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9107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docx

《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docx

16成本管理综合练习

成本管理期末综合练习

2010年5月

练习1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

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不选、错选或多选,本小题不得分。

1.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

A.成本B.产品成本

C.生产费用D.经营费用

2.按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时,其适用的条件是()。

A.产品的产量与所耗用的材料有密切的联系

B.产品的重量与所耗用的材料有密切的联系

C.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

D.各项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3.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当中,最简便的方法是()。

A.顺序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

C.交互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

4.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

A.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B.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C.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D.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

5.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取()。

A.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B.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C.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D.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

6.价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A.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B.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

C.成本系数÷功能评价系数D.功能评价系数÷价格系数

7.对本企业各个时期的成本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各个不同时期成本升降的规律的分析称为()。

A.专业分析B.全面分析

C.纵向分析D.横向分析

8.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D.平行结转分步法

9.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C )。

A、倒扣测算法 B、比率测算法 C、选择测算法 D、直接测算法

10.期间费用核算内容不应包括()。

A.财务费用核算B.管理费用核算

C.营业费用核算D.制造费用核算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分别填入括号内。

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不选、少选、错选或多选,本小题不得分。

1.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一般包括()。

A.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B.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C.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和领退制度

D.建立健全产品的销售制度

E.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价格制度

2.下列属于成本报表的是()。

A.商品产品成本表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C.现金流量表D.制造费用明细表

E.期间费用明细表

3.本量利分析模型确立的前提条件包括(ABCD   )

A、成本性态分析假定 B、相关范围假定 C、线性假定 D、基本模型假定

E、目标利润假定

4.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有()。

A.成本降低率B.成本降低率

C.销售收入成本率D.责任成本差异率

E.责任成本降低率

5.在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时,需要计算的指标有()。

A.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B.实际产量按本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C.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D.计划产量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E.实际产量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6.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成本计算对象B.成本计算期

C.成本计算特点D.废品损失的计算

E.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7.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一般适用于下列费用的分配()。

A.销售费用B.一次投入的原材料费用

C.管理费用D.工资等加工费用

E.随生产进度陆续投料的原材料费用

8.下列各项中,哪些技术经济指标的增长会使单位产品成本上升()。

A.材料消耗定额B.材料价格

C.劳动生产率D.产量

E.平均工资

9.相关成本与产品成本不同,相关成本的主要特征是()。

A.必须在账簿中予以反映B.不需要在账簿中反映

C.决策中考虑D.决策中不考虑

E.成本种类多样化

10.在进行成本考核时,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主要有()。

A.责任成本差异率B.标准责任成本总额

C.责任成本降低率D.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E.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计算出来的废品损失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计入该种合格产品的成本中。

2.企业支付的销售产品的广告费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中。

()

3.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最低化原则”是指将成本降低到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

()

4.成本核算中在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时,应注意使用好“预提费用”和“待

5.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完工产品成本中的定额差异是正数,一般说明本

6.责任成本降低率是用上期责任成本总额除以本期责任成本降低额计算出来的。

7.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应当属于鉴定成本。

()

8.如果某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分解

9.保本点是指企业刚好保本,没有盈利时的销售量。

()

10.当两个不同方案的相关成本只有变动成本时,可以直接比较两个不同方案的贡献边际进

四、简答题(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成本分析的原则是什么?

包括那些内容?

2.成本计划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五、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凡要求列出计算过程,未列出计算过程的,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计算过程中保留二位小数,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本类题40分,每小题20分。

1.某厂某产品本月完工32台,月末在产品16台,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期初在产品成本为:

直接材料6800元、直接工资5600元、制造费用4800元;本月发生费用为:

直接材料70000元、直接工资32000元,制造费用21200元。

在产品完工程度估计为50%。

要求: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2.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项           目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件)

200

22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

30

28

材料单价(元)

500

480

材料费用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1

计算分析题(本类题40分,每小题20分。

1.编制的成本计算单如下:

计算的结果如下: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6800

5600

4800

17200

本月发生费用

70000

32000

21200

123200

合计

76800

37600

26000

140400

约当产量

48

40

40

-

单位成本

1600

940

650

3190

完工产品成本

51200

30080

20800

102080

月末在产品成本

25600

7520

5200

38320

2.计算的结果如下: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项           目

计划数

实际数

产品产量(件)

200

22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

30

28

材料单价(元)

500

480

材料费用

3000000

2956800

分析对象:

2956800-3000000=-43200(元)

计划材料费用=200×30×500=3000000

第一次替代=220×30×500=3300000

第二次替代=220×28×500=3080000

实际材料费用=220×28×480=2956800

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300000-3000000=300000(元)

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080000-3300000=-220000(元)

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956800-3080000=-123200(元)

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300000-220000-123200=-43200(元)

练习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当中,最简便的方法是()。

A.顺序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

C.交互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

2.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A.在产品的数量B.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C.完工产品的数量D.废品的数量

3.期间费用核算内容不应包括()。

A.财务费用核算B.管理费用核算

C.营业费用核算D.制造费用核算

4、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5、倒扣测算法是在事先确定(   )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和目标利润,余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A、目标利润 B、目标成本 

C、目标销量 D、目标单价

6、最佳订货批量是指使存货(   )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A、变动成本 B、运费 

C、相关总成本 D、买价

7.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应以各责任部门为单位,按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编制费用预算,为了计算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应以确定的预算费用除以()。

A.预算生产量B.实际生产量

C.预算工时D.实际工时

8.商品产品成本表的填列必须做到()。

A.主要产品逐一填列,非主要产品可以汇总填列

B.主要产品与非主要产品汇总填列

C.只填主要产品,并汇总填列

D.非主要产品同主要产品一样,须逐一填列

9.成本考核的目标是()。

A符合国家法令B符合国家计划

C作出综合评价D提高经济效益

10.质量成本趋势分析的指标有()。

A产值质量成本率B销售基数

C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D质量成本利润率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几个界线包括()。

A.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B.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C.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D.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

E.分清本企业产品成本和其他企业产品成本的界线

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时,应该()。

A.先在企业内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

B.先在辅助生产内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

C.算出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D.再向企业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一次对外分配

E.再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一次对外分配

3.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A.定额管理基础较好B.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4.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A.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及福利费B.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办公费、差旅费

C.工会经费D.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

E.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和土地使用税

5、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的预测不同于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预测,它的显著特征是(  )。

A、先确定降低额 C、以各项成本降低措施为依据测算

C、以各项成本降低措施为依据测算D、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依据测算 

E、发动职工制定可行的节约措施

6、相关成本与产品成本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  )。

A、所属概念多样化 B、属于历史成本 

C、账簿中不反映D、凭证中反映 

E、决策中考虑

7、确定最佳质量成本时,应考虑的成本有(  )。

A、预防成本 B、检验成本 

C、内部质量损失 D、外部质量损失

E、储存成本

8.标准成本制度与定额成本制度的不同之处是()。

A.标准成本制度下,生产成本科目按标准成本登记

B.定额成本制度下,生产成本科目按实际成本登记

C.定额成本制度下,单独设置各种成本差异科目反映成本差异

D.定额成本制度下,不单独设置各种成本差异科目反映成本差异

E.标准成本制度下不要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而定额成本法要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9.影响产品成本的固有因素是()。

A.企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B.企业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

C.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D.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

E.劳动生产率水平

10.企业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有()。

A责任成本差异率B责任成本降低率

C市盈率D投资报酬率

E内部报酬率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

2.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

()

3.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

4、贡献边际首先用于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

(  )

5、如果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产品或零部件的功能较大或成本较低,这是改进的目标。

6、最佳订货批量是指使存货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  )

7、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凡是有规定费用开支标准的,则可以参照上期实际数结合本期产品产量的增减变化等情况加以确定。

()

8.内部成本报表必须和责任会计组织相配合,以明确责任者的成本责任。

()

9.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一致的。

()

10.成本审计就是要审查成本费用支出范围、标准和分配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

四、简答题(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成本考核的指标有那些?

2.简述成本计划编制的基本步骤。

五、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500件,期末在产品数量为400件,原材料系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的投入程度与加工进度完全一致。

,期末在产品的完程度为50%。

有关费用资料见下表。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成本。

项目

直接材料

燃料及动力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7900

172

28

750

18850

本月发生费用

36000

1032

168

2750

39950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2.根据下列表中资料,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因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甲产品材料消耗资料表

项目

计量单位

计划指标

实际指标

产品产量

200

190

材料单耗

千克

300

320

材料单价

15

20

 

参考答案2

计算题

1.计算的结果如下:

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目

直接材料

燃料及动力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17900

172

28

750

18850

本月发生费用

36000

1032

168

2750

39950

合计

53900

1204

196

3500

58800

完工产品成本

38500

860

140

2500

420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15400

344

56

1000

16800

2.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因素影响如下:

材料计划成本=200×300×15=900000(元)

材料实际成本=190×320×20=1216000(元)

分析对象:

1216000-900000=316000(元)

计划指标:

200×300×15=900000元

第一次替代:

190×300×15=855000元

第二次替代:

190×320×15=912000元

第三次替代:

190×320×20=1216000元

由于产量减少,使材料成本下降了45000元;由于单耗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57000元;由于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304000元。

以上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本上升了316000(-45000+57000+304000)元。

练习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A.生产费用B.成本开支范围

C.成本D.制造成本

2.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71% )。

   A.68%     B.69%

   C.70%     D.71%

3.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B.分批法

C.分步法D.分类法

4、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

A、倒扣测算法 B、比率测算法 

C、选择测算法 D、直接测算法

5、确定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的方法是(B、评分法   )。

A、对比法 B、评分法 

C、定性分析法 D、定量分析法

6、在成本决策中,零部件自制较外购所增加的成本,属于(差量成本    )。

A、机会成本 B、差量成本 

C、无关成本 D、变动成本

7.定额法的特点是()。

A.对产品进行事前控制B.对成本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C.进行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D.上列三点都具备

8.企业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

B

A、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B、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C、制造费用总预算D、期间费用预算

9.从狭义的角度说,成本分析主要是指()。

A.成本事前分析B.成本事后分析

C.成本事中分析D.成本全过程分析

10.成本审计的重要内容是(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审计)。

D

A.营业费用审计B.管理费用审计

C.财务费用审计D.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审计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要素费用的分配原则是()。

A.所有的费用均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种产品当中进行分配

B.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C.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D.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E.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2.企业在选择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在产品数量的多少B.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C.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D.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3.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需要提供各个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原因是( ABDE   )。

   A.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对外销售

   B.半成品需要进行同行业的评比

   D.一些半成品为几种产品所耗用

   E.适应实行厂内经济核算或责任会计的需要

4、保本点的表现形式包括(  )。

A、保本额 B、保本量

 C、保利量 D、保利额 E、贡献边际率

5、成本决策程序包括A、提出问题 D、确定决策目标 E、纳入计划

6、最佳订货批量决策中的相关成本包括(   )。

A、直接材料 B、直接工资 

C、储存成本 D、订货成本 

E、缺货成本

7.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具体包括()。

ABCE

A.直接材料数量差异B.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E.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8、成本计划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ABCDE

A.产品单位成本计划B、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C、制造费用计划D、期间费用预算

E、降低成本主要措施方案

9.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CD

C.直接材料成本分析D.制造费用项目分析

10.质量成本一般包括()。

A预防成本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D外部故障成本

E标准成本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只能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的生产企业里采用,不能在其他类型的企业中采用。

()

2.编制成本报表的要求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

()

3.一个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而不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

4.营业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因而不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5.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计划产量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

6.资本性支出和损失性支出属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

()

7.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对旧定额进行修改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

8.实务中,如果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分解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时,不需要对各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期销售比重进行调整。

()

9.完全成本法下保本量的计算公式为:

(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本-期末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

10.如果方案一的相关固定成本小于方案二的相关固定成本,预计的业务量小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方案一。

()

四、简答题(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成本分析的原则是什么?

包括那些内容?

2.提高价值系数的途径有哪些?

五、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某企业第一车间每月需要甲零件20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

如果自制,每件发生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1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4元,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12元,另外还需购置一专用模具,需支出2000元。

如果外购,外购单价为46元。

要求:

(1)做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2)如果该零件外购后,闲置的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销售收入10000元,发生变动成本4000元,每件分配固定成本2元。

做出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2.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计量单位

计划

实际

产品产量

210

200

材料单耗

千克

10

12

材料单价

5

4

材料费用

10500

960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参考答案3

计算题

1.

(1)

相关成本

自制

外购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专属成本

外购成本

2000×30=60000

2000×10=20000

2000×4=8000

2000

 

2000×46=92000

合计

90000

92000

应自制甲零件。

(2)

相关成本

自制

外购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专属成本

机会成本

外购成本

60000

20000

8000

2000

100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