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979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docx

《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docx

回看黄金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

回看“黄金十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

为了中国的远行

    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进一步积累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经验新认识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2012年都是我们热切期待的一年。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关键一年,也是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攻坚一年。

    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新世纪之初党中央综观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回看十六大以来的10年,这是国力快速增强的10年:

2002年,我国GDP刚刚突破10万亿元,2011年,这一数字已逾47万亿元,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全球排名前移四位,跃居世界第二;

    这是梦想成真的10年,建三峡大坝、修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走浩瀚太空、展世博风采、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

    这是经受“世界级难题”考验的10年:

抗击非典、应对大地震、迎战汹涌来袭的国际金融危机;

    这更是紧紧抓住并用好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黄金十年”,我们充分利用加入WTO以来的机遇,推动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同时,与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这10年间,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党中央始终把握大势、准确判断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顺应形势变化、努力争取战略机遇,多手施策、积极维护战略机遇,坚持科学发展、用好战略机遇,不断探索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而贯穿其间的一条主线,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日益升华。

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获得重要启示,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经受检验,在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不断丰富的科学内涵,成为中国得以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的关键所在。

    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头10年和后10年的交汇点上,如何能够继续把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真正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黄金发展期”,走向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复兴之路,更加考验执政者的智慧与能力。

    不断增强促动发展的能力

    10年前,2002年12月5日,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来到了西柏坡。

在这个距离北京370多公里的地方,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人从这里“进京赶考”。

    在陈列馆的广场上,有一组被称为“赶考”的雕塑,塑造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等中共中央五位书记的形象。

胡锦涛久久地瞻仰着雕塑,并与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在雕塑前合影。

摄影师按下的快门记录下了这永恒的瞬间,新一代中央领导人在“赶考”的雕塑前定格,人们仿佛看到新一轮的“赶考”接力继续。

    当时的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之后二十几年努力,已实现了翻两番的发展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就在胡锦涛踏访西柏坡20天前,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新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体制机制基础。

同时,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诸多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

如何把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与法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完成这样艰巨重大的任务,要求有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面对经济社会呈现出的这些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从“全面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在抗击非典、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制定实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等诸多实践中,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破茧而出,并日益完善、升华。

    党的十七大正式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一概括的形成,正是经历了中央领导集体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不断升华的长期过程。

这正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飞跃。

    在科学发展观的诸多要素中,“发展”始终被视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又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应当说,我们党历来注重发展的丰富内涵,只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而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率先讲清楚这一点,这对于我们回答什么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至关重要,这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

    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我国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到经济发展指标由“国内生产总值”转而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又快又好”升华到“又好又快”;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年间,党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促动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要求更高,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已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把新的标尺。

这样的发展理念不断被付诸实践,并经受着检验。

    例如,过去的10年间,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导向和搭配的变换为重要标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曾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

其一,2003年以来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局部过热、经济运行偏紧等问题,开始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并于2005年结束了实施七年之久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二,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日趋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提出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这两次重大调整的原因虽各有不同,但都针对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使得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避免了“大起大落”;由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短期增长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使得中国能够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可以说,这两轮宏观调控,正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同时,又总结了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主要方式、重要着力点、重要保障、出发点和落脚点,等等,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央进一步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标志着党对于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认识的深化。

    10年间,发展的新动力不断蓄积。

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加快,每年1000多万人从农村进入城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发展蕴含了巨大的潜力;资金、技术、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组合优势日趋明显,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纳入了法治化轨道,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实现“有法可依”,为发展提供了法律屏障;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明显改善,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取得显著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政府管理正在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权力逐步在阳光下运行,政府信息逐步公开化、透明化,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着眼未来,这些都为中国现阶段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制度保障,更为中国抓住21世纪第二个10年所处“战略机遇期”的延续与深化着潜力。

    发展质量的协调提升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始终将奋斗目标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正是针对“不全面”的现状而言。

新世纪之初,我国迈入小康社会门槛,但这一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这一特征,既体现在人均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也体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方面,还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全面发展等方面。

“全面”,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追求,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是全民的共同富裕。

    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则指明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新路径。

“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五个统筹”的提出,要求我们在发展中既考量“发展度”,即能否保持真正地发展、健康地发展、理性地发展;又要衡量“协调度”,即能否优化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之间的平衡,能否合理调控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配;同时,还需衡量发展的“持续度”,即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性,等等。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的特征突出,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长期存在,同时,我国还面临着国际上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和在国内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双重任务所造成的两难选择,实现协调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回顾中央高层的执政思路,科学、全面、协调、统筹,这些关键词无一不指向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

    例如,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决策,其意义不仅限于“三农”工作,旨在解决发展的协调性不够的矛盾。

抓住城乡发展差距实际上就抓住了发展协调性不够的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就抓住了增强发展协调性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2004年至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出关于“三农”问题的9个一号文件,牢牢抓住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几个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牢牢抓住统筹城乡、保障供给、夯实基础、科技进步这几个促进“三农”发展的关键词,连续推出强农惠农富农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促进了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之一。

在此基础上,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环境和农民物质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粮食生产取得了“八连增”的历史性突破,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达到6977元,实现了历史上首次“八连快”。

    再如,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效率优先、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调整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这一转变是保证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的关键,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对“先富”与“共富”以及公平与效率辩证关系的把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结底,是为了13亿人民的幸福安康。

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滞后,不仅制约经济发展后劲,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在十七大报告中,详述了执政党社会建设方略,提出构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

    发展中另一个突出矛盾,是可持续性问题,这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

如何能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科学发展新路,在党的十七大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并纳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中。

    同时,中央抓住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关键环节,这实际上就找到了破解发展与资源环境难题的正确途径。

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放眼国际,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标志着我们党自觉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统一,把国内执政理念与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