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669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6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ocx

《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ocx

食物营养与健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绪论

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身体生长发育和学习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必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大类。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生长的关键时期,智力营养和体格营养都很重要,因而开展“食物营养与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合理饮食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一、国内外的营养状况

(一)世界性营养问题

当今世界的营养问题,按照不同地区和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在不发达的国家,由于贫困、灾荒和战争所造成的营养问题。

主要是营养不良、营养不足和营养缺乏,如缺铁及贫血,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碘缺乏、钙缺乏等。

据统计,约7.5亿人(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20%)仍处于饥饿状态,没有足够的食物来满足营养的基本需要量。

另一种营养问题是在发达国家,因营养不平衡和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症而引起的“富贵病”(又称“文明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

(二)我国的营养状况

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覆盖全国的膳食、营养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的综合性调查。

本次调查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

(1)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

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g和69g上升到248g和126g。

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

(2)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

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g,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cm。

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cm,女性平均低4.2cm。

(3)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4)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但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管理、教育、营养知识普及等多方面原因,当前在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营养不良问题。

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其一是某些膳食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妨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其二是营养过剩引起现代社会慢性病的急剧增加。

(1)营养缺乏问题。

首先,一些常见的营养缺乏病至今仍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达到29.3%和14.4%。

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其次,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4%、21.5%和20.6%。

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3.0%,农村为11.2%。

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l%,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

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mg,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2)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

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

(3)糖尿病患病率增加。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

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2000多万人,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

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

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多万。

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l%,应引起高度重视。

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4)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患病人数1.6亿。

值得注意的是,血脂异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

(5)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

这次调查结果表明,健康问题较多的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例如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等。

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脂肪摄入最多、体力活动最少的人,患上述各种慢性病的机会最多。

二、合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一)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的增加,表现为全身各部分、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和质量的增加;发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功能的完善。

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有营养、运动、疾病、气候、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其中营养因素占重要地位。

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新的细胞组织的构成、繁殖、增大都离不开蛋白质,故蛋白质是儿童青少年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此外,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等营养素也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人体的身高与饮食营养有关,如日本青少年的身高普遍比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增加了12cm左右,我国儿童的身高、体重也较新中国成立之前有明显的增长,这都与食物营养质量的提高有关。

(二)提高智力

营养状况对人类的智力影响极大。

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告,有1.5亿非洲人面临饥荒,这些地方的孕妇由于营养不良,其子女的学习能力明显地受到不利的影响。

儿童时期和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如二十二碳六烯酸、卵磷脂、蛋白质等。

特别是二十二碳六烯酸的供给,如摄入不足,就会影响大脑的发育,阻碍大脑智力开发。

(三)促进优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优生优育是重中之重,影响优生的因素有遗传方面的,但营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当怀孕初期,孕妇就应注意到先天营养对婴儿体质及智力的影响。

世界上有些地区,孕妇的饮食缺乏营养,结果胎儿畸形、流产、早产。

如孕妇的饮食中缺乏叶酸则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例如脊柱裂、无脑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B12,则会产生水脑现象。

(四)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如免疫能力低下,则易受各种病菌的侵害,营养不良患者的吞噬细胞对细菌攻击的应答能力降低。

而食物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元素ZN和Se、谷胱甘肽、类黄酮等物质都具有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

(五)促进健康长寿

人体的衰老是自然界的必然过程,长生不老的秘方虽然没有,但如注意摄取均衡营养,则完全可以延缓衰老,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人到了五六十岁,机体逐渐衰老,生理机能发生衰退,需要有针对地补充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避免热量和动物脂肪的过多摄入,防止高血压、心脏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产生和复发,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例如,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平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3岁,“七十古来稀”已司空见惯,现在的说法是“80不算老,70正当年,60小弟弟”。

(六)防止疾病

合理营养可以增进健康,而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都可引起疾病。

由于营养不足所引起的疾病为营养缺乏病,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夜盲症、甲状腺肿大等。

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疾病称为“富贵病”或“文明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一方面与营养摄取不当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缺乏营养知识有关,普及营养知识,合理摄取营养,对于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注:

健康寿命与平均寿命不同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对191个国家国民调查的健康寿命指数。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是80.9岁,而健康寿命则比其低6.4岁,为74.5岁,其中男子为71.9岁,女子为77.2岁,是世界上平均健康寿命最长的国家。

世界上平均健康寿命最短的是内战不断的非洲国家塞拉利昂,只有25.9岁。

过去一般所说的平均寿命都是从各种年龄的死亡率来计算的,因此难以准确了解健康状况。

健康寿命则是一个全新的测量指标,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国民平均能够健康地生活到多大年纪。

其中减去了生病或受伤等健康受到损害的时间,而且还考虑到残疾等因素。

第一章人体的构成与代谢

人类是他所存在环境的产物,人类的活动又可以改造他所生存的环境。

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赖以取得营养物质的各种食物,是人类的一种环境;所以人类的机体是他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的产物。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人类身体的结构在不断地变化。

例如在全球范围内,几十年来,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都有增加的趋势,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他在胎儿、婴儿以及其后的各个时期中,身体的结构也有一定的变化,在这些改变中,人与人之间、不同性别与年龄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对营养科学来说,对人体基本化学构成的了解十分重要。

第一节人体的化学组成

表1-1反映了一个体重65kg男子的基本化学组成。

表1-1人体的基本化学构成(65kg体重,男性)

化学物质

蛋白质

脂类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

重量(kg)

11

9

1

40

4

百分比(%)

17.0

13.8

1.5

61.6

6.1

构成人体的几类主要化学物质,在三大类组织中存在:

即①细胞群,是机体各种活性组织,具有执行机体各种活动和做功的功能。

②细胞外支持组织,支持各种细胞的做功和维持细胞的功能,其中包括细胞外液的支持作用,以及由矿物质、蛋白质等所构成的人体骨架的支持作用;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液、滑囊中的液体、脑脊液等浸润着细胞的各种液体。

③脂类,它以脂肪组织的形式贮备人体的能量,其中包括皮下脂肪、内脏周围的脂肪层等等。

如果把人体的结构简化为三大部分,那么可以说:

人体=①+②+③。

在健康人体中细胞群约占人体总量55%、支持组织占总重量的30%,而脂肪组织约占15%。

但在疾病、应急状态和异常环境的条件下,这三部分构成物质的比例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例如消耗性疾病可以使细胞群减少并消耗体内的脂肪贮备,而支持组织仍可以保持相对不变,从而总体重中增加了它的比例。

肥胖患者的脂肪贮备异常增加,可远大于正常比例。

第二节人体的物质代谢

食物在体内消化后,营养素即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供组织细胞的进一步利用。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要发生多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并转化为能量或组织材料,这些反应总称为代谢。

物质代谢是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物质代谢包括消化吸收、中间代谢和排泄三个阶段。

(一)消化吸收阶段

摄入的食物经过胃肠道蠕动的机械性消化和各种消化酶的作用,把蛋白质、糖及脂类等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并通过消化道将小分子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

(二)中间代谢

随血液循环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