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4073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docx

《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docx

E2地块商务办公楼创优质结构方案

NO.2012G14地块项目(E2地块商务办公楼)

编制:

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

南京高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3年7月22日

 

1.工程概况

1.1工程基本情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NO.2012G14地块项目(E2地块商务办公楼)

2

工程地址

仙林大学城

3

建设单位

南京高科置业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南京金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

江苏建科监理有限公司

6

勘探单位

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探院

7

施工单位

南京高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8

投资性质(资金来源)

自筹

9

合同工期

470天

10

合同质量目标

金陵杯、争创杨子杯

1.2建筑功能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功能

地下室主要功能平时为车库、设备用房,战时为人防物资库,并设有二个机动车出入口。

地上建筑由主楼及群楼组成:

主楼主要功能办公用房,群楼主要功能为商场。

2

建筑特点

本工程为小高层建筑,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东西长140m,南北进深95m,建筑总高52m,本工程施工周期短、工期紧、要求高。

3

建筑面积m2

总建筑面积

73560

占地面积

14195.8

地下建筑面积

23941.36

地上建筑面积

49618.67

4

建筑层数

地上

12层

地下

2层

5

建筑层高

m

地下部分层高

地下1层

6.000

地下2层

4.500

地上部分层高

首层

4.500

标准层

3.900

6

建筑高度

m

±0.0标高

高程14.9m

室内外高差

0.200

基底标高

-10.70m

最大基坑深度

-12.700

檐口高度

49.800

建筑总高

52.000

 

2.创优施工部署及准备

2.1.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质量目标及工期等方面要求,项目经理部选用一流的以及有多次“创优”经验的劳务施工队伍,为工程结构“创优”创造了重要条件。

2.2.选用良好的机械设备

本工程地泵、钢筋滚轧直螺纹套丝机、木工机械、塔吊等大中小型机械皆采用新机械,为保障工程质量及工期增加了有利保证。

2.3.选择良好的模板体系

模板对工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因为结构观感的好坏(如:

漏浆、错台、门窗洞口阴阳角不顺直等)与其有千丝万屡的联系。

为此,本工程重抓模板的刚度、平整度、垂直度及拼缝、螺栓、螺栓孔等环节,确保经济性与适用性、合理性的最佳合结。

本工程框架圆柱采用定型钢模板,框架柱采用15mm厚多层板模板,地下室外墙采用胶合板组合模板,框架梁、顶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楼梯采用15mm厚多层板,顶板采用扣件架支撑体系。

2.4.编制优质方案

优质的方案是工程创优的必要条件,方案的字里行间应体现工程创优的整个施工过程,方案的落实、执行结果反映工程各项目标的完成。

2.5.加强对规范的学习和理解

很多管理人员缺乏对规范的系统学习,大部分靠经验,从而忽略了施工规范在一些细节上的要求和应用,造成这些部位作法合理却不合法。

通过“创优的过程施工”,将规范应用于其中,使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整体素质上新台阶。

3.主要创优措施

3.1.钢筋工程

3.1.1钢筋工程主要抽查钢筋原材料、半成品加工和安装绑扎质量。

重点抽查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位置、间距、数量、节点构造,接头连接方式,连接质量、接头位置、数量及其占同截面的百分率,保护层厚度等。

3.1.2钢筋原材料应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明,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等。

3.1.3钢筋原材料出入库应有管理制度。

应按进场批的级别、品种、直径、外形分垛堆放、妥善保管,并挂标志牌注明垛号、产地、规格、品种、复试报告单编号、质量状态等。

3.1.4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代换和钢筋加工,当设计无要求时,各类建筑工程均按8度设防采取以下措施:

1)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为135º,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箍筋直径d的10倍。

3)钢筋连接接头不宜设在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当无法避开时可采用焊接接头或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

4)绑扎梁、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绑牢,每个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间隔错开设置。

5)因缺少设计规定的钢筋品种、规格而采用其它品种、级别、规格的钢筋替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洽商手续。

6)钢筋的调直、平直、冷拉、切断、弯曲、焊接等半成品加工质量,应符合规范、规程、标准和设计要求。

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应按工程使用的部位和规格、形状分类堆放。

有标识牌,注明钢筋编号、规格、尺寸和使用部位。

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冷拔钢丝盘条,应采用调直机调直切断配料。

热轧钢筋盘条,宜采用冷拉调直,应严格按照钢筋的级别、品种控制冷拉率。

定尺直条粗钢筋局部弯曲可采用锤敲平直或卡盘校直,防止敲击损伤钢筋或采用冷拉措施。

b、钢筋切断配料,应以钢筋配料表提供的钢筋级别、直径、外形和下料长度为依据。

钢筋表面应洁净、不得有颗粒状、片状锈蚀和飞边、翘皮、裂纹损伤及泥浆油污。

c、用于对焊、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的钢筋,应将钢筋端头的热轧弯头或劈裂头切除,用于锥螺纹连接接头的钢筋应采用钢锯或无齿锯锯断,保证钢筋端头平直,直径无椭圆、钢筋顶端切口无有碍焊接和锥螺纹套丝质量的斜口、马蹄口或扁头。

d、钢筋弯曲加工的弯折角度大于或小于900时,其弯弧内直径(弯曲柱直径)和钢筋的形状、尺寸,均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e、箍筋弯钩两端平直部分长度相等,弯钩平整不扭翘。

箍筋的尺寸,应确保主筋绑扎就位和保护层厚度。

f、设计要求受力主筋、构造筋有弯折或末端有弯折者,其弯折点位置、角度和弯钩尺寸、平整度等应符合要求。

5.1.5钢筋安装绑扎质量,应保证钢筋级别、规格、直径、形状、尺寸、位置、排距、间距、根数、锚固长度、节点构造、绑扎搭接接头和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应做到措施可靠绑扎牢固。

3.1.6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质量,同一构件内的接头相互错开和接头在连接区段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范围内,有接头钢筋截面面积与受力钢筋总截面的比值,应符合规范规定。

其中:

1)焊接连接接头(电弧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焊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焊接资格证书。

a、采用钢筋搭接电弧焊时,钢筋搭接端应先预弯后焊接,并保证两根搭焊钢筋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焊缝宽度应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焊缝厚度应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

焊药皮必须清刷干净。

焊缝符合质量标准。

b、采用闪光对焊时,钢筋对接的端头应除锈和油污,不得有弯曲。

接头焊缝金属熔透无过烧、无缩孔、裂纹,钢筋对接轴线不偏移,表面无烧伤。

用于屋面梁、屋架纵向受拉钢筋应除去接头的飞边、毛刺。

2)机械连接接头(等强直螺纹),接头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钢筋机械连接操作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具有岗位资格证书。

3)钢筋焊接网片的点焊加工制作质量、构造、搭接接头、锚固和技术性能等,应符合《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和设计要求。

3.1.7各种预埋铁件加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埋件所用的钢板、钢带,角、槽型钢等应规格尺寸准确,面层平整,边角整齐,不得有毛边、飞翘,与锚筋电弧焊接牢固,焊药皮清刷干净,焊缝的宽度、厚度及焊口质量合格。

采用电弧焊封闭箍筋或按设计要求在结构钢筋架骨上焊接防雷地线、固定管线、线盒等,不得咬伤钢筋。

3.1.8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保证措施必须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

1)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各种垫块、卡具、支架应规格尺寸准确,并具有相应的抗压、耐碰撞的强度,摆放或吊挂的位置、间距应与钢筋直径大小相匹配。

可采用塑料垫块、卡子或定型支架、卡具、铁马凳等。

并确保浇注、振捣混凝土时不移位、不脱落、凡有透过混凝土面层的钢筋支撑端头或铁马凳支撑点,其端头应预先涂防锈漆或加塑料套垫。

不得使用灰浆皮、钢筋头、石子、碎砖、木片等杂物充当垫块。

2)柱、墙板等竖向结构钢筋骨架控制侧向保护层,塑料卡子或定型卡具。

3)梁、板结构主筋下保护层宜采用塑料垫块,侧向保护层可采用塑料卡子。

4)悬挑结构和板类双层钢筋骨架,应增设铁马凳支架措施。

3.1.9钢筋工程有设计图纸变更项目时,必须先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坚持自检、互检和专业检验制。

做到隐蔽工程验收手续齐备。

3.1.10钢筋工程安装质量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规范和下表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

方法

国家标准

创优标准

1

绑扎骨架

宽、高

±10

±5

尺量

±10

±10

2

受力主筋

间距

±10

±10

尺量

排距

±5

±5

弯起点位置

20

15

3

箍筋、

横向筋

焊接网片

间距

±20

±10

尺量(连续五个间距)

网格尺寸

±20

±15

4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10

尺量

柱、梁

±5

±5

板、墙、壳

±3

±3

5

钢筋电弧焊连接焊缝

宽度≮0.7d

+0.1d0

量规或

尺量

厚度≮0.3d

+0.05d0

长度

-0.3d

6

电渣压力焊焊包凸出钢筋表面

≥4

≥4

尺量

3.1.11钢筋工程质量初评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抽查混凝土浇注振捣施工或浇注前抽查钢筋工程施工。

以观察实物质量为主,对有疑点部位加以量测。

3.1.12墙体、框架柱钢筋创优技术措施

绑扎牢固,横平竖直,无松扣、脱扣、顺扣现象,绑扎丝朝里。

对框架柱、门窗洞口、大角等处钢筋吊垂直;墙体竖向钢筋每1.5米设一道梯子筋,控制钢筋保护层,对水平筋进行分档;墙体:

制作定型梯子片,立筋较相同部位钢筋大一个规格。

 

框架柱、圆柱、暗柱纵向受力钢筋控制:

采用Ф25钢筋制作柱子钢筋定型固定框。

3.1.13板筋创优技术措施

按图纸钢筋位置弹线,沿线绑扎;底板钢筋每2米设通长Ф25马镫,顶板钢筋每平方米设一道钢筋支撑;

3.2.模板工程

3.2.1模板工程主要是控制模板设计、制作、质量和模板安装、拆除操作质量及其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反映的效果。

依据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进行施工。

3.2.2设计模板,应依据工程结构形式、施工方法、承受荷载,地基土类别和选用材料等条件。

模板、支架及节点构造应合理,并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及稳定性,且便于组装和支拆。

设计模板的选型、选材和制作量,应力求资金投入合理,兼顾后续工程适用性。

模板的规定尺寸宜多标准型、少异型,多通用,多周转次数。

3.2.3组合型小钢模板、模壳等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规程要求。

3.2.4模板制作,应保证规格尺寸准确,棱角平直光洁,面层平整,拼缝严密。

采用封闭型模板宜设置排气孔;采用清水饰面混凝土的模板,其板面拼缝痕迹和棱角应不损坏或不影响清水饰面效果;采用毛面混凝土模板,其镶贴的内衬模(网格布、铅丝网)或毛面涂层应与模板内侧面固定牢靠,既便于脱模拆除,又防止振捣滑落。

新制作的模板应进行检查验收和试组装,并按规格、类型、编号标识,钢模板及其支架、零部件应有防锈蚀措施。

3.2.5模板安装,应依据施工方案确保模板的位置线、轴线、标高、垂直度、结构构件尺寸、门窗、孔洞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

跨度大于或等于4m的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至3/1000。

起拱线要顺直,不得有折线。

3.2.6本工程模板施工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方法,模板的竖向支架、支柱底部支承在土层地基时,基土必须坚实,并铺设垫板;雨期施工应有排水和防基土沉陷措施,冬季施工有防基土冻涨或融陷措施。

底部支承在下层楼板顶面时,应铺设垫板。

层间高度大于5m时,宜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或桁架支模。

上下层支架间应铺设垫板,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垂直在同一中心线上。

拉杆、支撑应牢固稳定,垫板应平整。

3.2.7模板安装应拼缝严密平整,不漏浆、不错台、不跑模、不涨模、不变形。

封堵缝隙的胶条、压缝软管或塑料泡沫条等物,不得突出模板表面,严防胶乳混凝土内。

预埋件、螺栓、插铁、水、电管线、箱盒,应埋设位置尺寸准确,固定牢靠。

3.2.8结构工程后浇带或施工缝模板安装的位置、留置形式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并应安装牢固,确保留茬截面齐整和钢筋位置准确。

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板墙与顶板交角和楼梯、阳台、檐口、腰线、滴水槽等模板,应确保尺寸准确,棱角顺直、拼缝平整。

3.2.9拼装模板安装前,应在模板外侧刷防锈漆或桐油保护,内侧涂刷隔离剂(脱模剂),隔离剂不得影响结构和装修质量。

采用柴油、机油时(不得用粘稠黑色废机油)涂刷的油层应均匀适度,不得汪油、淌油。

严禁隔离剂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部位。

3.2.10混凝土接茬处施工缝模板安装前,应预先将已硬化混凝土表面层的水泥薄膜或松散混凝土及其砂浆软弱层剔凿、清理干净。

外露钢筋插铁沾有灰浆油污应清刷干净。

3.2.1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质量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规范和下表的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

创优标准

1

轴线位置

柱、墙、梁

5

4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5

水准仪或

拉线尺量

3

截面模内尺寸

基础

±10

+5、-10

尺量

柱、墙、梁

+4、-5

+4、-5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5m

6

5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层高>5m

8

6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4

靠尺、塞尺

7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3

拉线、尺量

8

预埋管

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

螺栓外露长度

+10、0

+10、0

9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10

10

拉线、尺量

尺寸

+10、0

+10、0

10

插筋

中心线位移

5

5

尺量

外露长度

+10、0

+10、0

3.2.12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1)侧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以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预埋件或外露钢筋插铁不因拆模碰撞而松动;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3.2.13结构拆除底模、支架应依据施工技术方案对其结构上部施工荷载及堆放料具进行严格控制或经验算在结构底部增设临时支撑。

悬挑结构均应加临时支撑。

3.2.14模板的制作、安装、和拆除,均应建立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验收制度。

拆除的模板,应及时维修保养,清理干净,涂刷油或隔离剂,并分类整齐堆放。

3.2.15模板工程质量初评检查方法,以观感质量为主、必要时对允许偏差值有疑问项目辅以尺量,同时通过抽查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质量状况比照模板工程质量。

3.2.16创优措施如下:

顶板模板采用板后附50*100木方,外楞用100*100方木。

支撑使用扣件架支撑。

50*100木方间距(中到中)300mm,100*100方木间距(中到中)900mm。

上下层立杆要对中。

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楞采用Ф48钢管,间距600mm,次楞采用Ф48钢管,间距700mm,Ф16三段式止水螺栓间距水平700mm,竖向间距600mm。

隔离剂:

木模板使用水质脱模剂;

顶板与墙体相交处阴脚设50*100方木,四面刨平,防止模板变形。

方木侧面与墙体间挤海绵条,防止漏浆;

顶板横纵肋方木上下两面要刨平,以保证顶板拼缝处不漏浆。

模板下口用401胶粘贴5*50海绵条,防止漏浆,海绵条距墙体边线1cm。

门窗洞口模板用50mm厚烘干白松板材制作,表面及两侧刨光,并在其表面安装5mm厚PVC板。

洞口模板角部用活动连接钢角模固定,为保证门窗洞口角的方正,活动连接钢角模采用10号10mm厚热轧等边角钢。

门窗洞口模板两侧距边5mm设单面胶条,防止漏浆。

模板支撑架采用Φ48钢管制作,扣件连接,保证模板刚度。

框架梁模板支设:

 

梁柱节点模板支设:

木模用双100×100方木或10#槽钢间距≤500mm做柱箍,下口柱箍距模板底250mm,

上口柱箍距模板顶250mm,对拉螺栓采用直径为18mm的圆钢。

标准框架圆柱采用定型钢模板,用支腿支撑加固。

3.3.混凝土工程

3.3.1混凝土工程主要控制从混凝土原材料、搅拌、运输、浇注、振捣、至结构工程脱模养护的全过程质量,同时抽查施工项目管理及施工资料。

依据项目施工方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程、标准进行综合评价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

3.3.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功能性(抗渗、抗冻、抗折、轻质、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等),耐久性(氯离子、碱含量),施工性(坍落度、泵送、早强、缓凝、免振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规定,并应满足施工操作需要。

3.3.3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单位,应具有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并应符合其资质等级营业范围。

混凝土质量应符合现行规范、规程和《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3.3.4混凝土拌和物的原材料(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规程、标准,并按有关规定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和进场复试报告。

3.3.5项目部应配备与结构工程规模技术特点相适应的试验设备、标准养护室和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具有试验工作资格的试验员。

有健全的试验管理制度,试验工作规范化。

3.3.6混凝土运至浇注地点坍落度应符合施工和设计要求,不分层、不离析。

并应夏季有防晒、防雨,冬季有保温、防风雪措施。

3.3.7浇注混凝土前,应完成隐蔽工程验收。

检查模板拼缝严密、平整度,清除模内杂物或冰雪。

检查预埋件、箱盒、孔洞位置、保护层厚度及其定位措施的可靠性。

严防浇注振捣踩压钢筋骨架,板类钢筋骨架应设铁马凳支架,铺搭跳板。

3.3.8在混凝土已硬化层上浇注的施工缝处理除剔凿松散混凝土和砂浆软弱层、清理钢筋上的灰浆油污外,浇注竖向结构,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在施工缝接茬处宜先铺适当厚度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搅拌无石子)或1:

2水泥砂浆,且与混凝土溶合,拆模后施工缝不得有砂浆层显露。

3.3.9混凝土灌注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

应按浇注程序分层均匀布料。

柱、墙板灌注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注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大于1.5m。

采用插入式振捣,混凝土分层灌注厚度可在40cm左右。

3.3.10振捣混凝土,应确保密实、预留孔洞、箱盒、预埋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准确,面层平整。

严防漏振、欠振、过振。

3.3.11混凝土浇注后,应在12小时以内及时采取覆盖保温养护措施,严防脱水、裂缝。

采用养护剂,应保水性好、喷刷均匀、不污染面层;采用塑料薄膜养护,应覆盖封闭严密,防风吹敞露,保持膜内潮湿;采用浇水养护,应设专人喷水,确保混凝土保持湿润;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有控温、测温措施。

冬期应有保温防冻措施。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及其上部安装模板的强度等应符合现行规范。

3.3.12留置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施工技术方案预先确定,并应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部位。

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混凝土截面均应密实整齐。

3.3.1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和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规定。

3.3.14框架结构的围护结构和填充墙砌体质量及其与主体结构拉结或连接质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规定。

3.3.15地下结构的外防水施工质量和回填土质量(含灰土),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规定。

3.3.16检查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必须同时抽查与其附属同建的其它相关专业结构工程(砌体结构、回填土等)质量。

3.3.17检查结构工程时,应保持拆模后的原貌,无剔凿、磨、抹或涂刷修补处理痕迹。

3.3.18整体结构混凝土密实整洁,面层平整,棱角整齐平直梁柱节点、墙角交角、线、面顺直清晰,起拱线、面平顺。

无蜂窝、麻面、掉皮、孔洞;无漏浆、跑模、涨模、错台、烂根、裂缝。

施工缝结合严密平整、无夹杂物,无冷缝、无砂浆隔层。

3.3.19结构面层无气泡或轻微气泡分散,且气泡的深度小于2mm,最大直径在10mm以内的气泡面积,在每平方米墙面不大于20cm2。

3.3.20保护层准确,无漏筋、无透锈,预留洞和后浇带、施工缝洞口边缘齐整。

预埋件底部密实、表面平整,预埋螺栓外露丝扣合格且有保护措施。

3.3.21毛面混凝土的面层应麻面均匀、深浅一致、面层平整、棱角顺直便于镶贴饰面,利于提高粘结强度。

3.3.22外檐阴阳大角垂直整齐,折线、腰线顺直,各层窗口、阳台的边角线横平竖直滴水槽(檐)顺直整齐、做法合理。

地下室无渗漏,回填土无沉降,填充墙砌筑或安装合格。

3.3.23混凝土工程质量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规范和下表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

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

创优标准

1

轴线

位置

基础

15

15

尺量

独立基础

10

10

墙、柱、梁

8

8

2

垂直度

层高≤5m

8

8

经纬仪

吊线

尺量

层高>5m

10

10

全高(H)

H/1000且≤30

H/1000且≤30

3

标高

层高

±10

±10

水准仪

尺量

全高

±30

±30

4

截面

尺寸

基础宽、高

+8、-5

+8、-5

尺量

柱、墙、梁宽、高

+8、-5

+5、-3

5

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

±5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8

8

2m靠尺

塞尺

7

电梯

井筒

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25、0

经纬仪

尺量

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30

H/1000且≤30

8

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10

10

尺量

9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

15

15

尺量

10

预埋

螺栓

中心线位置

10

5

尺量

螺栓外露长度

+10、-5

5

11

预埋管中心线位移

5

5

尺量

3.3.24混凝土工程创优技术措施

3.3.24.1墙、柱上口水平施工缝留置时高于板底或梁底标高约2~3cm,在混凝土终凝硬化后,将上部2cm厚浮浆剔除,剔凿前在表面弹线,按线剔凿,确保上口平整。

剔凿后冲洗干净,二次浇筑前洒水湿润。

墙、柱上口水平施工缝处理时将上部浮浆剔除,凿毛,剔凿后冲洗干净,二次浇筑前洒水湿润。

见下图:

柱头和墙上口混凝土软弱层剔凿

顶板施工缝处理时先凿毛,剔凿后冲洗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