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机构改革材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9031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docx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机构改革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docx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

 顺应改革和发展

把干部推向民营经济主战场

 

       一、乌敦套海镇概况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

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5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4.5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13.3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

2003年粮豆产量2,300万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5.2万头只,其中羊4.1万头只。

2003年镇级财政税收3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

       镇政府所在地以工商业为主,现有红山生物工程公司、供销社、石油公司、生产资料公司、粮站、土畜产公司等企业6家,集体和个人兴办的建筑、维修、加工、日用百货、副食饮食服务等个体和私营企业170户,从业人员1920人。

公安、法庭、工商、税务、教育、卫生等行政事业服务单位齐全。

有银行、信用社、邮电三个金融服务单位,2002年城乡储蓄存款余额2500万元。

       二、我镇发展民营经济的优势

      1、区位优势。

全镇背靠内蒙最大水库──红山水库,全国驰名,这是我们发展民营经济最大最响的品牌;水库的水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吉林、江苏、河南等省市,沟通了人流物流,灵通了信息流。

这是我们招商引资、内引外联独有的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

红山水库是最好的旅游资源;2万亩的优质玉米制种基地,3万亩的打瓜、杂粮、杂豆基地,5万头只的大小畜,万只鸭、鹅的畜禽基地,还有水库的水产品,是独具特色、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资源,为发展农畜水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3、基础建设优势。

国道、县道、镇村公路形成网络,电信、移动、联通通讯设施齐备,小城镇建设形成规模,提高了品位,整体功能日益增强,为发展民营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人才优势。

全镇现有民营企业170多家,从业人员1,970多人,经纪人500多人,从业范围广、培育了不同门类的人才,全镇民营企业涉及家畜家禽特种养殖、生物化工,建材、铸造、修理、商贸流通,饮食服务等市场经济的大潮考验和培养了一大批视野广阔、思维开阔、思想解放、开拓进取,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营经验并积累了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人才,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全镇上下达成了发展民营经济、兴镇富民的共识。

      5、人本优势。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市场经济主体,干部是最好的资源,全镇在岗137名干部70%受过中等教育,20%受过高等教育。

干部群众思想封闭保守,这既是我们的差距,也是我们发展的潜力,因为一但激活人的因素,必然有思想的新飞跃和经济的快发展。

       6、资本优势。

主要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制时

的闲置资产、撤乡并镇后的闲置资产没有充分开发利用。

       三、我镇发展民营经济及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做法

       1、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营经济及招商引资工作

政府根据旗委旗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结合我镇实际,提出了更加优惠的政策,并认真执行。

如:

鼓励干部投身民营经济主战场,人事关系不动、优先评优晋级,鼓励招商引资,达到一定规模后,给予税收返成,制定奖励机制,对于新招商企业,年缴税金1-2万元的给予引资人奖金10%,缴税3-4万元的,奖励引资人15%,年缴税5万元以上的,奖金为20%,同时按引资额度兑现旗委政府出台的奖励政策。

       2、党委政府重视,抽专人负责招商引资工作

      由一位副镇长牵头,成立专门的民营经济及招商引资工作办公室,负责全镇的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帮助投资人兑现政策,跑市场、搞调研,帮助他们办理证照等注册手续,编制了《乌敦套海镇招商项目推荐书》,根据乌敦套海镇的实际,正在组建项目库,以便于将来的民营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工作有章可循,有落脚点。

     3、巩固原有的民营经济户,让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这个地区的龙头,带动相关各业的发展,让投资商看到我们的诚意。

如:

我们支持种子站站长魏俊峰给吉林繁育玉米种子,成功后,先后有7个省市的种籽公司到我镇繁育种子,形成了年繁育面积2万余亩的种子基地,我们支持蒙涵脱水蔬菜厂的发展,引来了佳成酱油厂和北京现代阳科贸有限公司的造纸分厂及前何地毯厂、兴发饲料厂等投资商。

      4、干部带头,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利用干部的信度、资金实力及时对待新事物的敏锐性,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促进招商工作的进行。

       5、内引外联,广泛学习,取长补短。

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村支部书记、主任、站办所长、民营经济大户到苏州、山东、河南、承德等地考察学习,总结他们开创事业的信心、毅力,如何利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等经验,并与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建立了友好乡镇,与河南焦作金鑫耐火材料公司建立了友好企业,用他们的超前思维来帮助我们谋划发展。

       

       四、将干部推向民营经济主战场的意义

      

(一)为何要将干部推向民营经济的主战场

     1、“改革”给政府和干部带来严峻的挑战。

这里所说的“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四个问题,①农村费改税。

费改税解决了长期困扰乡镇干部的老大难问题,理顺了分配收入关系,使得全镇干部依法征税,农民依法纳税,那么我们这么多干部干什么?

过去很多靠“收费”供养的干部工资来源靠什么?

费改税后农民负担稳定一个时期财政增收靠什么?

2001年合乡并镇后,全镇党政机关、事业站办所共有干部职工164人,在职137人,公务员29人。

50岁以下在岗130人,没地方办公,没地方休息吃饭,债务1176万元,上班没事干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如何给干部一个用武之地?

②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102人,改革之后干部干什么?

邓小平说“改革也是生产力”,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服务体系,回顾过去企业改革,越先下海的越做成事了,越等靠告要的越没发展,有的成了特困户,有的被迫登三轮,也就是早放开、早搞活、早发财,等、靠、告、要那只能是穷困潦倒。

“死路一条”。

       要迎对两项改革带来的四个问题,落实旗委韩书记在旗委理论中心组讲话提出的工业强旗,民营经济、干部进入经济主战场的课题。

我想就应该将干部推向市场,去发展民营工业经济。

2002年全镇税收242.6万元,其中农业税及车船税137.0万元,其余105万元有70万元主要来自民营经济,占全镇税收的29%,也就是财政增收增长点靠工业,靠民营,民营经济要大发展,必须让干部先带头。

用旗委韩书记的话讲:

“创新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2、干部的主客观优势决定了干部能成为民营经济的带头人或发展成民营经济的主力军,发展是干部的第一要务,干部应该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谓干部的主客观优势主要有:

①受教育程度较高,全镇干部有70%受中等教育、20%受高等教育,也就是说先天的良好素质和后天的教育程度、实践锻炼决定了干部相对于一般的群众综合素质较高(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是129,533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8.06%)。

从业适应能力强。

②政策法律意识相对较高。

③社会诚信度较高,在人们心目中,干部觉悟相对要高,共产党管干部比管群众更好管,所以以干部身份出现在融资签约等诸方面肯定有优势。

④市场意识、超前意识、想问题的全面性、看问题的准确性、应对市场风险的防范性、捕捉信息的及时性等高于常人。

⑤资金实力相对较强,北方干部的平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肯定高于一般群众的平均水平。

⑥带动幅射作用强。

比如说红山的玉米制种,起初就是农业站技术人员搞,后来村组干部、农民经纪人都搞,起初一两家来育种的,现在七个省市区都来了。

⑦已经形成了小气候。

现在70%以上都搞过或正搞着生意,相对富裕的也都做生意。

为此,我们落实工业强旗战略,发展民营经济,不能只让干部当宣传者,更主要的是让干部当实践者、示范者。

如:

农业站干部带头搞种子繁育,民营办主任带头养牛等。

      3、从全镇经济发展现状及方向来看,必须把干部推向市场。

       农民增收难,财政增收难,政府职能转变差,群众市场意识差是全镇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全镇经济发展2002年财政收入240万元,仅人头支出每月35万元,共420万元,旗转移支付210万元,保运转每月不足3万元(含教育),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有时增产不增收(荞麦),(去年玉米制种普遍不好)现有民营企业170家,对财政贡献低而不稳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如马宗广的编织袋,2002水泥厂没转制时每条0.85元,今年0.75元,按加工能力,一天1万条,每年360万条,每年少收入36万元;冯伟的柳编受海湾战争影响,船发不走。

因此要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角度讲,从把农民和农畜产品推向市场角度讲(农民是市场经济主体,温洲打的是人民战争)必须首先将干部推向市场,示范引导带动群众闯向市场,发展民营经济最好的资源是干部,最大的保障是政府,从而实现全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4、是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服务与经济利益挂钩的需要。

       改变了现行体制下的弊端:

       1、改变了服务报酬的大锅饭,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

      2、改变了服务形式的错位、越位与缺位,责任无限的问题。

       错位:

种养包办产前指令多,产中产后服务少。

越位:

行政指令不尊重自主经营权。

缺位:

卖不出去的农畜产品没人管,市场无人开拓,一年三次大会战,一次收上缴,别的基本就不做事了,口上喊服务,结果没服务,有时还添乱。

      3、改变了服务态度的不端正,权力无限的问题。

凭特权:

滥收费,滥罚款,部门利益第一。

特权思想严重,或者说部门个人利益第一,缺乏全局利益及群众利益。

      4、改变了服务效果的空洞,监管无限的问题。

将服务的好坏,社会的认可计入年末考评。

       通过一年的实践可以看出,政府的职能就是保护服务民营经济。

怎么服好务,市场经济不是无偿的服务,一切无偿的服务都是没生命力的,市场经济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这就要求一切按市场规则来办,利益的驱动既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又要求政府必须将服务推向市场,使事业单位企业化,而这种转变的源动力是人,是干部带头进入市场。

      

(二)将干部推向民营经济主战场要注重体现四个原则:

       1、渐进性。

充分考虑干部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在和站办所负责人征求意见的前提下大都比站办所要求的工资增10个百分点。

按我们韩书记讲的就是疏而不堵,搞活自己带活地区。

       2、专业性。

种籽站6人,给400亩地,每年上缴财政1.0万元,畜牧站9人,8万元工资,给3.0万元;农业站8人,60%,其余70%或80%。

      3、原则性。

不能滥收费滥罚款加重农民负担,不能举债补发工资。

      4、实效性。

富己富民富镇。

      关键看三条①是否带动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②干部自身是否有所提高或发展。

③真正将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动地为社会应付式服务转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主动地为社会服务,体现服务数量质量与个人经济效益连为一体,探索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三)、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指导、少领导。

少领导就是“放活”,不等于放开不管,但又不能干预其具体的经济活动。

多指导就是多政策指导,多互相指导,多交流沟通、多信息指导,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