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6416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执笔:

水北小学蒋海芳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为“读书有方”。

《古诗两首》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学与问》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作7》能借助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语文中的一个故事有顺序地记叙完整,要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通过搜集和整合资料的过程,打开思维,拓展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练习7》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读报和剪报》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读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天下大事;学做剪报,将报纸进行二次利用,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1、学会本单元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理解并运用本组课文中所出现的很多成语。

3、通过朗读,理解文本,能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4、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品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5、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6、能借助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语文中的一个故事有顺序地记叙完整,要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7、通过阅读报纸,筛选新闻和归类剪贴,锻炼学生浏览、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进一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8、促进学生读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天下大事;学做剪报,将报纸进行二次利用,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

篇目名称

训练点

《古诗两首》

古诗所写情景离学生生活较远,设计中加入课外资料进行整合,用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句的写景与诗题的读书形成的反差,使其在自疑中寻求答案。

《学与问》

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每一部分的中心句开展教学,再针对两个事例展开阅读。

《大自然的文字》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朗读体会,“以读代讲,自主学习交流”。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虽为独立阅读课文,课堂上还是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二、篇目教学分析

古诗两首

【文本解读】

《古诗两首》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由《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书有感》两首诗组成。

第一首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第二首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但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鉴、徘、徊”,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4、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资源运用】

1、介绍诗人陆游和朱熹。

2、补充阅读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朱熹《春日》、《观书有感其二》。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这篇课文为两首古诗,教学中学生能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从中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并了解“说理诗”的一般特点,能用古诗阐述的道理分析事件。

总课时:

两课时

【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轻松谈话,巧妙揭题。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书法作品,(先出示,后粘贴于黑板)你觉得这上面的字写得怎么样?

(生畅所欲言)这是老师的一个学生写的,几年前,这个学生就特别喜欢欣赏字帖,一有空闲时间,她就反复阅读字帖,但是她写的字却非常难看。

有一天,我送她一首诗,读过之后,她恍然大悟,从此,这个同学变了,再后来,她

就能写出今天这样的作品呢!

二、自学质疑,初读古诗。

1.这首诗是什么呢?

就是她所写的内容,有这么神奇吗?

赶快读读吧!

(学生自

由读)

2.对于这首诗,你最想提什么问题呢?

(预设:

作者是谁?

诗题是什么?

三、交流展示,读好古诗。

1.指名朗读古诗。

2.小组比赛朗读。

四、互动探究,理解诗句内涵。

小组内共同讨论:

陆游为什么要对子聿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精讲点拨,深入理解诗句。

1.出示“范字”,再次朗读(指名读,齐读)

2.了解作者陆游。

(1)本学期你曾学过陆游的什么诗,你对陆游有哪些了解?

(2)老师补充介绍:

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今存九

千多首,荣登中国古代诗人诗作数量之最。

3.理解题目意思。

(1)师生一起读题目。

(2)讨论:

题中中心词是什么?

“冬夜”点明了什么?

“读书”则交代了

当时的环境。

“示”可作

什么理解?

他会把什么感受来告知儿子,教育儿子呢?

下面看诗的内容

4.反复诵读,力争会背。

(1)自由读背。

(2)领读、齐读。

(3)分组读背。

(4)学生闭目轻诵。

(5)指名背、齐背

(6)投影出示关键词语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自主学习。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7)略谈感悟:

从陆游的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

入相应的诗句)

4.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1)指名学生背出第一句,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引出古人学习十分刻苦。

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

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

孜孜不倦)

(2)指名学生背出第二句,由“少壮”到“老”引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板书:

有所成就)

(3)指名背出第三句,理解“纸上”、“浅”,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

再说出这句诗的大意。

(4)指名背出第四句,理解“绝”“躬”再说出句意。

综合3﹑4两句得出“实践出真知”。

(5)看图:

找两个学生分角色扮演。

表演要领点拨:

陆游为什么要说这番话,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子聿听完后会说些什么?

预设:

A:

陆游觉得子聿书本知识研究小有成绩,但是已经滋生了骄傲的情绪,陆游怕儿子半途而废,所以,提醒他的儿子,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还要把透彻地

了解书本知识和亲自实践结合起来。

B:

陆游想到自己能成为一个诗人、有学问的人,就是因为从小这样饱读诗书,所以,他想把他的经验告诉儿子,让他也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才。

C:

陆游是戎马一生的大将军,看到自己年事已高,国家的安全,民族的振兴,都靠子聿这么大的孩子将来得以保证。

因此,他激励儿子好好读书,掌握真

才实学,长大报效祖国。

D:

也许陆游小时侯有些贪玩,现在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饱学之士,可他总觉得自己还非常浅薄。

所以,他想提醒和自己小时侯同样贪玩的儿子从小就

要认真读书,长大超越父亲。

过渡语:

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使诗歌更加丰满起来,我们就好象看见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

写好后,他立即叫来自己的儿子,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

儿子。

他会怎么说呢?

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说时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就更好了。

投影片出示口头填空题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

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聿说:

“  。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 。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

学生自由组合,创意地演练。

推选同学登台,表演。

六、拓展延伸,明白道理。

从这首诗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从医生、驾驶员、厨师……等人身上总结:

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七、背默古诗,巩固反馈。

1、指名背诵。

2、仔细观察,注意难写的字。

3、友情提醒:

这些字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工夫的“工”。

投影显示:

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1)、他三天(    )就学会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3)、明天有(     )再来玩吧!

(4)、中国(     ),名扬海外。

4.学生在作业纸上默写古诗并自查(温馨提醒:

拿笔即是练字时。

5.反馈学生背默情况。

板书设计:

           22.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孜孜不倦 有所成就

少壮工夫老始成。

       持之以恒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出真知

【课时作业设计】

1.陆游的诗作很多,课后搜集一下,读一读,并背下来。

2.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人物卡片。

3.把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感悟的道理讲给父母听一听。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朱熹

2、你知道他是谁?

(学生简介朱熹)

3、朱熹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

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

(出示四行诗句,学生随之读诗歌)

二、想象美景、理解诗句

(一)、出示自学要求:

上一节课老师请大家按要求自学课文,请看——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

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指读,正音,齐读)

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图画)

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

(1)“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查字典。

出示字典中的字条:

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照。

仔细看。

你认为应该选哪条意思?

为什么?

(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字解)

(2)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再描红。

(3)你能把第一句话的意思说好吗?

(4)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可见池塘里的水怎样?

(用比喻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5)水的清澈透明,还表现在哪里?

你见过“徘徊”这个词吗?

借助图画,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6)齐读一、二两句诗。

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板书:

景)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描绘)

(7)美读:

一边想像画面,一边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

4、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

(1)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

我们先来读一读。

(2)“渠”是什么意思?

哪得?

如许?

清如许?

为?

(3)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三)、齐读,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练习读、背诗歌。

三、体会比喻、理解哲理

1、引导学生发现:

板书缺少诗题。

教师板书:

观塘有感。

  教师质疑:

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

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

2、交流,指答。

3、小结:

与《冬夜读书示子聿》比较。

四、延伸阅读范围

1、出示《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

说理诗)。

朱熹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观书有感》:

出示《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自学,体会诗句的意思,想想诗所说明的道理。

2、总结本课:

希望同学也能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写出好文章来。

【课时作业设计】

1、从两首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根据诗意改写一首。

2、写有关读书的故事很多,收集、交流。

3、请写一句你自己读书感悟的名言。

学与问

【文本解读】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

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

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地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整篇课文叙述言简意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资源运用】

1、哥白尼小时好学的故事。

2、收集有关名人学习的故事。

3、相关名言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郑燮(xiè)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5)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

(6)不耻下问。

——孔子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总课时:

两课时

【教学构想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板书“学问”一词,指名读,你知道什么叫学问吗?

(生:

知识、学识、文化……)

2、板书“学与问”,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

学习与提问)

3、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叫《学与问》。

齐读课题。

4、介绍文体及写作方法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

议论文通常在开头鲜明地提出观点,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5、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又是怎样把这个观点说清楚的呢?

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二十三课。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讨论:

出示1: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齐读

课文还有一处也说了作者这个观点,请同学找一找。

出示2: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

2、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

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

3、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

板书:

勤学好问

“好”就是“喜欢、喜爱”的意思。

齐读词语两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第一、第五小节摆出了勤学好问这个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课文中间三小节各写了什么?

(请学生朗读回答。

2、交流:

第2自然段:

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相机理解“不懈探求”懈,松懈。

不断探索。

第3自然段:

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相机理解“瞬息万变”指变化速度快。

“日新月异”指变化大。

第4自然段:

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

钥缤瞬辅翱

(1)都为左右结构的字,书写中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2)“瞬”和“翱”笔画数较多,教师示范指导。

2、学生在书上描红。

【课时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3、收集有关名人学习的故事和名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老师上小学的时候,总喜欢问一些问题,并且越是稀奇古怪的问题越是喜欢问。

你们有什么问题?

越怪越好。

2、千万不要小看问。

(板书:

问)“问”常常是打开知识天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问”经常和“学”联系在一起。

(板书:

学)

3、古往今来,你觉得哪些是有学问的人?

4、你们是不是有学问的人?

5、你们既会问问题,思维又开阔,怎么不是呢?

二、教学第二段

1、请同学们看图片,这是谁?

哥白尼

2、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个人?

你认识他们吗?

(沈括)。

3、同学们推荐两位朗读好的同学,读一读这两个人的例子。

(两位同学分别读课文2、4自然段。

4、老师在以前六年级上时,有同学说哥白尼的学问是问来的,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

你们认为呢?

(我认为不是的,因为哥白尼除了问问题还不懈探求,证明他也在学。

而沈括在自己观察探索之前也询问自己的妈妈,说明他不仅学,而且问。

5、从哪可以看出哥白尼的学问是问来的?

生回答第二自然段中哥白尼提出的问题。

(板:

勤学好问)

6、齐读问题。

7、沈括的学问又是怎么问来的?

他又是怎么学的呢?

生:

沈括小时候读《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时想:

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却相差这么远?

他去问妈妈,可是妈妈的回答却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于是,他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不断寻求答案,终于在一次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才发现是因为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造成了桃花开放的时间不一样。

8、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板:

观察思考)

9、现在,老师也觉得那位同学的说法错了。

不仅要学,也要问。

10、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这句话有问题吗?

(我觉得有问题,中两句话是递进关系。

应该是“知识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

”)

“是……也是”是递进关系吗?

这是并列关系。

“学”与“问”到底是什么关系?

11、师问:

是不是屏幕上的这句话?

出示: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

12:

你们心里真的,却讲不出来。

是为什么呢?

还是因为课文读的不够,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再次齐读这段话。

13、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它们是什么关系?

“相辅相成”是什么关系?

(相辅相成的意思是:

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14、引读“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

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

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15、随便请一位学生问:

神七上有几个零件?

老师这算是请教吗?

应该怎样请教?

16、说说什么叫“能者为师”。

17、别人能成为你的老师,自己能成为自己的老师吗?

18、师:

关于这个道理,孔子也说过这样两句话。

出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讲解: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说明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

不认为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是耻辱。

齐读,在班上,你平时爱向谁请教问题?

小结:

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三、教学第三段

1、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导读)“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除了鸟可以翱翔,还有什么可以翱翔?

(人的思想。

3、同学们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教师课件演示:

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都是在写道理。

中间举例。

这是明理文。

(板:

提出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得出结论)

4、中间的勤学好问事例,同学们还能列举几个吗?

(小组讨论)

(举例李时珍、孔子等事例。

5、“学”与“问”到底是什么关系?

(相辅相成的关系。

)再读: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四、总结拓展

1、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课前请你们收集名人勤学好问的名言,谁来交流一下?

2、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

(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郑燮(xiè)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4)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3、你最喜欢哪句?

为什么

五、课堂练习:

1、过渡:

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活学活用的能力:

出示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

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

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

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

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

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

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假如你是这位智者,你会怎样来说服这位只知“学”的老二呢!

2、友情提醒:

不仅可以用书上原文、原故事来说服“老二”,还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来说服“老二”。

六、小结

同学们在上课前提出了那么多问题,准备怎么解决?

板书

勤学好问

23、学与问能者为师

观察思考

提出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得出结论

【课时作业设计】

1、抄写并背诵相关名言。

2、说说自己收集的中外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大自然的文字

【文本解读】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大自然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三者融为一体。

不仅告诉了我们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而且重点叙述了辩识这些自然文字的方法和意义。

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容易把握,但本课涉及的科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以议为主,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搜集资料、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开启思维,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分析】

1、初读破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说明方法)

2、品读、美读,赏析语言,理解重点。

(了解说明语言)

3、写读拓展延伸,激发兴趣,训练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

【教学资源运用】

 附阅读材料科普创作的巨匠──伊林

1934年,一位青年科普作家见到了高尔基。

他们一起讨论了高尔基在《论主题》一文中拟出的主题:

“科学怎样使人变成巨人?

”高尔基对这位作家说,希望你“对孩子们讲人是世界的改造者,讲人可能达到的和正在达到的高度”。

高尔基的思想火花点燃了这个青年人创作《人怎样变成巨人》的激情。

1936年起,他同他的妻子谢加尔整整花了10年写成这部三卷本的科普巨著。

这位青年作家就是后来被称为科普创作巨匠的伊林。

他编写的《人怎样变成巨人》《十万个为什么》等书,在世界许多国家翻译出版,成为最受欢迎的科普著作之一。

《十万个为什么》在我国出过29版,《人怎样变成巨人》也出过8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