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2324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docx

《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docx

大学方案设计方案开题报告唐万永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

 

姓名唐万永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学号2008040801026

指导教师安玉新

负责教师刘伟力

 

2012年3月10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普兰店市安波镇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背景: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始终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十分突出的摆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三农”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诸多领域,内容十分宽泛,但深入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加快土地流转已成为决定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

土地流转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工作政策性强、影响面广,既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最终也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

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承载着农民经济收入、满足就业、家庭养老、社会保障等多种功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在为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探索有效途径,尤其是自《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各项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和实施以来,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土地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有效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对于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高速和现代化农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高速、农业现代化根本目标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村土地问题,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耕地抛荒问题,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稳定农业生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加快农业发展,并促进农民增收。

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示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同时,它规范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秩序,隐性交易行为大大减少,政府对集体土地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得以加强。

此外,这一政策还有利于缓解经济建设对国有土地的需求压力,减少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冲动。

土地流转将开启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径。

一方面通过适当的集中与合理的土地置换,可以避免农村居民点过于分散的住房方式所造成的土地浪费,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化解耕地红线失守的尴尬;另一方面“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有利于提高农民非农转移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弱化城乡二元体制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此外,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而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的流转和抵押,无疑会有力推进农村金融及农村土地的资本化与市场化,融资渠道的扩宽,必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从这个角度来说,解决了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最根本的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相关研究 

由于我国农村不同类型土地的流转制度和流转状况差异很大,该研究从承包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乡(镇)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1、承包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保护的研究 

李钢(2009)等阐述了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权益受到的各种损害,并分析了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他们认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和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程,并坚持农民自愿流转、有偿流转、依法流转的原则,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改革,有效保护农民权益。

沈茂英(2008)以成都城乡统筹实验区为例,对统筹城乡实验区内的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和土地互换3种典型模式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让农民能够从土地流转中获得充分的发展权利的途径。

周玉(2009)等梳理了建国以来的农地流转制度,认为我国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存在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可能性,由此提出了建立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的农地流转制度的相关措施,并认为应从做好地籍工作、完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和土地价格体系、健全土地流转市场、设立流转监督机构、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备案制度等方面入手。

2.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保护的研究

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保护的研究起步较晚,基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背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允许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以及应该如何流转等问题上,但同时也强调了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一些学者通过对附着于农村宅基地之上的农民权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流向、北京市郊区和宁波市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形式、特点和问题的分析,提出应当在法律上确认农户对宅基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合理分配农村宅基地流转收益,建立合理健康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保护农民利益。

3.乡(镇)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保护的研究 

学者们关于乡(镇)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对农民权益保护的研究始于2002年,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客体和收益分配等制度设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农民、集体和国家不同权益的保护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3个方面。

王民忠(2002)等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主体、客体等基本要素,在提出的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原则中明确强调了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吴丽梅(2004)等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收益分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公平分配的相关条件,明确提出以保障农民利益为出发点,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黄庆杰(2007)等通过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地区的调查,发现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农民以土地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权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嵇金鑫等(2008)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价格问题,从保障农民集体利益和保护集体建设用地资产的角度,提出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评估方案和完善流转价格评估的建议。

4.土地征收制度对农民权益保护的研究 

学者们以云南、河北等地为例分析了我国有关土地征收的法律法规在征地范围和征地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失地农民的劳动权益、生存权益和土地财产权益等给予了关注,提出了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建议,包括:

科学和合理地界定“公益性”用地和“非公益性”用地范围。

赋予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起诉权。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利益表达制度等。

此外,国内还有少数学者对国外的土地流转制度与农民权益的保护、《农业法》第9章“农民权益保护”的实施情况等进行了研究。

孙佑海(2001)通过对国外土地流转制度的研究发现,法国政府通过给放弃耕作的农户给予补助、设立“调整农业结构社会行动基金”、“非退休金的补助金”等方式促进农地流转。

李小云等(2007)针对《农业法》第九章“农民权益保护”的实施情况在全国6个省12个县24个乡60个村展开了调查。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民权益特别是经济权益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农民的权利意识弱,对与权益相关的法律知晓程度不高,28.4%的农民认为权益受损。

研究还发现贫富差距和地区之间的异质性会导致农民群体内部的权益状况出现差异。

目前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从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机制和法律政策进行理论;二是就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分析论正;三是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

学术界普遍认为,当前土地流转中,主观上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客观上流转制度、机制和市场不完善、农民的得益无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解决此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应从服务引导入手,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农民保障机制,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土地市场这一大框架下展开的,将耕地流转、土地租赁制度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产权市场等与包括农民、妇女在内的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相结合进行研究。

1.与土地流转相关的农村贫困者权益保护研究 

DianaKopeva(1994)等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市场条件不太成熟的发展中国家。

他们通过研究农村土地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土地市场的演化过程,发现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土地流转,能有效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给农村贫困者更多的参与机会,并提高他们的信用水平。

SevkiyeSenceTurk等通过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部和东部欧洲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农村土地市场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土地市场运行存在信息不对称、政府干预过度、信用体系脆弱等问题。

他们认为多数国家进行的产权私有化改革目的在于促进土地流转,这对于提升农村贫穷者的信用水平及市场参与度是有益的。

2、土地流转双方权益保护研究 

KlausDeininger(2009)等对印度的土地买卖与土地租赁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印度的土地市场是限制性最强和最无组织性的市场,土地交易成本高。

土地买卖限制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而土地租赁制度则保护了出租者和承租者的利益。

在具体实践上以法国为例,法国是拥有传统小农经济结构、土地分散、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国家。

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政府主要采取两方面的改革措施:

一是改革土地继承制度,以保证土地不再继续细碎化。

二是支持中等规模的农场发展,促进小规模农场转移,稳定大农场。

法国农地流转主要通过用益权制度来处理土地的租佃关系。

法国农地用益权可通过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流转。

另外,法国还先后颁布《农业指导法》、《农业指导补充法》及成立“土地整治和农村安置公司”来推进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我国的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主要存在于流转的基础层面,因此国内的研究主要针对表现出来的浅层问题和具体的应对措施。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关于土地政策的研究和实践,很多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上更应该汲取发达国家土地流转研究的理论经验。

 

三、主要参考文献

[1]李钢.农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J].财经科学,2009(3):

85-90.

[2]沈茂英.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户权益保障研究———以成都统筹实验区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5):

34-39.

[3]周玉.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探析[J].广东土地科学,2009

(1):

35-39.

[4]王民忠.制度创新向纵深推进-聚焦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进展及制度设计[J].中国土地,2002(11):

8-12.

[5]吴丽梅.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要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J].广东土地科学,2004(5):

12-15.

[6]黄庆杰,王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

(1):

58-64.

[7]嵇金鑫,李伟芳,黄天元.浅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J].江西农业学报,2008(10):

133-135.

[8]史晓娟.土地征收中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J].农村经济,2006(10):

16-18.

[9]许爱花.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7(19):

19-20.

[10]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M].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3-10.

[11]李小云,左停.中国农民权益保护研究:

农业法第九章农民权益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