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559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docx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docx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研究

 

2014年5月

 

摘要

国务院发布的“新36条”明确规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

但是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它是一把双刃剑。

本文从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的市场准入、法律法规、竞争环境、业务范围、制度安排、风险控制、监管措施、退出机制等八个方面,对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规范民间资本投资金融业的措施,为民间资本顺利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促进我国金融体系更加健康有序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为实现民间资本在金融业发展中规范化、合法化提供理论支持,使民间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民间资本;金融业;规范化研究

 

目录

1.引言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6

1.4可能的创新点6

2我国民间资本发展的现状7

2.1我国民间资本范畴的界定7

2.3我国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的发展现状12

3我国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2

3.1市场准入方面12

3.2法律法规方面12

3.3竞争环境方面12

3.4业务范围方面12

3.5制度安排方面12

3.6风险控制方面12

3.7监管措施方面12

3.8退出机制方面12

4我国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规范化的具体措施12

4.1逐步扫除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的障碍13

4.2完善民间资本介入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13

4.3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13

4.4逐步放宽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的业务范围13

4.5逐步完善阻碍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的规章制度13

4.6建立和完善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的风险控制体系13

4.7建立和完善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的监管体系13

4.8建立和完善民间资本的退出机制13

5结论及展望13

1.引言

亚当·斯密认为,资本现象的产生,反映出人类从狩猎、游牧和农业社会中,自然地过渡到商业社会的过程。

在商业社会中,通过彼此依存、专业分工和贸易交流,人类可以大规模提高生产力。

资本是一种“魔力”,它可以提高生产力,创造剩余价值。

亚当·斯密给予的启示是,资本不是积累下的财产,而是蕴藏在财产中的一种潜能,它能够衍生新的生产过程。

资本的根本属性是一种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集聚了大量的民间资本,但民间金融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以非法的形式存在,民间资本没有获得它应有的增值能力。

与此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得不到所需的资金供给,造成了资金供求的严重失衡。

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必须重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实现民间金融正规化、合法化,加速发展民营金融,加强对民营金融的规范和监管以使民间资本发挥出应有作用。

据最新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民间资本已经超过了12万亿元,相比财政部公布的国有资产总规模才刚刚达到11万亿元。

由此可见,民间资本已成为中国经济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

为了使民间资本顺利投资我国经济各领域,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基础设施、通讯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扫除民间资本投资的障碍,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金融领域。

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

意见指出,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

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

2009年9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29条”,意见指出,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积极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

支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再次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

进一步为民间资本的出路拓宽道路,再次明确予民间资本以“国民待遇”,要求“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

至此,民间资本投资于金融业各领域的在法律层面扫清了障碍,巨量的民间资本可利用其高效的投资方式和独有的投资特点为金融业注入足量的资金,有利于缓解金融业目前资金相对紧张的局面。

与此同时也拓宽了民间资本投资的渠道,为民间资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途径。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为经济主体提供融资和投资渠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后,民间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巨量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而不能得到规范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为经济的发展带来隐患。

由此,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规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1.2研究意义

本文在现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市场准入、法律法规、竞争环境、业务范围、制度安排、风险控制、监管措施、退出机制等八个方面,对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对民间资本介入金融业发展的规范性进行研究,并提出规范民间资本投资金融业的措施,为民间资本顺利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促进我国金融体系更加健康有序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实现民间资本在金融业发展中规范化、合法化提供理论支持,使民间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国外研究现状

民间资本是中国特有的概念,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而在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发展较快,研究的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里就用国外的私募基金为例来做一些回顾。

国外的许多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方面有专门研究的专家或学者对其作了深入的了解和论述,下面就是一些研究学者所提出的理论。

美国乔治亚大学的马尔·霍伯特提出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理论模型,即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当作一种金融中介,把它与其自己的投资项目联系起来,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规避自身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罗拉多大学的理查德德·汤普森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仅能使许多企业家的公司吸引股本资金,而且能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也注入其中,最终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这样做不但对自己的投资有帮助而且可以确保企业家的公司向投资家事先确立的目标发展。

萨尔曼·威廉指出在1980年以后,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最典型的组织形式是有限合伙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于养老金、高校、基金管理机构和慈善机构等投资者享有优惠条件是免税体,而有限合伙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它们的免税地位。

加斯珀等提出私募股权投资者应选择具有先进技术、高风险、高收益的企业,给企业提供资金和专家建议的双方面支持,从而参与企业的扩建。

还有一些国外学者通过结合某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潘迪在对我国台湾的民间资本资进行研究时发现,自1984年民间资本投资在台湾产生之后,台湾的投资者更倾向投资于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仅有很少的资金投在处于起始阶段的创业企业。

1.1.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近年来关于激活民间资本的讨论持续不断,最早则是起源于对国债投资效果的评价。

1998年下半年,中央财政发行建设国债1000亿元,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发行1100亿元建设国债,并采取了增加技改贴息的政策,拉动当年GDP增长2个百分点;2000年,建设国债发行额达到1500亿元,但对GDP增长的拉动仅为1.7个百分点。

而且从长期看,政府投资不如民间投资的效益高,因此,如何启动和激活民间投资就成为关注的热点。

对于公共投资领域准入资格的放宽,国内的学者大都持支持的意见。

经济学家樊纲在其所著的《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中提到发展经济不能只强调对外开放,忽视对内开放,这样会产生路径依赖,最终我们得到的有可能不是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而是拉美式的扭曲的市场经济。

因此,开放政府垄断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投资,对于改善我国的投资结构有现实意义。

而且,樊纲非常强调在投资上的公平问题,提出凡是外资能够享有的权利,内资、民营企业都应该能够享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转轨中国》一书中也指出经济结构的改善比经济发展速度更为重要,应该开放投资领域让民营经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厉以宁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认为让民间资本进入国家垄断的非竞争性领域的最好办法是发展公共投资基金,包括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

国内学者李照军(2009)以积极发挥民间资本的优点为目的,认为拓宽民间资本的融资渠道,可以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BOT模式吸收民间资本;建立民间资本融资诚信机制,健全民间资本融资的政策、法律、法规,为民间资本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使民间资本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

翁佩君(2010)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研究了民间资本作为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为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民间投资增速放慢、行业垄断。

这些因素制约着民间资本的投资需求,从而进一步增加投资、促进金融创新、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增长。

丁平(2010)在研究民间资本投资金融领域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和个人的财富快速增加,民间资本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等传统领域,这对促进我国民间资本的发展壮大以及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高磊、许尽晖(2011)在研究民间资本的发展的同时,发现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要重视民间资本,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程敏(2011)在我国民间资本发展的政策建议中讨论了相对政府投资而言,民间投资具有机制灵活、效率高、潜力大、可持续性强、有利于创业创新和就业效应强的特点,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王元龙(2011)就民间资本发展的金融选择上指出民间资本已成为激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内生动力的主要源头。

国务院颁布的“新36条”强调要进一步支持鼓励并引导民间投资,把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工作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从而能够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我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从历史和战略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民间资本发展的战略和方针:

鼓励并扩大民间资本投资,放宽市场准入,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

王元(2011)认为,现阶段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就业量占80%以上,专利占70%以上,生产总值占60%左右,上缴税收占50%左右,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在信贷规模收缩的新形势下,社会普遍反映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民间资本的合理发展及其有效引导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郑双(2011)以民间资本投资的现状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民间资本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了规范民间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