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6477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docx

《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docx

药物外渗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和程序

—、药物出现外渗的概念

药物外渗时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非腐蚀性)的或刺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2、临床表现

1.轻度炎性改变:

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2.重度:

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判断外渗

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

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

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

3、药物出现外渗的原因

1.药物因素

与药液的酸碱度、渗透压梯度有关。

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液体如甘露醇,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可发生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

必要时可以使用微量泵进行调节。

2.物理因素

与环境温度、输液量、液体温度、速度、时间、压力及输液器针头的选择有关。

3.机械因素

与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并热不合作而刺破血管,针尖滑脱血管。

4.血管因素

与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静脉管壁是否发生痉挛,通透性是否增加有关。

4、药液渗漏的防护

1.正确选择穿刺静脉

由于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粗大静脉,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穿刺,穿刺时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多次穿刺。

2.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

3.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可使用血管扩张剂,如:

硝酸甘油贴。

血管扩张剂具有增强局部血流,并中和药物酸性作用。

4.使用静脉留置针

留置针对血管刺激性小,易固定,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同时减少了对病人浅表静脉的破坏。

5.熟悉药液的性质

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适当调节室温及穿刺部位的保暖,提高注射液的温度。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加强工作责任心,经常巡视病人,尤其对意识障碍、感觉丧失、循环不良的病人更需要经常观察,不能只看有无回血来判断,一旦发生渗漏,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5、出现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1.一般肿胀:

输入的一般性药物维生素类给以热敷即可,常用热水袋、湿热敷、温度在50℃左右,10-15分钟观察皮肤情况。

可给予25%一50%硫酸镁或75%一95%酒精热湿敷,硫酸镁效果比较好但冷结晶。

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抬高患肢增加热敷擦药的次数。

2.输入特殊药物时,化疗药物、升压药、高渗性药物等不管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反应应立即采取封闭治疗。

3.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4.局部封闭:

用41/2一51/2门肌肉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

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

根据情况2—3天封闭1次,一般封闭3—5次。

5.血管收缩药:

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立即用654—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0.9%生理盐水5ml+酚妥拉明5mg局部封闭。

6.钙剂:

热敷;1%普鲁卡因2ml+生理盐水2ml-5m1或1%普鲁卡因2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2ml-5ml局部封闭。

7.高渗溶液、强酸、强碱药物:

如50%葡萄糖、甘露醇、碳酸氢钠等,立即停止给药,给予冷敷;1%普鲁卡因2ml+生理盐水2ml-5ml或1%普鲁卡因2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2ml-5ml局部封闭。

8.红霉素、安定:

冷敷

9.化疗药物:

一般处理:

立即停止给药,保留静脉通路(要更换输液器)。

立即用0.9%生理盐水10—20m1快速沿原静脉滴入,以稀释局部药液浓度。

拔针并按压针眼2—5分钟。

冰袋冷敷15—30分钟,3天内每天4次,并抬高患肢,以便收缩血管、减少药物吸收、缓解疼痛。

一般局部封闭:

用1%普鲁卡因2ml十生理盐水2m卜5m1。

10.出现坏死,可选用超短波治疗,严重的植皮。

发生任何不良反应,都应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减少进一步的。

6、药物外渗的护理对策

1.小范围外渗

(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

(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2.大范围外渗

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3.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

4.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也有介绍用鸡蛋清外敷的。

 

各种处理方式的做法

冷敷

适用于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药物外渗。

局部冷敷可使血管收缩、组织细胞代谢率下降,可以使药物外渗的量及正常细胞对药药物摄取,以达到减轻渗漏范围的目的。

可以局部用冰袋冷敷(4℃~6℃)48~72h,1次/6h,每次20~30min。

热敷

热敷适用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异长春花碱,长春瑞滨,草酸铂等药物外渗后。

局部温热敷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分散和摄取,减轻药物外渗所致皮肤伤害。

冷敷,须在6h内进行,24h后热敷,但对长春新碱和血管收缩药物则应早期采取保温、热敷,患侧肢体抬高,以利静脉回流,有利于局部肿胀的吸收。

理疗

远红外线275W15-30分钟/次,2次/天

超短波30分钟/次1次/天,ⅡⅢ期伤口换药后进行

药物湿敷

1.50%硫酸镁湿敷

50%硫酸镁湿敷(阳离子溶液外渗的药物如10%氯化钾、5%碳酸氢钠、10%葡萄糖酸钙,)

方法:

将50%硫酸镁溶液浸湿4层纱布后覆盖患处,上盖一层塑料薄膜,每4~6小时更换1次,持续湿敷。

50%GS+25%硫酸镁+VitB12

2.如意金黄散+麻油

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冰敷法

具体做法是:

取如意金黄散适量用凉茶水(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和后均匀涂抹在纱布上敷于患处,用一层塑料薄膜封闭在纱布上,以便持续发挥作用。

l日数次,直至全愈为止。

3.仙人掌肉捣碎+冰片

仙人掌外敷治疗(适用于高渗性药物)

方法:

取新鲜仙人掌每次约100克,去刺,洗净捣烂,用干净纱布外包覆盖于患处,每天1~2次。

4.酚妥拉明局部湿敷(适用于血管收缩性药物)

方法:

取酚妥拉明1ml(10mg)加生理盐水50ml,取4层纱布浸透药液后覆盖于患处,每次局部湿敷30min,每天早、中、晚各1次,持续湿敷。

湿敷时间均为3~7d。

5.马铃薯外敷法

适用于各种药液渗出的外敷

将马铃薯洗净,切成透明的薄片,贴于肿胀处,用胶布固定,每1-2h更换1次。

6.绿茶

7.六神丸+蜂蜜

 

甘露醇药液渗漏的护理

甘露醇一旦发生渗漏后,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针对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热敷

促进外渗于组织的药液消散吸收。

20%甘露醇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可采用654-2湿敷,配合酚妥拉明局封效果好,也可采用50%硫酸镁湿敷。

2.封闭疗法

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

常用0.25%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3.中西药制剂

依照中医祛瘀活血消肿方法制成的中药制剂,对药物渗漏引起的水肿、淤血、疼痛疗效好。

如:

烫伤膏外涂肿胀部位治疗输液外漏效果好。

4.照射疗法

可用红外线照射10min左右,使局部组织干燥;用浸有庆大霉素8万U、654-210mg的纱布敷于外渗处,在用紫外线照射20min左右2~3次/d,可达到预防感染、抗炎收敛,促进微循环的效果。

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

1、病理因素

由于高热。

脱水都可以使血管周围内外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血管壁的渗透性和脆性,局部感染和末梢循环差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代谢障碍及供养不足,从而导致局部酸中毒,诱发血管壁的损伤此时选择粗直的血管,两人操作,用5ml注射器,接4号半的头皮针头,边穿刺边抽回血,防止假性堵塞,此法成功率较高。

2、机械因素

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

时间过长,可采用留置针。

3、药物因素

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液体

4、穿刺部位不当

如耳后,枕静脉,可逆向穿刺,指导家长适当的约束患儿,可抱起,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

处理措施

找出外渗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在使用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尽可能的选择粗且直的血管。

同时应用微量泵使药物均匀的进入到血管,对于机械因素引起的外渗,我们采取适当约束,将患儿的双手包与包被中采用对侧卧位,即穿刺部位与卧位相反,对于已穿刺的静脉可逆向穿刺即逆心穿刺,由于头皮静脉无静脉瓣此种穿法可避免重复穿刺为愈合而引起的外渗现象,对于生理病理,穿刺部位不当引起的外渗可采用更换穿刺部位,加强按压时间,保护静脉等。

脂肪乳外漏

1.脂肪乳外漏,形成脂肪小滴,在输注部位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或组织阻塞,毛细血管中可见脂肪栓子,引起皮肤红肿、胀痛、出血、渗出、水肿、坏死及纤维性变等。

2.局部用酒精擦敷皮肤部位,扩张血管,抑制血中脂肪栓水解为游离脂肪酸。

透明质酸酶为能水解透明质酸的酶,可促使皮下输液或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而利于吸收,常稀释后以细针头在渗出处分5处注射。

为避免局部组织坏死,可将透明质酸150~300μm加入0.25%的普鲁卡因注射液10~15ml中,做局部封闭以促进弥散、吸收。

3.5%酒精棉球消毒外渗处皮肤,再将季德胜蛇药碾成粉加硫酸镁注射液调匀成糊状存于有盖小瓶内,然后用棉签将药涂于外渗处皮肤上,面积要超过外渗边缘2~3cm,厚1~2mm,再用清洁纱布包上,胶布固定,盖上瓶盖。

每隔4h换药1次。

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1.多巴胺是α、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它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是抗休克治疗的常用药。

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多巴胺外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坏死。

2.外渗后立即用含酚妥拉明5mg的生理盐水10~15ml充分浸润注射.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能阻断α受体的兴奋作用,扩张血管,使周围血管痉挛解除,改善微循环。

由于酚妥拉明作用持续时间较短,而浸润注射本身对肌肉组织就是一种机械损伤。

3.外渗早期可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生理盐水50ml加酚妥拉明40mg)湿敷或25%硫酸镁湿敷,以减轻局部组织化学反应,减轻患者疼痛,防止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由于水肿组织抗病能力减弱,易受细菌侵袭,甚至发生局部感染,且水肿组织的再生能力和修复功能减弱,发生损伤后不易愈合。

因此液体外渗后的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4.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立即用654—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0.9%生理盐水5ml+酚妥拉明5mg局部封闭。

钙剂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1.抬高患肢,促使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程度。

2.用0.25%~0.5%普鲁卡因封闭疗法,以缓解肿胀部位的发炎损伤症状,并纠正其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这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最关键的一步。

3.局部湿敷香丹(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组成,为中医活血化瘀要药,能减轻局部淤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还有强心、耐缺氧、镇静、抗炎、抑菌等作用。

因此,局部湿敷香丹注射液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的重要环节。

4.镁离子可直接舒张周围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血管扩张。

用50%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有消炎去肿的功效。

5.TDP灯局部照射,具有消肿、止痛,减少渗液、活血化瘀等作用,达到消炎去肿的目的。

 

外渗处理的一般程序

 

 

 

药液外渗的护理应急预案

1.认真执行静脉穿刺留置适应症。

有以上情况的病人,应通知静脉输液小组长,安排专业护理人员实施PICC:

2.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注,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

另外开放静脉通道继续用药。

3.报告护士长,必要时护士长邀请医师、药剂师、护理专家会诊。

4.根据外渗药液不同给予拮抗剂进行局部封。

5.药液外渗24小时内用50%硫酸镁冷湿敷,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

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6.药液外渗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7.加强交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避免局部受压,做好护理纪录。

8.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