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3432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docx

《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docx

王洋《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巧借数学绘本经历探索过程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科:

数学级:

一年级师:

王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探索规律

学科

数学学段:

0小学O初中O高中年级一年级

相关领域

r语文P数学匚外语□物理匚化学匚生物口历史厂地理口政治「1社会「1品德厂信息「1音乐L美术厂1体育「1劳技厂综合厂1其他

教材

书名: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是否已实施

©已实蔽O未实施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王洋

实施者

王洋

指导者

王学舫

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指导者

武维民

课件制作者

王洋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数学教学应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与运用的过程”。

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将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对模型加以解释,即揭示规律;运用,即是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

同时,指出:

“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教学设计力图通过数学绘本的引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通过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探索规律》是北京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从形象的“周期规律”即“以什么为一组,重复出现”,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

本课时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有关于颜色的、形状的规律,其中第4小题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感

悟对于有规律的事物,无论用数字或图形都可以反映相同的规律,只是表达形式不同,并起到对于接下来的探索数列的规律的过渡作用。

《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是《从小爱数学》系类丛书中的一本,绘本中以大鼻子侦探寻找丢失的宝石王冠为主线,其中蕴含了本节课的“周期规律”的数学知识。

将本课时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与绘本《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进行对比。

 

OBVOBVHVOV

 

randj

通过对比发现,教材中涉及到的规律主要是关于颜色和形状的,而且相对于绘本

来说较简单。

绘本中涉及到了颜色、形状、数字(蕴含在图形中)、方向、大小的规律,而且最后一个规律还将颜色和形状融合在了一起,不仅有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素材,而且难度较高。

此外,较数学教材中的情景而言,绘本中大鼻子侦探破案的故事情节十分有趣,更加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绘本中的故事更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其中蕴含的规律更有挑战性,因此,本课时采用绘本进行教学,并根据教材的内容对绘本内容进行删减和改编。

将第三个方向的素材换成线型的规律,删去与本课时内容不符的第4个素

材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第5个素材。

为了丰富教学的素材,学生能够多感官的感受“周期规律”,增加了关于动作的素材。

二、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有规律”的现象,学生并不陌生。

昼夜交替、有规律的作息等,这都是学生理解“规律”的生活经验。

从基础知识方面看,从一年级上册起,通过数数、整理加法表、减法表、多角度观察解决问题、立体图形认识、分类等内容,以及本册教材中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图形的认识的学习,教材中都渗透了“规律”和“有规律的排列”等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本单元是有着非常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知识基础。

可以说,“发现规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知识基础、经验基础的分析,我设计了学情测试题进行学情调研,学情调研分两步进行:

一是让学生笔答测试题;二是对出错的学生和随机抽

取20名全部做对的学生进行谈话,让他们说出自己解决各个题目时的想法。

此次学情调研从全年级10个班抽签决定出2个班,共74名学生,学前调研测试题目如下:

班级:

姓名:

"

请你接着a—画、写一写’”

2ADOA□OAD

卡->f->

4.230123012301

学前调研结果如下:

题号

错题

人数

错题举例

正确率

1

5

学生1Jot»toe««oeeo.tf

学生2:

—L

93.2%

2

0

100%

3

3

4

6

学生5:

学生6:

学生3:

V牛个

学生4:

95.9%

91.9%

在统计完数据后,对做错的学生进行了访谈:

第一题做错的学生很快发现自己做

错了,说:

“涂着涂着忘记颜色了。

”第二题做错的学生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学生3没有发现规律,学生4没有注意箭头的方向。

第三题做错的学生5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说:

“呀,我少写了一个零。

”学生6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没有发现规律。

此外,

随机抽取20名全对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其中17人在表述自己的发现时,是一个一个

的观察的,例如:

一个红色、一个黄色、一个绿色、一个绿色。

3人在描述自己的发现时,用语气的停顿表示出了发现图形和数字是一组一组的。

通过调研发现: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填出后面的图形或数字,但是对于“规律”

的认识是感性的、零散的,学生观察图形时是一个一个的,而并非是一组一组的。

因此,本节课需要把学生对于规律的感性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出发现的规律。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1.合作探究法

“探索规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活动,其内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更多的合

作探究。

在破解怪盗黑猩猩留下的图形的规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和学习小伙伴一起圈一圈、说一说,有效的突破难点。

2.直观演示法

借助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发现数学的规律美。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颜色、形状、数字、方位、动作等素材的简单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尽量用比较简练的语言和不同的方式表达规律。

2.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发现并掌握找规律的一些方法,初步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体会创造美的快乐。

重点:

理解规律的含义,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的方法,并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

教学流程图

厂I发质疑\厂阅读绘本\厂欣赏规律\厂参与实践\I激起兴趣丿0I探索规律丿H5感受应用丿OI创造规律丿

教学过程

引发质疑,激起兴趣

问:

同学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本数学绘本,书的名字叫《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我们一起仔细观察这本书的封面,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

宝石王冠是怎么消失的?

“规律”和消失的宝石王冠有什么关系?

封面上的人是干什么的?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还有你们会观察的眼睛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中,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对绘本封面的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起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阅读绘本,探索规律

(一)从颜色和形状的角度观察

1.绘本情境:

某一天,大鼻子侦探和他的助手迷糊虫来到博物馆参观,大鼻子侦探教育迷糊虫说:

“要想当一名出色的侦探,得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预知力,因为犯人的行动通

常是有某种规律的。

说着说着,大鼻子侦探看到了一顶王冠,然后突然指着王冠大喊“这顶王冠是假的!

”糊涂虫好奇的问:

你怎么知道王冠是假的呢?

大鼻子侦探说“这顶王冠之所以有名,就是它每一层的宝石都是有规律的。

2.问:

你们能看出这个王冠上的宝石有什么规律吗?

你能在题纸上圈一圈,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3.学生独立探索。

4.暴露资源,组织研讨:

监控:

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

预设1:

一个蓝色的宝石和一个红色的宝石为一组,一组一组的出现的。

预设2:

以八边形和菱形为一组,一组一组的出现的。

监控:

谁能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宝石的颜色是一组一组的出现的?

预设:

读完一组空一下,读完一组空一下。

5.问:

你们不仅从颜色的角度观察找到了规律,还从形状的角度观察找到了规律。

那这跟王冠的真假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

有一行宝石不符合我们发现的规律。

6.绘本情境:

大鼻子侦探就是靠这一点,断定这个王冠肯定是假的。

那真的去哪儿了呢?

(二)从形状和数字的角度观察

1.绘本情境:

大鼻子侦探和迷糊虫立刻去找博物馆的馆长问个清楚,博物馆的馆长挠着头说:

其实真的王冠早就被怪盗黑猩猩偷走了,我一直没敢把这件事情公布出来。

你们看,他留了下一张字条。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字条,怪盗黑猩猩说仔细观察这张图,就能找到宝石王冠所藏之处。

2.提出问题:

孩子们,仔细观察这张用火柴棍儿拼成的图,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提出要求:

为了方便你们观察,王老师已经把怪盗黑猩猩留的字条,放在了你们的号信封里,现在请同学们打开1号信封取出字条。

为了一会儿能够让我们更清楚的看明白你的发现,你可以在图形上圈一圈、写一写来表示出你的意思。

4.独立思考。

5.小组交流。

6.暴露资源,组织研讨:

预设1:

把一个六边形、三角形、五边形、正方形圈在一起。

监控:

预设2:

你画的这个圈是什么意思?

那你们能根据这个规律,想象出下一组图形长什么样吗?

把6、3、5、4圈在一起。

你们能想象出第10组的第一个图形是用几根火柴棍儿拼成的吗?

谁能像我这样给大家提个数学问题呢?

7.提升认识:

问:

我们回忆一下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预设:

都是一组一组的出现的。

小结:

我们可以说,是一组一组的,重复出现的。

(板书:

一组重复出现)

问:

那谁能来说说,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都是以什么为一组重复出现的?

预设:

宝石的颜色是以蓝色红色为一组重复出现的,图形的形状是以六边形、三角形、五边形、正方形为一组重复出现的,数字是以6354为一组重复出现的。

(三)从方向的角度观察

1.绘本情境:

“6354”你们觉得是什么线索呢?

大鼻子侦探转身问馆长:

“博物馆里有没有什么东西与6354有关吗?

”馆长想了想说,博物馆里的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编号。

听到这,大鼻子侦探马上说:

“快带我们去找6354号作品”。

原来6354号作品,是一副画。

2.提出问题:

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3.提出要求:

老师把这张字条放在了你们的2号信封里,赶快拿出来吧,你可以圈一圈你的发现,然后根据你的发现接着往下画一画。

4.独立思考。

5.暴露资源,组织研讨:

谁来说说你发现什么了?

预设:

是以左上右下的为一组不断重复出现的。

6.小结:

你们可真会观察,这方向的规律都没有难倒你们。

7.绘本情境:

让我们一起用手臂当作图形,一起来感受感受这个规律吧!

转动着我们的手臂,你想到了什么?

(钟表的指针)但这是什么线索呢?

大鼻子侦探仔细的思考着,来到窗边,看到楼下有一个喷水池,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喷水池,小侦探们,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

宝石王冠就在喷水池附近。

你们和大鼻子侦探想的一样,我们要找的宝石王冠会不会就在喷水池附近,他们三人快速跑到了少女雕像前,最终,在水池里找到了一个黑箱子,顺利的找到了宝石王冠。

孩子们,你们真的是太棒了,你们通过不断的探索规律,帮助博物馆的馆长找到了消失的宝石王冠,快给自己鼓鼓掌吧!

(板书:

探索规律)

(四)从动作的角度观察

1.

看,

博物馆馆长为了感谢大鼻子侦探,决定为他举办一场庆功宴会,让我们一起去看-好吗?

2.大鼻子侦探带着大家跳舞呢,咱们也跳一跳好吗?

全体起立,王老师先示范一下,你先认真观察,看会了之后,再跟着一起跳。

3.问:

你们能说说怎么这么快就学会了吗?

预设:

动作是有规律的。

追问:

有什么规律?

预设:

是以拍手、拍肩、拍手、叉腰为一组不断重复出现的。

4.你们可真是探索规律的能手,这动作的规律也没有难倒你们!

【设计意图:

借助绘本故事,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过程,从颜色、形状、数字、方向、动作的角度观察发现规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在用语言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对规律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的认识。

】四、欣赏规律,感受应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不断的探索规律,和大鼻子侦探一起找到了宝石王冠,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律呢!

播放PPT感受生活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

在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规律美,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参与实践,创造规律

1.孩子们,回想这节课,我们一起从颜色、形状、数字、方向、动作的角度观察,找到了很多的规律,而且我们还发现了生活中很有规律的物品,现在你们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吗?

那赶快拿起彩笔画一画吧!

我们看一看谁画的图案漂亮而且有规律!

2.个人展示:

你们能看懂我画的规律吗?

3.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在这本绘本中探索了很多的规律,其实,我们只是阅读了其中的一部分,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里面还有很多更有意思的规律呢。

【设计意图:

在创造规律的过程中,为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提供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本节课对《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这本绘本进行了截取和改编,把这本绘本推

荐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规律的欲望。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2.找规律,画出“?

”处的图。

3.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有规律的现象,用相机拍下来或者画下来。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巧借数学绘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儿童学习行为的前提,即“有趣的我才喜欢学”

“有吸引力的我才想学”。

只有获得对学习的积极期待,儿童才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数学探究的欲望,产生愉悦而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数学绘本的介入,构成了充满童趣的属于儿童的魅力课堂,学生在故事中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美好体验。

2.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本节课力图让学生能够动手、动脑、动口,多感官参与找规律的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积累找规律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想象“下一组图形长什么样”“第10组的第一个图形是用几根火柴棍儿拼成的”,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同时,创设了“创造规律”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享受创造的乐趣,欣赏规律美。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数学绘本的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在绘本故

事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周期规律”,并通过多种素材的呈现,丰富了学生对“周期规律”的认识,通过素材内容的精心设计,学生积累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经验以及探索规律的方法。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