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436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docx

《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docx

陕西省洛南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

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春秋》记事秉笔直书

C.王位继承制度混乱D.外戚干政影响深远

2.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

文官有称为“职”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

此举意在(  )

A.继承隋唐政治传统B.防止官员专擅权力

C.提高士人政治地位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

3.秦汉时期,产生于春秋战国的那些家庭历史的物质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整合和普遍化,成为后来两千多年来持续保持的强固传统。

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夫妇同一个已婚子女组成的直系家庭,成为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家庭形式。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大一统国家的形成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铁犁牛耕的出现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4.钱穆先生指出:

汉代很多奴隶的产生是农民主动离开土地,逃避国家赋税的结果。

这些奴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汉代(  )

A.小农经济解体B.田庄经济盛行C.土地全部国有D.工商食官产生

5.“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春耕多一遍,秋收多一石”、“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种地不下粪,等于瞎胡混”。

上述农谚主要反映了(  )

A.古代农业生产要掌握节气变化B.小农经济存在脆弱性和落后性

C.传统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D.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6.宋人常言: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庄田置后频移主”,“千年田换八百主”。

这反映出当时(  )

A.租佃经营成社会共识B.财富利用方式的转变

C.土地买卖开始合法化D.土地私有制继续深化

7.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古代王朝都定都关中,五代中有四朝定都开封。

北宋初年,赵匡胤想从开封迁都洛阳,进而迁往长安。

“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面去冗兵,循周、汉故事,安天下也。

”但因群臣反对而未果。

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开封有更为险峻的地形优势B.关中的生态恶化导致收入锐减

C.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西迁D.周、汉已成历史,其经验不可靠

8.现存清代刑部档案中保存着大量因“拖欠工钱”“相待刻薄”“工作辛苦”“工钱少”等雇工辞职的记录。

据此可知,清代(  )

A.社会奢靡风气盛行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政府坚持抑商政策D.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9.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丝绸,棉布,武夷山的茶,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这些都在更靠海滨的地方出现了加工店。

这一发展趋势说明(  )

A.经济重心转移的速度逐渐加快B.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

C.海外市场对国内经济影响增强D.政府调整对外经济政策

10.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B.吴郡“游手之徒,十室九空”

C.苏州机户“设机督造,雇匠织造”D.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口”

11.有人评议重农抑商政策说:

自秦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推行,并由此基本政策衍化出轻商、贱商、鄙商的观心和意识,形成一个包括意识、观念、思想和政策在内的有机整体,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后才开始走向破产。

这说明重农抑商政策(  )

A.抑制了商业的发展B.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

C.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12.胡兰成在《山河岁月》中评述:

“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1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对指责和攻击极力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回应。

此举旨在(  )

A.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B.树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

C.反对大国推行的意识形态外交D.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14.雅典(伯里克利时代)法律规定:

“对一切不相信现有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如普罗塔格拉被控为无神论者而遭驱逐出境,苏格拉底以“慢神”和“蛊惑青年罪”被判处死刑。

这表明雅典法律(  )

A.悖离人民主权原则B.限制公民个人自由

C.严格维护城邦利益D.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15.1493年,教皇做出决断:

“(西葡)双方以子午线为界,线西归属西班牙,线东归属葡萄牙。

”同时又加授西、葡两国一项新的“保护传教”特权。

即两国在各自归属范围内,有宣传天主教的权利。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西葡两国(  )

A.拉开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序幕

B.“两分天下”世界格局初步形成

C.争夺殖民地的斗争非常激烈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教

16.英国学者霍普金斯和布朗经研究将1451-1475年间的一般消费品的平均价格指数确定为100。

到了1555年,价格平均指数已达270,1570年上升到300。

这一时期英国物价飞涨的原因是

A.东方商品的输入B.价格革命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开展D.美洲农作物引人

17.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  ) 

A.西班牙B.英国C.荷兰D.法国

18.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

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

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

A.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B.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D.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19.在1750至1960年的21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人口增长是不平衡的,欧美和大洋洲这些发达国家所在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为每10年增加915%,而亚、非等不发达国家所在地区每10年只增加6%。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

A.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正向相关B.政治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C.产业革命需要更多的劳动力D.和平为人口的增加创造条件

20.近代以来,英国村庄的聚落形态发生了变化,中心聚集型村庄越来越少,呈手指状或章鱼须状向外放射型的村庄越来越多,“指尖”则是农田,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工业革命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B.自由主义思想的盛行加剧农村的分散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型交通工具的兴起

D.工业化严重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21.据统计,在1901—1920年英国所创造的159名贵族中,除因军功受封者外,商人(其中一半是工业家)66人,34名专业人士(多数为律师),只有20人是凭借土地背景。

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

A.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关系变革B.

工人运动促进了民主化进程

C.贵族在政治生活中地位降低D.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22.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

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

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

驱动福特式“创新”的是(  )

A.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B.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

C.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D.标准化生产开始出现

23.1913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储备委员会。

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下,把全国划分为12个储备区,成立了12个联邦储备银行,各区所有的国民银行都必须加入储备系统,成为新系统的成员银行。

这种组织形式(  )

A.强化了对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B.借鉴了计划经济的经验

C.标志美国推动银行业的国有化D.克服了生产社会化的挑战

24.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

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阿波罗登月。

这反映了(  )

A.苏联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B.美国科技超过了苏联

C.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D.美苏争霸集中在科技领域

二、材料阅读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学者门德尔斯1969年首次提出原始工业化理论,1972年将其扩展为“主要分布在农村中的工业的迅速发展,它伴随着乡村经济的空间组织的变化”。

中国明清江南工业是“超轻结构”,纺织业是明清江南工业中最大的部门,在对整个江南地区棉布产量的估算中,“明后期江南的棉布产量为5000万匹,清中期为10000万匹”。

斜身式花机的出现大大改进了织机的性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工人操作的精确度,发展了纹络花样等工艺,此外棉布的染色技术也有提高。

在棉纺织业中最重要的分工为织和纺两大工序的分离,手工业生产与农业的分离,家庭内部的分工。

江南的松江、苏州、无锡发展为棉纺织基地。

——摘编自李伯重的《江南的近代化》

材料二(荷兰)海上贸易十分发达,但本身存在致命的缺陷,其政治体制十分僵化,不能够灵活适时调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者们把大量的财富用于无休止的挥霍和个人消费,而不是推动本国的产业或者科技的发展……法国的科技发达,丝毫不亚于英国。

但当时的法国缺乏工业革命所必须的土壤,路易十六认为科学家们只会高谈阔论,而不能为国家的税收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提升。

英国的重点并不在于税收和关税的水平,而在于怎么使用这些税收,在1688年以后,英国的银行已经可以确保税收不会被花费在宫廷、皇帝、皇后的娱乐之上,而被直接用于支付政府赤字和皇家海军的开支。

——摘编自JohnU.Neson《IndustryandGovernmentinEngland1700—19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早期工业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优势。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江南早期工业化没有促成社会转型的原因。

(5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民族工业被消灭了,新的工业得以建立;“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及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所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Ⅰ卷)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7.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建立公众医疗机构,是古今通行、方便患者就医的最可靠办法。

西周时期已有专门为贵族服务的医疗机构,但由官府成立的面向老百姓的医疗机构,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

当时民间更需要医疗服务,南朝齐文惠太子萧长懋建立“六疾馆”,救济、收养穷人。

“六疾馆”并非专门的医疗机构,仅相当于现代的福利院。

开办给老百姓看病的官办医院,则是少数民族鲜卑政权北魏(公元386一557年)设立的。

北魏的”医改”创新突出地表现在解决民间看病的问题上。

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北魏便曾开展过临时性“送医上门”活动,派医生到“基层”,为患者免费看病、发药。

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北魏创办了中国历史上首个面向基层的政府医疗机构“别坊”。

别坊有别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