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386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docx

《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docx

期末模拟题综合6必修一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历史试题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0个选择题,其中1-45题每题1分,46-60题每题2分,共75分)

1.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

女王,但我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

则。

造成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B.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公元前634年,齐国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

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起先

祖?

齐君下令退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封制渐趋瓦解B.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

C.齐鲁始封国君都是王室成员D.旧制度仍有一定作用

3.《史记》记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

4.“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

以蕃辅京师。

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材料反应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B.西汉的郡国制C.唐朝的藩镇D.元代的行省制

5.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时期解决“权力

制衡”的措施是

A.突破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权B.扩大官员入仕的来源

C.分割权力并完善运行机制D.将行政、军、财权分割

6.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

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

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7.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说:

“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

实行的贵族政治。

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

”与此说相符的观点是

A.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加强B.唐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C.唐代门下省的权力超过了皇权D.唐代皇权受到了宰相权力的制约

8.贞观元年,唐太宗说:

“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这说明唐太宗

①尊重法律的独立性②认可皇权有限

③主张法权高于皇权④重视法制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马端临《文献通考》载: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

然三师、三公

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

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由此推断,宋朝

A.君权进一步制约相权B.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C.集体宰相制正式确立D.政事堂与枢密院共享最高行政权

10.“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就领本省军队。

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据此可知元代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

11.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

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

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2.网上书店这样介绍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一书: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

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

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对上述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B.秦朝创立的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制度

C.隋朝开始形成科举制,宋朝出现八股取士

D.明成祖废除丞相,设立内阁

1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14.唐代曾开办“算学馆”,一度把数学纳入科举范围,但算学科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

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到了晚唐,算学科考试停止了。

算学科的最终命运反映了唐朝

A.科技发展的停滞B.科举制度的衰落

C.官僚政治的腐败D.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

15.伯利克里说:

“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

……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

”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

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B.法律只在公家事务中发挥作用

C.深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

16.《论民主》一书指出,“希腊人的政治体制是……一种乡镇会议式的民主”。

其依据是

A.希腊的民主面向全体乡镇居民B.雅典民主制以小国寡民为基础

C.希腊城邦制造就了直接民主D.城邦公民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1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柏拉图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B.民主和人权思想在当时的雅典已经深人人心

C.改造城邦政治的必要性

D.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精神

18.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又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据此可知罗马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是

A.疆域的不断拓展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法学理论的丰富

19.“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

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为此罗马形成了

A.习惯法体系B.公民法体系C.自然法体系D.万民法体系

20.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

“‘光荣革命’既是

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

A.保留了君主制B.改变了国家性质

C.逐渐实现民主政治D.废除了君主专制

21.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届议会,每届议员的最长任期不超过三年。

该规定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保障了内阁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C.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D.使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常设机构

22.美国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没有建立英国的那种君主立宪制,而是选择了独具特色的、

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以下有关美国“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表述不

正确的是

A.确立了邦联制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

C.确立共和政体D.逐步形成了两党制

23.2013年10月1日是美国联邦政府新财年的开始,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尚未解决

新财年的政府预算分歧,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被迫关门,但最终两党达成协议,

通过议案结束联邦政府关门。

自美国国会预算程序于1976年正式执行以来,类似情

况发生过18次。

材料主要说明了

A.美国两党是相互制约的B.美国两党治国方略有分歧

C.美国两党本质利益一致D.美国实行联邦制共和政体

24.学者刘田玉在《民主与自由的分际》中说:

“为了避免‘群氓统治’和经济崩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美国)制宪会议设计的宪法不仅旨在防止来自上层的暴政,也旨在防止来自底层的暴政。

”为此,美国

①为防止“暴政”而实行三权分立和联邦制②颁布的宪法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

展③确立的制度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判性继承④确立的制度实现了全民直接民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

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

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材料主要说明了

A.总统是国家元首,是国家权力中心

B.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总统和议院之间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法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26.魏源认为,中国、朝鲜、日本、安南等国自古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可以作为一个“儒

教”文化圈,与印度之佛教,阿拉伯之伊新兰教,欧罗巴之基督教“离立而四”。

表明他

A.致力于传播儒家文化B.具有多元文化心态

C.认同“西学中源”说D.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27.“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

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

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

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

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

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

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C.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

D.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

28.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

“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

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29.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警告。

与此同时,三国军舰在日本海面游弋,对日本进行武力威胁。

这说明

A.列强争夺中国矛盾激烈B.列强武力调停中日矛盾

C.俄、德、法建立了军事同盟D.列强灭亡中国行动开始

30.甲午战争后海军衙门要幸存的海军官佐条陈海军惨败的原因。

有一官佐说“海军所

有章程,除衣冠语言外,均当仿照西法,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用之,不合宜者

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生一私弊。

”这句话反映出洋务派学习西方过程的主要缺陷

A.以“中体”来限制“西用”B.“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C.完全固守“祖宗之法”D.脱离国情,“全盘西化”

31.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

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

这一阶段

A.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C.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

C.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社会

32.有学者认为,海外的留学生以及国内外一些进步的新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扮演了

宣传和领导的角色;商人和海外华侨大量捐款支持革命进行;在武装起事中,新军

士和一些以农民和工人为主的反清的会党群众充当了主力。

该学者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颇具群众自发斗争性质B.辛亥革命声势浩大影响国内外

C.多个阶层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