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715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docx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docx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带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005期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类。

A.马斯洛

B.维纳

C.阿特金森

D.海德

2.白鼠在“斯金纳箱”里自由活动,偶尔踏上操纵杠杆,供丸装置就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压杠杆,直至吃饱为止,这时白鼠不断压杠杆的行为属于()。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领悟

D.观察学习

3.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症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4.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良好习惯和自主意识

C.良好个性和品德

D.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7.品德发展所具有的()表明,德育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

A.随机性

B.多开端性

C.层次性

D.多项选择性

8.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强调的是()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C.理论联系实际

D.直观性

9.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一般规律是()。

A.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B.先慢后快,先多后少

C.先快后慢,先少后多

D.先慢后快,先少后多

10.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皮亚杰

D.格塞尔

11.“舌尖现象”可以用()理论来解释。

A.消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说

12.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13.新课改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A.二级课程管理制度

B.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C.四级课程管理制度

D.五级课程管理制度

14.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

A.特殊矛盾

B.基本矛盾

C.重要矛盾

D.次要矛盾

15.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16.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A.导向作用

B.制约作用

C.积极作用

D.影响作用

17.教学原则是依据()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

D.教学目的

18.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

A.1918年出版的《课程》

B.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1918年出版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9.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体现了()的德育原则。

A.疏导

B.知行统一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D.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20.把实物、教具演示给学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

A.讲授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演示法

2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决定了教师教学任务的多样性,两者与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共同构成了教师劳动()的三个方面。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22.能控制自我,克制与实现目标不一致的思想和情绪,排除外界诱因的干扰,迫使自己执行已经采取的、具有充分根据的决定,这体现的是意志品质中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23.提出“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托尔曼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苛勒

24.为达到德育目的,教育者可以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教育学生。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说服教育法”的是()。

A.这是一种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的年龄特点的方法

B.这是一种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的方法

C.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促进道德发展的方法

D.这是一种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的方法

25.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

A.智慧技能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知识领域

D.态度领域

26.“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归因理论

B.麦克里兰德的学习动机理论

C.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D.强化理论

27.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

A.社会文化研究

B.家庭环境研究

C.学校环境研究

D.班级气氛研究

28.()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奥苏伯尔

B.卡特尔

C.霍兰德

D.斯普兰格

29.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个小时、几天或几周后,他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

A.心理定势

B.功能固着

C.酝酿效应

D.原型启发

30.()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二、填空题

31.内脏感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的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即“两基”“两全”“两重”,其中“两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3.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__________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是__________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34.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__________、基础性。

35.教师讲“笔”这一概念时,拿了一支毛笔,讲笔身是竹子等。

这运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

36.循序渐进原则要遵循学科__________和学生的__________。

37.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__________的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38.__________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39.实施班级民主管理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__________;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40.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应以__________的学生为主。

4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__________的关系。

42.精细加工策略强调在新学信息和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可见__________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43.__________课程主要由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研制开发,最能反映学校的具体教育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44.实质教育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5.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得不到__________而逐渐衰弱。

46.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

趋向成功的倾向和__________。

47.1995年12月12日颁布__________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48.__________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

49.在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__________、__________、音乐渲染的情境和言语描述的情境等。

50.__________学生开始出现逻辑知觉。

三、判断题

51.在我国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当前采用最多的是民主型领导方式。

()

52.作为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所以不能批评学生,伤害其自尊心。

()

53.师德激励要坚持以惩罚为主,奖励为辅的原则。

()

54.1920年,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编写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中国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

55.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学环境。

()

56.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

57.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

()

58.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

59.新课改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选修课程。

()

60.《论语》和《学记55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学著作。

()

61.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和个体社会化功能是相互矛盾的。

()

6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京师同文馆。

()

63.教育的本体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它是派生其他功能的源泉。

()

64.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中心地位。

()

65.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

66.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依据有关学生学习的规律性知识去组建及优化教育系统所必需的心理学原则。

()

67.班集体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

()

68.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教书。

()

69.班级物质文化体现在教师墙壁的名言警句、板报、班级舆论以及班风等方面。

()

70.教师教育权的内容,一般包括:

学术自由权、教学内容编辑权、教科书使用裁量权、教学参考书使用权、教学设备选定权、教育评价权、惩戒权等。

()

四、名词解释

71.流体智力

72.动作技能

73.总结性评价

74.程序性知识

75.暗示法

五、简答题

76.简述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77.简述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78.简述德育的基本任务。

79.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80.简要分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六、论述题

81.谈谈你对要在教育实践中“多使用奖励,少使用处罚”建议的看法。

82.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

七、材料分析题

83.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他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

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84.黑格尔的老师对他的评语是:

“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

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

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上述材料是黑格尔的老师对他的评价,请分析上述评语。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成就动机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