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235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99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八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八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八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八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教案.docx

《八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教案.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教案.docx

八上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八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牢固树立学校办学理念,以“自我认识、身心健康、学习合格、素质全面、创新梦想”的育人目标位核心内容,以“全员合格”为前提,增进“六字教学模式”,抓好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全员过关目标,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严防两级分化。

切实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年级教学质量,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动手实践学习。

三、工作重点及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 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2、我认真地分析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体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扎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运用能力;特别是后三分之一的学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薄弱,学习无兴趣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4、结“对子”。

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结“对子”,“一帮一”,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5、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6、每次上课之前充分备课,分配给小组预习目标,尤其注重检查后三分之一的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充分准备,上课才能很好的展示,在此时注重点将,启发学生。

上好每一节模式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帮助其过关,以老师帮和学生互帮为主,对他们给予帮助,直到他们过关。

四、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挖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

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

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

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许多节还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五、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

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

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

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反对离开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抽象的“讲条条”、“读条条”。

 6、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是为了不教”。

六、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物理每课,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导学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七、具体的安排:

第一章机械运动9课时

第二章声现象6课时

第三章物态变化7课时

期中复习2课时

期中考试

第四章光现象7课时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9课时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7课时

复习考试5课时

 

第1课时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

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

谁起来说一下?

(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

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

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

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

漏斗,乒乓球。

做法:

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

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

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

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

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

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

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

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

灯变亮。

2.物理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

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

为什么?

解析:

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

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

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

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

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

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

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

外表面。

提问5:

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

空身。

小结:

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怎样学好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三、作业:

阅读“科学之旅”,说说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课。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2课时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

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

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

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二)进行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3m;1dm=10-1m;

1cm=10-2m;1mm=10-3m;

1μm=10-6m;1nm=10-9m。

2、长度的估测

问题1:

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问题2:

人们正常走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

3、长度的测量

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展示:

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精度高)、螺旋测微器(精度高)等]。

介绍: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学生看课本)。

活动1:

(1人一组):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

(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点问题的测量数据进行评价。

活动2:

(两人一组):

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教师巡视,并对同学进行指导。

4、特殊长度的测量

问题:

如何测量一个碗口的周长?

化曲为直

鼓励学生多找方法,并尽量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

二、小结

三、练习

 

第3课时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

2、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过程与方法:

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

1、单位的换算。

2、停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钟表

过程

一、复习长度的测量。

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时间的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

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2、时间的估测

活动3:

(集体活动):

估测1分钟的时间长度。

(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1min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

3、时间的测量

讲解:

时间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活动4:

(2人一组):

停表的使用。

(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对停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讲解,然后教师喊口令,学生按停表计时,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

活动5:

(2人一组):

跑圈测时。

(请三位自认为速度较快的同学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