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203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docx

《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docx

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题含参考解析

2018年河南省济源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绝大多数生物都由细胞组成,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艾滋病病毒B.细菌C.柳树D.草履虫

【答案】A

【解析】艾滋病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柳树属于植物,草履虫属于动物,都有细胞结构,B、C、D错误。

点睛:

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如图是小玲在仔细观察一朵花的形态结构后绘制的,若在开花前将此花套袋,则这朵花(  )

A.不会结果B.会结果C.不会开花D.不会凋落

【答案】A

【解析】一朵花开花前进行套袋处理,不能完成传粉和受精,不能形成果实、种子。

故选A。

3.实验表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是(  )

a适量的水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空气   d光照

A.abdB.abcC.acdD.bcd

【答案】B

【解析】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是:

a适量的水、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空气,而d光照与种子的萌发没有关系。

4.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边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边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答案】C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如鼠妇的数量、湿度、光照等都相同,因此对其修改正确的是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5.据报道,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B.天敌过多

C.动物病害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D

【解析】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因此,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D正确。

6.牛奶中含有较多的(  ),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增强体质,所以青少年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

A.维生素A、钙B.蛋白质、脂肪C.蛋白质、钙D.维生素A、糖类

【答案】C

【解析】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青少年正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和钙质,因此,青少年学生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

7.食品安全是与每一个公民都密切相关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过保质期,但没有霉变的食品仍可食用

B.已经变质的食物必须高温蒸煮后才能食用

C.饭后立即体育锻炼,会抑制消化功能

D.绿色食品是指绿色植物类的食品

【答案】C

【解析】已过保质期的食品,虽然没有发生霉变,但是其内在的性质、品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可食用,A错误;已变质的食物高温蒸煮也不能食用,B错误;饭后体育运动,流向运动器官的血量增多,会使流经消化系统的血量减少,抑制消化,因此饭后应该休息30分钟后在适当运动,C正确;绿色食品并非指绿色植物类的食品,而是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D错误。

8.人体进行呼吸时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肺泡B.血液C.组织细胞D.组织液

【答案】C

【解析】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9.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目的是(  )

A.防止听觉中枢受损B.保护听小骨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D.使咽鼓管张开,保护鼓膜

【答案】D

【解析】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咀嚼食物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

10.下列为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其叙述错误的是(  )

A.流速最快的是②B.管壁最薄的是③

C.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③D.②内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

【答案】D

【解析】图中①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是小静脉;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是小动脉;③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

②是小动脉,管壁较厚,血液流速最快,A正确;③是毛细血管,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

正确;③是毛细血管,数量最大、分布最广,C正确;②是小动脉,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静

脉血,D错误。

11.瓣膜保证了心脏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动脉→心室→心房B.心房→动脉→心室

C.心房→心室→动脉D.心室→动脉→心房

【答案】C

【解析】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向动脉开,保证了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

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

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12.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对眼球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从漆黑的电影院出来时,人的②瞳孔由小变大,以增大眼睛进光量

B.中国人的黑眼珠主要是由①虹膜决定的

C.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造成近视

D.眼球内成像的部位是⑦视网膜

【答案】A

【解析】图中序号分别为:

①是虹膜,②是瞳孔,③是晶状体,④是睫状体,⑤是巩膜,⑥是脉络膜,⑦是视网膜。

从漆黑的电影院出来时,人的②瞳孔应该是由大变小,以减少眼睛进光量,A错误;黑眼珠或蓝眼珠是由①虹膜中的色素决定的,B正确;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成像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C正确;眼球内成像的部位是⑦视网膜,D正确;

13.青春期时的变声与(  )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A.声带B.性腺C.肺D.大脑

【答案】B

【解析】睾丸和卵巢都能分泌性激素,因此被称为性腺。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睾丸、卵巢)都迅速发育,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变声属于第二性征,因此与青春期的变声关系密切的是性腺。

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指雄蛙的(  )

A.繁殖行为B.节律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

【答案】A

【解析】繁殖行为: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雏等一系列行为。

雄蛙具有鸣囊可以鸣叫,目的是吸引雌蛙,是求偶行为。

因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体现了青蛙的繁殖行为。

15.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养鱼池边浮出水面求食的金鱼喂食。

红雀的这种行为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养鱼池边浮出水面求食的金鱼喂食。

红雀的这种行为是③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①先天性行为。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16.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

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胎盘

【答案】D

【解析】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因此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胎盘。

17.当遇到下列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地予以救助,其中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B.对呼吸突然停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尽量增大强度、加快频率

C.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D.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同时可以进行人工呼吸进行自救,A正确;人工呼吸的频率应该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B错误;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C正确;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D正确.。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18.清华大学除了以学业见长,还素以重视体育锻炼著称,除要求学生参加“阳光长跑”日常锻炼外。

还在大一学生中开展了“刷卡”锻炼的活动,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促进抗体产生

【答案】C

【解析】清华大学除了以学业见长,还素以重视体育锻炼著称,除要求学生参加“阳光长跑”日常锻炼外。

还在大一学生中开展了“刷卡”锻炼的活动,目的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因此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保护易感人群。

1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B

【解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0.下列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DNA分子上

C.染色体存在于DNA分子中D.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答案】C

【解析】因为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因此,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A正确;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因此基因在DNA分子上,B正确;染色体上除了DNA还有蛋白质,因此,DNA分子存在于染色体上,C错误;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因此,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D正确。

21.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和最多的等级分别是(  )

A.门、种B.门、科C.种、界D.界、种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