拓本。

六年(一九一七年)三十七岁

一月初,返北京。

七月初,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同月乱平即返部。

是年仍搜集研究拓本。

七年(一九一八年)三十八岁

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掊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之急先锋。

是年仍搜罗研究拓本。

八年(一九一九年)三十九岁

一月发表关于爱情之意见,题曰《随感录四十》,载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后收入杂感录《热风》。

八月,买公用库八道湾屋成,十一月修缮之事略备,与二弟作人俱移入。

十月发表关于改革家庭与解放子女之意见,题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载《新青年》第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