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9039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二上第一单元部分教案

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竖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数位的对齐

教学准备

算术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调整

1、创设情境激发质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三、巩固

 

四、课堂小结

谁能把电报发得又快又准?

13-5=18+7=

86-4=64-40=

(说出计算方法)

9+4+3=14-5-4=

8+7+3=7+4+6=

1.同学们在干什么?

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你能用一段完整数学语言将这一事件告诉大家吗?

师板书: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机指导

当学生提出“一共折了多少个?

”时出式问题卡片

2.探究交流:

1)三个数相加该怎样计算呢?

先自己想一想,把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2)教师指导,学生探索三个数相加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能探索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也可以用简便写法

19

+27

46

+26

72

师:

同学们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象平房,第二种象楼房,你喜欢哪一种呢?

2、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46+25+1737+28+19

3.折了这么多的船。

同学们的功劳可真大啊,现在把它们分发给小明25只,小红28只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板书: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剩下的船,学生通过实践经验得出可以先算出分掉的船,再求剩下的船。

4.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师引导比较不同,小结方法

三、实际应用

1、谁能完成下面的题目

评讲

2、完成作业

3、引导完成2页第3、4题。

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知识,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口算

第一位同学折了19个

第二位同学折了27个

第三位同学折了26个

 

1946

+27+26

4672

 

计算

 

还剩多少只?

 

竖式计算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2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调整

1、复习

 

二、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3、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五、知识拓展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一)填空。

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先从个位加减。

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

(1)出示主题图。

了解信息,说说图的意思,编编应用题。

小组交流。

个别回答。

2、小结。

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试一试

简单的计算还可以口算

1、请将下面竖式填写完整。

 

3、练一练。

完成第2、3、4、5题

填上数,使三角形每条边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

你又学会了什么?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在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十要进位。

(二)竖式计算。

36+28+17=65-25-21=

男生一共折了3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

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

竖式计算

60-38+40

2、用竖式计算。

52+29-38=65-28+17=

学生独立完成。

 

和同桌交流发现。

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完成第1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一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根据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地列竖式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图片,磁铁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调整

一、复习导入

二、自主探究:

四、拓展练习

一、复习导入

口算

老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吗?

老师:

那老师今天先要看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了?

1、24+28+26=7878-59-11=8

老师: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怎样笔算,你还记得吗?

那我们动笔在我们的本子上列竖式算一算

2、小华有41支铅笔,他又买了13支,后来用去了25支,他还有多少支?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

老师:

怎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出示第3题图,理解图意,自主探究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练习一第4题。

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帮他算出来吗?

出示思考题

你看出什么?

要求做什么?

练习一第1题

连加、连减

用不同方法练习

说说区别

列式计算

说说图意

列式计算,看谁先完成

第一天拾了28个

第二天拾了25个

第三天拾了37个

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

计算

三筐分别是26、30、28

另三筐分别是24、522、26

交换两筐,使苹果同样多。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变得一样多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两群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感知目标)

2、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

(能力目标)

3、体验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圆片、小圆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调整

2、导入

 

二、学习新知

 

三、想想做做

 

四、巩固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不少小圆片,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左边同学摆上五根,右边同学摆出七根。

说说两个人摆得怎样?

能让他们一样多吗?

出示例题图,说说你知道了哪些?

你能有哪些方法?

还能有更好的方法吗?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第一题,想想你能怎样做?

说说你有哪些方法?

结果怎样

出示题2

说说题意,并填空

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小结,你怎样让结果同样多?

出示第3、4题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摆小圆片

说出多、少

移动小圆片

珠子不一样多,要让他们同样多

1、小军再穿四个

2、芳芳拿去四个

3、芳芳的拿出两个给小军

 

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完成练习。

 

同样多

 

完成练习

算出多的,再拿出一半

先算出多的,再拿出一半。

独立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比多比少应用题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

2、正确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算理。

教学难点

教给学生学会借助圆片图等工具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小圆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调整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理清算理。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知道吗?

大森林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捉虫比赛。

想知道结果吗?

好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展示:

小黄鹂捉了3只虫子;小喜鹊捉的比小黄鹂多2只。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那你能利用你桌上的学具(小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吗?

好的,注意,摆完了以后,要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方法。

开始吧(大约1分钟)。

可能一:

摆小圆片,竖着摆(一般多的和多的);横着摆,引导出线段图(教师准备彩笔一支,一般多的和多的,课件展示:

小圆片,添加终端竖线,移开小圆片,抽象出线段图);可能二:

摆圆片。

注意数量关系的分析:

小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是和他一样多的和多出来的部分的和。

教师小结:

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

那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

二、探究新知,理清算理。

出示例图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哪些信息?

是的,通读题目要求是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贴圆片】这是老师今天这节课送给大家的第一个“小妙招”。

那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我们分析的几种方法,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摆一摆、画一画,列出算式。

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大约1分半)

交流:

(大约4分钟)。

可能1:

摆圆片。

(1)一多一少:

贴于黑板上,(不对齐贴)这样可以吗?

对齐有什么好处吗?

(便于我们比较、分析数量关系。

)好了,这样就可以了。

怎么了?

你说,哦,我们还要弄清楚,圆片是代表谁的,在圆片的前面写上去,这样可以了吧。

要学生说明自己各部分所代表的数据。

所列的算式是什么?

来,看一下大屏幕。

可能2:

直接在书上画【画圆片:

理清数量关系】这样列算式就不难了。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求比一个数多多少”的问题(教师板书题目)。

谁能解决小平做了多少朵?

你准备怎样解决?

交流做法,反馈检查。

三、巩固练习。

1、这么多题,你们还都做对了,我还真不服气呢,来点有档次的题,你们一定不会做!

(大约5分钟)。

(1)请看书“想想做做”1

(2)开始了吧?

好,计时,开始!

真好,遇到不是很清楚的题,某某同学拿出圆片摆一摆圆片图,还有的同学直接在书上画圆,仔细弄清楚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不管你用的是哪种方法,只要是能帮助你弄明白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3)交流:

(大约2分钟)。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做法。

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2、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同学们借助圆片图、线段图,自己研究明白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数“的实际问题。

太了不起了。

四、课堂检测:

(大约3分钟)。

我宣布,我要挑战你们!

这里有一组题目,咱们比赛,看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数量关系,把这些题目全部做对。

谁得了满分,谁就可以获得“小笑脸”的奖励,好吗?

准备好,计时开始!

审题

小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交流:

(大约2分钟)。

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完成。

谁做的花最多?

谁做的花最少?

小华做了多少朵?

小平做了多少朵?

1、用圆片摆一摆,或用铅笔在书上画一画

列式

画圆片

独立或合作完成

摆或画,列式计算,完成第1题

独立完成2-5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二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比多比少的意义。

2.在具体问题中体会比多比少累问题的解题方法。

3.在解题中获得自信,感受数学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