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666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4.docx

《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 4.docx

初中生写作指导系列教程4

第一讲说真话写实事诉真情

一、说真话

指的是说自己想说的话,也就是把自己的心里话真实地写出来给别人看。

不要写假话、空话、套话。

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就在于它讲的是实话。

例一:

我帮小雯补习功课之后,小雯十分感动,连声说谢谢,我却淡淡一笑,说“别客气,别人有了困难就应该热心帮助,这是我应该做的。

例二:

我帮小雯补习完功课后,小雯拍拍我的肩,说:

“多谢,多谢,等我病好了请你吃麦当劳。

”我调皮地眨眨眼,“说话可要算数哦!

我的胃口大得很,你可要多带点钱”!

二、写实事

指内容的真实与实在。

真实,指真有其人、其事、其物。

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乱编故事企图打动人。

实在,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写真实的文章,并不是说凡是真实的内容都可以写进文章中,而是说写进文章的内容要求是真实的,或者是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合理的想象、虚构)。

如《我的父亲》——不能把父亲所有的事写都写进去,而应该有所侧重,如勤劳或慈爱。

附:

虚假事例

▲那是一个风雪之夜,我突然肚子疼得厉害,爸爸二话不说背起我就往医院跑。

爸爸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中走着,我心中顿然涌起一股暖流。

真实事例

▲别看老爸平时挺好说话的,在跟我下棋时却总是针锋相对。

任凭我怎么撒娇耍赖,他也一步不让,妈妈求情也不行。

他说这是为了让我认识到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三、诉真情

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怎样写出真实情感?

1、写自己熟悉的、最好是新身经历并有深刻感受的事——注意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特别是独特的生活,独特的感受。

2、平时注意积累词汇,注意用朴实而准确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描绘出来。

▲例文《我的新同桌》、《我》

第二讲勤观察广阅读重积累

一、勤观察

㈠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和认识事物的过程。

㈡观察什么?

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人生、观察自然。

1、观察人物人物的外貌

例:

同桌或同学人物的动作

人物的语言

人物的神态

2、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

如:

教室注意一定的顺序上——下

注意一定的顺序左——右

外——内

中间——两边

选择好观察的角度

3、观察场面全局入手,观察周围环境和人物活动

如:

游泳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点面结合

注意变化,运用对比、描写等手法

㈢怎样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1、养成留心观察各种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从身边的事物和周围的生活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观察。

2、选好观察的对象,观察自己最喜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物,确定观察的位置,或定点观察,或动点观察或散点观察,选好观察的角度,或平视、或仰视、或俯视、或环视,采用恰当的方法,或动态观察(从声音、变化、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观察)或静态观察(从大小、形状、数量、颜色、质地等方面进行观察)。

3、利用多种感官(视、听、嗅、味、触觉等)抓住细节,反复揣摩特点,突出事物的特征。

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4、观察要和思考相结合。

多想,即勤于思考。

在观察中思考,在比较中思考,在联想中思考。

要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即进行个性化思考,写出新意。

5、观察要注意思路,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要注意条理性。

二、广阅读

1、阅读书报

▲书名著类:

童话、寓言、诗歌、小说等

全书类:

《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

辞典类:

《现代汉语词典》、《××鉴赏词典》

《格言、歇后语、谚语大全》

▲报《中学生报》、《语文报》、《文摘报》

《闽西日报》、《青年参考》等

2、收看新闻、新闻广播、新闻电视(科技、足球、时政……)

三、重积累

1、读书积累

2、生活积累

3、语言积累向生活学习语言

向群众学习语言

向书本学习语言

▲作文《校园晨景》、《看猫鼠斗智》

第三讲未成曲调先有情——谈构思

一、什么是构思

指在动笔之前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总体设计和安排。

包括材料的选择、主题的确定、思路的走向、结构的安排等方面。

二、认真审题是构思的前提

1、作文的分类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

2、审题的内容

⑴审清文体要求:

如《我第一次__________》(要求填入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⑵审清选村范围:

如《我的烦恼》

烦恼生活中物质的、精神的……

内在的、外来的……

学习上……

⑶审清文章中心:

如《师生之间》

三、材料的选择——要新、要真、要具体

1、选择真实生动、新颖的素材

例:

人物形象A(坏)

⑴对我关怀备至,似乎其他什么事都不做的妈妈

⑵忘我工作,一点也不顾家的爸爸

⑶无私奉献,连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管的老师

人物形象B(好)

⑴孩子气十足,和我玩时还耍赖的爸爸

⑵有泪就轻弹,连女生都怕他三分的男生

⑶要求严格,在教学方法上却时有新招的老师

2、选择自己体验较深的小事,以小见大

根据中心的需要来安排详略。

四、主题的确定——正确、深刻、集中、新颖

1、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是观点和材料的“指挥部”

2、所谓正确,指的是文章的主题要符合客观实际、认识全面,这样的文章才有社会意义。

3、所谓深刻,指的是文章主题人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的问题要带有普遍性,这样的文章才有指导意义。

4、所谓新颖,是指主题新鲜而不落俗套,这样的文章才有吸引力。

(可以用新颖的材料或换角度出新)

5、所谓集中,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明确、单一

五、思路的走向

思路是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活动。

1、要按一定的顺序时间顺序(发生、发展、结局)

空间顺序(表里、内外、上下、主次)

感情顺序先抑后扬

先扬后抑

2、要围绕中心形成

3、常见毛病:

东一句,西一句,一件事还没有说清就去说另一件事,显得杂乱无章。

六、结构的安排

㈠整体结构的安排

1、定基调2、理线索3、搭框架(列提纲)

注意:

完整性

㈡顺叙、倒叙、插叙的运用

▲作文《寝室风波》、《郊游拾趣》

第四讲文章喜起不喜平——谈表达

一、文章的表达方式(从下列语句导入——选自《生命的意义》)

1、在当年竖立绞刑架的地方,保尔默默地站了许久,然后他走下路边的陡坡,进了烈士公墓。

2、就这里,瓦莉娅和故乡的同志们被送上了绞刑架,牺牲在这空寂的广场。

3、这儿是小镇的尽头,阴郁而冷清。

只有松林轻声地沙沙作响。

田野里复苏的大地散发出新春的气息。

4、就在这里,故乡的同志们英勇地牺牲了。

他们为了改变哪些生于贫贱、出生就作为奴隶的人们的命运,为了他们的生活变行更加美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5、人,应当快赶生活

以上五句,表达方式是不同的。

第一句着眼于介绍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情况或过程,属叙述。

第二句着眼于对客观对象的介绍、解释,属说明。

第三句着眼于表现事物的特征,属描写。

第四句着眼于抒发内心的感受,属抒情。

第五句着眼于表达某种观点或见解,属议论。

二、解析表达方式

㈠叙述1、定义:

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

2、要求: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

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4、线索:

⑴人⑵事⑶物⑷情⑸时间⑹空间

5、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6、中心:

确定中心必须有足够的材料

材料必须要为中心思想服务

7、详略:

根据与中心的关系而定

㈡描写

1、定义:

用语言、文字等把人或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

2、分类:

⑴从对象分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

理、神态)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场面描写

细节描写

⑵从角度分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⑶从手法分细描

白描

⑷从形态分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㈢要求

1、目的要明确

2、特点要突出

3、形神要兼备

(其余三种表达方式略)

三、注意事项

1、要把握好各种不同表达方式的特征,做到说明客观、有序,叙述条理清晰,描写细腻、准确、议论恰当、深刻,抒情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

2、在具体文章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要围绕表达中心进行恰当安排。

总体原则是连贯、得体。

▲作文《楼道里的阳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第五讲巧施“脂粉”扮靓脸——论修辞

▲作文《人间仙境》、《春天的色彩》

一、什么叫修辞

㈠定义:

根据表达要求、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更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方法,就叫修辞。

㈡内容:

大致包括三方面。

1、修辞方法(修辞格)

2、句式的变换和选择(略讲,稍点一下)

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略讲,稍点一下)

二、修辞方法

㈠应掌握的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㈡经常接触到的修辞方法:

借代、对比、双关、反语、互文、呼告等。

㈢常用修辞方法简介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具体的、常见的某一事物或情景来比抽象的、生疏的事物或情景。

比喻包括本体(被比的事物或情景)、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或情景)、比喻词(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⑴明喻:

甲(本体)像乙(喻体)。

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能明显地看出是打比方。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仿佛”、“好像”、“好比”、“宛如”、“宛若”、“像……似的”、“如同……一般”等。

例如:

①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②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

⑵暗喻:

甲是乙或甲变成了乙,也就是本体是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变成”、“成为”、“等于”、“当……成了……”等。

例如:

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②八只小猫真的成了和他们共思想共行动的小朋友。

⑶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出现比喻词。

例如:

①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②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

③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比喻的作用:

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使被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鲜明,使复杂的道理具体、易懂。

2、拟人:

拟人就是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运用联想将它写成具有人一样的语言、感情、动作等。

例如:

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的作用:

可以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亲切感,还可以使被描述的事物变得生动起来。

3、夸张:

夸张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它的特点是运用联想或想象进行描述。

例如:

①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②“老爷子加小心,别光顾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两半!

夸张的作用:

可以更鲜明、更突出地表现被描述的事物的特征。

4、排比:

把内容紧密相关,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的语义。

例如:

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②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的作用:

便于把内容表达得更集中,更透彻,把强烈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5、对偶:

用结构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反、相对或相近、相关的意思。

例如:

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②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6、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使一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

反复可以连续,也可以间隔。

相同的语句紧紧连接在一起,没有其他语句相隔的反复被称为“连续反复”。

例如:

①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

②说什么“桃色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